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发布时间:2020-04-15 22:28:40

1、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一类伴随增龄衰老或医学原因引起的,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频度增大,以骨痛骨密度降低易于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性全身性骨骼疾病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骼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为“国际骨质疏松日”该定义中:①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基质等比例的减少;②骨微结构退变:由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③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对载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发生桡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等

2、骨髓被定义为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那其余三种类型的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应该也是

没有一定是长骨。其他骨的骨松质之间网存着的也是骨髓。长骨是骨髓腔,其他骨是骨松质间隙。这个问题不用太纠结。教科书也未必能写全。

3、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骨质疏松是我们的生活中比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面对这样的疾病都会选择相应的食补方法来帮助我们改善这一病症.
1、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活性维生素D3对骨健康作用是双重的,补充足够维生素D,不仅可以提高骨密度,也可提高骨强度.维生素A参与骨有机质胶原和黏多糖的合成,对骨骼钙化有利,饮食不足时,应再额外补充维生素A.
2、注意钙磷比值钙磷比值应以1~1.5:1为好.
3、充足微量元素补钙同时,补微量元素锌和铜比单纯补钙效果好.氟对骨骼与牙齿形成有重要作用.氟化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范围是每天吸收10~20mg氟.
4、合理补钙多吃富含钙食物,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每天补钙剂500~1000mg.
5、适量蛋白质蛋白质不足可能是导致营养不良儿童出现骨骼生长迟缓和骨质量减少的重要病理学因子.

与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