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种以骨量低下、骨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与老年人。骨质疏松增加了全身各部位骨折的危险,骨折是最严重的后果。
骨质疏松者一旦跌倒就易骨折,不仅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生命,还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预防跌倒是防治骨质疏松性的重要措施。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
1.从穿着上预防跌倒
穿着适宜,不宜过分臃肿;鞋不宜穿硬塑料或大小不适,以防影响活动;裤子长度以脚不沾土为宜。老年人的裤腿不宜过长,穿上后不能兜到鞋底,否则易使老人跌倒。老人穿鞋不但要大小适宜、穿着合脚,后跟还应有一定高度,1.5~2厘米为宜。买鞋时,尽量考虑到防滑功能,应选择纹理较深的鞋子。
2.从饮食上预防跌倒
饮食要营养合理,加强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研究发现,高危人群每日摄入钙1000mg、维生素D 800IU 可减少跌倒的发生。深绿色蔬菜、豆制品、坚果类、萝卜、黑芝麻、泡菜和海带等都是富钙食品,应常食用。
此外,还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抗氧化成分,如维C、维E、类胡萝卜素、硒、多酚、黄酮等,做到营养平衡。
3.从居家环境上预防跌倒
居家环境应简单、宽敞、安全。尽量减少台阶和门槛,常活动的地方不应堆放杂物,室内家具的高度和位置应合理,保持地面平坦,移走阻碍物。
日常用品的放置以随手取用为宜,不宜过高或过低,常检查住所楼梯、台阶和扶手是否牢固,室内光线应柔和均匀、避免闪烁。地面尽量采用木地板以防滑,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宜选用防滑材料,并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水渍。
2、骨质疏松不能盲目补钙,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
很多人到老了的时候就容易得病,就像是骨质疏松这种老年病,很多老人也会觉得骨质疏松就是因为我缺钙的原因,所以就会在家里放很多补钙的钙片,拼命的补钙,但是对于骨质疏松来说,不是一定是因为缺钙造成的,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一直补钙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对于老年人来说,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还有身体维生素缺乏,还有更年期内内分泌环境突然的改变,这些都是对减慢骨质的流动,骨钙流失过快,才会有所说的骨质疏松,所以,骨质疏松不一定是缺钙。
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除开了钙的缺乏,第二个就是维生素D的缺乏,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是对骨骼起着一个总动员的作用,缺乏维生素严重的话可能会发生骨折,所以补充维生素D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就是更年期,女性到了更年期之后骨质丢失的速度加快,骨质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保持骨骼的完整性,就会骨质,就是我们所说的骨质疏松。第三个身体有其它的疾病,如肝肾方面的疾病也会对骨质疏松有所隐射。
所以当我们发现得了骨质疏松时,就不要盲目的去补钙,过量的补钙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来讲没有什么帮助,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其它的疾病,我们还是要去医院配合老师的治疗,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进行治疗,不能一律按缺钙来治疗,盲目补钙,身体吸收不过来,不能被吸收的钙就是留在体内,引起结石病这样的病。
3、关于骨质疏松症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症不是一回事,骨质疏松是指骨密度低,当骨密度小于正常值,即使处于骨质疏松的状态,但是骨质疏松症则是要进行检查后,确定是低骨量,OP或者严重OP才能诊断。
误区二,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 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五至十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七十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确,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继发于多种因素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饮酒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就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层不止老年人。
4、骨质疏松症的误区和对症治疗有哪些?
骨质疏松误区一:补钙能治好病。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结果是引起胆结石、肾结石、血管钙化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辩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骨质疏松的治疗有两大类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的发展。
第一类就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它包括钙剂、维生素d以及降钙素,二磷酸盐类的药物,雌激素抑制剂黄酮。
第二类要能够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它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一黄铜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延缓,并且阻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下面分别予以讲述:
一,常用的雌激素,绝经后的妇女雌激素快速的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因此补充雌激素有利于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它的副作用,应该予以重视,避免用于乳腺疾病或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的病人。
二,二磷酸盐类的药物,这里药物主要是能够,特异性的抑制破骨细胞,并且能够增加骨密度,但是他的机制并不是完全清楚。
5、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最大误区是什么
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许多患者认为,只要补足了钙,骨质疏松症就应该好转,起码也应该不进一步加重。但根据笔者的经验,对于许多患者,仅仅补钙往往不能满足人体骨钙总量的维持,甚至有些饮食很全面的患者本来就不应该服用钙剂,很冤枉地服用了很多年,骨量还是很低。因此对于普通百姓,略微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很重要,这毕竟关系到几千万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晚年生活。在人体中,骨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较陈旧的骨骼不断被清除,新的骨不断产生,在正常人体内,这种消长是动态存在且平衡的,在这其中有两种细胞起到了关键作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是骨细胞的一种,行使骨吸收的功能。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在功能上相对应。二者协同,在骨骼的发育和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服用的钙剂远远抵不上骨骼流失的钙量,所以治疗的着眼点也应该放在减少骨钙流失,也就是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上。近年来,医学科学在这方面已经有所突破,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可以打针、输液治疗骨质疏松症,也可以使用鼻喷剂治疗骨质疏松症,关键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行,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口服钙剂。
6、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7、人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补钙等于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因骨骼流失速度超过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治疗。双膦酸盐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最好的药。
■误区二,喝骨头汤能够防骨质疏松。实验证明,牛奶中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同时,骨头汤里含有大量脂肪,不适合老人。老人壮骨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吃高脂、高蛋白质的食物。
■误区三,骨质疏松为老人特有。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误区四,老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老人不能放弃治疗骨质疏松,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误区五,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感觉不明显,想发现该症,应定期去有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做检查。
■误区六,骨质疏松是小病,无须小题大做。骨质疏松不只是腰酸背痛,还会导致骨折的发生。
■误区七,得骨质疏松自己吃药就可以。对已确诊的患者,应及早接受正规、综合治疗。
■误区八,防骨折,宜静不宜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丢失,影响关节灵活性,容易跌倒致骨折。
■误区九,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善。
8、骨质疏松并非老年人专利,补钙就能健骨,哪几大误区要知道?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症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根据调查,中国40-49岁人群的低骨密度为32.9%,50岁以上人群的低骨密度为46.4%。这些人是潜在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应该如何预防呢?很多人都说补钙就能健骨,很有可能是误区,那还有哪几大误区需要知道呢?
误区一,喝骨头汤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事实证明同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比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高得多。对于老年人,骨头汤可溶解骨骼中的大量脂肪,经常食用可能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少吃油腻,坚持喝牛奶,并且不应该吃太多蛋白质和咖啡因。
误区二:年轻人没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您在年轻时就不做运动,经常挑食者或者不吃饭,而且饮食结构不平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量减少。骨瘦如柴,又不改掉不良嗜好,没有达到理想峰值的骨量和质量,将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入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应尽早开始,以便在年轻时就可以达到理想的骨峰值。
误区三: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地说,骨质疏松症是由异常的骨骼代谢引起的(破骨细胞对人类的作用大于成骨细胞,并且骨吸收率超过了骨形成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简单的钙补充剂,而是改善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疗法。患者应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9、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有何异同?我们普遍存在哪些盲区与误区?
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同是老人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医学界仍是争论的焦点。很多人往往习惯于盲目补钙或使用止痛药,更有甚至长年误把骨关节炎当成骨质疏松症,耽误了治疗。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加强对这两种骨病的认识。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均多在50 岁以后发病,发病率为女性多于男性。二者与力学因素以及性激素均有关。虽然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的发病均缓慢,但个体轻重程度变化较大。二者最终均引起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或骨折,残疾的发生率较高。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均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力学因素有关,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界限较难划分。
但是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无论实在病理生理、诊断和预防方面均不相同。
从发病部位上讲,骨关节炎在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骨皮质及骨松质也受累及,而骨质疏松主要是骨松质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
从病因方面看骨关节炎的病因较多,似与力学机械更为密切,而骨质疏松主要由于骨代谢紊乱引起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增多。发病过程不同,骨关节炎呈现关节慢性炎症反应、肿胀、疼痛、变形乃至关节积液,而骨质疏松则无关节炎性反应。
病理改变方面,骨关节炎表现为软骨脱落、骨硬化及骨赘形成,而骨质疏松表面为骨稀疏,骨小梁纤细、断裂乃至稀少。骨关节炎关节部位骨质致密,软骨下骨局部囊性变亦可呈现局部骨质疏松,但骨密度升高。骨质疏松为全身性疾病,如果骨密度降低,那么膝关节发生骨关节炎的概率极高。骨关节炎常于剧烈运动或锻炼过度、关节磨损严重有关,而骨质疏松多与锻炼较少、缺乏运动有关。
10、注意哪些常见误区,不要让骨质疏松成为沉默的杀手?
我觉得常见的误区有很多,比如说,喝牛奶又吃一些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