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石生姜可以治骨质增生吗?
【药用部位】
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
【功能主治】
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选方】
①治感冒风寒:生姜五片,紫苏叶一两。水煎服。(《本草汇言》)
②治呕吐,百药不差:生姜一两,切如绿豆大,以醋浆七合,于银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食医心镜》)
③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愤愤然无奈者: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金匮要赂》生姜半夏汤)
④治冷痰嗽:生姜二两,饧糖一两。水三碗,煎至半碗,温和徐徐饮。(《本草汇言》)
⑤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铜铫知斤两讫,内蜜复秤知数,次内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止。旦服如枣犬,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杂食。(《千金方》)
⑥治劳嗽:蜂蜜、姜汁各四两,白萝卜汁、梨汁、人乳各一碗。共熬成膏,早晚滚汤服数匙。(《经验广集》五汁膏)
⑦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梗,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切)四两,甘草(炙)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洗)半升,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生姜泻心汤)
⑧治心胸胁下有邪气结实,硬痛胀满者:生姜一斤,捣渣,留汁,慢炒待润;以绢包,于患处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宽快也。(《伤寒六书》)
⑨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生姜一斤。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作三服。(《肘后方》)
⑩风湿痹痛:生姜汁和黄明胶熬贴。(《本草从新》)
⑾治中气昏厥,亦有痰闭者:生姜五钱,半夏、陈皮、木香各一钱五分,甘草八分。水煎,临服时加童便一盏。(《本草汇言》)
⑿治时行寒疟:生姜四两,白术二两,草果仁一两。水五大碗,煎至二碗,未发时早饮。(《本草汇言》)
⒀治胃气虚,风热,不能食:姜汁半鸡子壳,生地黄汁少许,蜜一匙头。和水三合,顿服。(《食疗本草》)
⒁治腹满不能服药:煨生姜,绵裹纳下部中,冷即易之。(《梅师集验方》)
⒂治手脱皮:鲜姜一两。切片,用酒二两单,浸二十四小时后,涂搽局部,一日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⒃治秃头:生姜捣烂,加温,敷头上,约二、三次。(《贵州中医验方》)
⒄治诸疮痔漏,久不结痂:生姜连皮切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贴之勿动。(《普济方》)
⒅治发背初起:生姜一块,炭火炙一层刮一层,为末,以猪胆汁调涂。(《海上方》)
⒆治赤白癜风:生姜频擦之良。(《易简方》)
⒇治猘犬咬人,重发:捣姜根汁饮之。(《补缺肘后方》)
(21)治蝮蛇毒:末姜薄之,干复易。(《千金方》)
(22)治跌扑伤损:姜汁和酒调生面贴之。(《易简方》)
(23)牙齿疼痛,日夜呻吟:老生姜切片,安瓦上,用炭火,却将白矾掺姜上,候焦为末,擦疼处。(《海上方》赴筵散,又名晋矾散)
(24)治百虫入耳:姜汁少许滴之。(《易简方》)
【临床应用】
①治风湿痛、腰腿痛
用鲜生姜制成5~10%注射液,行痛点或反应结节注射,亦可配合远端或近端穴位注射,如关节部位则在关节囊周围注射。每点注入0.5~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一疗程,一般可连续注射20~30次。注射后局部常有胀、麻及灼热感,甚至疼痛加剧,约1~2天便减轻或消失。据观察,反应愈重效果愈佳。用于风湿痛、慢性腰背痛113例,显效36例,好转56例,有效率83%;尤以对风湿痛疗效更佳,有效率达92.5%;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8例,治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有效病例用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关节肿胀消退或好转,功能恢复或改善。还曾试用于小儿麻痹症,亦有一定效果。此外,用生姜、麻油制成生姜曲注射剂行穴位注射,对风湿痛或腰腿痛也有疗效。
②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据数十例的观察,对改善症状有较好效果:服药后能使疼痛减轻或消失,随之反酸、饥饿感也见好转,便秘及黑粪转为正常,食欲增加。但多不能根治,常易复发;对一部分患者能遗留下较长的胃部堵塞感。用法:鲜生姜60克,洗净切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钟。每日3次,2日服完。
③治疗疟疾
鲜生姜洗净拭干,切碎捣烂,摊于纱布块上,再包叠成小方块,敷贴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或绷带包扎。选用穴位计分3组:第1组为双侧膝眼,生姜用2两分敷两穴;第2组为大椎加间使(双侧),生姜用1两分敷3穴;第3组选大椎1穴,生姜用5钱。一般于发作前4~6小时敷贴,经8~12小时即可取下,敷药两次即可。观察40例,除第1、第3两组各有2例无效外,其余均控制发作,血检疟原虫阴性。
④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用鲜生姜1.5两,红糖1两,共捣为糊状,每日3次分服,7天为一疗程。据50例观察,治愈率为70%,好转率为30%。用药后腹痛、里急后重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5.16天和5.14天,大便外观及次数恢复正常分别为4.8天和5.2天,大便镜检及培养平均转阴日数分别为4.58天和3.6天。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
⑤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取鲜生姜2两,捣烂取汁,加蜜糖至60毫升;1~4岁30~40毫升,5~6岁50毫升,7~13岁50~60毫升,分2~3次口服。或用生姜1两捣汁,加入蜂蜜60毫升为1剂;1~2岁服1/4剂,2~4岁服1/3,剂,4~7岁服1/2剂,7~14岁服2/3剂,14岁以上服1剂。服药后患儿一般即不感腹痛,呕吐停止,包块通常于服药后1~3天消失。包块消失后即可服驱蛔药物。如服姜蜜后腹痛仍不止,可用冬眠灵、阿托品等解痉止痛;腹胀明显者应行胃肠减压,姜蜜合剂可从胃管注入,注入后夹住胃管2~3小时;呕吐重者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如有腹胀发热,须加用抗菌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肠鸣音消失需及时考虑手术治疗;给药12~24小时后仍未见效者,可用10%盐水行低位灌肠,或内服中药。曾按上述方法分别观察52例和109例,结果除有5例系回盲部蛔虫团阻塞、阑尾蛔虫症及并发穿孔改为手术治疗外,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2天和2.4天。
⑥治疗急性睾丸炎
取肥大的老生姜,用水洗净,横切成约0.2厘米厚的均匀薄片,每次用6~10片外敷于患侧阴囊,并盖上纱布,兜起阴囊,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直到痊愈为止。据观察,敷药后患者都感阴囊表皮灼热刺疼、发麻发辣,少数发生红肿,个别发生红疹。共治24例,敷药第2天15例自觉坠胀疼痛及触痛减轻,睾丸肿胀显著消退;第3天有12例痊愈,自觉症消失,睾丸消肿,触疼消失;4天后4例痊愈;5例在敷药后5天痊愈。治愈天数平均为3.9天。对照组4例(兜起阴囊热敷,服磺胺类药及注射青霉素),平均治愈天数为8.5天。本法对阴囊局部皮肤有创口或因睾丸炎化脓穿溃者不能应用。
⑦用于中毒急救
对于半夏、乌头、闹羊花、木薯、百部等中毒,均可用生姜急救。曾有报道,4例南星中毒患者,用生姜后均获痊愈。用法:轻者急用生姜汁含漱,并口服5毫升,以后每隔4小时续服5毫升;中毒严重神志昏迷者,立即鼻饲25%干姜汤60毫升,以后每3小时灌入鲜姜汁5毫升。
此外,试用生姜揩擦治疗白癜风,生姜浸酒涂擦鹅掌风及甲癣均有一定效果。
【宜忌】
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纲目》:"食姜久,积热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
②《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韭忌之。"
③《随息居饮食谱》:"内热阴虚,目赤喉患,血证疮痛,呕泻有火,暑热时症,热哮大喘,胎产痧胀及时病后、痧痘后均忌之。
2、姜油有哪些作用
姜油精油参考用法:
1、治疗伤风感冒:在手帕或纸巾上滴2滴姜油,再深深吸气,能治疗感冒和缓解因感冒引起的鼻塞;
2、预防感冒空气清洁剂:姜油4滴+百里香2滴+迷迭香2滴+薰衣草1滴;
3、改善喉咙疼痛、积痰,恶心,消化不良:薰香法吸嗅
4、配合治疗关节炎、风湿疼痛、肌肉瘀伤、扭伤:热敷或按摩1~1.5%的稀释姜油;薰衣草2滴+柠檬2滴+尤加利2滴+姜油2滴+15ML基础油中,局部按摩或使用泡澡法都可以。
5、晕车:将薰衣草或姜油直接涂抹于鼻孔、太阳穴。或滴于纸巾上,直接吸入。
6、淋巴排毒、塑身纤体:适合夏天推广,配搭基础油做按摩,再配合SPA。姜油有促进血液循环,代谢体内水份的功效,可以排毒,也可以纤体。
7、纤体紧肤:泡澡,舒缓乾燥、疲惫的肌肤,热烈的姜油渗肤感,让松弛下垂的腰部、腹部、腿部等部位肌肤变的紧实而富弹性。
8、改善神经衰弱和精神疲惫:用3滴姜油泡浴
9、配合做肾部保养、经络排毒、刮痧、肩颈保养
10、温暖手脚:冬季,手脚冰凉者,2滴于热水中浸泡脚,杀菌治脚气,活血。
11、美发护发:加姜油3-4滴至洗发水或护发素中,促进头发生产工具,对掉头发有良好的作用。
3、骨质增生能治好吗?
骨质增生治好是啥意思,你在当地可以通过美式整脊治疗。治疗的作用只能不再继续增生。已有的增生只能这样了。增生就是骨关节退化的现象。
4、资料骨质增生有用吗?
骨质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由于很多的原因引起,患者一般可以出现很多的临床的症状,比如腰部的痛疼,有时还有下肢的痛疼等 因为此病是机械性病痛,并非由免疫力低下引起,因此通过体育锻炼不能预防和治疗.相反,不当的运动会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多休息,完全治愈后,再循序渐进做运动,但仍预防做剧烈运动. 1,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避免超负荷搬运东西. 2,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3,避寒保暖,戒烟控酒. 4,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5,治疗期间,决不能通霄打扑克打麻将,不能长途开车,长途旅游需坐卧铺等. 此病属于无菌性炎症,一般的消炎药不起作用
5、骨质增生可以彻底消除吗
骨质增生可以通过治疗后,解除由于增生引起的各种症状。医生的任务也不是去消除骨质增生,而是治疗骨质增生引起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炎症和粘连以及因此而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目前临床上的内服、外敷、理疗、膏药等治疗方法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即改善症状、消除疼痛、麻木和酸困不适,骨刺是不可能消失的,骨刺消失与否不是判断骨质增生是否痊愈的标准。 骨质增生之所以会发生关节肿痛,是由于关节组织及骨质增生的周围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因此只要治疗得当,无菌性炎症是会完全控制住的,炎症一旦消失,即使关节内仍有骨质增生存在,关节肿痛也会完全被控制。因此患有骨质增生的患者大可不必为设法让骨刺消失而东奔西跑,更不必为骨刺无法消失而垂头丧气,应信心十足地接受治疗,使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的无菌性炎症尽快治愈。
6、想问下专业人士对骨质增生的看法,怎么改善,有效果吗
骨质增生不是短期形成的,是长期骨关节炎慢性退变而成,最好就是热疗,一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来吸收致炎的代谢物的吸收,消除关节水肿,二是通过微波治疗仪的穿透加热来改善炎症组织的微循环来促进骨骼细胞代谢,会慢慢修复,注意,不是消除增生组织,是将炎症组织控制在良好的微循环状态下就不会发展,所以也不会影响运动。这是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7、姜油的作用有哪些?
姜油精油参考用法:
1、治疗伤风感冒:在手帕或纸巾上滴2滴姜油,再深深吸气,能治疗感冒和缓解因感冒引起的鼻塞;
2、预防感冒空气清洁剂:姜油4滴+百里香2滴+迷迭香2滴+薰衣草1滴;
3、改善喉咙疼痛、积痰,恶心,消化不良:薰香法吸嗅
4、配合治疗关节炎、风湿疼痛、肌肉瘀伤、扭伤:热敷或按摩1~1.5%的稀释姜油;薰衣草2滴+柠檬2滴+尤加利2滴+姜油2滴+15ML基础油中,局部按摩或使用泡澡法都可以。
5、晕车:将薰衣草或姜油直接涂抹于鼻孔、太阳穴。或滴于纸巾上,直接吸入。
6、淋巴排毒、塑身纤体:适合夏天推广,配搭基础油做按摩,再配合SPA。姜油有促进血液循环,代谢体内水份的功效,可以排毒,也可以纤体。
7、纤体紧肤:泡澡,舒缓乾燥、疲惫的肌肤,热烈的姜油渗肤感,让松弛下垂的腰部、腹部、腿部等部位肌肤变的紧实而富弹性。
8、改善神经衰弱和精神疲惫:用3滴姜油泡浴
9、配合做肾部保养、经络排毒、刮痧、肩颈保养
10、温暖手脚:冬季,手脚冰凉者,2滴于热水中浸泡脚,杀菌治脚气,活血。
11、美发护发:加姜油3-4滴至洗发水或护发素中,促进头发生产工具,对掉头发有良好的作用。
8、骨质增生可以治好吗?
骨质增生是由于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骨质退行性的病变。主要的表现是骨骼的周围出现骨刺,再关节活动的时候,摩擦肌腱和其他的组织。引起关节的疼痛以及其他的症状,建议外敷骨质骨方世帖。
9、骨质增生能治好吗?有什么办法缓解吗?
质增生是一种退行性病变,长期骨质增生治疗方面一般进行保守治疗。首先就是避免过多的负重,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来改善症状,在疼痛的急性期可以用消炎镇痛药物来缓解症状,平时可以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等软骨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