1、颅骨骨瘤手术要注意什么?
对于颅骨骨瘤手术项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你提到颅骨骨瘤手术的问题,为你解答如下。骨瘤是一种致密性骨瘤,成人后就不再生长了。几无恶变。如不影响美观不要手术。如必须手术,一般局部麻醉就够了手术是个很小的手术,如果肿瘤不大可以院外治疗。术后一周拆线。
2、(疑似)左侧顶叶肿瘤有些什么需要注意的
顶叶肿瘤
顶叶肿瘤概述
顶叶肿瘤发生率较额、颞叶者低,肿瘤多为胶质瘤,约占颅内胶质瘤的8.52%;其次为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6.50%;再其次为转移瘤。好发于成年人。顶叶功能甚为复杂,它主要是分析、综合各种感觉信息,借以分辨和确定刺激性质和部位。因此,顶叶肿瘤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多数病人均可出现肯定的症状和体征,尤其伴有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发作,则更有定位诊断价值。经过几十年来对顶叶的失结构症、偏瘫感觉无知症、失定向症、Gerstmann综合征等的研究,人们对顶叶症状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根据病人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均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定位诊断。但确有少数病例,特别是生长缓慢的脑膜瘤,即使累及大部顶叶,也可无明显的症状出现。
表现
;顶叶肿瘤时引起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的感觉障碍,并累及视觉和语言等功能。
1.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分一般感觉障碍和皮层感觉障碍。顶叶肿瘤所致的一般痛、温觉障碍多不明显,即使出现,也都发生在肢体远端,呈非常轻微的手套或袜子型的感觉障碍。这是由于丘脑也接受部分痛、温觉的冲动所造成的。皮层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位置觉、两点分辨觉、触觉定位及图型觉的障碍。如病人在闭眼情况下,对手里所握持的物体,虽然能感觉到,但不能判断该物体的重量、大小、形状、质地等,甚至在皮肤上写简单的数字也不能认知,因此,不能完成对物体的综合分析,称为实体觉丧失,这是中央后回顶上小叶广泛破坏而引起的结果。皮质感觉障碍还可表现为感觉忽略症,当刺激患侧肢体时,感觉可完全正常或稍减退,如同时刺激两侧肢体,则只引起健侧肢体的感受,而患侧肢体全然被忽略。当触觉刺激患侧肢体的因素已经除去之后,病人在一段时间内仍感到有受该刺激的感觉继续存在,称为触觉滞留现象。
2.体象障碍; 病人对自体结构的认识发生困难,这种现象尤其右侧顶叶病变多见,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了解。临床表现甚多,如病人对自己的偏瘫漠不关心,不注意,好象与已无关,毫无焦虑之意,称为偏瘫失注症。病人对自己的偏瘫全然否认,甚至当将瘫痪的肢体提示给病人时,坚决否认是自己的肢体,有时认为是别人的手或脚,或以无关的理由来解释肢体不能活动的原因,此种现象称偏瘫不识症。有的病人出现失去肢体的感觉,认为自己的肢体已不复存在,瘫痪的肢体并非是自己的,自己的肢本已丢失。另一种表现是感觉到肢体多出了一个或数个,这种表现称为幻多肢症。另外还有病人出现手指失认症,身体左右定向障碍、自体遗忘症等。
3.失结构症; 失结构症也叫作结构失用症。系指对空间物体结构排列、建筑、绘画、图案等涉及空间的关系,不能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辨别,不能组合,不能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地使用工具进行工作,致使生活感到困难。临床可用绘画、搭积木等方法进行检查,病人虽然可模仿,且各个构成部分似尚在,但缺乏布局能力及比例关系,或上下左右倒置,排列过于拥挤或分散,失去原物的形状,没有空间的概念,缺乏立体的关系。失结构症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4.Gerstmann综合征; 见于顶叶后下部的角回、缘上回以及顶叶移行于枕叶部位的病变时,其临床表现主要以手指失认症、左右失定向症、失写、失算为主。手指失认症最多见,常为两侧性,嘱病人出示指定的手指,则手指辨认不能,对手指使用混乱,尤其以拇指、小指、中指最为严重,手指失认症是Gerstmann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右失定向症不仅对自体而在辨认他人肢体时也不能分辨左右,但对周围环境的左右定向却不一定有影响。失写症,主要表现为写字发生困难,但阅读或抄写时可以不出现障碍。失算症以笔算障碍明显。
5.失读症; 左侧大脑半球顶枕叶病变时常致失读症,即阅读能力丧失,同时伴有书写能力障碍。失读症可分为两种:
(1)皮质下失读症:病人不能读懂书写或印刷的文字和不能读音,但自发的书写和抄写不受障碍。病人可依靠书写表达自己的思维,但不能读懂自己所写的文章或书信。皮质下失读症常伴有偏盲。
(2)皮质性失读症:病人除不认识和不能读懂文字外,还常伴有失写,且不能听写、抄写和自发性书写。
6.癫痫发作; 顶叶肿瘤所致之癫痫发作多为局限性发作,且常为感觉性,表现为病灶对侧发作性感觉异常,首发部位以拇指和食指多见,但足部开始者也并非少见,以阵发性麻木、触电样感觉或疼痛为主,向固定方向扩展,但也可为运动性呈局限性肌痉挛或阵挛,或先以感觉症状开始继以运动性症状发作,甚至演变为癫痫大发作。发作后常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位置觉等一过性感觉障碍。
7.偏瘫或单瘫; 顶叶肿瘤时常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的偏瘫或单瘫。瘫痪并非顶叶本身的症状,是肿瘤向前侵及运动区所致。与瘫痪症状出现的同时,可以见到深层反射亢进,但肌张力增高却不明显。
8.其它; 顶叶肿瘤时,有时还可出现病变对侧肢体的肌萎缩、视物变形产生的视错觉、对侧下1/4盲或同位性偏盲,以及对地理环境关系认识方面的障碍等。
辅助
1.颅骨平片; 顶叶肿瘤与大脑半球其它部位的肿瘤一样,根据肿瘤性质的不同,有些肿瘤也可引起颅骨不同程度的改变,如脑膜瘤可引起小范围的颅骨内板的骨质增生或破坏等。
2.超声波; 顶叶肿瘤的超声波检查多见有中线波向对侧移位。
3.脑电图; 顶叶肿瘤的脑电图检查表现特点是:局限性δ波或θ波的出现范围较广,一般以病侧顶部为主,扩散到枕、颞后、颞前、额后、顶下等部位,特别是顶部大脑镰旁肿瘤时,慢波的出现范围更广,往往不易与颞枕肿瘤区别。δ波局限于顶部或顶枕时,有顶叶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顶叶深部肿瘤,局限性δ波一般不明显,多显示5~7次/秒局限性散在性或连续性θ波和懒波。顶叶肿瘤容易引起病侧半球(约30%)或两侧半球(约10%)的广泛性散在性慢波,有时显示广泛性棘慢波,且病例或两侧背景α波常有紊乱。
4.脑血管造影; 顶叶肿瘤的脑血管造影特点是:在前后位像上大脑前动脉呈平行侧移位,大脑中动脉凸面分支向下移或部分分开。侧位像上中动脉主干下压,肿瘤所在部位的血管受压。
(1)顶叶大脑镰旁肿瘤:前后位像示前动脉向对侧移位,为直线形,远端移位显著。侧位像示肿瘤偏前时,胼周动脉及其分支呈弧形;肿瘤偏后时胼周动脉末端被压向前下或胼周动脉被推挤向前弯曲,末端分支变直或呈弧形。中动脉组向前推挤稍下移,或其末梢分散等现象。
(2)顶叶矢状窦旁肿瘤:前后位像示前动脉向对侧移位,上端明显,胼周动脉分支下压呈弧形,大脑镰征阳性。大脑中动脉组均受压变低。侧位像见中动脉组向下移位,胼周动脉略下移或平直,因此处多为脑膜瘤,故常示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纡曲增粗。
(3)额顶肿瘤:前后位像示大脑前动脉呈弧线形向对侧移位。大脑中动脉组轻度压低移位。整个血管变化无“○”字型表现。侧位像示大脑中动脉主干受压变平较明显,额顶升支动脉改变较其它部位肿瘤显著,表现为受挤压、拉直、分支相互分开等现象。
5.脑室造影; 因侧脑室体后部及三角区与顶叶相对应,故顶叶肿瘤多示侧脑室体下压,透明隔、第三脑室呈斜线向对侧移位。肿瘤偏后接近枕部,即顶枕区肿瘤,可致三角区及枕角皆下移。
6.脑CT检查; CT对颅内肿瘤,特别是幕上肿瘤的诊断,比其它辅助诊断技术有更多的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查诊断方法。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其次,对于费用每个地区以及医院的价格不同,建议去咨询一下当地的医院得到确切的治疗以及价格
3、颅骨修补手术后遗症有啥
颅骨修复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手术。颅脑外伤和脑部手术去除骨瓣,颅骨良性肿瘤或类肿瘤切除,颅骨慢性骨髓炎等等原因会造成颅骨的缺损,这就亟需要对颅骨进行修复。要进行颅骨修复手术,有的患者心理还是会有些顾虑的。比如有的颅骨缺损患者,就会担心颅骨修复手术后遗症问题。
这个顾虑完全可以打消,因为这个手术完全不涉及脑组织,所以不会产生什么后遗症。而且因为现在颅骨修复材料的升级,现在这项手术更加安全了。航空总医院脑血穆苍山教授采用最新PEEK为患者进行颅骨修复,这种材料是根据患者头颅形态进行三维重建,完全还原解剖结构,精准吻合缺损骨窗,并且与自体骨高度相融。这种材料在在弹性、传导热量、坚硬度、稳定性等方面都和自体颅骨性能相当,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能够较好地适应自体颅骨的生长发育。
4、颅骨肿瘤切除术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1.向颅内生长的骨瘤有脑受压症状者。2.骨瘤较大,直径超2cm,有不适感或影响美观者。3.颅骨的恶性肿瘤。4.颅骨肿瘤性质不明需明确诊断者。
手术效果颅骨骨瘤切除后,效果极佳。颅骨恶性肿瘤或怀疑为恶性肿瘤者,骨切除范围要足够大,怀疑受累及骨膜和硬脑膜要一并切除。对良性骨肿瘤,如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范围较大(超过3cm直径)一期作颅骨修补。禁忌症:
1.头皮局部有感染性疾病,如疖、痈等,应暂缓手术。2.恶性肿瘤已全身播散,颅骨肿瘤的手术已无意义。(编辑:张慧梅
)
5、什么是颅骨转移瘤
在人体各系统的肿瘤转移中,骨转移仅次于肺脏和肝脏而居第三位,颅骨血运丰富,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约占骨转移瘤10 % ,颅底转移癌的发病率尚不可知。颅骨转移瘤占颅脑转移瘤的6 % - 10 % ,其原发灶按转移频率高低依次为乳腺、肺、咽、肾、前列腺、涎腺、胃、甲状腺,而脑转移癌原发灶顺序为肺、乳腺、恶性黑色素瘤、肾、卵巢、前列腺、甲状腺。颅骨转移瘤多见于颅盖部,常为多发性,单发少见。大宗病例统计表明约70%的颅骨转移瘤可以找到明确的原发灶,30 % 原发灶不明。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颅盖部转移瘤表现为一个或数个迅速增长的肿块,质硬,伴疼痛。
肿瘤侵入颅内可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高颅压症状。由于颅神经和颅底骨孔的密切关系,颅底转移瘤均早期累及颅神经,临床首发症状为颅神经麻痹,如鼻咽癌向颅底转移多出现外展神经麻痹。一般头痛的部位与颅神经麻痹在同侧,所累及的颅神经皆与影像学的颅底骨质破坏部位相符。但是受灵敏度的限制,颅底骨破坏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出诊断,因此颅底转移瘤早期诊断困难。文献报道诊断颅底骨转移瘤的要点为:1 .有已确诊的远隔原发恶性肿瘤或血行转移证据;2 .颅神经麻痹;3 .
头痛;4 .颅底骨破坏。
(三)治疗原则
对于颅盖部的单发转移瘤,可积极手术切除,切除范围要扩大到周围正常颅骨。术后根据原发肿瘤的性质或转移瘤的病理结果,采用放射治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对于延长生命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