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你好,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一般需对症治疗,不能彻底治愈,只能缓解症状。建议减少患肢运动,避免大幅度活动
2、骨质增生的症状是什么?
症状
骨质增生多发于中年以上。一般认为由于中年以后体质虚弱及退行性变;长期站立或行走及长时间的持于某种姿势,由于肌肉的牵拉或撕脱、出血,血肿机化,形成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骨刺对软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刺激和外伤后软组织损伤、出血、肿胀而致。
1、颈椎骨质增生
以颈椎4、5、6椎体最为常见,骨质增生如果是发生在颈椎,骨刺压迫血管直接影响血液循环,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甚至视物模糊,吞咽模糊。如果骨刺伸向椎管内压迫了脊髓,还可导致走路不稳,瘫痪、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
2、腰椎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以腰三、腰四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
3、膝盖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初期,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走,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4、足跟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其症状是足根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跟骨部位长骨刺,多见于中老年人。
3、50岁的女性腿部膝盖关节骨质增生怎么治疗,吃什么
一、理疗法:
理疗法是物理疗法的简称。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4]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
国内主要利用药物导入热疗仪,把液体的药物离子主要利用机器产生的中频电流和同步产生的热疗效应,把药液离子经皮肤汗腺导管口毛孔穿过皮下粘膜、上皮细胞间隙直接进入患处骨组织,直达患处,其生理治疗作用除结合了理疗中的电和热的模式,同时更好的发挥了药物治疗的效果,治疗效率更高,且不刺激肠胃。患者更容易接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高效的了药物的作用。治疗方便,且可以作为家庭,门诊长期的治疗选择。
三、按摩与牵引:
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牵引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适用于颈、腰椎骨质增生症。按摩与牵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对局部进行治疗却忽视了对人体内整体地调节,因此,只能起到暂时的止痛作用,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针灸:
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但对骨质增生来说,针灸只能起辅助作用。 [5]
五、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绝大多数都是服用止痛药来缓解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但是因为骨质层比较深,口服药物经过肠胃进入血液循环,最后到达患处,效率大打折扣。而且这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骨质继续增生。
六、手术切除:
这是比较传统的治疗骨质增生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将增生的骨质去除,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退行性变还是会导致增生的骨质继续增长,因此这并不是彻底治愈的方法。 [6]
4、急急急!求专业人士帮忙!我母亲(45岁)左腿膝盖出现骨质增生的状况,她很痛(我看着心痛),怎么治疗呀?
膝盖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膑骨所组成,外包以关节囊,内有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是人体中最复杂及关节面最大的负重关节。 膝盖骨质增生也称为增生性退行性关节炎。它并不是关节普通炎症,而是一种软骨长期退化性病变。膝盖骨质增生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骨折后骨质增生。骨折后甚至碎裂后修复的形式是伤处周围的骨细胞不断增生形成骨痂。这种骨质增生对人体有利。
二、周围软组织损伤后可发生钙化、骨化,影响到骨膜,使骨膜生骨。这种增生为病理性,可引起一定的症状。
三、随着年龄增长,膝盖诸骨由于长年磨损,周围韧带松弛,致使关节不稳定,造成病变引起相应部位骨质增生。此种增生是人体衰老的现象。40多岁以后,大多数人都有骨质增生,只是发生部位和增生程度不同,有的有症状,有的无症状。
5、膝关节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变尖)有什么措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辨证分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是由于关节软骨变性和关节遭受慢性损伤而致,肥胖和遗传因素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继发性者是由于膝部外伤、劳损、慢性炎症,以及膝内、外翻畸形等所致,如股骨髁或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或脱位、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等,多发生于青壮年。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盈则筋骨劲强,关节滑利。在中年以年,肝肾逐渐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其所养,筋软骨萎,或兼遭风寒湿邪内侵,易发本病。若膝部外伤、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致使筋骨失养而发病。 本病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受损、破坏,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骨赘形成,软骨下骨质致密,关节肥大、畸形,而致关节活动障碍、疼痛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治法】 补肝益肾,舒筋活络。 【方药】 1.主方补肾壮筋汤 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疼痛明显者,加细辛5克、制川乌10克。肾阳虚者,加淫羊藿12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12克。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2克。气虚者,去青皮,加黄芪20克。血虚者,加鸡血藤15克、何首乌30克。关节肿胀者,加防己12克。 2.外用方海桐皮汤 处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3克,甘草3克,防风3克,白芷2克。煎水熏洗患处。 3.单方验方 (1)骨质增生丸 处方:熟地黄60克,鸡血藤45克,骨碎补45克,肉苁蓉30克,鹿衔草30克,淫羊藿30克,莱菔子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服1~2丸,每日2。3次,开水送服。 (2)骨刺丸 处方:制川乌1份,细辛l份,白芷1份,当归l份,萆薢2份,红花2份,蜜糖适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次服1~2丸,每日2—3次,开水送服。 4.中成药①骨仙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开水送服。②壮骨关节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早晚饭后开水送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筋手法 先点按血海、膝眼,然后揉按局部及推按髌骨的上、下缘,理顺筋络。 离子导入 以直流电陈醋导入,或直流电威灵仙离子导入。治疗时,将纱布浸陈醋或50%威灵仙酊剂后置衬垫上,再放在患侧膝部,每次治疗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希望以上内容会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