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养的鹦鹉鱼 头上长了个包
鹦鹉鱼头上有包有两种情况:
1、品种特点,血鹦鹉的变种金刚鹦鹉就是,它的头顶有肉瘤隆起,如图:
2、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病态。
一般如果是第一种情况, 头上的包是均匀的,对称的。第二种情况头上的包是畸形的,不对称的。
处理方法要针对感染源对症下药。
2、鹦鹉鱼的生长速度
鹦鹉鱼的生长速度和喂养有关,比如鱼体密度等。
1.水质要求
血鹦鹉喜欢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软水。由于血鹦鹉先天性嘴唇不能闭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本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就差得多了。因此,饲养血鹦鹉的水体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水族缸最好配备生化过滤棉、水泵、增氧曝气设备。具体指标是PH值6.5左右、溶氧8毫克/升。
2.温度控制
血鹦鹉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在2 0~3 0℃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但是血鹦鹉又对温度相当敏感,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 5~2 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差不宜超过0.5℃。
3.饲养管理
血鹦鹉食性杂,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几乎什么都吃,而且相当贪吃,因此要养活血鹦鹉很容易,要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血鹦鹉却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定期投喂鲜活的小虾、小鱼,最好选用专门为血鹦鹉配制的人工饵料,这种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鹦鹉的体色更加鲜艳好看。
3、我家养的鹦鹉鱼都快一年了为什么不长个!
已经养了快一年了,绝对不会不到时候,目前你的两条不长的鱼用什么方法也不会使其和其它鱼一样大了,这种鱼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头鱼"!
有几种原因会造成你的血鹦鹉不长个:
1,疾病,得病的鱼会耽误其生长.
2,自身原因,那两条小鱼本身胆小,抢不上食,所以比其它鱼小很多.
3,你买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老头鱼"了.所以说买鱼挑选是件很重要的事.
4,那两条小鱼不适应你缸内的水质及环境.这个就和人一样,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不同的.
5,饲料,你选择的饲料那两条小鱼可能不爱吃.
4、我家鹦鹉鱼身上长黑斑,如何治疗?
受惊。换水。温度不适合,都会起。没事在家动静小一点换水适量。保持好温度几天就好了。
5、我家的鹦鹉鱼身上突出来一块,像长瘤了,不知道会不会有危险?
楼上的第一位简直是在误导,你怎么知道良性瘤子?
建议楼主先把那条拿出来,单独养
另外,你上这个网站上去看看,可以找到你想要的解决方法
http://club.hainet.cn/forum-850-1.html
6、鹦鹉鱼身上长白色的疙瘩,主要在鱼鳞上,这是怎么回事啊?
原因有几个:一有可能是买的时候 鹦鹉受了伤 身上的鱼鳞有掉落
二 鱼缸里面的水质不好造成的(温度 水质 还有些别的鱼类 鱼缸里面养的真草与假草之类的装饰品)
三 买的时候 没有挑好 下次购买时 挑鹦鹉的颜色 越红的越好
解决方法: 时间不长可以 找购买的商家 到家里来 看下! 找专业的人 来把鱼缸 清洗一遍
把水 全部消下 毒 (如金滴 硝化菌 去氯水 苏打等药水)
7、鹦鹉鱼身上长了一层白色的东西是怎么回事?
鹦鹉鱼得了水霉病。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
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治疗方法
1、病鱼数量少可局部操作的话,可以用含碘消毒剂浸泡,如浓度为20mg/L聚维酮碘溶液,或2mg/L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病鱼20~30分钟;
2、或用800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
3、或内服抗菌药物(如磺胺类),防治细菌激发感染;
4、市面上常见其他的防治水霉病渔药种类。
8、鹦鹉鱼一般多长时间就长成了
鹦鹉鱼寿命可达4~5年
生物学特性;原产台湾,是由红魔鬼和紫红火口鱼杂交而成。鹦鹉鱼的来历原来是商业机密。据说是台湾的蔡建发偶然将红魔鬼和紫红火口杂交得到。但由于鹦鹉鱼是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种,所以雄性血鹦鹉是不具备生殖能力的。鱼卵的染色体也就无法整齐配对,所以胚胎不能发育成为仔鱼。用雄性的火口、红魔鬼为鹦鹉卵受精,理论上是应该可以的。有些雌鹦鹉还能和罗汉杂交。鹦鹉鱼在仔鱼时期并不具有成年鹦鹉的形态,三周后仔鱼的外型才会逐渐变化:头部隆起,身体变圆,体色也由黑变灰再慢慢变红。寿命可达4~5年,但3年以后的鹦鹉鱼生理机能就会出现衰老症状,失去观赏和商品价值。
品种 :(1)血鹦鹉:体色血红,体幅宽厚尾柄短。嘴脸象鹦鹉:大眼,嘴巴小巧,最大体长20厘米(2)金刚鹦鹉:血鹦鹉的变种,头顶有肉瘤隆起,大红色、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寿命8年左右。(3)紫鹦鹉:选择强健的血鹦鹉个体,喂给特殊饲料进行人工增色的血鹦鹉。(4)一颗心鹦鹉:利用手术的方法剪掉仔鱼尾巴的血鹦鹉,倒立时看象心的形状。(5)独角仙鹦鹉:采用手术的方法,把仔鱼背鳍的前端修剪成犀牛角的样子的血鹦鹉。(6)糖果鹦鹉:用注射的手法使血鹦鹉变紫、蓝、黄、橙颜色。但颜色不耐久。此外还有激光染色的吉、福、财、寿等字样血鹦鹉鱼,。
养殖方法:水温21度~35度,以25~30℃最好。鹦鹉鱼比较喜欢新水,每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如果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经常换水。由于遗传基因的因素,血鹦鹉的呼吸系统是不够完备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鱼类的一半,所以鹦鹉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性情温和。食量很大,杂食性,红虫、丰年虾、面包虫、小鱼、水蚤、蚯蚓、颗粒等相当多的饲料都可以喂给。每天可以喂两到三次。为保证体色的鲜艳,应该经常投喂“宝增红”之类的饲料。新鱼入缸因为水质的突然改变会有变色,适应环境和调整水质以后会逐渐好起来的。最好先不要在血鹦鹉的缸里混养其他品种的鱼。水族箱中最好设大型水草、陶罐、沉木用来让鹦鹉藏身。但是经过人工训练的鹦鹉鱼可以改变胆小的习性:经常敲击水族箱,使鹦鹉鱼形成习惯;可以只投喂一半的食物,逼迫他们出来觅食;和胆量大些的鱼混养,带动它们活动。鹦鹉鱼的领地意识很强,经常会看到它们同类之间在打架,增加饲养的数量就会减少打架的现象。由于性情活泼好动,鹦鹉还喜欢搬弄底沙。可与玛丽、珍珠、剑尾、丽丽。神仙鱼混养;可以和温和的大型鱼一起饲养。也可以从小就和体形小一些的罗汉混养,这是因为他们领地意识很强的缘故。加入青霉素、甲基蓝后也会使鹦鹉鱼体色变浅。增加光照、加强过滤、加厚滤材、加温到28度都是保持体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新换水时要注意保持水质的一致。发现鹦鹉鱼退色时可以喂增色饲料或虾肉 但经过人工染色的鹦鹉鱼在养殖一段时间后肯定都会退色,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换成红色灯管也能从视觉是弥补缺憾。但金刚鹦鹉长期在强光下饲养反而会退色。
9、如何让鹦鹉鱼长的快?
1、鹦鹉鱼比较喜欢新水,每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如果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经常换水。由于遗传基因的因素,血鹦鹉的呼吸系统是不够完备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鱼类的一半,所以鹦鹉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
2、平时多给杂食性,红虫、丰年虾、面包虫、小鱼、水蚤、蚯蚓、颗粒等相当多的饲料喂给。每天可以喂两到三次。
3、为保证体色的鲜艳,应该经常投喂“宝增红”之类的饲料。新鱼入缸因为水质的突然改变会有变色,适应环境和调整水质以后会逐渐好起来的。最好先不要在血鹦鹉的缸里混养其他品种的鱼。
10、鹦鹉鱼身上长出个包是什么病
鱼有病再治只是治标不治本,也不易治好,因为病鱼的体质都是很虚弱。如果用药不当鱼病会更严重。 鱼病主要是水质长期不好引起的,就好像人一样如果长期生活在空气不好的环境里也是很容易有病。要养好鱼关键的是过滤,过滤就是过滤鱼便,水里的毒素都是鱼便产生的,也只有把鱼便的氨除掉才能保持水体的稳定更适合鱼类生存,鱼也才能健康而少病的。如果过滤效果不好水体的氨含量就高,鱼长时间生活在有氨毒的水体里,体质会慢慢变得虚弱就很容易受到水里病毒的侵害。有些危害不是一下就显示出来,而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一般是从体质较弱的鱼开始。永清过滤系统有自动清理鱼便的功能,会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