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几天经查后颈椎骨质增生、头蒙头晕、走路不稳颈部僵酸心烦易累 怎么治
病情分析:骨质增生治疗理想的方法是采用中医传统膏药外治.可外敷舒筋活血,祛风散寒,不仅能够溶解钝化骨刺,而且消除无菌性炎症.
意见建议:也可以用中药成药 如万通筋骨片,正清风 痛片等。
2、我奶奶六十五了,从昨天开始就头晕,眼睛有重影,一个东西总看成两个,还总是流眼泪,这到底是什么病呀
重影、头晕是眼肌麻痹的典型症状。应该去眼科检查一下,确诊后尽快治疗。关于眼肌麻痹详细介绍看看网络文库的“眼肌麻痹论治”这篇文章。
3、短时间内头晕和瘫痪的老人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头晕是什么原因?在饮食中应该注意什么?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发于青年人。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或厥证、脱证,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用中医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疗效。 头晕又称为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 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分类及常见疾病 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老年人头晕应该注意中风 通常,头晕的原因有很多。耳源性、颈椎病、脑供血不全等是最常见的原因。耳源性的像梅尼埃氏病、迷路炎、突发性耳聋等,常见于年青人;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则常见于中老年人。老年人如果出现脑供血不足,特别怀疑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则要注意中风的发生。此时,需要规范的治疗以减少中风的危险。 最近,我科接连收住了多例病人,住院前经常头晕,曾在当地医院或在我院治疗过,使用血管扩张药和止晕药后,症状缓解,但没有系统治疗。之后,很快出现中风,而且是很凶险的脑干梗塞。 例如,一位70岁的男性病人,因为头晕半年在外院住院治疗,症状时好时坏。后来到我院治疗,经用药后症状缓解,但病人拒绝进一步系统治疗。出院后虽然服阿司匹林,10天后患者突然说话不利索,饮水呛咳,呼吸困难,四肢瘫痪,经头颅MRI确诊为脑干梗塞。住院后症状逐步加重,出现昏迷,3天后去世。 中风的先兆可以有各种各样,比如突然的说话不清、手脚麻木;一边身体乏力;视物重影;头晕等等。通常医生和病人都比较重视偏瘫和偏身麻木的情况,对视物重影、头晕等不大重视,往往以为小事一件,归咎于疲劳、睡眠不足等,不考虑中风的可能。为了省钱,拒绝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血的教训清楚的告诉我们,这样会吃亏的。 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确实很昂贵。医生一般要检查头颅MRA及颈部血管的B超,对颅内外的血管情况作一个了解、分析,然后根据血管的硬化及狭窄程度,有没有血栓形成等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抗凝治疗及长时间的抗血小板治疗。如果血管存在狭窄,狭窄的部位往往已经形成了血栓,血栓的脱落就会导致远端血管梗塞,形成中风。 临床上通过1-2周的抗凝治疗,脑血管上的血栓会变硬,不容易脱落栓塞大脑,然后通过机化,血管的内皮覆盖血栓,血管变得光滑通畅,就可以大大减少血栓的形成,也就减少了中风发生的机会。 老年人视物模糊等症状经常提示椎基底动脉的缺血、狭窄,而椎基底动脉是脑干血液供应的主要血管,一旦梗塞,就会导致脑干呼吸心跳中枢受损,危及生命。 脑干梗塞可以表现为说话不清、饮水呛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有时候只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的症状,临床医生误诊为消化性疾病也并不少见。最近就有2例脑干梗塞病人误诊收住消化内科,然后转来我科。 老年人的头晕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我妈妈今年54岁,经常出现早晨出去买菜在菜场会有头晕的现象,时间大概在7:00-9:00左右,可是回来后就感觉好多了,每天都是这样,有时不出去买菜但去散步,转圈又会有这个情况,做了脑部TCD检查,说是脑部轻度供血不足,高血压病史有十几年了,不过不经常按时吃药,血压好点就不吃药,最近量血压范围在96(110)-(66-85)之间,不知道是不是血压引起的头晕还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今天给我妈做了颈椎的X光,结果是颈椎有骨质增生,请问医生这个对我妈的头晕有影响吗?如果有影响,为什么是一段时间有,而一段时间没有呢,而且现在又说是在人多的地方有,比如去菜场买菜,或者去什么商场,人多了就感觉缺氧的感觉,感觉周围的东西在旋转,而且如果有风扇或者空调吹下会感觉舒服许多,请医生给与指点!!急!! 就这样的情况只要是先积极的治疗颈椎病就可以了。 (一)牵引 1.适应证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颈椎牵引的方法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方法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运动疗法的作用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你好!首先祝你妈妈早日恢复健康!不到60岁都不成其为老人。我来和你谈谈“头晕”。 头晕是十分普遍的症状,除耳髓不平衡外,它的成因众多,如药物影响、心律失常等。遇有头晕,除了尽量争取休息,饮食方面要少食多餐及避免油腻的食物,皆有助于舒缓不适。 1)头晕分为三大病状。 1.天旋地转--患者会感觉到周围的景物在旋转,自身也可能在转。 2.头重脚轻--没有天旋地转的感觉,但总觉得“头重重,脚浮浮”,提不起精神来。 3.前一黑--感到视觉模糊,甚至暂时失去知觉。 大部分患头晕的人士都会伴有作呕作闷、食欲不振甚至呕吐大作,这时要留意自己的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品,亦可在进食前先服食药丸,都有助减轻症状。 2)头晕持续须运动。 1.头晕严重应尽量卧床休息,在上下床时应慢慢进行,因平衡系统需要时间适应。相反,如果头晕情况持续(尤其情况维持一个月以上者)就应保持适当运动,因为此时不多活动,会令身体机能退化、使平衡系统失调,因此不可只躺着不动。 2.头晕超过两周要检查。 问题持续或严重的话,应往医生处接受进一步检查。一般普通急性头晕,最多维持一至两个星期左右便消失,若超过的话就应尽快找医生。患者通常要进行身体血色素、血压、心跳、血糖等检查,甚至可能要检验听觉、作头部电脑扫描等。 3.为什么会头晕? 头晕的原因不一,一般有下列几种: ①中耳及内耳疾病--不同的耳部问题都能引起晕眩,如中耳炎、美尼氏症等,一般感冒病毒也会入侵内耳而引起问题,甚至引致呕吐等现象。 ②药物影响--一些降血压药、心脏及糖尿药,甚至感冒敏感药等都可能有此副作用。 ③心律失常--心脏疾病令到脑部供氧失常而引起头晕,其中心跳过慢影响较多。 ④慢性疾病--糖尿病、气管病、肾病等若控制不好,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如血糖过低)。 ⑤贫血--怀孕期间或妇女月经量大,都会令血液含氧量减低,造成晕眩。 ⑥血压过高或过低--血压过高或过低,都能对大脑造成影响而引致头晕。 4)头晕症分为虚实两类。 1.其中以虚证为多。但发病中,有纯虚,有纯实,有虚实夹杂的不同。同时也要分清是肾精不足头晕,还是气血亏虚头晕以及阴虚阳亢头晕。肾精不足头晕,可表现出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阳痿、舌淡红、脉沉细。治宜补益肾精,充养脑髓。可用河车大造丸。党参20克,龟板(先煎)、熟地、杜仲、茯苓各15克,怀牛膝12克,天冬10克,麦冬9克,黄柏6克。另用紫河车炖食调补。 气血亏虚头晕,可见头晕眼花、神疲懒言、心悸气短乏力、失眠纳少、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可用八珍汤:党参20克,熟地、茯苓各15克,白芍12克,当归、白术各10克,川芎9克,炙甘草6克。 阴虚阳亢头晕,可见头晕目眩、心烦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可用杞菊地黄丸。淮山、熟地、茯苓各15克,泽泻、杞子、菊花、丹皮各12克,山萸肉6克。 2.头晕目眩、胸闷恶心、肢体沉重倦怠、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属痰浊中阻头晕,是实证。治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茯苓15克,白术10克,半夏8克,天麻6克(先煎),陈皮6克,甘草3克,生姜三片,大枣10克。加减调治。痰浊未清不宜进补。 头晕一症,甚为常见,引起的原因较多,征候表现亦较复杂,医生常需细致诊察,建议病者诸君,还是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为好。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参考资料:/Article/1000009633.html
4、我妈颈椎有毛病,骨质增生,经常头晕,请问要注意什么事项?
1.一般不会危及生命.
2.急救方法没听说过.
3.可以按摩治疗,也可以针灸治疗(推荐),这些都能够缓解症状,行之有效,至少可以使病人不那么痛苦了~
5、老年人颈椎有问题引起头晕要怎么办
头晕乃是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增多而造成脑部血液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因为暴露于烈日下过久,泡热水澡的时间太长,或是紧张、生气等。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缺乏维他命、荷尔蒙分泌异常、 更年期 或自律神经失调也都是造成头晕的因素。
6、视物出现重影并伴有头晕是怎么回事
视物出现重影称复之高并伴有头晕是缺氧生脑病继发动眼神经损伤。临床多见于脱髓鞘脑病,发病原因是脑神经受累后继发脑干再度损害导的病理改变,此症状多见于脱髓鞘脑脊髓炎。主要以损害大脑白质的植物神经并使其调节紊乱不能自主自身调节以濡养支配区组织而发生的多样性病理改变(属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有急慢性发病之分)。且患者发病早期症状很轻且不明显,多易忽视,临床症状偶有头晕,头痛,耳鸣,复视、假性颈椎病,轻度面瘫,抑郁,焦虑,强迫,失眠,幽闭,视力异常或脑部不适以及轻度的局域性麻木和肌无力、神志恍惚,心神不宁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症状,治疗不当易复发和迟发神经再度损害,严重时可侵犯整个中枢导致神经功能损害发生痉挛性瘫痪而危机生命。复发和突发患者早期的治疗多以激素及营养疗法治疗,但疗效难以控固,而且副作用会导致体免疫你下,偶与病毒感染和炎症感染病情就会复发使神经再度损害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若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受损神经则会复发和迟发多病灶硬发生多发性硬化症,且再度损伤神经继发痴呆或痉挛性瘫痪。能否获得最佳恢复在于及早的治疗。没提供资料只能为你提供理论性治疗方案:中西复合增强免疫,提高人体高病能力,慢性抗炎使炎阻止炎症再度损害神经,改善受累神经血运以养神经,调节神经软化瘢痕预防病灶迟发缺血进一步加重,同时配伍神经再生剂兴奋激活神经才能再生修复病灶阻止病情复发恢复最佳的神经功能获得早日康复,。需帮助发来磁共震照片为你指导。
7、老年人经常头昏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头晕是什么原因?在饮食中应该注意什么?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发于青年人。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或厥证、脱证,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用中医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疗效。
头晕又称为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 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分类及常见疾病
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老年人头晕应该注意中风
通常,头晕的原因有很多。耳源性、颈椎病、脑供血不全等是最常见的原因。耳源性的像梅尼埃氏病、迷路炎、突发性耳聋等,常见于年青人;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则常见于中老年人。老年人如果出现脑供血不足,特别怀疑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则要注意中风的发生。此时,需要规范的治疗以减少中风的危险。
最近,我科接连收住了多例病人,住院前经常头晕,曾在当地医院或在我院治疗过,使用血管扩张药和止晕药后,症状缓解,但没有系统治疗。之后,很快出现中风,而且是很凶险的脑干梗塞。
例如,一位70岁的男性病人,因为头晕半年在外院住院治疗,症状时好时坏。后来到我院治疗,经用药后症状缓解,但病人拒绝进一步系统治疗。出院后虽然服阿司匹林,10天后患者突然说话不利索,饮水呛咳,呼吸困难,四肢瘫痪,经头颅MRI确诊为脑干梗塞。住院后症状逐步加重,出现昏迷,3天后去世。
中风的先兆可以有各种各样,比如突然的说话不清、手脚麻木;一边身体乏力;视物重影;头晕等等。通常医生和病人都比较重视偏瘫和偏身麻木的情况,对视物重影、头晕等不大重视,往往以为小事一件,归咎于疲劳、睡眠不足等,不考虑中风的可能。为了省钱,拒绝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血的教训清楚的告诉我们,这样会吃亏的。
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确实很昂贵。医生一般要检查头颅MRA及颈部血管的B超,对颅内外的血管情况作一个了解、分析,然后根据血管的硬化及狭窄程度,有没有血栓形成等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抗凝治疗及长时间的抗血小板治疗。如果血管存在狭窄,狭窄的部位往往已经形成了血栓,血栓的脱落就会导致远端血管梗塞,形成中风。
临床上通过1-2周的抗凝治疗,脑血管上的血栓会变硬,不容易脱落栓塞大脑,然后通过机化,血管的内皮覆盖血栓,血管变得光滑通畅,就可以大大减少血栓的形成,也就减少了中风发生的机会。
老年人视物模糊等症状经常提示椎基底动脉的缺血、狭窄,而椎基底动脉是脑干血液供应的主要血管,一旦梗塞,就会导致脑干呼吸心跳中枢受损,危及生命。
脑干梗塞可以表现为说话不清、饮水呛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有时候只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的症状,临床医生误诊为消化性疾病也并不少见。最近就有2例脑干梗塞病人误诊收住消化内科,然后转来我科。
老年人的头晕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我妈妈今年54岁,经常出现早晨出去买菜在菜场会有头晕的现象,时间大概在7:00-9:00左右,可是回来后就感觉好多了,每天都是这样,有时不出去买菜但去散步,转圈又会有这个情况,做了脑部TCD检查,说是脑部轻度供血不足,高血压病史有十几年了,不过不经常按时吃药,血压好点就不吃药,最近量血压范围在96(110)-(66-85)之间,不知道是不是血压引起的头晕还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今天给我妈做了颈椎的X光,结果是颈椎有骨质增生,请问医生这个对我妈的头晕有影响吗?如果有影响,为什么是一段时间有,而一段时间没有呢,而且现在又说是在人多的地方有,比如去菜场买菜,或者去什么商场,人多了就感觉缺氧的感觉,感觉周围的东西在旋转,而且如果有风扇或者空调吹下会感觉舒服许多,请医生给与指点!!急!!
就这样的情况只要是先积极的治疗颈椎病就可以了。 (一)牵引
1.适应证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颈椎牵引的方法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方法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运动疗法的作用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你好!首先祝你妈妈早日恢复健康!不到60岁都不成其为老人。我来和你谈谈“头晕”。
头晕是十分普遍的症状,除耳髓不平衡外,它的成因众多,如药物影响、心律失常等。遇有头晕,除了尽量争取休息,饮食方面要少食多餐及避免油腻的食物,皆有助于舒缓不适。
1)头晕分为三大病状。
1.天旋地转--患者会感觉到周围的景物在旋转,自身也可能在转。
2.头重脚轻--没有天旋地转的感觉,但总觉得“头重重,脚浮浮”,提不起精神来。
3.前一黑--感到视觉模糊,甚至暂时失去知觉。
大部分患头晕的人士都会伴有作呕作闷、食欲不振甚至呕吐大作,这时要留意自己的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品,亦可在进食前先服食药丸,都有助减轻症状。
2)头晕持续须运动。
1.头晕严重应尽量卧床休息,在上下床时应慢慢进行,因平衡系统需要时间适应。相反,如果头晕情况持续(尤其情况维持一个月以上者)就应保持适当运动,因为此时不多活动,会令身体机能退化、使平衡系统失调,因此不可只躺着不动。
2.头晕超过两周要检查。
问题持续或严重的话,应往医生处接受进一步检查。一般普通急性头晕,最多维持一至两个星期左右便消失,若超过的话就应尽快找医生。患者通常要进行身体血色素、血压、心跳、血糖等检查,甚至可能要检验听觉、作头部电脑扫描等。
3.为什么会头晕?
头晕的原因不一,一般有下列几种:
①中耳及内耳疾病--不同的耳部问题都能引起晕眩,如中耳炎、美尼氏症等,一般感冒病毒也会入侵内耳而引起问题,甚至引致呕吐等现象。
②药物影响--一些降血压药、心脏及糖尿药,甚至感冒敏感药等都可能有此副作用。
③心律失常--心脏疾病令到脑部供氧失常而引起头晕,其中心跳过慢影响较多。
④慢性疾病--糖尿病、气管病、肾病等若控制不好,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如血糖过低)。
⑤贫血--怀孕期间或妇女月经量大,都会令血液含氧量减低,造成晕眩。
⑥血压过高或过低--血压过高或过低,都能对大脑造成影响而引致头晕。
4)头晕症分为虚实两类。
1.其中以虚证为多。但发病中,有纯虚,有纯实,有虚实夹杂的不同。同时也要分清是肾精不足头晕,还是气血亏虚头晕以及阴虚阳亢头晕。肾精不足头晕,可表现出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阳痿、舌淡红、脉沉细。治宜补益肾精,充养脑髓。可用河车大造丸。党参20克,龟板(先煎)、熟地、杜仲、茯苓各15克,怀牛膝12克,天冬10克,麦冬9克,黄柏6克。另用紫河车炖食调补。
气血亏虚头晕,可见头晕眼花、神疲懒言、心悸气短乏力、失眠纳少、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可用八珍汤:党参20克,熟地、茯苓各15克,白芍12克,当归、白术各10克,川芎9克,炙甘草6克。
阴虚阳亢头晕,可见头晕目眩、心烦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可用杞菊地黄丸。淮山、熟地、茯苓各15克,泽泻、杞子、菊花、丹皮各12克,山萸肉6克。
2.头晕目眩、胸闷恶心、肢体沉重倦怠、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属痰浊中阻头晕,是实证。治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茯苓15克,白术10克,半夏8克,天麻6克(先煎),陈皮6克,甘草3克,生姜三片,大枣10克。加减调治。痰浊未清不宜进补。
头晕一症,甚为常见,引起的原因较多,征候表现亦较复杂,医生常需细致诊察,建议病者诸君,还是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为好。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参考资料:http://www.nblogee.com/Article/1000009633.html
8、我奶奶常年头晕,有60岁了,颈部有骨质增生,怎样治疗头晕?
头晕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可以颈部贴贴膏药,烤烤电。适当多活动活动脖子,不要长时间坐着。
9、老年人经常头昏的问题,望专家或有经验的朋友进来解惑。
你很孝顺啊,这么关心你的奶奶,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毛病就多了,这是自然规律,身体再棒的人到这岁数都一样避免不了。
1、早上起来晕,很可能是血压低引起的。
2、右眼睛象隔了层雾,是白内障,可以手术摘除。
3、奶奶经常晕要躺下才好,估计是贫血和低血糖。
可以喝点补血口服液之类的,品种很多,可以去药店看看说明选择,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
祝奶奶健康长寿!
10、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头晕怎么治疗
眩晕有的是因为血压比较低,脑供血不足,甚至还会昏倒。比如,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著名的射击选手王义夫昏倒在赛场,就是这个原因所致。
很多颈椎病患者都有眩晕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恶心,甚至耳聋、眼花、看不清楚东西。最主要的特点是有恶心甚至呕吐,面色苍白,有时候浑身出汗,连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搀扶。80%的眩晕与颈椎椎间关节错位有关,眩晕是怎么发生的呢?我认为,除去脑神经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伤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外,大约有80%的眩晕与颈椎椎间关节错位有关。
我们知道,椎动脉是人体的一条重要“管道”,它穿过颈椎通向大脑,负责脑部的血液输送。而颈椎发生任何错位、增生等问题,都可能伤及或影响这根供血“管道”,进而影响脑部供血。眩晕是由于枕寰椎、寰枢椎椎间关节错位压迫了椎动脉第3段,致使脑基底动脉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时脑干、小脑、间脑、大脑均缺氧、缺血,迷路动脉、内听动脉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内神经紊乱而出现耳鸣、耳聋;同时因压迫颈上交感神经引起脑内血管痉挛,更加剧了脑缺血状态,所以出现眩晕等症状。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局、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医刁氏正脊”治疗“眩晕""心脏神经官能症”市级科研项目启动仪式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刁文鲳教授对眩晕的研究结果是:对于确诊是由于枕寰关节或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的眩晕,治愈率83%,有效率96%。怎么治的呢?那就是采用“中医刁氏脊椎关节五点一线手法复位术”,针对错位的椎间关节进行手法复位。随着错位的椎间关节复正,其相对应的组织器官达到相对平衡,眩晕等症状自然就会缓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