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患者哪个国家最多?
不知道,按人口来猜,是中国
2、牛奶喝多了 反而会引起骨质疏松?
卷入经济纠纷案的林光常教授曾这样说过,最近一位北京的医生也提出赞成这种说法。这些东西见仁见智,反对与赞成的也都有其各自的理论依据。但牛奶不宜多喝却是很多营养学家提倡的,毕竟成人和成体动物都不再需要哺乳了。而且有数据显示,牛奶与乳腺癌的发病率之间的确有些关系。现代社会的牛奶经超高温灭菌制成,有益的营养成份被破坏很多,牛奶生产过程中的均质化造成人类动脉硬化的说法至今也无定论,还没有人能担保均质化生产不会破坏人类的动脉。而且为防止牛乳腺炎及其它疾病所注射的抗生素及其它药物残留肯定也会在牛奶中有所体现。这是个化工食品的时代。我的建议是睡眠不好的人可睡前喝牛奶,有助入眠,偶而喝也不错。但不要大量喝。
3、(1)WHO 规定的白人妇女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以白人青
年成人女性骨密度峰值的人群均值(X)所相应的标准差(SD)为单位,骨量的减少达到或超过2.5SD(T-Score)者,诊断骨质疏松症。必须应用双能X 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腰椎1 ~ 4 以及一侧髋部。T-Score=-1.0 ~ -2.49SD 者,诊断“骨量减少,Osteopenia”。
+1.0 ~ -1.0SD 为正常。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 WHO 诊断标准的“骨密度”,仅仅限于“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的测定值。不能应用单光子、双光子骨密度测定仪,也不能应用定量超声(QUS)或定量CT(QCT)来诊断骨质疏松症。
②应用中国人种女性和男性的骨密度峰值的正常值(X±SD),不应该应用其他人种的正常值。
③目前男性诊断标准,全世界暂时应用白人女性的“2.5SD”的标准,但是男性的“SD”不同于女性的“SD”,不应该混淆。
④“2.5SD”诊断切点是与国际标准接轨,在缺乏明确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该任意在临床诊断中改动。
⑤在“三级甲等医院”骨密度检查室的书面报告中,骨密度不应该仅仅报告为“g/cm2”,一定要计算和写出T-Score 值,临床医生才能据之诊断。否则不符合“三级甲等医院”的条件。
⑥腰椎1 ~ 4 和一侧髋部比较,人们更加重视髋部。不应该忽略以下提示:“DEXA”测定的髋部骨密度减少到“2.5 SD”才是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原因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害仅仅是“髋部骨折”所致卧床期的吸入性肺炎和褥疮的高病死率。
(2)应用WHO 骨密度“2.5SD”的诊断 仅仅是单位体积(cm3)
的骨矿含量(g)的减少,不包括“WHO 骨质疏松定义”中的“微结构损害”和“脆性增加”。
因此,依据WHO 的骨密度“2.5SD”的诊断切点所诊断的,被称为广义的骨质疏松症。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前的WHO 诊断标准,它所对应的病理形态有多种,包括狭义的骨质疏松、骨软化、纤维囊性骨炎等。不应该忽略鉴别骨软化等疾病。
②当前的WHO 诊断标准,它所相应的病因也有多种,包括性激素减少、老年退化变性、维生素D 或钙剂缺乏、多发性骨髓瘤、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对于疑难诊断病例应该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以发现病变的部位、数目、分布,然后进一步选择合理技术方法进行确诊。进行动脉血气检查来筛查代谢性酸中毒,观察是否“BE < -2.3 mmol/L”(国内有人应用-3.0mmol/L 为切点,美欧应用-2.0mmol/L 为切点)。
③不应该忽略脊柱侧位X 线平片的特定意义。大多数DEXA 不能测定侧位腰椎骨密度。尽管30% 的骨量丢失才可见到放射线学骨丢失改变,但是对于侧位腰椎平片已经显示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骨密度仪在测定正位腰椎骨密度时,把椎体前方和后方的韧带钙化和主动脉钙化,都计算为腰椎的骨密度,显示骨密度正常或升高。
所以不应该忽略侧位腰椎平片检查。
④评估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的疗效,不应该仅仅依据“骨密度”
这种“骨量”。应该同时评估“骨微结构” “骨脆性”和“骨折率”。
特定的患者临床研究依靠活检针所取标本研究“骨微结构”,必须遵循特定的医疗法律程序。临床不能进行“骨微结构”和“骨脆性”
检查,因此疗效评估必须同时依靠“骨密度”和“骨折率”的数年观察结果。曾经应用大剂量氟化钠达到“骨密度令人惊异的改善”,但是“骨折率”明显增加也令人惊异。原因是“骨微结构”严重损害。
⑤狭义的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不应该忽略的是,女性既存在绝经后(女性激素缺乏,需要女性激素替代)骨质疏松,同时也存在老年性(退化性病变,需要应用成骨细胞刺激药)骨质疏松症。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则是退化性病变,不能常规应用男性激素替代。
(3)几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推论。女性围绝经期已经比前5 年出现明显骨量减少,尤其绝经后5 ~ 7 年为快速骨丢失期。女性比男性峰值骨量小,骨丢失时间提前且速度快得多。因此不应该忽略,广大绝经后数年的女性,即便不进行DEXA- 骨密度检查,多数人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年代越久,骨质疏松症越严重。中国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8 岁,因此60 岁妇女几乎全部进入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症的范围。甚至围绝经期女性,即便不进行骨密度检查,骨量减少的比例也相当大。男性则不能进行这种简单的推论。
(4)绝经后或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以同时存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肾小管酸中毒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尤其不应该忽略:老年女性的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升高。
(5)不应该夸大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至今尚未确立以下生化指标对临床有多大用途:骨形成指标,包括血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骨吸收指标,包括尿羟脯氨酸、尿吡啶啉交联物、尿Ⅰ型胶原N 末端交联肽。这些测定或许有助于预言骨丢失速率和治疗反应,或许有助于诊断某些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
(6)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如下。
正常: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不低于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1个标准差值。
骨量减少: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为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1 ~ 2.5 个标准差值。
骨质疏松: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低于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2.5 个标准差值。
重度骨质疏松: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低于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2.5个标准差值,并有1 个或多个部位骨折。
//骨质疏松症如何鉴别诊断?
4、哪些是世界上胖子比例最高的国家
墨西哥取代美国成为过胖国民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报告指出,墨西哥约有70%的成人体重超过标准,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达到肥胖。拜当地便宜快餐餐厅和汽水饮料所赐,国民偏好高热量食物,年轻人成肥胖问题最严重的族群,不过联合国也指出墨西哥许多穷困人家仍有饥荒和营养不良的问题。
我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30.6%,肥胖率12%;18岁以下居民肥胖人群达1.2亿肥胖。
5、中国骨质酥松在世界排名第几
中国骨质酥松在世界排名第一!!!
卫生与生活报报道:
随着人口老龄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中国内地总患病率为12.4%,老年人中患病比例超过一半以上,其中骨折发生率接近3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症将出现在亚洲。
仅供参考!
6、牛奶喝多了会得骨质疏松吗?
可以的 近来牛奶的补钙功能受到质疑 一项为期12年、涉及78000名妇女的哈佛大学的护士健康研究表明,大量饮用牛奶的妇女比那些少量饮用或者不饮用牛奶的妇女骨折的比例高两倍。 医学研究表明,大量钙流失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盐和动物蛋白质,例如鸡肉、鱼、蛋等都会引发钙流失。 牛奶中含有的几种蛋白质也会引起钙的流失,从牛奶中吸收到的钙有三分之一会从尿液中被排出,而从奶酪中吸收的钙三分之二会流失。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的正是那些牛奶和奶制品消费高的国家,例如:美国、瑞典、芬兰等。北欧的爱斯基摩人平均每天吸收250-400克动物蛋白,从鱼骨中吸收的钙质有2200毫克,却是世界上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最高的民族。 而饮食中乳制品很少的亚洲国家,骨折发生率最低。平均钙摄入量只有300毫克的新加坡,骨折率只有美国的1/9。因此大量饮用牛奶可能不仅不能增强骨质,还可能适得其反。
7、为什么老年女性患骨质疏松的比例比老年男性高?
因为女性要经历更年期,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绝经期,此期间体内激素代复谢紊乱,尤其是雌激素水平急速下降,对骨骼影响很大,造成骨吸收制相对明显增加,骨丢失增快,引起骨量的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因zd此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得骨质疏松。
8、骨质疏松症号称是“沉默的杀手”,为何会有这个称号?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常常在遭遇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后才被确诊。确诊后,患者又面临着残疾或并发症致死的风险。因而,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对待骨质疏松,防大于治,同时在日常要进行自我测评,发现问题请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骨量减少、脊柱畸形或两者都有,脆性骨折史、身高减少、驼背等症状,请马上进行骨质密度检测。
最严重结果是发生脆性骨折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超70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约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患病风险。由于发病群体多为老年人,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人体机能老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疾病,不能治疗,也没必要去医院诊断。由于误解和忽视,多数患者都没能接受合理的抗骨质疏松症治疗。
骨质疏松的患者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症状,但会出现骨痛。骨痛使患者活动灵敏度下降,弯腰屈膝等功能活动受限,增加患者卧床时间。骨质疏松后期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发生脆性骨折,引起再发骨折,甚至导致死亡。数据显示,在中国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直接费用高达1.5亿美元。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尤其是严重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其原因很多,但由于广大市民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不足,未能得到及时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往往会以多种症状表现出来,患者常在轻微外力作用下,甚至日常生活中发生骨折,严重者甚至咳嗽一声、上厕所下蹲或系鞋带时,都会发生骨折。之前有个患者就是连续咳嗽,突然感到部位疼痛,后来一去医院检查,原来是患有骨质疏松症。
髋部骨折患者近半致残
据了解,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在疾病早期,往往有乏力、腰背及四肢酸痛不适,通常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明显的骨痛、身高变矮、驼背、掉牙、活动能力下降、甚至发生骨折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后果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髋部骨折。
超过半数50岁以上妇女至少有一次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国内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50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专家表示,骨骼由骨小梁、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组成。骨骼好比钢筋混净土建筑,骨小梁好比钢筋,骨基质好比水泥,矿物质好比沙子。骨质疏松就是骨骼中钢筋(骨小梁)老化,水泥(骨基质)和沙子(矿物质)减少,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有260万人次,相当于每12秒就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很大,如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的患者约为20%,存活者中约50%可能致残。除此之外,骨折还会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次髋部骨折直接产生的医疗费用约为3万元。
彭翔表示,对待骨质疏松,防大于治,日常生活中要进行自我测评,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骨量减少、脊柱畸形或两者都有,脆性骨折史、身高减少、驼背等症状,请马上进行骨质密度检测。
目前骨质疏松最常用的诊断指标就是骨密度(BMD)测量。所谓骨密度就是单位面积或体积的骨量,也就是骨质的稀疏程度。
骨密度的测量常用的是双能X线骨密度仪,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一般来说,-1﹤T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表示骨量少、骨质流失;T值﹤-2.5表示骨质疏松症;T值﹤-2.5并有脆性骨折病史表示重症骨质疏松。
超50岁患者可采取药物预防
由于人体年龄增长,机能退化,钙质流失,骨头密度会逐渐稀疏。矮、瘦和消化功能弱者成为骨质疏松疾病的高发人群。年龄一旦超过50岁,应当考虑采取药物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尽早预防可以避免骨质疏松及发生骨折。即使发生过骨折,只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在调整生活方式方面,市民可以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不宜空腹喝牛奶,睡前喝杯酸奶,为了增加钙盐的吸收和摄入,有必要增加动物性食物,尤其是海产品,以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
同时,要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户外运动不仅能促进骨密度增强,还可以因为太阳的照射,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每日晒太阳20分钟左右,对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对于那些补钙效果不好的患者,彭翔指出,这些患者可能因长期维生素D缺乏、骨转换不平衡、钙磷比例失调、补钙剂量不足、食物成分不当等原因导致严重缺钙,所以补钙多年却仍然缺钙,需要继续坚持补钙不能停,“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治疗时间较漫长,用药千万不能吃吃停停,否则病情会进一步加剧。”
经常晒太阳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是非常必要的。晒太阳及室外活动既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又有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作用。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及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妇女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晒太阳实际是在户外活动时,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的照射可使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骨骼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可以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从而使摄入的钙更有效地吸收,有利于骨钙的沉积。所以,人们每天平均应有30分钟的光照时间,以保证生成适量的维生素D。
临床研究表明,单纯补钙既不明显增加骨密度,也不能改善骨质量。而经常运动者可使骨骼承受的应力增加,同时增加肌肉的力量,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常常可获得较高的骨峰值量和较好的骨质量。
。据研究,女性如果想避免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困扰,就应该尽量不喝可乐。喝可乐越多,她们的骨骼就会变得越脆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可乐中含有磷酸,可以导致人体内钙的流失,而其他大多数饮料当中并没有这种物质。所以专家建议,担心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女性最好不要喝太多可乐,并注意饮食中增加钙的摄取量以维持骨骼的密度。
喜欢节食。减肥最主要的办法是控制饮食,殊不知,这可能成为日后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导火线。一份健康杂志曾对数千名3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其中82%的女性已开始出现各种程度的骨质疏松,或已有骨质疏松的危险了。
这是由于她们平时不敢饮用牛奶,偏食素食,营养不合理,致使体内摄钙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脂肪和雌激素含量有关,女性雌激素量往往随脂肪减少而降低,雌激素水平长时间下降,会加速骨骼钙质的丢失。
盐摄入量大。盐吃多了不但会得高血压,还会导致骨质疏松。专家介绍,吃盐多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是,人体对多余盐分的处理往往是排出体外,盐里主要含钠,其排泄过程中总要“拉上同伴”钙一起排泄。所以,高盐饮食的结果是导致钙流失加快,当然直接影响骨质了。
研究表明,吸烟之所以促进骨质疏松,原因可能是吸烟影响峰值骨密度的形成,因为绝大多数吸烟者是从青少年时开始吸烟的,此时正是峰值骨密度形成期。调查显示,与同龄人比较,吸烟者的股骨颈、肋骨和椎骨均有一定程度的骨质丢失。而这种危害往往在中年后期及老年期才能表现出来。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以和其它无机物或某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所以长期过量饮酒,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加快骨质的丢失。
9、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骨质疏松?
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旦其发病率显 著高于男性。美国人骨质疏松所致髋部骨折中,85%为女性;澳大利亚60 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58%,男性为28% ;我国北京、上海等 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40% ~ 50%, 男性约为20%。
那么,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呢?这是女性从35岁至绝经这一段时间,骨量开始缓慢丢失,每年丢失0。3% ~ 0。6%。进入围绝经期以后,由于雌激素的减少,会引起骨形成减少 和骨吸收增加,使骨量流失增加。绝经后的女性,在第1个5年中,每年丢 失1。
5% ~ 2。5%的骨量,绝经后10年,每年流失骨量可达5%。60岁以上 的女性约有1/4到半数患有骨质疏松症。女性一生将流失骨总量的50%左 右。男性流失为30%〜40%。因此,女性骨质疏松明显多于男性。当然,除了雌激素的减少,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还有以下 几种原因:1。
男性的骨架和骨质量比女性大,而旦其横截面积也比女性大 25% ~ 30%,因此,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发生骨折的概率低于女性。2。很多女性为求得“骨感美”,经常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减肥,结果导致 体内脂肪所剩无几。缺乏脂肪,会间接地造成雌激素的缺失,继而引起骨质 疏松。
3。很多女性有喜欢吃零食的习惯,而偏食,往往不能均衡地摄取营养, 尤其是当摄入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过少时,会直接影响体内钙质的吸 收,使骨密度降低。4。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平时运动要少一些,运动量少,也会增加患骨 质疏松症的概率。因此,对于那些为了皮肤白皙而拒绝日晒、梦想拥有“魔鬼身材”拼命 节食、坐在办公室中极少运动的女性而言,更要注重对骨质疏松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