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预防席汉综合征?
席汉综合copy征是产后的一种垂体功能低下的病症,产生的原因是垂体受到损伤,如炎症、缺血、放射线及手术等,破坏了脑垂体组织,使其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
预防席汉综合征,首先要加强营养,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等富含营养的饮食;积极纠正贫血,给予铁剂、叶酸、人参归脾丸、三七补血丸等补血制剂;内分泌药物治疗,补充其功能不足,给予适量的甲状腺素片、可的松。对年轻妇女,为了防止性器官萎缩,可用人工周期治疗。
席汉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畏寒怕冷、疲劳倦怠、面色发白、性欲减退、闭经等症状,为中医肾阳不足症,补肾阳,给予肾气丸、右归丸等,可以逐渐改善症状,恢复性功能,使月经来潮,如配合针灸治疗,疗效会更好。
2、怎样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 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3)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 D),骨肽片等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激素调控(主要有PTH破骨:雌激素、CT成骨;Vit D3双向调节)、营养状态、物理因素(日照、体重)、免疫状况(全身体质、疾病)、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咖啡、饮食习惯、运动、精神情绪)、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障等八个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提高我国亿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关并发症,在美国每年有约37,500患者死于骨质疏松骨折的相关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完全预防,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此外,对于具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患有导致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疾病以及使用可致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患者,及时去除高危因素,给予相应的药物预防治疗尤为重要。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种族;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家族史;生殖系统因素,尤其是过早绝经;与骨密度降低有关的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以及缺乏锻炼、导致无月经的大强度运动(例如马拉松长跑者);饮食因素,尤其是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二者缺乏即可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以及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其他疾病以及用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为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应警惕老年患者容易摔倒的危险因素,包括平衡能力减退、体位性低血压、下肢肌力下降、反应迟钝、用药(如镇静剂)、视力障碍以及认知缺损
3、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病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逐渐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发生变化,使得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检症患者通常没有什么自觉症状,只有一部分病人会有腰背痛的感觉。但如果骨质丢失再继续下去,脊柱骨就会塌陷、压缩、变形,骨皮质就无法支持人体重量,发生脊柱骨折或髋部骨折。
由于骨质疏松是一种“无声无息”的疾病,因而不像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那样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骨质疏松症的最终后果将导致腕部、脊柱和髋部的骨折。据统计,五十岁以上的妇女发生腕部骨折的比例比同年龄男性高十倍,而髋部骨折因并发症而死亡的高达百分之十,死亡率在各种疾病中占第十二位。可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是很大的。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可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会急剧增加,并将成为老年医疗保健的重要问题。
目前世界上诊断骨质疏松症最先进的双光子骨密检查仪可以对人全身及主要骨质易疏松部位进行定量断层扫描,从而迅速、准确的确定被检查者有无骨质疏松症,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4、怎么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最早由Pommer在1885年提出。1993年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症研讨会将该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骨吸收出现、骨小梁稀疏、变细甚至断裂等一系列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现象;骨的脆性增加,强度下降,降低了对原有载荷的承受能力,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也极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女性多见于绝经后,男性多在55岁后。女性发病较早且数倍于男性。除了年龄因素之外,还与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生活方式与机械活动也对骨密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体力活动对骨骼的影响极大,活动越多,对骨的牵拉力越强,就能促使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有利于新骨形成。长期闲居以及各种原因的废用,由于对骨骼的机械刺激不够,以致骨形成少而骨吸收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与骨病长期固定后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缺乏户外活动,日照不够导致维生素D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因此,进行适当的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负重有氧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选择强度过大,速度过快,较为强烈的运动项目,运动负荷过大,易引起骨折、软组织损伤,亦可引发心血管疾病,故在选择体育项目之前,应做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根据医生的意见或建议,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要遵循循序渐进、有计划、有规律的原则,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的强度一定要因人而异,如果体能较好者,运动量可适当加大。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运动后注意放松运动。
5、骨质疏松症怎样防范?
骨质疏松症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它悄无声息地到来,却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人们腰酸背痛,肌肉容易抽筋,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是,容易引起患者在轻微外伤后,导致骨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呢?医学上给骨质疏松症下的定义是,单位体积骨组织的量低于正常,骨小梁的数量减少,间隙加大。其基本特征是骨组织的体积减小,而非骨的组成成分的变化,也就是骨小梁的数量减少,骨矿物质与有机物的比例仍正常。
患骨质疏松症时,同样是原来的骨,但其质量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骨内的主要矿物质钙盐大量流失,其内部变得相当松软,强度明显下降,很容易发生骨折。
对于避免骨质疏松症,树立现代预防观,这是头等重要的,因为一方面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综合征,治疗办法不多,难以短期治愈,加之本病又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发生的,不易及时发现;而早期预防却是可行的,因此有人称早期预防工作为“一本万利”之举。
①饮食。保证钙的摄入量是各项预防措施中的中心环节,最为重要,还有磷及维生素D的摄入。成人每日需钙1000毫克;妊娠与哺乳女士、绝经期、老年人及糖尿病、肾病、胃肠病患者等还应增加500毫克。
②在进食调配中,要力求营养均衡,饮食多样,粗细搭配,尤以多进食含钙多的食品,如牛奶、鱼虾、豆类、鸡蛋及绿色蔬菜。
③在饮食制作中尽量减少钙及维生素D的损失和有利于钙的吸收,如加工鱼、肉时加一点醋,不仅调味,而且可增加钙的溶解,促进钙的吸收。
④运动可增强人体骨矿物质含量,活动又可刺激骨形成,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方式并非固定,有氧运动中的步行、慢跑、游泳、滑冰、骑自行车、练太极拳等均可。对于上述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的特殊人群,尤应强调采用与体力适合的运动项目,不可“随弯就弯”地任其卧床而不活动,这对瘫痪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⑤除忌烟、酒外,还要少喝咖啡,因咖啡同吸烟一样可促进本症的发生。
⑥充足的日光浴也是预防本病的必要条件之一,尤其北方的冬季更应保持充足的日照,妊娠哺乳期的女士更应长期坚持。
⑦已确定为骨质疏松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