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增生 > 凸面脑膜瘤与骨质增生

凸面脑膜瘤与骨质增生

发布时间:2020-09-11 03:05:27

1、脑膜瘤长了两个,刚做完手术,想知道良性可能大还是恶性。复发率高吗

脑膜瘤属于原发于颅脑的良性肿瘤,病程长,没有远处脏器转移可能性,但疾病有可能复发,所以需要定期复查。手术之后也会有一定的复发几率,脑膜瘤好发于凸面、颅底等部位,不可避免的牵扯到神经、血管,所以手术切除的时候会有残留,这样就会导致出现复发的可能性。

2、恶性脑膜瘤怎么分类

恶性脑膜瘤恶性脑膜瘤的分类:1、大脑凸面脑膜瘤常在脑表面,与脑膜有粘连,也可在脑实质内。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故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从精神症状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均可出现,癫痫发生率较高,并常为首发症状,也可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矢状窦旁脑膜瘤头颅外表有时可发现局部逐渐隆起,甚至有压痛,头颅平片可见到骨质增生或骨质破坏、脑膜血管沟增宽等改变。当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时,可有长时间的头痛、视力减退、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并有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懒散、易疲劳等)和癫痫发作,部分病人可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或肢体运动障碍。3、蝶骨嵴脑膜瘤此部位的恶性脑膜瘤常易产生蝶骨小翼或蝶骨嵴的骨质增生,造成眶壁增厚;眶内容积变小,形成单侧眼球突出,并可出现眼睑及球结膜充血、水肿。4、嗅沟脑膜瘤常以嗅觉障碍开始,肿瘤向后挤压视神经交叉则出现视力减退,眼底呈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眼外肌瘫痪,眼球突出,出现精神症状,头颅平片上在嗅沟区可能有骨质增生或骨质破坏。5、引鞍部脑膜瘤肿瘤来自鞍结节或交叉沟,产生视交叉综合征,即包括两眼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双颞侧偏盲等,但蝶鞍大小、形态常正常。另外可能产生丘脑下部机能不足的一系列内分泌症状。6、后颅凹脑膜瘤本病可发生于脑干腹侧基底动脉附近,产生脑干受压及颅神经受牵扯的症状。生长在小脑背侧凸面或天幕下面,可出现单侧小脑损害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神经乳头水肿、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7、侧脑室内脑膜瘤本病少见,常位于左侧,一般在三角区,由于肿瘤阻塞室间孔可出现阵发性头痛,其头痛部常为一侧,并可出现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对侧同向偏盲、感觉或运动轻度障碍及小脑体征等。

3、求救!这是大脑凸面脑膜瘤手术后遗症吗?该怎么办啊?

这是大脑凸面脑膜瘤手术后遗症,无法完全修复,每天吃两颗德巴金。

4、良性脑膜瘤是什么情况?

●脑膜瘤是来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多为良性
●早期无明显症状,后可因肿瘤压迫出现症状
●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为辅
像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一样,脑膜瘤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脑膜瘤可发生于任何颅内或脊髓硬膜表面。多数脑膜瘤生长缓慢,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很多是在颅脑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的。当瘤体增大压迫周围脑组织时,才弓|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
1、头痛:任何部位的脑膜瘤都可能引起头痛,这是由于肿瘤增大压迫或侵蚀周围脑组织或弓|起颅内压增高导致。
2、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最终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但由于脑膜瘤一般生长缓慢,所以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比率比神经胶质瘤要低。
3、复视或瞳孔大小不等:颅内压增高压迫第三对脑神经(动眼神经)和/或第六对脑神经(滑车神经), 致其麻痹,影响眼球运动及瞳孔调节。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1、抽搐和进行性偏瘫:这是大脑半球凸面脑膜瘤的首要表现;
2、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复视、面部麻木、饮水或进食呛咳、吞咽困难,这也是颅底脑膜瘤的典型表现。
3、脑功能障碍: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神态呆钝、反应迟缓、行走不稳、手足震颤等,这是当肿瘤体积巨大时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
4、癫痫:运动皮层等功能区的脑膜瘤可刺激周围神经细胞导致全身性和部分性癫痫发作。
5、人格改变和意识水平的改变:可由脑膜瘤,尤其是前部(额部)或室旁脑膜瘤导致,最初可能被误诊为痴呆或抑郁症,应注意鉴别。
6、渐进性的腿部痉挛性无力和尿失禁:可能是由肿瘤压迫额顶运动皮层引起。
7、运动、感觉异常及失语症:可能由运动区、感觉皮层区或语言功能区的脑膜瘤弓|起。
8、背痛:椎管内脑膜瘤可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背痛。
9、听力下降、记忆力丧失、嗅觉丧失: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压迫听神经、嗅神经。

5、脑膜瘤症状表现有什么

脑瘤的早期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包括“三主征”,即头痛、呕吐及视盘水肿。局灶性症状:表现为肢体的乏力、瘫痪及麻木,抽搐或癫痫发作,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嗅觉障碍,神经性耳聋,语言障碍,平衡失调,智能衰退,精神症状及内分泌失调、发育异常等。
意见建议:颅内手术很复杂,如做的不好,容易导致癌细胞扩散和转移。因此不建议手术;也不建议放化疗,年老体弱免疫低下患者怕吃不消,反而会加重病情。建议先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以消灭癌组织提高免疫抗癌力为最,这个力量要是上去了,病情可进入良性循环。再辅以中医治疗,我国中医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可治本;另外心态很重要,不要害怕和着急,否则只会加重病情。如能做到,可以显著的延长患者的寿命,早期的治疗明显有效,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意志坚强的话,中晚期转移患者能够提高5-20年等不同的寿命,甚至更长。关键不用手术,不用放化疗,所以费用不高。

6、右侧额部凸面脑膜瘤的手术风险性大吗

因为是凸面的,那么是神经外科里面最表浅到底部位了啊
是比较容易的手术,听你主管医生的就行了。

7、脑膜瘤长在大脑凸面,手术能做干净吗

大脑凸面脑膜瘤多与大脑凸面硬脑膜粘连,大脑前半球的发生率较后半部高。

8、恶性脑膜瘤有哪几种类型?

常在脑表面,与脑膜有粘连,也可在脑实质内。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故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从精神症状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均可出现,癫痫发生率较高,并常为首发症状,也可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矢状窦旁脑膜瘤头颅外表有时可发现局部逐渐隆起,甚至有压痛,头颅平片可见到骨质增生或骨质破坏、脑膜血管沟增宽等改变。当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时,可有长时间的头痛、视力减退、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并有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懒散、易疲劳等)和癫痫发作,部分病人可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或肢体运动障碍。骨嵴脑膜瘤此部位的恶性脑膜瘤常易产生蝶骨小翼或蝶骨嵴的骨质增生,造成眶壁增厚;眶内容积变小,形成单侧眼球突出,并可出现眼睑及球结膜充血、水肿。这种单眼突出既不感疼痛也不感搏动。临床常依解剖位置将蝶骨嵴脑膜瘤分为3部分,即内侧部或深部或床突部(内1/3)肿瘤、中部(中1/3)或小翼部肿瘤及外部(1/3)或大翼部肿瘤。恶性脑膜瘤的分类就是如此,这些恶性脑膜瘤的治疗和良性脑膜瘤的治疗区别很大,不可认为同为脑膜瘤就要使用同一种治疗方式,具体情况需要咨询主治医生。如要进行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可考虑PET-CT检查,这样的检查解决良恶性鉴别的问题非常方便。【确诊脑膜瘤要考虑四种检查】

9、什么是脑膜瘤

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

与凸面脑膜瘤与骨质增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