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疾病,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这种病?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而且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出现这种疾病。但是一般中老年人话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比较高。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骨质逐渐的老化,另一发面是因为中老年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在下降的原因。骨质疏松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全身骨头的疼痛,还有就是轻微的外力就可以导致骨折。所以骨质疏松也是折磨着很多中老年人的一种疾病。
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的人群,首先是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都会出现减弱,骨头也是一样,年龄越大,骨质也就越疏松,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规律;其次,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骨头承受的重力会非常大,骨头的磨损也正常人更严重,骨头的寿命就会大大的缩短,更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出现。最后,营养不良的人群。人体的骨骼是需要营养来支持的,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营养就会导致营养不良,这样骨头也就不能吸收到充分的养分,导致骨质疏松。
一、中老年人群。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各组织的机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老化下降的趋势。骨头也一样话老化,中老年人群的由于骨头组织重生和恢复的慢,所以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会骨头会造成很大的磨损,加重骨头老化的速度,缩短骨头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长期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很容易因为骨头的老化和不堪重负而患上骨质疏松。
三、营养不良的人群。我们的身体各部位是需要营养来支持的,尤其是骨头部位对于营养物质的依赖性是很高的,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状况,骨头就会缺乏营养,导致骨质疏松。
你觉得骨质疏松应该如何预防?
2、国家规定的慢性病指的是哪些
1、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
2、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3、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2)骨质疏松症纳入慢性病扩展资料:1、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2、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作了回顾总结。
3、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此前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3、哪些病属于慢性疾病范围内
慢性疾病范围很广,分别是什么?慢性病大多由于生活习惯不好引起的,所以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才能慢慢恢复,是一个扶正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常见的十大慢性病送给大家,共勉:
排名前十的慢性病分别是单纯性肥胖 慢性支气管/哮喘 腰椎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慢性肾功能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骨质疏松 僵直性脊柱炎。
1、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导致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一般来说,患有肥胖症的人遗传的可能性比较大,再就是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所致。因为患有肥胖症的人是越来越多。所以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十大慢性疾病。
2、糖尿病
糖尿病常见于老年人和肥胖者。一般也是因为遗传为主。不过很多老人也会因为身体衰老而胰岛素增多,导致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一般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等。
3、腰椎病
腰椎病是由于腰部损伤的不断累积而形成的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腰椎处于人体的中心部位,承接着上半身和下半身。当人体发生活动的时候,腰椎都需要活动,因此会不断的出现磨损。而且上半身的重量由腰椎承担,活动的时候腰椎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当压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诱发腰椎病。生活中常见的病因有很多,人们不良的坐姿、站姿、睡姿等,都会导致腰椎的弹性和柔韧性都会降低,从而导致承重能力减弱。还有人们生活中腰部出现扭伤和撞击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引起重视,也会形成腰椎病。中老年人腰部磨损严重,因此患上腰椎病的几率也比年轻人要高。
4、心脏病
心脏病是心脏病变的统称,疾病既有慢性病,也有急性改变性心脏病。常见的慢性心脏病主要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类疾病是冠状动脉逐渐出现内膜增厚以及斑块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所诱发的心肌缺血性疾病,要预防心脏病最好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多运动。
5、高血压
作为三高中的一种,高血压也是很常见的慢性病了。事实上高血压现在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患高血压。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精神紧张,并且有高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等生活方式。其主要症状的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
6、慢性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能致命的一种慢性疾病,治疗哮喘要找到过敏源,过敏源是引起哮喘病人病发的一大发病原因,有的人是对特殊的食材和药物过敏,还有的人是对一些真菌过敏,过敏的原因各种各样,找到过敏源就能避免哮喘发作。
7、慢性肾功能障碍
慢性肾功能障碍会导致肾脏出现明显的萎缩,而且不能正常的维持身体的机能运行,也会使身体里面出现酸碱度失衡的现象。在出现性功能障碍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早期进行检查,治愈会更加方便,在平时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经常性的进行身体的锻炼,可以加快的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8、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9、原发性骨质疏松
在我国,骨质疏松症已经成第四大慢性病。很多人觉得骨质疏松症是人体自然退化的表现,不需要重视,也不用预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表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骨折后的6个月内死亡。
10、僵直性脊柱炎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种慢性发炎性的疾病,主要侵犯脊椎关节及附近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为主,严重者其钙化僵硬,使脊椎失去原有的柔软度而形如竹竿,以前被称为“竹竿病”,部分病患会演变为严重的驼背。此病前期和关节炎发病相似,但是严重后会危及生命。
4、骨质疏松症会对身体有什么害处?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 1、发病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 III,1988—1994年)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有学者对1995—1996年美国骨质疏松、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发生数进行调查显示,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50万次,其中椎体骨折70万次,腕部骨折20万次,髋部骨折30万次,其它骨折30万次,高于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发生数。 2、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主要为:(1)疼痛:半数以上患者有疼痛,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2)骨骼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3)骨折:脊椎、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常见。脊椎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可明显增加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男性死亡率(31﹪)是女性(17﹪)的2倍。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手术,术后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有25﹪~35﹪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髋部骨折更严重的危害性是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将在1年内再次发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10﹪~20﹪。 3、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丢失常在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凑效。
5、骨质疏松症号称是“沉默的杀手”,为何会有这个称号?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常常在遭遇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后才被确诊。确诊后,患者又面临着残疾或并发症致死的风险。因而,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对待骨质疏松,防大于治,同时在日常要进行自我测评,发现问题请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骨量减少、脊柱畸形或两者都有,脆性骨折史、身高减少、驼背等症状,请马上进行骨质密度检测。
最严重结果是发生脆性骨折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超70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约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患病风险。由于发病群体多为老年人,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人体机能老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疾病,不能治疗,也没必要去医院诊断。由于误解和忽视,多数患者都没能接受合理的抗骨质疏松症治疗。
骨质疏松的患者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症状,但会出现骨痛。骨痛使患者活动灵敏度下降,弯腰屈膝等功能活动受限,增加患者卧床时间。骨质疏松后期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发生脆性骨折,引起再发骨折,甚至导致死亡。数据显示,在中国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直接费用高达1.5亿美元。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尤其是严重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其原因很多,但由于广大市民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不足,未能得到及时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往往会以多种症状表现出来,患者常在轻微外力作用下,甚至日常生活中发生骨折,严重者甚至咳嗽一声、上厕所下蹲或系鞋带时,都会发生骨折。之前有个患者就是连续咳嗽,突然感到部位疼痛,后来一去医院检查,原来是患有骨质疏松症。
髋部骨折患者近半致残
据了解,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在疾病早期,往往有乏力、腰背及四肢酸痛不适,通常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明显的骨痛、身高变矮、驼背、掉牙、活动能力下降、甚至发生骨折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后果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髋部骨折。
超过半数50岁以上妇女至少有一次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国内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50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专家表示,骨骼由骨小梁、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组成。骨骼好比钢筋混净土建筑,骨小梁好比钢筋,骨基质好比水泥,矿物质好比沙子。骨质疏松就是骨骼中钢筋(骨小梁)老化,水泥(骨基质)和沙子(矿物质)减少,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有260万人次,相当于每12秒就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很大,如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的患者约为20%,存活者中约50%可能致残。除此之外,骨折还会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次髋部骨折直接产生的医疗费用约为3万元。
彭翔表示,对待骨质疏松,防大于治,日常生活中要进行自我测评,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骨量减少、脊柱畸形或两者都有,脆性骨折史、身高减少、驼背等症状,请马上进行骨质密度检测。
目前骨质疏松最常用的诊断指标就是骨密度(BMD)测量。所谓骨密度就是单位面积或体积的骨量,也就是骨质的稀疏程度。
骨密度的测量常用的是双能X线骨密度仪,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一般来说,-1﹤T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表示骨量少、骨质流失;T值﹤-2.5表示骨质疏松症;T值﹤-2.5并有脆性骨折病史表示重症骨质疏松。
超50岁患者可采取药物预防
由于人体年龄增长,机能退化,钙质流失,骨头密度会逐渐稀疏。矮、瘦和消化功能弱者成为骨质疏松疾病的高发人群。年龄一旦超过50岁,应当考虑采取药物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尽早预防可以避免骨质疏松及发生骨折。即使发生过骨折,只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在调整生活方式方面,市民可以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不宜空腹喝牛奶,睡前喝杯酸奶,为了增加钙盐的吸收和摄入,有必要增加动物性食物,尤其是海产品,以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
同时,要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户外运动不仅能促进骨密度增强,还可以因为太阳的照射,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每日晒太阳20分钟左右,对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对于那些补钙效果不好的患者,彭翔指出,这些患者可能因长期维生素D缺乏、骨转换不平衡、钙磷比例失调、补钙剂量不足、食物成分不当等原因导致严重缺钙,所以补钙多年却仍然缺钙,需要继续坚持补钙不能停,“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治疗时间较漫长,用药千万不能吃吃停停,否则病情会进一步加剧。”
经常晒太阳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是非常必要的。晒太阳及室外活动既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又有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作用。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及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妇女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晒太阳实际是在户外活动时,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的照射可使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骨骼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可以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从而使摄入的钙更有效地吸收,有利于骨钙的沉积。所以,人们每天平均应有30分钟的光照时间,以保证生成适量的维生素D。
临床研究表明,单纯补钙既不明显增加骨密度,也不能改善骨质量。而经常运动者可使骨骼承受的应力增加,同时增加肌肉的力量,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常常可获得较高的骨峰值量和较好的骨质量。
。据研究,女性如果想避免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困扰,就应该尽量不喝可乐。喝可乐越多,她们的骨骼就会变得越脆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可乐中含有磷酸,可以导致人体内钙的流失,而其他大多数饮料当中并没有这种物质。所以专家建议,担心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女性最好不要喝太多可乐,并注意饮食中增加钙的摄取量以维持骨骼的密度。
喜欢节食。减肥最主要的办法是控制饮食,殊不知,这可能成为日后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导火线。一份健康杂志曾对数千名3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其中82%的女性已开始出现各种程度的骨质疏松,或已有骨质疏松的危险了。
这是由于她们平时不敢饮用牛奶,偏食素食,营养不合理,致使体内摄钙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脂肪和雌激素含量有关,女性雌激素量往往随脂肪减少而降低,雌激素水平长时间下降,会加速骨骼钙质的丢失。
盐摄入量大。盐吃多了不但会得高血压,还会导致骨质疏松。专家介绍,吃盐多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是,人体对多余盐分的处理往往是排出体外,盐里主要含钠,其排泄过程中总要“拉上同伴”钙一起排泄。所以,高盐饮食的结果是导致钙流失加快,当然直接影响骨质了。
研究表明,吸烟之所以促进骨质疏松,原因可能是吸烟影响峰值骨密度的形成,因为绝大多数吸烟者是从青少年时开始吸烟的,此时正是峰值骨密度形成期。调查显示,与同龄人比较,吸烟者的股骨颈、肋骨和椎骨均有一定程度的骨质丢失。而这种危害往往在中年后期及老年期才能表现出来。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以和其它无机物或某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所以长期过量饮酒,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加快骨质的丢失。
6、什么病可以申请慢性病
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硬化、风湿性**病、肺心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巴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类风湿性关节炎、溶血性贫血、白血病、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冠心病(仅包括心肌梗塞和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肾脏疾病(CKD)三期及以上、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多发骨折的严重骨质疏松症、白塞氏病、侵袭性牙周炎、口腔扁平苔藓、银屑病、下肢静脉曲张、股骨头坏死、帕金森氏病、恶性肿瘤、精神分裂症。
(6)骨质疏松症纳入慢性病扩展资料:
申请慢性病贫困患者补助需提供下列资料(病历资料为国家公立二级或以上医院):
1、住院病历的复印件(住院首页等)或门诊病历及抢救病历的复印件;
2、当年度诊断证明书;
3、当年度相关的辅助检查及化验单的复印件;
4、本人近期两张免冠照片;
5、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各一张;
6、申请人的银行卡复印件。
普通门诊慢性病和门诊特殊病的认定标准由社保部门的相关规定确定。
7、哪些属于慢性病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 、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肺纤维化
循环系统: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
泌尿系统: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泌尿系慢性炎症
血液系统: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
内分泌系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
代谢和营养:糖尿病、营养缺乏病、痛风、骨质疏松
结缔组织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病、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