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简述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简述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3-15 15:01:38

1、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预防?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最早由Pommer在1885年提出。1993年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症研讨会将该症定义:骨质班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徽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骨吸收出现、骨小梁稀疏、变细甚至断裂等一系列骨的徽观结构退化现象;骨的脆性增加.强度下降,降低了对原有载荷的承受能力,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也极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女性多见于绝经后,男性多在55岁后。女性发病较早且数倍于男性。除了年龄因素之外,还与性激录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生活方式与机械活动也对骨密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体力活动对骨骼的影响极大,活动越多,对骨的牵拉力越强,就能促使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有利于新骨形成。长期闲居以及各种原因的废用.由于对骨骼的机械刺激不够,以致骨形成少而骨吸收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与骨病长期固定后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缺乏户外活动.日照不够导致维生素D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因此.进行适当的运动是防治骨质硫松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负重的有氧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选择强度过大,速度过快,较为强烈的运动项目,运动负荷过大,易引起骨折、软组织损伤.亦可引发心血管疾病.故在选择体育项目之前,应做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根据医生的愈见或建议,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要遵循循序渐进、有计划、有规律的原则,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的强度一定要因人而异,如果体能较好者,运动可适当加大。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运动后注意做放松运动。

2、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影响高峰骨量以及骨量丢失并最终发展至骨质疏松这些因素包括药物饮食种族性别以及生活方式骨质疏松症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原发的骨质疏松症可以分为Ⅰ型和Ⅱ型1.Ⅰ型,或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性腺(雌激素和睾酮)功能的缺陷,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雌激素和睾酮缺乏都将加速骨量丢失骨量丢失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破骨细胞前期细胞的募集和敏感性增加,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在绝经后的妇女,第一个5~7年中骨的丢失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结果是导致骨小梁的减少,容易出现科勒斯骨折(Colles’fracture)和椎体骨折

雌激素缺乏使骨骼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作用敏感性增加,导致钙从骨中丢失增加肾脏排泄钙降低1,25-(OH)2D3生成增加1,25-(OH)2D3的增加促进肠道和肾脏对钙的吸收,并通过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促进骨吸收PTH的分泌通过负反馈机制而下降,引起同上述相反的作用破骨细胞也受细胞因子的影响,如TNF-αIL-1以及IL-6,上述细胞因子由单核细胞产生,在性激素缺乏时产生增加

2.Ⅱ型,或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见于高龄男性和女性,源于骨形成下降和老年人肾脏形成1,25-(OH)2D3降低上述生理变化的结果是引起骨皮质以及骨小梁的丢失,增加了髋骨长骨以及椎骨的骨折发生危险性

3.Ⅲ型骨质疏松症Ⅲ型骨质疏松症由于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或是其他各种能增加骨量丢失的病变引起在Ⅰ型和Ⅱ型骨质疏松症中,以妇女为多见,男女比例分别为6∶2(Ⅰ型)和2∶1(Ⅱ型),Ⅲ型骨质疏松症中,男女发病比例几乎无差异Ⅰ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0~70岁,Ⅱ型骨质疏松症的高发年龄为70岁以上,Ⅲ型骨质疏松症发病与年龄关系不大,可见于任何年龄

3、为什么会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怎么样造成的?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最早由Pommer在1885年提出。1993年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症研讨会将该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骨吸收出现、骨小梁稀疏、变细甚至断裂等一系列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现象;骨的脆性增加,强度下降,降低了对原有载荷的承受能力,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也极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女性多见于绝经后,男性多在55岁后。女性发病较早且数倍于男性。除了年龄因素之外,还与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生活方式与机械活动也对骨密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体力活动对骨骼的影响极大,活动越多,对骨的牵拉力越强,就能促使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有利于新骨形成。长期闲居以及各种原因的废用,由于对骨骼的机械刺激不够,以致骨形成少而骨吸收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与骨病长期固定后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缺乏户外活动,日照不够导致维生素D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因此,进行适当的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负重有氧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选择强度过大,速度过快,较为强烈的运动项目,运动负荷过大,易引起骨折、软组织损伤,亦可引发心血管疾病,故在选择体育项目之前,应做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根据医生的意见或建议,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要遵循循序渐进、有计划、有规律的原则,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的强度一定要因人而异,如果体能较好者,运动量可适当加大。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运动后注意放松运动。

与简述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