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中有老人骨质疏松,而且有高血压,该用哪种药物治疗?
用一段通脉舒2号与有机钙就行了。
2、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哪些?
1.荷尔蒙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没有子宫,则不需要黄体素
2.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3.降钙素(calcitonin)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五年以上的骨质疏松症妇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脸潮红起疹子恶心与头昏
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就会加快,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4.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5.骨肽制剂,是目前临床新出现的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品,对骨质疏松有特效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症,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妇女发生的危险率为58%它与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由此造成骨痛骨折,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妇女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而药物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长期服用西药容易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
一项中老年人保健针灸的科研成果发现,艾灸可以提高健康老年人血清中雌激素的含量受此启发,研究人员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成果,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是“肾虚”,再加上后天失调等原因而发生骨质疏松,治疗以补肾为主,结合健脾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和有关生化检测指标观察临床效果,并设药物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经治疗,病人骨痛等症首先得到了缓解或消失,生化指标明显改善,6个月后骨密度检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2至第4腰椎及股骨上端骨密度明显增加
3、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高血压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降压药物分为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这五大类药物均可被选择为开始降压的即一线降压药物,由于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不同,故选用时应根据每个高血压者的具体情况,如高血压的程度、心率、是否伴有糖尿病、尿蛋白、冠心病、心肌梗和心衰等,因人而异地考虑。利尿剂为最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适用于老年人、肥胖者、有肾衰或心衰的高血压患者,使用时应注意补钾。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氨酰心安等,特别适用于年轻人、发生过心肌梗、伴心绞痛、心率偏快或有心力衰竭的患者。钙拮抗剂适用于老年人和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面部潮红、踝部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适用于年轻人、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患者、有糖尿病蛋白尿的患者,它具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干咳。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沙坦类)为最新一类的降压药物,如芦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伊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美卡素)等,对伴心力衰竭、糖尿病、肾损害患者也有靶器官保护的作用,其不良反应少,特别适用于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有不良反应的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 药物治疗时应掌握以下原则:1.平稳降压,长期、持续治疗。2.平稳降压就是从低剂量开始,轻中度血压增高者一般从单药单剂量开始,每2~4周复查,根据血压和有无不良反应调整药物或剂量。3.如单药单剂量不足以降血压时,提倡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好于大剂量单一用药。4.要尽量把血压降到上述的靶目标,达靶目标后则应维持此时的药物,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因为高血压本身就是中老年性疾病,随着年老会发生和加重,一般不会自愈,而是需要药物来控制且维持,切切不可突然停药或撤药,以免血压波动引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5.药物服用应尽量简便,以利于患者坚持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如果只是用药,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同样收不到好的疗效。非药物治疗包括:减轻体重;饮食调整——减少盐的摄入(6克/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脂肪;戒烟、控制饮酒;适量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保持积极、豁达、轻松的心境。 高血压是新世纪面临的一大挑战,让我们多多重视它,重视其存在才会有更好的健康和幸福。
4、简述骨质疏松药物的分类及合理补钙的原则
人体的骨骼主要是承担人的体重和保证人的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结构,因此必须要足够的坚强。骨本身是由很多很密的网状组织构成的,包含蛋白质、矿物质(钙)等。如果某些原因导致骨含有的矿物质逐渐减少到一定程度,这样骨头就会变得很软弱,就没有足够力量去承担身体活动产生的力量,骨头也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折断。这个过程是无声无息的,自己是感觉不到的,等到骨质丢失到一定程度发生了骨折的时候往往才被发现。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所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脏病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主要的应该是关注原发性的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其作用主要分为三类。
(1)骨吸收抑制剂。①激素替代疗法。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已有70多年历史,国际上普遍接受该法。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疗法。常见药物有:尼尔雌醇、雌二醇、雌三醇、利维爱(替勃龙)等。②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类似雌激素的化合物,它与雌激素作用非常相似,但可完全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和乳腺的刺激,不引起子宫内膜和乳腺细胞增生,不增加致癌危险。常见药物有雷洛昔芬。③二膦酸盐。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骨吸收抑制剂,二膦酸盐与雌激素作用相似,但后者仅用于女性,而二膦酸盐男女均可使用。该类药物可分为3代:第一代有依替膦酸二钠、氯屈膦酸二钠;第二代有替鲁膦酸钠、帕米膦酸钠;第三代有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依本膦酸钠等。④降钙素。是人体调节骨钙代谢的一种内源性激素,是治疗伴有骨痛、高钙血症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目前能够人工合成的有4种,即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人降钙索和猪降钙素,前两种更为常用。常用药物有:密钙息和益钙宁。
(2)骨形成促进剂。①甲状旁腺素。它是体内钙平衡的主要调节者,对骨骼有合成作用,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其程序性死亡,促进骨形成,并显著减少松质骨的丢失及骨小梁厚度的减少。目前已有重组甲状旁腺激素上市。②氟制剂。 氟化物是一种强有力的骨形成刺激剂,有稳定骨盐晶体结构的作用,抑制骨质吸收,促成骨细胞分裂,显著增加中轴骨的骨质量。常见药物有氟化钠、单氟磷酸钙(特乐宝)。
(3)骨矿化药品。①钙剂。足量钙的摄人对正常骨的发育和维持是必要的,钙人量不足可降低骨量峰值和随衰老所致的骨量丢失。目前临床应用的钙剂很多,常见药物有碳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枸橼酸钙、氨基酸鳌合钙、盖天力、龙牡壮骨冲剂、钙尔奇D、凯思立D和乐力胶囊等。②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是促进人体钙吸收的重要元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都存在维生素D的生成和代谢障碍,导致活性维生素D的减少,因此必须加以补充。常见药物有阿法D3、活性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等。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其作用主要分为上述三类,其他如骨生长因子制剂及中药也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需要用骨吸收抑制剂,防止骨量继续降低,而且需同时使用刺激骨形成的药物以增加骨量,可采用联合用药。骨吸收抑制剂只能维持骨量和暂时骨形成增加,骨形成刺激剂才能有效地提高骨量,这是目前世界治疗骨质疏松症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
2. 骨质疏松患者怎样科学合地补钙?
钙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全身99%的钙贮存在骨骼与牙齿中,组成身体最坚硬的部分。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并且促进骨矿化,而骨骼作为贮钙的主要场所又承担着维持血钙浓度稳定的重任。所以,钙与骨骼健康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
严重缺钙可导致动物与人类骨质疏松的模型早已公认为不可质疑的科学事实。大量观察性研究和随机的临床试验的数据表明,补充钙和(或)维生素D能减少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和发生摔倒的危险。目前对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地位基本达到国际共识,即对摄钙不足的人群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有益的,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
钙补充剂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这充分说明其重要性。钙对骨骼健康虽然是有益的,但降低骨折危险的作用是微弱的,因此单纯补钙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唯一和全部措施,而是基础措施之一,同时还应当注重营养、锻炼、接触阳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有明确危险因素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或已经是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除补钙外,需要与其他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及治疗措施联合应用。
总之,钙不仅是维持骨健康的基本元素,也是参与全身多系统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尽管单纯补充钙剂不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全部措施,但的确是重要的基础措施。因此,钙不能不补,也不能滥补。科学合理地选择钙剂和补充钙剂,才能
真正地做到既安全又受益。
3. 目前市场上常用补钙制剂有哪些?
钙是人体终生所需的元素,人体总钙量的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骨骼正常生长和达到峰值骨量的物质基础。缺钙可引发几十种疾病,包括软骨症、抽搐症、肾结石和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
钙制剂是防治钙缺乏症的重要药物。目前市场上的口服补钙制剂种类繁多,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钙制剂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成盐的性质分成三类即无机钙制剂类、有机钙制剂类、天然生物钙制剂类。无机钙如碳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钙如乳酸钙、枸橼酸钙、氨基酸鳌合钙等;天然生物钙如活性钙、盖天力、龙牡壮骨冲剂等。
(2)依据钙制剂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代。第一代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制剂及中药龙骨、牡蛎等,其特点是溶解度较低、吸收较差,吸收率均在30% ~40% ;第二代为活性钙及以活性钙为主要原料的制剂,其特点是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生物利用度低,且有些生物钙的制剂中含有对机体的有害的元素,如镉、铋、铅等,长期服用会产生潜在的重金属中毒的可能;第三代为超微粉化碳酸钙制剂和氨基酸钙制剂,如纳米钙、L—天冬酸钙等,其特点是溶解性好、吸收度好(其吸收率一般为60%~80%,也有达90%以上者)、生物利用度高、对胃肠道刺激小,是目前较理想的补钙制剂。
(3)按其组分分为单纯钙及复合钙两类:单纯钙是以碳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其中的某一钙盐作为主体,再与辅料加工而成;复合钙剂是以2种以上的钙盐与酵母及各种维生素组成的(如维丁钙、巨能钙等)以增加钙的吸收,此类制剂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制剂。
补钙原则上应以饮食补钙为主,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供给量,一般不应
提倡用钙剂来补充营养或代替食物补钙。经常接受日光照射和适量运动,可促进钙的吸收以增强体内骨钙的含量。对特殊群体,参考我国钙的每日供给量标准计算:每日补充钙量=钙推荐供给量-每日膳食钙量。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不同剂型的钙剂,对儿童、孕妇、产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补钙,应同时注意必须予以适量维生素D。
4. 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它是指以骨量降低、骨组织结构退变、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骨质疏松症治疗常用雌激素(激素替代治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雌激素在全身多个部位均可发挥作用,具有多方面的效应,其中的某些副作用是绝经后妇女不需要、或者是有害的。长期单独使用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增加,而联合应用雌激素与孕激素则可以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乳腺癌与激素替代治疗的关系各文献报道不完全一致,多数认为连续使用5年以上时,乳腺癌的发生率升高。
因此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时应注意掌握以下原则:①绝经后妇女如有绝经症状,又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应选用雌激素(子宫已切除)或雌、孕激素(子宫完整者)。②对适应证范围妇女进行利弊评估,只要益处超过风险,就有应用价值。③绝经早期应用激素替代治疗不仅可缓解症状,预防骨丢失,还因避免老龄化的影响,可能对心血管及脑起保护作用。④绝经后连续应用激素替代治疗 5年是安全的,如需应用5年以上,经权衡利弊、在病人知道潜在风险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应用。⑤应用的最低有效剂量、药物种类及使用途径应个体化。⑥评估利弊,一般一年一次,以决定是否需要或可以继续应用。
5.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什么?
二膦酸盐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骨吸收抑制剂,近年来,二膦酸盐类药物已发展成为最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剂。由于它能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吸收,因此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龄和绝经后)、制动引起的骨质疏松、骨肿瘤、成骨不全、骨纤维发育不良、炎性骨病等。还可用于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及肝素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另外,双膦酸盐还是恶性肿瘤及佩吉特骨病引起的高钙血症的一线治疗药物。
二膦酸盐与雌激素作用相似,但后者仅用于女性,而二膦酸盐男女均可用。二膦酸盐能抑制骨的吸收,防止骨质丢失,增加钙的利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能较快增加,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症状。二膦酸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①抑制破骨前体细胞的分化和募集,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②破骨细胞吞噬二膦酸盐,导致破骨细胞凋亡;③附着于骨表面,影响破骨细胞活性;④干扰破骨细胞从基质接受骨吸收信号;⑤通过成骨细胞介导,降低破骨细胞活性。
二膦酸盐类药物迄今已开发出十几个品种,按药效学分为3代,第一代有依替膦酸二钠、氯屈膦酸二钠,除抑制骨吸收外,还有抑制正常矿化过程的不良反应,因此主张间歇性、周期性治疗,同时持续服钙剂。第二代有替鲁膦酸钠、帕米膦酸钠,治疗量不阻滞矿化;第三代有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依本膦酸钠等,不但消除了抑制正常骨矿化作用,而且抗骨吸收疗效增强。
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可能是因为药物中所含氨基对消化道的刺激引起。因此,对食管炎、食管溃疡、糜烂、吞咽困难等患者禁用。不良反应除胃肠道反应外,还有注射局部刺激反应,故不宜静注和肌注,应缓慢静滴。
5、老年骨质疏松,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肾结石,如何用药
可以适当选用牛骨粉、淫羊藿、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人参等中药的提取物进行定期调理。它们有填骨生髓、补肾壮骨、调节血钙及激素平衡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因激素突然减少引起的骨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骨密度增加。另外增加户外运动,适当补充钙剂,平衡饮食,拒绝不良生活习惯,都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的科学办法。
6、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讲究阶梯小剂量联合用药。
前提是要有一款准确方便的血压计。现在市场上的血压计很难满足这个要求。
俄国科学家柯洛特发明了柯氏听诊法无创测量血压的方法。也就是水银血压计的听诊法,经过百年的验证,成为无创血压测量的金标准。
上海由泰听诊法自动血压计,集水银血压计的准确性和电子血压计的方便性于一身。克服了水银的不环保操作不方便,克服了电子血压计不准确误差大的弱点。让每个人在家庭准确方便测量血压。真正评估血压防治效果,适时调整用药。
7、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用药?
高血压是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降压药物选用不当,有可能达不到降压和保护靶器官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因此,应当慎重合理地选择降压药物。一个好的降压药,至少应具备:较好的降压疗效、肯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较高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不良反应少且轻,适宜于长期服用。应尽可能选用一天一次给药的长效降压药物,保证持续24小时平稳降压,方案应尽量简便,能够长期坚持。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多达百余种,究竟如何选择药物呢?常用高血压的药物:目前有五类,其作用特点和适应人群也不同。⑴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适用于老年人、肥胖者、有肾衰或心衰的高血压患者,使用时应注意补钾。⑵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氨酰心安等,特别适用发生过心肌梗死、伴心绞痛、心率偏快或有心力衰竭的患者。适用于老年人和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面部潮红、踝部水肿。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适用于年轻人、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患者、有糖尿病蛋白尿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干咳。⑷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沙坦类)为最新一类的降压药物,如芦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伊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美卡素)等,适应症较其它类别的降压药广泛而禁忌症要少,其降压疗效优而不良反应少而轻,对伴心力衰竭、糖尿病、肾损害患者也有靶器官保护的作用,目前在临床已被广泛使用,为医生和患者所青睐。⑸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它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使血管松弛,血压降低。另外,有些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络活喜)、地尔硫卓还能直接舒张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用于治疗心绞痛。 联合用药: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作用途径,联合用药,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少副作用,常用的药物组合有: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沙坦类)和利尿剂(引哒帕胺),这是目前被做成最多复方制剂的一种联合方案。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沙坦类)和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例如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等,这两类药物是目前对心,脑,肾保护较可靠,这种联合方案是目前最受推荐的方案,唯价格较贵。3、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和β受体阻滞剂:例如氨氯地平和比索洛尔,非洛地平和倍他乐克等等,地平类有导致反射性心跳加快的副作用,这会引起患者不适,增加心脏负担,而β受体阻滞剂恰好可以降低心跳次数,减少心脏肌肉的耗氧,两者联合优势互补,副作用减少,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案。当然有些组合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有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或单用或组合上也有所调整,一般讲,合并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伴有心绞痛者可首选β受体阻止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伴有自发性心绞痛者可首选钙通道阻止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伴有心衰者可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或β受体阻止剂;有脑动脉硬化或颈动脉斑块形成、脑梗塞急性期、肾功能不全者,应缓慢、温和地降压,不可过快过猛,否则将有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引起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总之,具体选取哪种(或几种)降压药,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并请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药物,进行长期合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