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增生能否导致反应迟钝
参考资料:
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临床表现?
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病不是一回事。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而颈椎病属于疾病;颈椎在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可出现颈椎间盘病变,韧带损伤,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才能称为颈椎病。根据增生的颈椎对颈部神经、血管压迫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5种类型:
(1)神经根型:由于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了相应的表现。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诊断要点:①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②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③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④患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⑤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2)椎动脉型:增生的骨质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15%。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于头颈部位改变而出现眩晕、偏头痛、视力障碍、发音障碍、耳鸣、耳聋和猝倒者。②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受限,旋颈诱发试验阳性。③ 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脊髓型:多为增生的骨质及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而引起,约占10%~50%。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②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膝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③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椎管狭窄,造影检查有梗阻现象。
(4)食管型:由于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食管后壁所致。此型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病人有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③X线片显示有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5)交感神经型: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椎两旁的交感神经。此型也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眼裂一侧大一侧小,瞳孔不等大,有时视物不清。半边颜面部干燥,出汗少等。③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样改变。
如何预防和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1)预防:由于骨质增生与增龄、性别、种族、职业、工种、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所谓的预防就是指人类针对可以干预的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如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歪头等动作。在工作之余应适当地作颈部活动,动作要慢,幅度不要太大。作颈部的自我按摩。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2)治疗:理疗、颈椎牵引包括颈椎托和牵引架。药物治疗:在配合理疗和牵引的同时,适当服用一些非甾体抗炎药。
(3)介绍一种保健颈头枕:通过对骨质增生和骨关节炎疾病的介绍,使患者对该病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对增龄、遗传、性别等因素无法改变,但可以对后天性因素如职业、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进行重点防范。我们的一生大约1/3在床上度过,与颈部密切为伴的是枕头,但有多少人注意到了枕头对颈椎的影响呢?目前的枕头很多不符合颈椎的生理要求,使颈椎长期处在一种悬空和不正常的受力状态下,导致了颈椎的慢性损伤。有人经过多年的研制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的保健颈头枕(专利号942174-437),它的特点如下:①由于设置有与颈部曲面相吻合的弧形面结构,改变了传统枕头使颈部长期受到不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的外力损伤。 ②内装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枕芯,具有养神健脑、芳香开窍、活血通脉、镇静安神等功用。令人在睡眠之中,就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治疾病的作用。当然它的预防功能超过治疗功能。
中医对颈椎骨质增生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在辨证分型上,一般主张分为虚实两大类,虚包括肝肾阴虚和气血虚弱型,实包括风湿寒邪侵袭,痰湿内阻和气滞血瘀型。
(1)外邪痹阻
中年以后,肝肾不足,气血渐虚,卫外不固,风湿寒邪乘虚入侵,导致气血瘀滞,搏结于颈项筋骨,经脉不通,筋骨肌肉失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而致。
症见:头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后颈部可触及到条索状物和压痛点,上肢沉重无力,伴有头沉、胸闷、纳呆等症状,舌质正常或发黯,舌体肥胖或有齿痕,脉沉迟或弦滑。
治法:祛风散寒、舒经通络除痹。
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15g,防风12g,当归12g,炙甘草6g,赤白芍各12g,炙黄芪15g,片姜黄12g,生姜6g,苏木10g。
本方益气和营,祛风利湿,为风邪偏胜,麻木较重者而设。若疼痛剧烈、寒邪较盛者,加制川乌、附子、细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湿邪偏胜者,可加海桐皮、
2、颈椎压迫喉咙长的不骨刺那是什么?
病人出现颈椎压迫咽喉的情况,多由于颈椎前缘骨质增生导致,这种情况属于食管型颈椎病。会导致增生的骨质刺激食管及咽喉部位,出现咽喉部位有明显的疼痛,并且会导致吞咽时疼痛加重的情况。并且病人在吞咽时能够感觉到有明显的阻挡感,所以这种情况出现以后一定要与食管部位的疾病相鉴别。对于颈椎病导致的咽喉、食管的压迫,在拍片时会看到有明显的颈椎前缘骨质增生的情况出现。食管镜检查时,食管部位会有明显的充血,但是不会出现有明显的肿物情况。颈椎病压迫咽喉出现明显的疼痛和吞咽有阻挡、疼痛加重的情况,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增生的骨质以解除咽喉和食管的压迫。
3、导致颈椎增生的因素有哪些?
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临床表现?
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病不是一回事。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而颈椎病属于疾病;颈椎在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可出现颈椎间盘病变,韧带损伤,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才能称为颈椎病。根据增生的颈椎对颈部神经、血管压迫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5种类型:
(1)神经根型:由于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了相应的表现。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诊断要点:①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②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③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④患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⑤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2)椎动脉型:增生的骨质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15%。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于头颈部位改变而出现眩晕、偏头痛、视力障碍、发音障碍、耳鸣、耳聋和猝倒者。②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受限,旋颈诱发试验阳性。③ 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脊髓型:多为增生的骨质及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而引起,约占10%~50%。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②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膝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③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椎管狭窄,造影检查有梗阻现象。
(4)食管型:由于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食管后壁所致。此型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病人有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③X线片显示有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5)交感神经型: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椎两旁的交感神经。此型也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眼裂一侧大一侧小,瞳孔不等大,有时视物不清。半边颜面部干燥,出汗少等。③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样改变。
4、颈椎骨质增生。能治好吗?
骨质增生多发于中年以上,长期站立或行走及长时间的持于某种姿势,由于肌肉的牵拉或撕脱、出血,血肿机化,形成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可以外tie。。。。平时注意保暖,颈部不要受凉。
5、颈椎病有什么症状大神们帮帮忙
1)头颈活动受限,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引起偏头痛或眩晕。 2)活动时有疼痛。 3)颈部有僵直。 4)伴有手肩臂感觉异常疼痛(皮肤过敏、蚁走感、手指发热、发冷等)。手指无力。 5)由于颅内供血不促可引起脑后部缺血而表现一系列头部症状,如偏头痛、视力障碍、耳鸣、听力减退等。 6)有椎管狭窄者可在低头时突然引起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的感觉。 我国学者依据临床表现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其他型。 颈型: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以青壮年发病居多,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或活动受限等。 神经根型:此型发病率最高,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先有颈痛及颈部发僵;继而有肩背痛或上肢疼痛。上肢有沉重感,握力减退,有时持物坠落,手指有麻木感等。 脊髓型: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15%,以中老年以上人为多,急性发病多为外伤所致,可出现截瘫或偏瘫。多数发病缓慢,先有上肢症状,手部发麻或活动不灵;或先有下肢症状,如发麻及行走不稳,躯干有紧束感等。 椎动脉型:发病率与脊髓型相近。多见头昏、眩晕、甚至摔倒;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耳鸣、耳聋。当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常可诱发上述表现。 交感型:临床表现较复杂,常见有偏头痛、枕后痛;或有视物不清,畏光、流泪、眼球发胀、眼睑下垂;或有耳鸣、听力障碍、面部发麻等。 其他型:又称混合型,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症状同时出现 颈椎病的类型: 1、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为:疼痛向上臂、前臂和手指放射,手指有麻木过敏、异样感,手指活动不灵、仰头、咳嗽、喷嚏可加重疼痛,肩胛、上臂、前胸区有疼痛感。 2、交感神经型:表现为头晕、偏正头痛、枕部疼痛、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瞳孔散大或缩小甚至失明。眼窝肿痛、心跳加快、心动徐缓,心前区疼痛,肢体发冷,肢体、头颈、面部、发麻疼痛。 3、椎动脉型:表现为椎间隙狭窄,颈椎不稳或颈椎关节骨质增生、手压迫或刺激,动脉血流暂时受阻,因痉挛而阻塞或梗塞。 4、脊髓型:早期为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以后发展为肌力虚弱,行走困难,大小便功能障碍,或各种类型瘫痪。 5、颈椎病引起的失眠健忘症。 颈椎病发病机理: 1、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不同阶段发展,颈椎及椎间盘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在颈椎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椎间盘也发生相应改变。 2、外伤因素: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的运动。 3、慢性劳损:长期处于不良的劳动姿势,椎间盘受到来自各种方面的牵拉、挤压或扭转。 4、寒冷、潮湿:尤其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寒冷、潮湿因素的影响,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损害。 颈椎骨增生与颈椎病 颈椎骨增生症是因颈椎增生的骨质压迫到脊髓,或压迫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出现颈部疼痛、头昏、眼花、上肢麻木、听力减退、睡眠不佳等症状。颈椎骨增生症实际上就是颈椎病,但颈椎病却并不都起于骨质增生。 [NextPage] 此类疾病是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骨质退变与椎间盘及椎管内外软组织退变几乎是同步的。但不论何种原因,只要引起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都可导致颈椎病。 从解剖上看,颈椎共有7个小关节组成,第1小关节与颅骨相连接,第7个小关节与胸椎第1小关节相连接。颈椎上至颅骨下至胸椎是全身联系的枢纽,是人体"最高司令部"与人体各组织有上通下达"桥梁"之称。有脊髓、神经、血管、食道、等重要器官都从这里通过。患了颈椎骨质增生就可以压迫这些邻近的器官、组织,影响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造成功能障碍。除在颈椎局部病变外,还可以上至头颅,下达全身发生多种多样的病理性改变。 颈神经根受压,可以造成颈神经分布区域的颈部和上肢酸胀、疼痛、麻木等症状,属神经根型:颈椎玻上行至头颅的椎动脉在颈部受压后,可以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头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严重时还可以引起脑萎缩。属椎动脉型:颈椎玻颈部脊髓受压,可以造成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属脊髓型:颈椎玻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还有,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压迫或刺激食道,引起痉挛造成吞咽困难. 颈部的交感神经受压,造成胃肠、心血管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眼胀、黑朦、肢体发凉、苍白、发绀。与心脏有关的心上、心下、心中、三条神经都有来自颈部的神经,颈椎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是医学界当前探讨的热门话题。如上的几种颈椎病类型在一位患者身上同时并在,即称混合型颈椎玻临床表现症状就更复杂了。
6、颈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刺激食道周围软组织或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严重吗?应该怎么治疗?
做一个食道吞钡透视去,颈椎要做CT。胃镜必要时也查。
食管狭窄一般是占位表现,增生压迫的很少。
7、颈椎病懂的来
你好:
颈椎病不会引起持续低烧,可能是颈椎劳损,建议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适当做颈部体操:(l)仰头:立姿,两手拇指顶住下颚,慢慢往后始,使头部保持仰伸状态,坚持6~10秒钟。重复6次。 (2)抱项:立姿,双手十指交叉抱头后部,使劲将颈部往前拔,坚持6~10秒钟。重复6次。 (3)抖肩:立姿,两手自然下垂,慢慢自然地抖动肩颈部15~20次。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睡眠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注意避免颈部的剧烈转动。 (2)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要注意每工作一小时左右就要适当地活动颈部,以消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防止劳损。 (3)平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