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甲状腺激素治疗骨质疏松

甲状腺激素治疗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2021-05-22 08:57:07

1、甲状腺激素对热能代谢起什么作用

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如下:(1 )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能使细胞内氧化速度提高,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多, 即是在禁食状态下,机体总热量的产生和氧耗中近一半是由甲状腺 激素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称甲状腺激素“生热效应”。这种生热 效应的生理意义在于,使人体的能量代谢维持在一定水平,调节体 温使之恒定。

2、甲状腺素的作用

这样的症状去以下地点看看放心点

3、甲状腺素的作用是什么啊?

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过程。
(1)对代谢的影响
1)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可使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和产热量增加,尤其以心,肝,骨骼肌和肾等组织最为显著,甲亢时,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患者喜凉怕热,极易出汗,反之,甲低时,基础代谢率降低,喜热怕凉,两种情况均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2)对蛋白质,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a.蛋白质代谢:T3、 T4 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无力,但组织间的粘蛋白增多。可结合大量的正离子和水分,引起黏液性水肿,反之,则加速蛋白质分解,特别是加速骨骼肌的蛋白质分解,使肌酐含量降低,尿酸含量增加,并可促进骨的蛋白质分解,从而导致血钙升高和骨质疏松,尿钙的排出量增加。
b.糖代谢:甲状腺激素一方面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并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素的升糖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可降低血糖。
c.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T 3、T4 既促进胆固醇的合成,又可通过肝加速胆固醇的降解,但分解的速度超过合成。
(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人类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正常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是对骨和脑的发育尤为重要。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表现为以智力迟钝和身材矮小为特征的呆小病。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不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以分化成熟神经系统活动也有作用。甲亢时,兴奋性增高,主要表现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过敏疑虑,多愁善感,喜怒无常等,甲低时,兴奋性降低,出现记忆力减退,说话和行动迟钝,淡漠无情与终日思睡状态。
另外,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有明显的影响,T3、 T4 可使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与心作功增加。

4、甲减为什么会导致骨质疏松?

甲减时发生骨质疏松的原因为甲状腺百素对成骨细胞的直接刺激作用减弱、通度过细胞因子介导的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减问弱及与降钙素(CT)作答用有关。甲减时由于甲状腺素和CT水平较低,共同作用回的结果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均较低,故答呈低转换性骨质疏松。

5、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会引起骨质疏松吗??

卡马西平片为抗惊厥药和抗癫癎药卡
他的药理反应是会引起顽固性失眠、而且这种失眠非常不好治
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反应是剥脱性皮炎。病人全身皮肤会发生剥脱、溃烂、疼痛,而且病人的内脏粘膜也容易发生剥脱,严重的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长期服用的话也会导致造血系统的损害,严重的患者都会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6、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它有哪些作用

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过程.
(1)对代谢的影响
1)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可使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和产热量增加,尤其以心,肝,骨骼肌和肾等组织最为显著,甲亢时,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患者喜凉怕热,极易出汗,反之,甲低时,基础代谢率降低,喜热怕凉,两种情况均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2)对蛋白质,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a.蛋白质代谢:T3、 T4 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无力,但组织间的粘蛋白增多.可结合大量的正离子和水分,引起黏液性水肿,反之,则加速蛋白质分解,特别是加速骨骼肌的蛋白质分解,使肌酐含量降低,尿酸含量增加,并可促进骨的蛋白质分解,从而导致血钙升高和骨质疏松,尿钙的排出量增加.
b.糖代谢:甲状腺激素一方面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并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素的升糖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可降低血糖.
c.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T 3、T4 既促进胆固醇的合成,又可通过肝加速胆固醇的降解,但分解的速度超过合成.
(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人类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正常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是对骨和脑的发育尤为重要.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表现为以智力迟钝和身材矮小为特征的呆小病.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不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以分化成熟神经系统活动也有作用.甲亢时,兴奋性增高,主要表现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过敏疑虑,多愁善感,喜怒无常等,甲低时,兴奋性降低,出现记忆力减退,说话和行动迟钝,淡漠无情与终日思睡状态.
另外,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有明显的影响,T3、 T4 可使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与心作功增加.

7、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作用部位

(1)对代谢的影响
①产热效应
甲状腺激素能使细胞内氧化速度提高,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多,即是在禁食状态下,机体总热量的产生和氧耗中近于一半是由甲状腺激素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称甲状腺激素“生热效应”。这种生热效应的生理意义在于使人体的能量代谢维持在一定水平,调节体温使之恒定。恒温动物体温的调节,虽然甲状腺激素起主导作用,但必须依靠神经系统和其他内分泌系统,如垂体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共同协助来完成。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1毫克甲状腺激素可增加产热4185千焦耳(1000千卡),相当于250克葡萄糖和110克脂肪所产生的热量,效果非常明显,但有些组织不受影响,如脑、肺、性腺、脾、淋巴结、胸腺、皮肤等等。在胚胎期大脑可因甲状腺激素的刺激而增加耗氧率,但出生后,大脑就失去这种反应能力。甲状腺机能亢进时产热增加,患者喜凉怕热,而甲状腺机能低下时产热减少,患者喜热恶寒,均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温度变化。
②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糖代谢: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包括生理剂量和超生理剂量两个方面。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肠道对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促进糖原异生和肝糖原的合成。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加速糖的利用,促进胰岛素的降解。因此甲亢时,可有高血糖症和葡萄糖耐量曲线降低,患者吃糖稍多,即可出现血糖升高,甚至尿糖。但是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加速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有使血糖降低的作用。所以甲亢患者的空腹血糖仍可在正常水平,血糖耐量试验也可在正常范围之内。
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具有刺激脂肪合成和促进脂肪分解的双重功能,但总的作用结果是减少脂肪的贮存,降低血脂浓度。同位素追踪法研究胆固醇的结果证明,T4或T3虽然促进肝组织摄取乙酸,加速胆固醇的合成,但更明显的作用则是增强胆固醇降解,加速胆固醇从胆汁中排出,故甲亢时血胆固醇低于正常,机能低下时则高于正常。
蛋白质代谢:甲状腺激素通过刺激mRNA形成,促进蛋白质及各种酶的生成,肌肉、肝与肾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细胞数与体积均增多,尿氮减少,表现正氮平衡。相反,T4或T3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无力,但细胞间的粘蛋白增多,使性腺、肾组织及皮下组织间隙积水增多,引起浮肿,称为粘液性水肿。粘液性水肿是成年人甲状腺机能低下的一项临床特征。T4或T3分泌过多时与正常分泌时有明显区别,此时蛋白质分解大大增强,尿氮大量增加,出现负氮平衡。肌肉蛋白质分解加强的结果,使肌肉无力;但这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高,不断传来神经冲动,肌肉受到频繁的刺激,表现纤维震颤,因而消耗额外能量,是基础代谢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2)对发育与生长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是人类生长发育必须的物质,可促进生长、发育及成熟。动物实验表明:切除蝌蚪甲状腺,则发育停止,不能变成青蛙。如果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这些蝌蚪则又可恢复生长并变成青蛙。在人类,甲状腺激素不仅能促进生长发育,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并增强生长激素对组织的效应,两者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组织的发育、分泌,使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来实现的,其中对神经系统和骨骼的发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出生后头4个月内的影响最大。一个患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的胎儿,出生时身长与发育基本正常,只是到数周至3~4个月后才出现以智力迟钝、长骨生长停滞等现象为主要特征的“呆小病”,这说明在一段时间内甲状腺激素对脑及长骨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因此,治疗“呆小病”必须抓住时机。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发育成熟,也表现在维持其正常功能,也就是说神经系统机能的发生与发展,均有赖于适量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过多或过少直接关系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功能状况,在胎儿和出生后早期缺乏甲状腺激素,脑部的生长成熟受影响,最终使大脑发育不全,从而出现以精神、神经及骨骼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呆小病,甲状腺激素补充的越早越及时,神经系统的损害越小,否则,可造成不可逆转的智力障碍。对成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甲亢时病人常表现为神经过敏、多言多虑、思想不集中、性情急躁、失眠、双手平伸时出现细微震颤等;甲亢危象时可出现谵妄、昏迷。但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可见记忆力低下、表情淡漠、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联想和语言活动减少、嗜睡等,对成人来说兴奋性症状或低机能性症状都是可逆的,经治疗后大都可以消失。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适量的甲状腺激素为维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所必需。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有明显的加强作用,表现为心率加快,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可达90~110次/分,心搏有力,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扩张,收缩压偏高,脉压增大。但是,甲亢时血液循环的效率实际上比正常人降低,因其心输出量增加的程度往往超过组织代谢增加的需要量,以至部分动力被浪费。由于心脏负荷长期过重,加上甲状腺激素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变性,则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反之,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则见心率缓慢,心搏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收缩,脉压变小,皮肤、脑、肾血流量降低。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能使胃肠排空增快、小肠转化时间缩短、蠕动增加,故可见食欲旺盛,食量明显超过常人,但仍感饥饿,且有明显的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且呈糊状,并含有不消化食物。由于甲状腺激素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使肝细胞相对缺氧而变性坏死,因而可见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增高,甚至黄疸。而当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机能低下时患者非但无食欲亢进的表现,反见食欲下降,因肠蠕动减弱常见胀气和便秘。
(6)对水、电解质代谢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具有利尿作用,无论对正常人还是粘液性水肿的病人均很明显,在利尿的同时,尚能促进电解质的排泄。患实验性尿崩症的动物,若切除其甲状腺,则可使尿量减少。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分解,使尿中钾的排出多于钠,加之大量的钾转入细胞内,所以甲亢时常因钾的丢失过多而见低血钾症。甲状腺激素不足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钠及粘蛋白潴留于皮下组织,则可形成粘液性水肿。甲状腺激素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均有兴奋作用,使骨骼更新率加快,过多的甲状激素可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质脱钙、骨质疏松,甚至发生纤维囊性骨炎。有人对72例甲亢患者进行矿物质代谢研究,发现50% 患者血清可扩散钙升高,30%患者血清无机磷升高,44%患者碱性磷酸酶升高,且这些物质代谢紊乱的程度和甲亢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7)对维生素代谢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是多种维生素代谢和多种酶合成所必需的激素,故其过多或过少均能影响维生素的代谢。甲亢时代谢增强,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维生素B1、B2、C、A、D、E等在组织中含量减少,将维生素转化为辅酶的能力也降低。甲状腺功能低下时,血中胡萝卜素积存,皮肤可呈特殊的黄色,但巩膜不黄。烟酸的吸收和利用障碍,则可出现烟酸缺乏症。
(8)对其他内分泌腺的影响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生理状态下一个腺体的功能活动常受到多个腺体影响,同时它也影响着多个腺体的功能活动,这种双向作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并与其有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对维持正常的性腺功能及生殖机能是必需的,甲亢时T3、T4增多,可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女性则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稀少或闭经。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可致性腺发育及功能障碍,女性可见月经紊乱,早期月经过多,晚期月经过少,甚至闭经,生育能力降低,一旦受孕也容易流产。男性患者则见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第二性征不明显。
甲状腺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刺激作用,可使肾上腺肥大;切除甲状腺可使肾上腺萎缩。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全身代谢亢进,皮质醇降解加速,使尿17-羟皮质醇排出量增加,而甲状腺激素过低时则合成减少。久病甲亢患者,持久地增加机体对皮质激素的需要,造成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不足,可使肾上腺皮质组织萎缩、功能减退乃至衰竭而成为诱发甲亢危象的原因之一。采用皮质激素作替代治疗并提高机体对应激的反应能力,通过皮质激素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并抑制T4转化成T3的作用,可使甲亢危象得到缓解。
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刺激肾上腺髓质的分泌,并能增强儿茶酚胺的外周效应。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使肾上腺髓质和神经末梢分泌儿茶酚胺减少,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甲状腺机能减退时则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
生理学表明甲状腺激素对维持胰岛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切除甲状腺可使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降低,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使其恢复正常反应。甲状腺激素能刺激胰岛细胞增生,使其腺体肥大,胰岛素分泌增加、降解加速,对糖和脂肪的利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甲亢时,由于超生理量甲状腺激素的刺激,可使胰岛素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使胰岛素功能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而降解加强,因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胰岛素的分泌和降解均减少,加上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升高,因而可使糖尿病症状减轻。甲状腺激素是一个全身性激素 所以全身的细胞对其都有反应

8、甲状腺激素有哪些生理作用?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主要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这两种激素在血清中大部分都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因此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分为游离和结合两种状态。血清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和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是血清中与TBG结合的T4、T3。FT4、FT3分别是指血清中游离的T4、T3。T3为主要发挥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10%~20%的T3由甲状腺合成和释放,80%~90%来自于周围组织T4脱碘转化。血清中绝大多数(99.5%)的T3为TT3,仅少数(0.5%)处于FT3状态。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促进生长及发育。它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肌肉都有影响。甲状腺激素还可影响生殖功能,对胰岛、甲状旁腺及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对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是人类生长发育和成熟必需的物质,可促进生长、发育及成熟。在人体中,甲状腺激素不仅能促进生长发育,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并增强生长激素对组织的效应,两者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组织的发育、分泌,使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来实现的,其中对神经系统和骨骼的发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出生后头4个月内的影响最大。一个患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的胎儿,出生时身长与发育基本正常,数周至3~4个月出现以智力迟钝、长骨生长停滞等现象为主要特征的“呆小病”,这也证明了甲状腺激素对脑及长骨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及正常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在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树突、轴突和髓鞘的形成,胶质细胞的生成,以及脑血流供应均有赖于适量的甲状腺激素的存在。甲状腺激素的过多或过少直接关系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功能状况,在胎儿期和出生后早期缺乏甲状腺激素,脑部的生长、成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大脑发育不全,从而出现以精神、神经及骨骼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呆小病,甲状腺激素补充得越早、越及时,越能降低神经系统的损害,否则,将造成不可逆转的智力障碍。对成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甲亢时患者常表现为神经过敏、多言多虑、思想不集中、性情急躁、失眠、双手平伸时出现细微震颤等;甲亢危象时可出现谵妄、昏迷;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可见记忆力低下、表情淡漠、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联想和语言活动减少、嗜睡等。对成年人来说,兴奋性症状或低功能性症状都是可逆的,经治疗后大都可以消失。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所必需,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有明显的加强作用,表现为心率加快,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可达90~110次/分,心搏有力,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管扩张,收缩压偏高,脉压增大。但是,甲亢时血液循环的效率实际上比正常时降低,因其心排血量增加的程度往往超过组织代谢增加的需要量,以致部分动力被浪费。由于心脏负荷长期过重,加上甲状腺激素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变性,则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反之,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则见心率缓慢,心搏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收缩,脉压变小,皮肤、脑、肾血流量降低。

4.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缺乏时,骨髓组织氧化减慢,造血机能障碍;机体氧化减慢使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女性甲减因月经过多和营养摄入不足等因素,使患者表现为缺铁性贫血。

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严重缺乏时,呼吸功能不足,呼吸中枢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兴奋性减低,发生睡眠呼吸暂停,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停止。

6.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有明显促进代谢的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使胃肠排空增快、小肠转化时间缩短、蠕动增加,故可见食欲旺盛,食量明显超过常人,但仍感饥饿,且有明显的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且呈糊状,并含有不消化食物。由于甲状腺激素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使肝细胞相对缺氧而变性、坏死,因而可见肝大及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增高,甚至肝硬化、黄疸。而当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患者非但无食欲亢进的表现,反见食欲下降,因肠蠕动减弱常见胀气和便秘。

7.对水、电解质代谢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具有利尿作用,无论对正常人还是黏液性水肿的患者均很明显,在利尿的同时,促进电解质的排泄。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分解,使尿中钾的排出多于钠,加之大量的钾转入细胞内,所以甲亢时常因钾的丢失过多而见低钾血症。甲状腺激素不足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钠及黏蛋白潴留于皮下组织,则可形成黏液性水肿。甲状腺激素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均有兴奋作用,使骨骼更新率加快,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质脱钙、骨质疏松,甚至发生纤维囊性骨炎。

8.对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1)对糖代谢的作用:使糖代谢速率加快。糖的吸收、利用,糖原(机体对多余糖的储备形式)的合成与分解均加速,肝脏将其他物质转化为糖的作用也增强。

(2)对脂代谢的作用:对脂类物质的合成、转运、降解均有影响,总体上对降解(分解)的作用大于合成,所以可以见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体重减轻(体内脂肪储备耗竭),血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类水平降低。

(3)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正常生理情况下,甲状腺激素使肌肉、肝脏、肾脏等的蛋白质合成增加;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则加速蛋白质分解,导致机体蛋白质丢失,这可以解释甲亢患者的肌肉减少。综上所述,甲状腺激素对糖、脂类、蛋白质的代谢有双向作用,小量的甲状腺激素促进其吸收与合成,大量的甲状腺激素则主要促进降解。这可以解释甲亢患者由于糖、脂类、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强,出现食欲亢进、多食易饥,却又消瘦的症状。

9.对维生素代谢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是多种维生素代谢和多种酶合成所必需的激素,故其过多或过少均能影响维生素的代谢。甲亢时代谢增强,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在组织中含量减少,将维生素转化为辅酶的能力也降低。甲状腺激素不足时,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受阻,表现为高胡萝卜血症和维生素A缺乏。

10.对其他内分泌腺的影响

(1)性腺:甲状腺激素对维持正常的性腺功能及生殖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当出现甲亢时,T3、T4会增多,可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女性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稀少或闭经。男性出现乳房增生,阳痿,生育能力减低。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可致性腺发育及功能障碍,女性可见月经紊乱,早期月经过多,晚期月经过少,甚至闭经,生育能力降低,一旦受孕也容易流产。男性患者则见睾丸、阴茎等发育不全,性欲低下,精子生成障碍。

(2)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刺激作用,可使肾上腺增生;切除甲状腺可使肾上腺萎缩。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全身代谢亢进,皮质醇降解加速,使尿17-羟皮质醇排出量增加,而甲状腺激素过低时则合成减少。久病甲亢患者,持久地增加机体对皮质激素的需要,造成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不足,可使肾上腺皮质组织萎缩、功能减退乃至衰竭,而成为诱发甲亢危象的原因之一。采用皮质激素作替代治疗并提高机体对应激的反应能力,通过皮质激素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并抑制T4转化成T3的作用,可使甲亢危象得到缓解。

(3)肾上腺髓质: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刺激肾上腺髓质的分泌,并能增强儿茶酚胺的外周效应。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使肾上腺髓质和神经末梢分泌儿茶酚胺减少,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

(4)胰岛:甲状腺激素对维持胰岛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切除甲状腺可使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降低,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使其恢复正常反应。甲状腺激素能刺激胰岛细胞增生,使其腺体肥大,胰岛素分泌增加、降解加速,对糖和脂肪的利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甲亢时,由于超生理量甲状腺激素的刺激,可使胰岛素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使胰岛素功能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而降解加强,因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胰岛素的分泌和降解均减少,加上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升高,因而可使糖尿病症状减轻。

与甲状腺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