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肿瘤 > 椎管内骨肿瘤

椎管内骨肿瘤

发布时间:2020-08-03 02:38:18

1、肿瘤位置不同,小儿椎管内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会有哪些不同?

对于小儿椎管内肿瘤患者而言,医生经常对患者说这样的话:“你的病变位置处于XXX,所以才会出现XXX症状。”其实,这句换也揭示了一个小儿椎管内肿瘤的特点——瘤体位置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有着极大的差异。那么,小儿椎管内肿瘤患者肿瘤位置不同,患者临床表现都有哪些呢?
椎体肿瘤:
儿童起源于椎体骨质的肿瘤较成人少见的多,最常见的是动脉瘤样骨囊肿和骨嗜酸性肉芽肿,脊索瘤和良性骨肿瘤也比较常见。
动脉瘤样骨囊肿可多导致椎体膨胀性骨质破坏,临床表现以疼痛和脊髓受压症状为主,颈椎病变可表现为特征性斜颈,腰椎病变出现神经根性疼痛,CT可见椎骨内边界清楚、多房性、膨胀性软组织病变,有骨质破坏和骨壳的形成。治疗可采取病变椎体的切除和椎体融合固定术,放射治疗效果不肯定。
骨嗜酸性肉芽肿常见于颈椎,轻微的外伤可导致颈部的疼痛,虽然患儿很少发生颈椎脱位,但剧烈的疼痛、斜颈及神经根性疼痛在患儿中比较多见,治疗可手术切除病变椎骨,但应保留部分椎体结构作内固定以免导致椎体不稳,放疗和化疗有一定效果,对多发或侵犯范围广泛的患儿可以试用。
脊索瘤多见于骶尾区和上颈段,椎体骨质破坏时产生相应节段的脊髓压迫症状,上颈段和斜坡脊索瘤的浸润性生长可导致后组脑神经受损症状,临床表现类似于后颅凹肿瘤。因肿瘤具有恶性变的倾向,因此应当早诊断早治疗,放化疗价值有限,应争取手术完全切除。
髓外肿瘤:
儿童期髓外肿瘤多位于骶尾部,常合并有椎管闭合不全,局部皮肤可有显着标志,如:皮下脂肪瘤、血管瘤、毛发异常分布及皮毛窦。常见的肿瘤有:椎管内脂肪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肠源性囊肿和畸胎瘤,均系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可产生脊髓栓系综合征。
儿童骶尾区脂肪瘤侵犯范围广泛,可位于硬脊膜内外或包裹马尾神经,肿瘤与软脊膜粘连紧密,并有纤维隔穿入髓内。神经根性疼痛症状少见,主要以肢体麻木和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影像学有脂肪组织的特征性表现,手术全切除困难。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除了有椎管内占位的一般表现外,多因囊肿内容物的渗漏刺激导致反复发作的脑膜炎。成人较为常见的髓外肿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在儿童期少见,多发生在患有神经纤维瘤病的患儿中,神经纤维瘤起源于感觉神经根,肿瘤生长可导致椎间孔的扩大,产生明显的神经根痛和脊髓受压症状。颅内肿瘤的椎管内种植转移也可表现为小儿髓外肿瘤,常见的有髓母细胞瘤、恶性室管膜瘤或恶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2、神经外科常见病椎管内肿瘤有哪几种

人之所以能够直立行走,是因为人有一根强大而坚固的脊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脊椎骨。可它不仅仅只是坚硬的骨头而已,在它的中间,贯穿着由无数神经纤维组成连接着人类大脑的脊髓和神经束,而来源于这些组织的肿瘤就称为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医学上的定义是指原发于脊髓、脊膜、神经根及椎管内各种周围软组织的肿瘤。根据脊柱的生理弯曲划分,可分为颈、胸、腰、骶段肿瘤。根据肿瘤与脊髓和硬脊膜的解剖关系分为椎管内肿瘤可分为三大类,即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硬脊膜外肿瘤。髓内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有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等;髓外硬脊膜下肿瘤主要病理类型有神经类肿瘤及脊膜瘤等;硬脊膜外肿瘤主要病理类型有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瘤、皮样及上皮样囊肿、脂肪瘤及转移瘤等。其中病理类型又以神经鞘膜瘤和脊膜瘤最为常见,国内资料统计前者约占23.1
~46.7%,后者约占12.9
~32.9
%
。其他尚有室管膜瘤,脂肪瘤,血管瘤,畸胎瘤,表皮样囊肿与表皮囊肿等,临床上则比较少见。
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起病隐匿常被误诊、漏诊。椎管内肿瘤多发生在中年,但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脊髓压迫症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病程多在1~3年,起病以肢体疼痛痛、活动障碍和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

3、椎管肿瘤患者会有什么后遗症?

脊髓是人体重要神经中枢系统,手术的创伤会造成相应区域的神经损伤导致支配区域异常。积极进行术后锻炼恢复配合营养神经用药,有些症状可以逐步恢复……

4、椎管内肿瘤的治疗

1.手术治疗
椎管内肿瘤尤其是髓外硬膜内肿瘤属良性,一旦定位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切除,多能恢复健康。髓内室管膜瘤术中借助于显微镜有利于肿瘤完全切除。髓内胶质细胞瘤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只能部分切除,但必须充分减压,缓解脊髓压迫症状,以获得较长时间症状缓解。硬脊膜外的恶性肿瘤,如病人全身情况好,骨质破坏较局限,也可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
2.放射治疗
凡属恶性肿瘤在术后均可进行放疗,多能提高治疗效果。
3.化学治疗
胶质细胞瘤用脂溶性烷化剂有一定的疗效。转移癌(腺癌、上皮癌)应用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

5、脊髓肿瘤有哪些类型?

1.根据肿瘤与脊柱水平部位的关系分为:颈段、胸段、腰段及马尾部肿瘤。
2.按肿瘤的性质与组织学来源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前者有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脂肪瘤及畸胎瘤等。后者有胶质瘤、侵入瘤及转移性肿瘤。
3.根据肿瘤与硬脊膜的关系分为两大类:即硬脊膜外肿瘤和硬脊膜内肿瘤,后者又分为髓内肿瘤和髓外肿瘤。

6、椎管内肿瘤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感染存在时,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显著增高。
(2)腰椎穿刺腰穿后测压及动力试验常有不同程度的脊髓蛛网膜下腔梗阻,脑脊液蛋白含量绝大多数增高。梗阻越完全梗阻部位越低,蛋白含量越高;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的蛋白定量较其他肿瘤高脑脊液的细胞数一般正常,有上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继发感染者白细胞数可增高,如穿刺恰好刺入腰骶段肿瘤内,可无脑脊液流出皮样或上皮样囊肿腰穿可抽出豆腐渣样物。
2.辅助检查
(1)脊柱X线平片由于先天性肿瘤的长期压迫使椎弓根变扁及椎管变宽椎体后缘出现凹陷压迹。
(2)CT检查椎体的肿瘤(如动脉瘤样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脊索瘤等)多见椎体塌陷、骨质广泛性破坏,出现低密度病变区周围可见高密度成骨反应或钙化;多有椎体膨胀和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影,向椎管内发展时可见脊髓的受压移位。髓内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等)多见,脊髓的局限性增粗胀大伴有脊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间隙的变窄肿瘤密度均一,多为低或等密度少数为高密度肿瘤与正常脊髓界限不清,可增强或不增强。髓外硬膜下肿瘤可因不同肿瘤的类型表现各异神经纤维瘤多呈等或稍高密度,有囊变和钙化,中等均一强化可因肿瘤的椎管外生长导致椎管或椎间孔的扩大,多见椎管内外相连的哑铃型肿块影;脊膜瘤多为高密度,明显均一强化;脂肪瘤多呈分叶状低密度肿块不强化;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多位于颈胸髓的腹侧边界规则清楚呈囊性信号不强化或仅包膜轻度强化。
(3)MRI检查脊髓的MRI矢状位成像可不受脊椎生理弯曲的影响,充分连续的显示脊髓的全长及椎管前后缘的关系更好的确定病变的解剖界限;冠状位可观察脊髓两侧的神经根和脊髓的形状,以鉴别髓内髓外病变及其范围;而且MRI对脊髓内病变的信号特征显示也优于CT是椎管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措施。

7、请求帮助!更渴求尊重!!万谢!!! 我今年28岁,得了椎管内肿瘤,背疼,腰疼,左臀麻木,连带左下肢时有

你这样的症状就是属腰突的现象的,吃药打针消除不了炎症,会伤及肠胃;针灸、按摩、牵引只能缓解一下暂时的疼痛,当受凉,劳累,姿势不正确时就易复发或加重,可以采用中医穴位外敷法可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不仅能控制阻止骨关节病的发展恶化,而且患者康复后不易复发.安全无副作用

8、怎样判断是椎管内肿瘤呢?该做哪些检查

椎管穿刺与脑液检查 脑脊液的动力学改变和蛋白含量增高是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当怀疑为椎管内肿瘤时,应尽早做奎肯试验及脑脊液检查。椎管内肿瘤患者行脑脊液常规系列化检查可发现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动力学检查(即奎肯试验)可显示部分或完全梗阻。
x线平片检查 约有30%~40%的患者可见骨质改变,在常规的脊柱正侧位片及斜位片上,常见的征象有:(1)椎间孔扩大或破坏;(2)椎管扩大,表现为椎弓根间距增宽;(3)椎体及附件的骨质改变,可见椎体骨质缺损、椎弓根破坏等;(4)椎管内钙化,偶见于少数脊膜瘤,畸胎瘤及血管母细胞瘤;(5)椎旁软组织阴影。由于椎管内肿瘤多为良性,早期x线片上常无骨质异常表现,有时仅在晚期可见椎弓根间距增宽,椎管壁皮质骨变薄,椎管扩大等间接征象。对于哑铃形椎等内肿瘤,可见椎间孔扩大。x线片检查,可排除脊柱畸形、肿瘤等原因造成的脊髓压迫症,仍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
脊髓造影 是目前显示椎管内占位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可选用碘油(如碘苯酯)或碘水造影剂(如amipaque或omnipaque)行颈脊髓椎管造影,尤其是经小脑延髓池注药造影容易确诊。显示出造影剂在非椎间盘平面上出现杯口状的缺损或阻塞。文献报告180例神经鞘瘤,其中150例造影所见:呈杯口样充盈缺损106例,水平截面状18例,斜面锥刺样7例,喇叭口状5例,珠状4例。omnipaque为第二代非离子碘水溶性造影剂,造影清晰,安全可靠,可根据脊髓膨大、移位及蛛网膜下腔梗阻确定脊髓肿瘤,结合脑脊液蛋白增高,作出正确诊断。由于粘连等原因,有时梗阻平面并非一定代表肿瘤真实边界。倪斌等报告137例椎管内肿瘤有4例梗阻平面与手术探查结果相差1/4至1个椎体。除非进行二次造影,单次造影仅能确定肿瘤的上界或下界,且仅凭梗阻形态、骨质累及情况不能确定肿瘤的性质。但是脊髓造影可确定病变部位,再行ct扫描或mri检查,以获得更多的肿瘤病变信息。
ct检查 ct扫描具有敏感的密度分辨力,在横断面上能清晰地显示脊髓、神经根等组织结构,它能清晰地显示出种瘤软组织影,有助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这是传统影像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但是ct扫描部位,特别是作为首项影像学检查时,需根据临床体征定位确定。有可能因定位不准而错过肿瘤部位。ct基本上能确定椎管内肿瘤的节段分布和病变范围,但较难与正常脊髓实质区分开。ctm(ct加脊髓受造影)能显示整个脊髓与肿瘤的关系,并对脊髓内肿瘤与脊髓空洞进行鉴别。
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较理想的检查方法,无电离辐射的副作用,可三维观察脊髓像,能显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界线、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并直接把肿瘤勾划出来,显示其纵向及横向扩展情况和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已成为脊髓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mri对于区别髓内、髓外肿瘤更有其优越性。髓内肿瘤的mri成像,可见该部脊髓扩大,在不同脉冲序列,肿瘤显示出不同信号强度,可与脊髓空洞症进行鉴别。髓外肿瘤可根据其与硬脊膜的关系进行定位,准确率高。mri矢状面成像可见肿瘤呈边界清楚的长t1、长t2信号区,但以长t1为主,有明显增强效应,有的呈囊性变。轴位像显示颈脊髓被挤压至一侧,肿瘤呈椭圆形或新月形。对于经椎间孔向外突出的哑铃形肿瘤,可见椎管内、外肿块的延续性。由于mri直接进行矢状面成像,检查脊髓范围比ct扫描大,这是ct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于mri可以显示出肿瘤的大小、位置、及组织密度等,特别是顺磁性造影剂gd-dtpa的应用可清楚显示肿瘤的轮廓,所以mri对确诊和手术定位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ct或ctm远不如mri。

与椎管内骨肿瘤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