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青春期骨质疏松严重吗

青春期骨质疏松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1-03-09 10:01:52

1、青春期 缺钙

进入青春期以后是人体第二激增期,发育快的一年可以长高7至8厘米,体重可内以增加3.5至4公斤容,一年不见就长成小伙子或者大姑娘了,一年要长这么多骨头和肉没有丰富的营养是不行的。一般来说,吃什么都可以“长肉”,但骨骼是非钙不可的,没有钙就不能长骨头。因此,青春期钙的需要量也就特别多。常年在室内学习较少见阳光的青少年容易缺钙。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没有紫外线的照射,吃再多的钙质,也不会长成骨骼。

青春期缺钙主要表现为夜间盗汗,也就是睡觉时出汗;头发少,无光泽,呈焦黄状;晚上睡觉时小腿肚子(腓肠肌)抽筋。防治青春期缺钙,应做到如下几点:

1、服用含钙的饮品或药品。如服用活性钙冲剂或乳酸钙、多种维生素钙等。要注意的是,服用钙制品连续不断地吃十几天后,停1周,再继续吃,或者1周内,连续吃3至4天,这样,才能保证体内钙的需要。有人说,吃钙多了,反而不长个儿,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2、经常晒太阳,让太阳中的紫外线促进钙吸收,如果做不到,就要适当服些鱼肝油。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及含钙较多的食品,如虾皮、骨头汤等。

2、青春期健康误区有哪些?

1.女性生理的“三大优势”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86年就宣布: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8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女性在生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

一是月经优势。很多女性都以为月经给她们带来了麻烦,其实这是一种生理优势。就失血而言,倘若同样健康的男女失去同样比例的血量时,男性就会死亡,而女性仍有抢救康复的可能。这是因为女性有月经期失血的锻炼。此外,食物中铁质过高时,可能使男性患上一种遗传性的“血色症”,此病能导致患者皮肤颜色改变,并导致肝病、心力衰竭或糖尿病等。瑞典医学科学院报告:有2%的男性正受着血色症的折磨。女性则因月经周期性失血,在新的再次造血时,过量的铁正好被利用,故血色症与女性无缘。同时,因血色症所致其他一些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也相当低。

二是情绪优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动感情,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统计表明:女性哭的频率比男性高5倍。而且女性哭时多为抽泣呜咽,泪流满面,甚或号啕大哭;男性则很少如此。影响人类情绪的物质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前者能使人血压升高,令人烦躁,易于激动;后者却能抑制情绪,让人心平气和。有研究表明,85%的女性血清素要高于男性。长期的情绪压抑会导致疾病,然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泄出来,起到缓解情绪紧张的作用。这是男性永远望尘莫及的。

三是免疫优势。女性比男性最为强大的优势莫过于免疫优势,奥秘就在于人体内的“免疫调节基因”。人类的“免疫调节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于是形成了男女免疫功能的差异,女性较之于男性具有双倍的免疫基因,发生双倍的免疫物质,具有双倍于男性的承受压力能力和抗病能力。

2.少女泌乳不宜忽视发育正常的女孩儿,从12岁左右就开始出现月经,一直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这段生理时期就叫青春期。在这段时期里,女孩除了有月经之外,作为第二性征的乳房也有明显的发育。乳房内部有腺泡和腺管,腺泡细胞有泌乳的功能,腺管是乳汁的通路。这两种结构是在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刺激作用下发育成长起来的。

乳房在发育过程中是不分泌乳汁的。泌乳素是从人脑的一个内分泌腺——脑垂体(约重1克,状似蚕豆)分泌的,它受到下丘脑分泌的泌乳素抑制因子的控制,限制脑垂体分泌泌乳素,只有在孕妇娩出胎儿后,此限制才被减轻,从而出现泌乳,所以泌乳是产妇育儿后的一种特殊功能。通常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孩是不会有泌乳现象的。

青春期女孩泌乳是一种异常现象,其原因有二:

一是脑垂体里发生了泌乳素性腺肿瘤;二是虽没有发生泌乳素性腺肿瘤,但因为脑垂体细胞受下丘脑分泌的泌乳素促进因子的刺激,泌乳素分泌过多,叫做高泌乳素血症,患此病的人时常还伴有闭经的症状。

通过头颅CT检查或经核磁共振检查以及测定血清中泌乳素的含量能够进一步确诊。倘若有肿瘤能够用伽玛刀治疗,不用开颅就能够治愈;倘若不是肿瘤,单纯高泌乳素血症,使用药物溴隐亭就可以治疗,但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不宜忽视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各内脏器官(以下称脏器)如心、肺、肝脏功能趋向成熟,各项指标收到或接近成人标准。青春期突出的特点是性开始发育,因此又称为成熟期。国外医学界将青春期的年龄定为10~19岁,我国医学界定为13~18岁,而且男女有差别,通常女孩较男孩早1~2年。因为青春期生理的巨大变化,青少年女性在思想上往往难以适应,往往伴随很多心理上的变化。例如,这时期开始对异性发生爱慕,思维迅速发展,世界观和人生观慢慢形成。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但尚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青少年应该了解自身的变化,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留心营养和适当的运动,以顺利度过这一美好时光。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身高突然增长是青春期到来的重要标志。青春期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可增长9厘米,体重增加8~9千克。

二是身体各脏器功能趋向成熟。心脏重量增加至出生时的10倍,心肌增厚,心肌纤维比童年时期显著增粗,张力增强,心血输出量明显增加,接近成人标准。肺脏重量增加为出生时的9倍,肺活量明显增加,10~13岁为1400毫升,14~15岁为2000~2500毫升,到20岁时可达2800毫升。呼吸功能日趋完善。脑重量及容量变化不大,但在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结构已接近成人。青年人思维活跃,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增强。

三是内分泌系统发育成熟,功能完备。肾上腺开始分泌雌激素,刺激毛发生长,出现阴毛、腋毛。

四是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系统形成。卵巢开始分泌少量雌激素,排卵后分泌孕激素。性激素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出现第二性征,内、外生殖器官开始发育。

五是月经初潮。这是青春期最显著的标志。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很多,女孩较男孩明显,特别需要正确指导和教育,帮助她们了解自身这一时期的特点,适应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4.青春期发育延迟和发育不良不宜忽视发育延迟是指各种性征出现的时间推后,而最终仍能发育。引起发育延迟的原因:一是多数人没有具体的病变,但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没有发动起来;二是营养不良、精神刺激、甲状腺及肾上腺发育不平衡;三是遗传因素。

发育不良则是不能发育。导致发育不良的原因:一是性腺发育不正常。例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卵巢不能合成性激素,不可能导致乳房发育和月经来潮。二是“假女孩”,也不会发育,因为体内没有卵巢,当然就没有卵巢激素刺激性征发育了。三是营养不良。因此,在不能区别是发育迟缓还是发育不良时,必须做全面检查,以便正确判断,早发现发育不良。

女子在发育延迟的过程中,暂时不能生育,而一旦正常发育之后,则多数与正常人一样,能够生育。因为发育延迟的人和正常人的区别只是发育时间推迟,随着年龄增加,此差别将不复存在。但是因为营养不良而造成的发育延迟,可能同时合并发育不良,是否影响生育则要根据发育不良的程度而定。

5.青春期不宜精神郁闷有些女士,尤其是少女,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受到委屈,就爱生闷气。通常说来,爱生闷气的女性,性格都比较孤僻内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女性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因受到委屈或有不顺心的事大吵大闹。这固然有好的一方面,但遇事想不开、闷在心里,时间一长是会影响身体健康的。性格开朗,精神愉快,可使气血调畅,有利于生长发育,促进身体健关。

要改掉爱生闷气的毛病,就要学会超脱,大度一些,这样就不会把烦恼憋在心里了。其次,要学会幽默,让生活中充满情趣和笑声,这样就不会感到苦闷、烦恼了。医学实验证明,笑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通气开窍、消除紧张和烦恼。给自己创造一个充满笑声的环境,有利于改掉爱生闷气的毛病。此外,遇到烦心的事,还能够找自己认为可信的又能为自己解除烦恼的同事或朋友,把烦恼说出来。这样可使心情畅快,有助于认清自己烦恼的原因,以便在朋友的帮助下解除烦恼。

6.青春期不宜忽视补充维生素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因为特殊的生理条件,每次月经失血为20~150毫升,失铁6~60毫克。女性必须特别留心铁的供给,为了更好地促进铁的吸收,就必须有充分的维生素C辅助才行。尤其患有经前期紧张症的女子,多数还伴有镁缺乏的各种症状,常服用维生素B6可矫正细胞内低镁的状况,而维生素E能够维持生育酚的适当水平。患痤疮的青年女性摄入充足的维生素A及锌,才能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保持皮肤整洁、光滑,避免皮肤毛囊的角化,预防痤疮发生。

青春期增加“钙”摄入能够获得理想的骨密度,对预防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有重要作用。但是,补钙时必须留心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在肠内的吸收,并促使钙在骨骼中沉积。冬季不要忘了室外活动,利用阳光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

因此,女子青春期不仅要保证营养的供应,而且要保持营养的均衡,既不过剩,又不缺乏。这样才能发育匀称,长成修长健美的身材。

维生素分别含于各类食物中,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共存于鱼类、肉类、蛋类、乳类、肝脏等动物性食品中;维生素B族存在于麦麸、米糠、花生、杨梅、大米、小米、面粉等食品中,尤以粗粮含量较高,长期吃精白米和精面粉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而患脚气病;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中,如番茄、菠菜、辣椒、山楂、大枣、橘子、橙子等含量都很高;维生素E存在于花生、黄豆、黑豆、核桃仁等食品中。通常情况下,并不需要专门特别食用某种食品去补充某种维生素,只要不偏食、厌食,就会得到均衡的营养。除非病后缺乏某种维生素,才需要专门补充。

7.青春期不宜节食减肥青春期的女孩儿正处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不断地从食物中吸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倘若用节食的方法减肥会发生神经性厌食,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导致闭经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关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倘若小鼠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可出现垂体功能不全症状:首先促性腺激素受到抑制,血中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性腺功能减退或停滞,生殖器官萎缩、生育功能下降等。营养不良还会影响性周期,导致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而引发闭经。此外,可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导致贫血、营养不良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对于身体确实肥胖的女孩子,应到医院查明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减肥,倘若伴有内分泌失调,应以治疗疾病为主。单纯性肥胖,除了合理的营养外,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千万不要单纯依靠节食减肥,以免引发其他病变。

8.青春期不宜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很多私营企业为了追逐利润,不顾国家的劳动用工制度雇用了很多年幼的工人,其中不乏处于青春期的少女。这些女孩儿因为种种原因很早就失学外出打工,参加重体力劳动,这对正在发育阶段的女孩儿的身体来说是一种摧残:在不适应身高的工作台上,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超时工作,长期超负荷劳动,不仅对全身器官有损害,还可导致生殖器官的功能失常,导致月经不调,甚至导致将来不孕。倘若接触有害物质,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9.青春期不宜束胸在青春期发育开始时,女孩儿最早出现的第二性征,就是乳房的发育。因为乳房的发育,胸部慢慢隆起。有些女孩儿对这些正常生理现象不理解,因为受了一些旧风俗习惯的影响,认为胸部丰满难看,走路不敢抬头挺胸,并且还用紧身马夹、内衣等把胸部勒得紧紧的,以使胸部看上去显得平坦。这样做对身体有很大危害。

女性乳房主要由15~20个乳腺叶组成。乳腺的基底附于胸大肌筋膜的表面,腺叶与腺叶之间有很多垂直的纤维束和皮肤相连。在乳房发育阶段,倘若因束胸使这些纤维束和乳腺导管(开口在乳头)长期受压,就会把乳头挤得埋进乳房组织内形成乳头凹陷,直接影响乳房的发育。

因为乳房发育受阻,日后的乳汁分泌也会减弱。有些女性生了孩予以后,乳汁分泌过少,甚至没有乳汁,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青春发育时期长期束胸,使乳房得不到正常的发育。这样,一方面婴儿因为得不到母乳喂养而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另一方面母体因为乳汁排出不畅,蓄积在乳房内,容易患乳腺炎。

此外,在乳房发育的初期也不宜戴胸罩,因为这同样会影响乳房的发育。通常要等到乳头突出、乳晕上芽苞状突起消失、乳腺鼓起显著时才能够戴胸罩。胸罩的尺码应以自己感到不紧不松为宜,过松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过紧则影响呼吸。临睡时最好将胸罩取下,以免妨碍呼吸,影响睡眠。

10.青春期不宜过分束腰有些较胖的女性,喜欢用腰带勒紧腰部,来强求体型美,此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过分束腰会使腹部压力增强而影响胃肠的正常蠕动,久而久之使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泛酸,甚至可能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另一方面因为腹部肌肉受压,影响腹腔内血液循环,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如输卵管粘连、盆腔炎等。因此,束腰要松紧适度,以舒适和不影响健康为宜。

此外,目前紧身内衣多为高弹的纤维和腈纶产品,透气性差,若不留心卫生,不勤换内衣,很容易导致皮肤损伤和细菌感染。

3、青春期的男孩应摄入多少钙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有各种物质的参与,这些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和地球表面的元素组成基本一致。这些元素除碳、氢、氧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矿物质(无机盐)。目前能测定的人体内的无机盐有20余种。

我们身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钙约占体重的2%。身体的钙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约占总量的99%,其余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

【钙的吸收代谢】钙元素在体内约占2%,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1200g。约1%的钙以游离的或结合的离子状态存在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统称为混溶钙池。
膳食中的钙主要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吸收。钙的吸收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其吸收率下降,婴儿钙的吸收率超过50%,儿童约为40%,成人仅为20%左右。一般在40岁以后,钙吸收率逐年下降,老年骨质疏松与此有关。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膳食中谷物的植酸和蔬菜(某些)中的草酸;脂肪过多或脂肪消化不良等;以及抗酸药、四环素、肝素等。有利钙吸收的因素,有维生素D、某些氨基酸、乳糖和适当的钙与磷的比例。
成人每天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消化液的分泌等途径排出钙。由肠道排出的钙每日约为150~400mg;由汗液每天可排出100mg左右;经乳汁排出100~300mg;由尿液排出100~350mg,这些要取决于膳食钙的吸收量和维持体内钙的内稳态。

常被忽视的补钙办法
蛋壳含有极高的钙,大家可以把蛋壳磨成粉末然后把粉撒到食物中或放进白开水中食用或饮用,这样方便人体对钙的吸收.

下面我们看看钙元素在身体的功能和缺乏症。

1.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
20岁之前是骨骼的生长阶段,长个子的时候。人有两个生长高峰期:1岁以前(儿童缺钙将导致发育迟缓,发育不良。诸如出牙晚、学步晚、鸡胸)和12—14岁(身材矮小、生长痛)。
20岁以后骨质依然在增加。
35—40岁,骨密度达到峰值。
40岁以后骨钙逐渐流失(对老年人将加快骨钙的流失,导致身材变短,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

2.1%的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保持血钙的浓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人体有一套机制来维持血钙的浓度。血钙的来源有两个:通过消化道吸收的钙以及骨骼中钙的(骨骼是人体钙的大仓库,当摄入钙不足事,则动用仓库应急)这一切通过甲状旁腺分泌升血钙素和降血钙素来加以调节。

3.缺钙会降低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皮肤缺弹性显得松垮,衰老;眼睛晶状体缺弹性,易近视、老花;血管缺弹性易硬化。

4.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所以说钙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缺钙会导致神经性偏头痛(占女性的10%--20%)、烦躁不安、失眠。对婴儿会引起夜惊、夜啼、盗汗。缺钙还会诱发儿童的多动症。

5.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比如说你的手碰到一杯水,特别热,很快就放下,这中间就有一个神经系统的运作过程:感受器(皮肤)—传人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其中感受和冲动怎样传递给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怎样传出去?这中间有一种物质叫做神经递质。钙有助于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

6.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如血钙增高可抑制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当血钙低于70mg/L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出现抽搐。肠激综合症、女孩子痛经,缺钙是一个重要原因。

7.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缺钙易导致过敏,水肿等。

8.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缺钙时,腺细胞的分泌作用减弱。钙还是酶的激活剂。

9.维持酸碱平衡。

10.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血的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步骤是:凝血酶原—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其中需要有钙来激活。

按2004年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材料《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2年8—12月,由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牵头,调查总计27万人,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人均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不同年龄缺钙的表现为:
人群 缺钙的表现
儿 童 夜惊、夜啼、烦躁、盗汗、厌食、方颅、佝偻病、骨骼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青少年 腿软、抽筋、体育成绩不佳、疲倦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感冒、易过敏。
青壮年 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感冒、过敏。
孕产妇 小腿痉挛、腰酸背痛、关节痛、浮肿、妊娠高血压等。
中老年 腰酸背痛、小腿痉挛、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骨质软化、各类骨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结石、肿瘤等。

人体缺钙会引起哪些疾病?

日常生活中,如果钙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生理性钙透支,造成血钙水平下降。当血钙水平下降到一定阈值时,就会促使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具有破骨作用,即将骨骼中的钙反抽调出来,藉以维持血钙水平。在缺钙初期,缺钙程度比较轻的时候,只是发生可逆性生理功能异常,如心脏出现室性早博、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等反应。持续的低血钙,特别是中年以后,人体长期处于负钙平衡状态,导致甲状旁腺分泌亢进,首当其冲的是骨骼,由于骨钙持续大量释出,导致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另一方面,在甲状旁腺持续升高的情况下,由于甲状旁腺素具有促使细胞膜上钙通道开启而关不住,以及阻抑钙泵,使钙泵功能减弱,造成细胞内钙含量升高。持续的细胞内高钙,激发细胞像失控的野马,无节制亢进,造成细胞能量耗竭。与此同时,代谢废物又得不到及时消除,便会构成自身伤害,致使细胞趋向反常的钙化衰亡。由于缺钙,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儿童佝偻病、手足抽搐症以及高血压、肾结石、结肠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缺钙会造成人体生理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这里我们列举一些与缺钙有关的主要疾病:

高血压 缺钙会造成反常的钙内流,导致钙在血管内壁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反常积贮,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异常升高。持续的钙内流,促使血管壁弹性纤维和内皮细胞钙化、变性、甚至出现袭痕、断裂。外周阻力进一步增大,血压持续升高。由于血管内壁损伤,脂类通透性增大,血脂浸入血管壁的损伤处,造成胆固醇和其他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血管内皮细胞内损伤而分泌内皮素和某些激活因子,引起血小板和白细胞在血管壁上粘附、聚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又激活补偿性生理反应,促使血管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反常增生和内膜下移位,致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于是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了。研究表明,对于某些高血压病人来说,不用药物而是增加钙制剂的量,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预防医学副教授杰姆斯·德威尔对国家统计中心为期1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计算,发现每天用钙量为1300毫克的人比每天用钙量为300毫克的人患高血压的比例低12%。

冠心病 许多研究表明,钙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有人观察,让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男子食用含钙量低的食物10天(每天410毫克钙),检查他们胆固醇含量;然后再让他们吃含钙量高的食物(每天2200毫克钙)。结果高钙食物能减少胆固醇总量6%,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减少11%,而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数量则保持不变。专家认为,长时期严重缺钙会引发冠心病。

尿路结石 多年来,医生告诉肾结石病人限制食用钙,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一种主要成分。但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这可能是人类在认识上的一个大错误。他们提出,减少肾结石危险的方法恰恰是增加钙摄入量。大家知道,饮食中,特别是蔬菜中含有大量草酸盐,一般情况下,草酸盐在肠道内与钙结合成草酸钙随粪便排出。如果饮食中钙的摄入不足,就会使多余草酸盐经肠腔吸收而进入血液,最终由肾脏提出。如果人体长期处于负钙平衡状态,肾脏细胞不可避免会出现细胞反常钙内流损伤,肾脏回吸收功能减退,尿钙排出增多。高钙尿液与尿中草酸盐结合,形成大大小小草酸钙结石。如果不忌钙,而是采取补钙措施,尤其是补充水溶性钙剂,那么,在胃肠道中与饮食中草酸盐结合成草酸钙随粪便排出。另外,补充足量的钙可扭转负钙平衡,肾脏回吸收功能正常,尿钙排出减少,结石的可能性也减少。

结(直)肠癌 高脂饮食会过度刺激胆汁的分泌,过量的脂肪酸和胆汁酸是引起结(直)肠细胞癌变的触发剂。有研究证明,患有结肠直肠癌的病人,血清胆汁酸的含量比正常人高出1倍左右,而癌变细胞中胆汁酸含量比正常细胞高3倍以上。如果用高胆汁酸的饲料喂小白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如果补充足量的碳酸钙,钙离子与脂肪酸和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脂肪酸钙和胆汁酸钙随粪便排出,从而消除癌变的触发因子,就能阻抑肠细胞癌变。

手足搐搦症 这种疾病是因婴幼儿体内缺少维生素D而使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发生障碍。另外由于甲状旁腺未能及时分泌更多甲状旁腺素,以致血钙降低,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出现全身惊厥、手足痉挛和喉痉挛,常伴发阵发性呼吸暂停和短时间窒息,引起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据医学观察,大脑神经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窒息10秒钟,神经功能开始出现障碍;窒息数分钟,就会出现血管神经不可逆转的损伤,轻则影响孩子智力,重则导致低能、痴呆。所以,做好手足搐搦症的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都必须补充足够量的钙。除了补钙外,还要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和补充适量维生素D,以预防手足搐搦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 人体长期缺钙而引起负钙平衡的另一个严重后果——骨质疏松。很多研究表明,增加钙的摄入量对骨质损耗有着重要减缓作用,在减少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率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特别在食用钙的同时服用维生素D,效果尤其明显。很多专家认为,补钙应在青春期就开始,这时候骨质正在形成,效果会更好。

据华东医院和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一项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地区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男性为20.1%,女性为48.1%,其中60岁以上男性为24.9%,女性为75.7%。骨质疏松症已经在上海悄然流行,并已成为威胁上海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健康的一大危害。随着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年人越来越多,骨质疏松的危害将会越来越突出。

骨质疏松症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和体征,X线检查又不易发现,所以长期来不被人们注意。即使病情加重,主要表现是骨痛和骨质增生,常常不被医生所认识,往往错诊为腰肌劳损,或是关节炎。随着病情加重,骨量丢失到骨峰值的30%——50%时,骨骼变脆,稍有不慎就可造成骨折。据报告,上海市老年人骨折累计发生率,城市高达16.5%,农村6.9%。这种骨折往往又难愈合,常因久卧不起,并发褥疮或坠积性肺炎,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而丧生。

仅仅依靠日常饮食,很难达到医生建议的钙摄入量。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时的钙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二是钙流失情况,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导致钙的流失。针对国人补钙的实际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警示消费者要科学补钙,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随广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补钙。钙品生产企业常以明星为前驱,吸引消费者。对此应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而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所惑,切记此类商业用语纯属炒作,在营养学领域多数并不存在。
二、不要听信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95%”的吸收率。
三、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四、检测钙的含量,应去正规医院。商店药店里摆放的“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只能测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钙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钙,因此这种测试不准确。而且这类仪器是放射源,其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钙产品,其品质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但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六、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钙超过200毫克时,就会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量。
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促进身体吸收;在服用补钙产品时需注意,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八、儿童补钙应以食补为主,在服用钙品时应特别小心。儿童肠胃功能较弱,不要选择碱性强的钙品,活性钙等;不应在服用钙品时同时饮用汽水、碳酸饮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儿童过量服用钙品,会抑制对锌元素的吸收,因此对缺锌儿童进行补钙时应以食补为主。
九、服用添加维生素D的钙品时,谨防积蕴中毒。许多消费者认为,补钙只能选择与维生素D合一产品,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体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时既缺钙又缺维生素D,部分人长期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发维生素D大量摄入而积蕴中毒现象,中毒症状为高钙血症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渴多尿、便秘等。

补钙合理有十大妙处

很多人都知道,钙元素有强骨、固齿的作用。其实,这种矿物元素的生理功效远不止于此,它对整个身体的健康乃至寿命都有深远的影响。

补钙减肥
时下不是有不少肥男胖女正在为缺乏有效的减肥办法而苦恼吗?不妨试用补钙法,说不定会步人"柳暗花明"的新天地。科学家的解释是:人体血钙升高后可增加一种称为降钙素的激素分泌。而降钙素这种激素可降低人的食欲,减少进餐量;另外,足量的钙特别是离子钙,在肠道中能与食物中的脂肪酸、胆固醇结合,阻断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此法更适宜于儿童减肥,无任何副作用。
补钙降压
高血压这一不动声色的"杀手",令人害怕,主要是因为这种病多年不产生任何症状,在无声无息中损害人的动脉血管及身体的其他器官。研究表明,对于某些人来说,不用药物而增加钙元素的摄取可能是有效的一招。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副教授杰姆斯·H·德威尔的调查显示:凡每天摄钙1300毫克的人,比起每天摄钙量为300毫克者,高血压的罹患率低12%;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患病危险性减少24%。
补钙预防心脏病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钙元素除了通过降低血压的途径来保护心脏外,还有一种护心方式,那就是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据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疗中心内科副教授麦克·丹可研究,每天摄钙2200毫克可减少胆固醇6%;其中危害最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11%,而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保持不变。总之,专家已经确认:不管是通过饮食还是补品,只要增加钙的摄取量,胆固醇情况就会好转。

补钙预防近视
不知你是否知道,危害青少年视力的眼病--近视眼也会在钙元素面前"甘拜下风"。眼科专家告诉我们:如果眼球缺钙,眼压就不能维持正常,如同电压忽高忽低会闪坏灯泡一样而导致近视形成。因此,在近视的高发年龄段--青春期(具体说来就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的几年间)补充足量的钙质,很可能会拒近视于体外。
补钙防腹痛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一类孩子,老是喊肚子痛,既不发烧又不腹泻,打虫也无效,而且腹痛可在几分钟后自行消失。原因何在?据外科医生分析,这种病状很可能与体内缺钙导致肠痉挛有关。由于血钙是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的重要因素,一旦偏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就增高,肠壁平滑肌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腹痛,此时补足钙质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补钙防止肾结石
多年来医生常提醒肾结石病人要限吃钙质,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减少肾结石的办法也许是增加钙的摄取量。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卡里·C·柯尔汉博士的跟踪调查资料显示:
三餐饮食中含钙量较多的人(每天平均1320毫克)与摄钙量最少的人(每天516毫克)相比较,罹患结石病的危险性减少1/3。
补钙防止经前综合症
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心理学家杰姆斯·帕伦领导的研究小组调查了10位妇女,这些妇女全都患有经前期综合症。结果表明,当吃含钙量高的饮食时,70%的妇女诉说疼痛减轻,包括月经期间的背痛和痉挛;80%尿滞留减少;90%在整个月经期间哭的次数、神经质暴躁或精神抑郁都减少或减轻。
补钙促高
孩子的个头怎样才能长得更高?适时补钙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办法。最好是晚间睡前喝一杯富含钙质的牛奶。奥妙在于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后,内分泌系统最为活跃,释放出来的生长激素最多。而生长激素乃是儿童长个头的"催化剂",此时补人大量钙质,加速新骨的钙化与成熟,可谓"珠联璧合",孩子会长得更高些。
补钙防癌
最近国内外医学界传来好消息,补钙有助于预防肠癌。可能是钙元素可限制胆汁酸通过肠道之故。另一项研究则证实钙能阻止结肠息肉增生。一般每天服用1200毫克钙即可达到目的。资料显示,补钙者息肉再生的比率减低24%。
补钙延寿
更令人振奋的是,钙元素可能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养分。意大利研究长寿学的学者做了一个很有趣的试验:将受试的大白鼠分成两组,甲组鼠用普通饲料喂养,平均生存期为89天;乙组鼠的饲料中掺人0.9%的钙,结果活了344天,为甲组鼠的4倍。由此提示,缺钙乃是生命个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补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你活得更久一些。

靠奶补钙 过于单一
有些老年人为了减少体内钙质的流失、防止骨质疏松,长期靠喝牛奶补钙。专家提醒,此法并不完善。
近年来,经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上了年纪的人长期过多食用牛奶,会促使老年性白内障发生。因为牛奶虽然含钙丰富,同时也含有5%的乳糖。乳糖经人体乳酸酶作用,可分解为半乳糖,如果经常过多摄入牛奶,易使半乳糖沉积附着在眼球晶状体中,影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而降低透明度,促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老年人不宜长期大量食用牛奶来补钙,应以虾皮、海带、豆制品、骨头汤等含钙高的食物与奶相间食用。

4、骨质疏松是什么造成的症状!

年龄的关系,腿痛,腿软,容易摔倒。

5、15岁的人每天需要补多少钙

15岁的人每天需要补钙为1000 mg/d。

青春发育期为满足骨骼等组织的快速生长发育,对钙和磷、铁等矿物质的需要量显著增加,钙RNI为1000 mg/d。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约占体重的1.5%~2.0%,出生时体内的钙总量约为28g,成年时达1000~1200g,有99%的钙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

其余的钙,以游离或结合形式贮存在软组织和体液中,这部分钙称为混溶钙池(miscible calcium pool)。血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清中,可分为扩散性钙和非扩散性钙,只有一部分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扩散性钙具有生理活性。

在机体多种激素的作用下血钙与骨骼钙维持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钙的内环境稳定,从而为机体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基础。

钙是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在机体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钙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影响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以及参与凝血过程、激素分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等。

(5)青春期骨质疏松严重吗扩展资料:

饮食补钙

1、常吃豆制品

被卤水点过的豆腐钙含量达到164毫克/100克,如果是经过干制的豆腐干,钙含量可达500~700毫克/100克,绝对是钙的宝库。每天吃二两豆腐或半两豆腐干,就能轻松摄入150毫克以上钙。对于不喜欢奶制品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多吃点豆制品。

2、每天一斤菜

很多绿叶蔬菜的钙含量都在100毫克/100克上下,与牛奶的钙含量相当。蔬菜的推荐摄入量是每人每天300~500克,如果全部吃绿叶蔬菜,能够获得超过500毫克的钙。即使是一半为绿叶菜,钙的摄入量也能接近推荐量的1/3。除了高钙,绿叶菜还富含多种有助钙吸收的营养素,比如镁、维生素K等。

3、坚果当零食

腰果、瓜子、开心果、榛子等坚果和种子钙含量较高,比如榛子的钙含量高达815毫克/100克,是非常好的补钙零食。但坚果脂肪含量较高,每天最多吃一把,以免能量超标。

6、为什么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发病为多因多果,原因复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均寿命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

但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据统计,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疾发病率约为20%,而绝经后妇女约为50%,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一般占全部老年骨质疏松者的70%—80%。那么,为什么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比男性高呢?要想弄清楚原因,我们就得了解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的特殊性。

人体的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都是一个从生长到衰退的过程,骨骼当然也不例外。青少年时期骨骼处于旺盛的生长时期,骨密度逐渐增高,骨头日益变得坚硬而致密;到了成年以后,骨的代谢基本上达到了一种平衡;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开始流失,骨头逐渐变得疏松和脆弱。


成年后的骨量主要取决于其生长过程中骨量达到的最大值,以及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骨量流失的速度与程度。男性青春期长,且生长速度快,所以骨旅长的又高又坚固;而女性青春期相对于男性来说较短,所以就显得脆弱。


男女在两性老化过程中骨丢失也有差异。老年女性骨丢失的速度快了男性,尤其是女性绝经后,由于体内性腺的萎缩,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骨筋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骨筋处于负平衡状态,所以加速了骨质疏松症的进程。由于男性体内性激素的变化远远没有女性的显著,所以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进展速度明显低于老年女性。

7、青春期的孩子补钙好不好?

其实只要足够重视平时的日常饮食~

天天1斤牛奶已经完全足够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所需要的钙了~

没有必要刻意去补钙~

如果说最需要补钙的人群~那就只有7老80的老头老太了~

再说吃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

注意钙和VD的摄入以及多晒晒太阳多运动就可以了

8、孩子要是患了骨质疏松症,会出现哪几个征兆?

出现这几个症状要警惕,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儿童骨质疏松症

山西省中医院 骨科

我相信大多数人谈起骨质疏松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种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种疾病。



其实,儿童骨质疏松症,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这代表着疾病谱在发生变化:儿童骨质疏松不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发生率在增加!

这在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也许,正是营养物质的过剩和运动的缺乏,为儿童骨质疏松症埋下了隐患。



大家最关心的可能首先是症状,换句话说:

儿童骨质疏松症,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很典型,有两点:

一是反复出现的低创伤性骨折;

二是明显的(中、重度)后背痛。

什么叫“反复出现的低创伤性骨折”?



《欧洲临床骨密度测量儿童立场声明》对此阐述得比较详细,方便大家理解:

【假如在10岁之前有2处以上的长骨骨折,或者在任何年龄有3处以上的骨折,或者到19岁以前有超过一次的腰椎骨折,缺乏明确外伤或局部疾病的证据,而独立于骨密度。】

意思就是,排除大的暴力伤譬如车祸,排除恶性骨病譬如肿瘤、结核等意外,未成年人多次、多处出现骨折,甚至不需要查骨密度,就可以直接考虑儿童骨质疏松症的可能。



所以,未成年人不止一次发生骨折,绝不仅仅是淘气那么简单——切不可掉以轻心。

此外,所谓“明显的(中重度)后背痛”,则是儿童脊柱椎体存在压缩性微骨折的重要提示。



为什么?为什么儿童会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呢?

1.遗传

骨骼的发育高度依赖于维生素D,这是一种协助人体吸收钙的物质。

所以维生素D受体基因就是人类骨骼代谢的主要调节基因。而且,这个位于12号染色体,由44000个碱基和9个外显子组成的基因,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态性。

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来成骨能力就强,有的人生来就弱一些。这种没办法选择和改变的事,我们就不多讨论了。



2.营养

影响儿童骨密度最直接的因子就是体内钙和维生素D的水平。

无奈的是,这也是一个不公平的事情:有的孩子是普通玩家,有的孩子是人民币玩家。

因为,母亲孕期钙和维生素D的水平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骨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不仅仅是钙和维生素D。母亲孕期体内β-胡萝卜素的水平,也与子女出生后骨骼的发育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看到此文的妈妈会不会压力山大啊!



抛开母亲的原因,已然是先天不足,后天则更需努力。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针对性地进行钙质和维生素D的监测和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疾病和药物也是导致儿童骨质疏松的原因。譬如,马凡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瘤。再如,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癫痫药物、个别抗病毒药物的儿童......

这些问题少见,而且实在是说来话长,本文就不详述了。

4.空气质量——这是另外一个比较让人郁闷的问题。

空气中的PM 2.5(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可以明显地降低各个年龄段人群的骨密度,导致骨质疏松——虽然还没有大的数据统计结果,但是能想象到的是,这将是我们国家几代人共同的问题。



5.最后一点是最想强调的一点,也是最值得引起大家重视和积极干预的一点: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

在抛开遗传因素,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儿童特殊疾病和药物服用史,大气污染...这些我们很难去改变的因素,最重要的、最有干预价值的就是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

运动干预对骨骼发育的影响在青春期之前是最为显著的。

成年人骨质总量的40%是在青春期前后2年内获得的。青春发育前的青少年通过体力活动可以获得1%~6%的额外骨量增长.而青春发育后最多只能获得0.3%~2%的骨量增长。

这就是告诉大家,儿童青少年期,特别是青春期发育前进行运动,是促进骨骼生长最佳的“黄金窗口期”。



那么,针对儿童骨骼发育,什么样的运动最佳呢?

Saunders教授2016年发表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他的研究证实:对于5~17岁的儿童和青年,“高活动+高睡眠+低久坐”行为组合是最健康的行为方式。

所谓高活动,指的是大冲击量或以力量为主的抗阻练习。譬如,“跳跃运动”。

跳跃运动是目前证实尤其能给予骨骼特别的刺激,促进儿童骨骼发育的作用最为明显的一种运动方式。



那么,具体的运动量怎么掌握呢?

9、引起骨质疏松的病理因素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骨脆性增加、容易骨折。”通俗点说,骨是由钙盐沉在骨基质而形成的,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由于某种原因如:增龄、绝经或药物的作用等, 骨组织将会丢失,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使骨折发生率增加,这种疾病称之为“骨质疏松症”,它危及到每一个人,可称为流行病。它的主要症状足:骨疼痛、骨髂变形和易发骨折。引起骨代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龄、激素和食物。应该说人的一生都应该重视它的代谢,因为它是支撑人体的基本结构,过去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所以在现在的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据上海华东医院调查,上海在60-70岁的老人中,发病率达54.80%,且易发生骨折。日本战后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政府还在学龄儿童中免费每天每人提供1杯牛奶,这一杯牛奶强壮了一个民族。随着我国的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从温饱型逐渐走向了小康,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女性在更年期开始后,骨的丢失更为迅速,所以必须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让人们有一个安祥、高质量的生活。
骨质疏松症的重视应该从青少年开始,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了顶峰,以后开始逐步下降,骨量的多少与遗传、运动、营养等因素有关,如能在30岁有一个较高的骨峰值,则为今后骨丢失存有一个较多的骨量储备。女性45岁左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急聚下降,失去对骨的控制,则很快就会骨质疏松,而男性来得较晚,一般要在60岁以后才开始。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手段是骨密度的测定,还有X线等,一般说小于正常入骨密度均值1个SD(均值差),则为可疑,如小于2个SD则可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还有X线的骨皮质变薄、压缩性骨折等都是诊断的依据。
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防治,除了一般的卫生宣教、体育锻练外,合理的饮食和补充钙剂是很重要的,乳制品、新鲜蔬菜、豆类中含钙量较高,如一杯牛奶约含200毫克钙,所以不能偏食和厌食。关于补钙问题争论很多,除了有肾结石病人要注意钙摄入量外,一般每天要摄入800-1200毫克钙,同时服用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这样能大大减少骨折的发生率,人们要天天不断地满足钙需要,这任务是个艰巨的挑战。患了骨质疏松症也不要灰心,现在有许多药物能治疗,如双磷酸盐类、密钙息、维生素D等,效果都非常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完全能使病情得到控制。
隔壁邻居张老师不慎摔倒,造成骨折,为了让张老师早日康复,张师母天天买来猪骨煲汤给张老师喝。其实“喝骨头汤补骨”是一种误解。在民间常有“吃啥补啥”的说法,有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骨头来说,尽管其储存了肌体99%的钙,但是这些结合状态的钙,即使在高温下,也不能溶于汤汁中。有研究证明,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仅2mg,如果按每天需额外补充600mg钙计算,需要喝300碗汤才能达到这一水平,可见喝骨头汤并不能达到补钙的作用,而且,骨髓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对于老年人来说,进食过多并无益处。那么应该怎样补钙呢?其实牛奶和奶制品是非常理想的钙源,不仅含量丰富,而且乳钙易于被人体吸收。以牛奶为例,100克牛奶中含有120mg钙,一般每天喝两杯牛奶即可满足补钙的需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在30-40岁以后,骨骼的骨吸收开始多于骨形成,这时就应该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适当的体育锻炼及体力劳动对减少骨钙丢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谈到补钙,人们往往认为这是老年人或者儿童的事情,老年人因为发生骨质疏松而需要额外补钙,儿童因钙摄入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引起佝偻病而需要补钙。其实,在人的一生中,都应该注意钙的摄入,在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饮食偏嗜、慢性胃肠疾病等)应注意补钙。研究表明,一个人骨量多少、骨质的坚硬程度取决于青春期骨盐的累积。在30-40岁时,人体的骨内钙盐的含量达到高峰,称为骨峰值,在随后的岁月中,含量会在内分泌、代谢等各种因素作用下逐渐丢失,严重时出现骨质疏松。老年人补钙仅能延缓但不能预防骨质丢失,此外补钙对增加骨密度的作用有限。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小抓起,应该多食富含钙质的牛奶及奶制品、肉类、豆类及海产品(鱼松、海带、虾米等),多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有助于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提高骨密度。对于孕期、哺乳期的女性,由于大量钙经胎盘或母乳转移到胎儿或婴儿,因此体内钙消耗量较大,除通过饮食补充外,往往需要通过专门的补钙剂进行额外的补充。总之,补钙应该在幼儿期就引起重视,在青春期使骨峰量达到较高水平,“家底”厚了,就可以从容应付日后的消耗,避免或延迟中老年期骨质疏松。
说到现在,除了食物外,应该怎样合理选择钙制剂呢?钙制剂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代。第一代钙制剂以骨、贝壳、矿石等无机盐为原料,如:动物鲜骨、珍珠粉、贝壳、蛋壳、化学合成碳酸钙、氯化钙、活性钙等,此类钙制剂在肠道碱性环境中易形成胶绸状沉积物,不易被吸收,而且易出现胃肠不适、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第二代钙制剂属有机酸钙,包括葡萄糖酸钙、醋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等,此类钙虽较第一代钙制剂有了改进,但是含钙量一般较低,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第三代钙制剂为L-苏糖酸钙和氨基酸钙,这些络合结构的钙在肠道中易溶解吸收,不良反应较少。有些钙制剂中加入了维生素D3或活性维生素D3,有助于钙在肠道的吸收。另外,从牛奶中提取的乳钙如果工艺规范、质量保证的话,也是理想的钙源。目前市场上各种钙制剂很多,主要选择的标准是肠道内溶解吸收程度、钙含量多少、胃肠道反应大小,对照上述分类,再根据个人的经济水平,一般不难做出选择。
一些钙剂中常含有一定量维生素D3,的确,维生素D3对钙代谢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肠道钙磷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而减少钙经尿液的丢失,但如果长期服用维生素D3含量较高的制剂,则有可能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软组织异位骨化、肾功能受损等维生素D中毒的症状。因此,在服用此类复方制剂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还有一些患者在服用含维生素D的钙制剂同时,又服用维生素AD胶囊或其他维生素D制剂,这样更易导致维生素D过量中毒,不可疏忽大意。
长期以来,医生一直告诫有肾结石的患者要限制钙的摄入,的确,肾结石中80%为钙质,在临床上也看到一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在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下,血钙水平增高,泌尿道结石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那么正常人补钙后是否会增加患泌尿道结石的危险呢?结果正好相反。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45510名未患肾结石的男性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高钙饮食(每天平均摄入1326毫克钙)的人比低钙饮食(每天摄入516毫克钙)的人群患肾结石的机会少三分之一。同样的结论也被其他一些研究所证实。其实,结石并不是因为钙太多的缘故,而是人体中钙代谢发生了紊乱,造成了不正常的“钙转移”,此时骨钙减少,血钙和软组织中的钙却增加了,久而久之,可导致结石的发生。适当补充钙质后,增加了人体该的吸收量,刺激血钙的自稳系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过量分泌,最终可达到降低血液和软组织中钙含量,减少结石的发生,同时又减少骨钙的丢失。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补钙越多越好”,超过了一定的剂量,同样会引起高血钙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在一天中,应该选择什么时间服用钙剂呢?最佳的补钙时间应该是临睡前。在白天三餐饮食中,人体可摄入300-400毫克钙,即使一部分钙通过尿液排出,可以很快从食物中得到补充,维持血钙的稳定。但在夜晚,人体不再进食,而钙质照常会通过尿液排泄,丢失的钙不能及时从食物中得到补充,就会动用骨骼中的钙来维持血钙的稳定,如果临睡前服用一定量的钙剂,可减少夜间对骨钙的动用,有利于骨质中钙量的稳定,而避免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10、人身体缺什么会引起骨质疏松

楼主你好!新年愉快!人体长期缺钙而引起负钙平衡的另一个严重后果——骨质疏松。很多研究表明,增加钙的摄入量对骨质损耗有着重要减缓作用,在减少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率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特别在食用钙的同时服用维生素D,效果尤其明显。很多专家认为,补钙应在青春期就开始,这时候骨质正在形成,效果会更好。

与青春期骨质疏松严重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