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缺钙是主要原因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的丢失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地,对于老年人来说,轻者会影响身体功能,如果情况严重,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骨质疏松症通常表现为骨矿物质含量低、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和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是疼痛、驼背、身高下降、骨折等。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病。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一定会患骨质疏松症,更不用说骨折了,关键在于如何尽早有效预防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骨质疏松症从儿童时期起就潜伏着。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和不良嗜好会增加一生中任何时候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症应该从孩子开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紊乱疾病,其特征在于骨微结构损伤、骨矿物质成分和骨基质持续减少、骨变薄、骨小梁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增加。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钙缺乏。当然,钙调素和维生素D也非常重要!此外,内分泌因素是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骨质疏松症是由女性患者雌激素缺乏和男性性功能障碍导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中尤其常见。
骨质疏松症不仅仅是缺钙,一些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尽管他们补充了大量的钙或维生素D但还是骨质疏松;相关研究得出结论,为了提高骨密度和预防骨质疏松症,一方面需要补充钙,另一方面,钙只有在加载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被骨组织吸收。也就是说,缺钙的人应该参加适量的锻炼,使骨骼“承重”,这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提高补钙的效果。
2、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身体中缺少()A.含钙的无机盐B.含锌的无机盐C.含碘的无机盐D.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如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缺锌会导致味觉发生障碍;缺碘易患大脖子病;缺铁易患贫血.
故选:A
3、老年人为什么易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65 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5% ~ 50%,绝经后妇女每3 人中即有1 例,在80 岁以前,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4 倍。
老年人为什么易患骨质疏松呢? 其病因有如下几点。
(1)年龄。40 ~ 50 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骨实体逐渐减少,骨质消失率,在男子每年为0.5%,女子每年为1%。
(2)饮食钙不足。导致净钙吸收呈负平衡,为了维持血钙恒定,就必须从骨骼中动员钙进入血液,钙摄入不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已得到临床证实。
(3)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尤为显著,此激素水平增高使骨质吸收活动增强,骨质消失增快。
(4)维生素D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低。维生素D 可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使肠黏膜对钙的主动吸收增加。维生素D 不足,影响钙的吸收。
(5)雌激素缺乏。妇女在绝经后的负钙平衡是绝经前的2 倍或更多,因此,雌激素对骨质吸收可能有一种张力性抑制作用,雌激素缺乏则导致骨质吸收增加。许多研究证明,绝经后妇女用雌激素治疗可减少骨质消失,停药则复如故。
(6)活动减少。老人长期卧床不动,室外活动减少,骨内的钙、磷大量流入血中,经肾排出体外,钙、磷大量丢失使老年人的全身或不活动部分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
老年人常于椎体或长骨骨折时发现此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疼痛沿脊柱向外扩散,夜间和清晨醒来时明显,日间减轻。弯腰,肌肉运动,咳嗽,打喷嚏和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诊断方法:当X 片阳性或骨活检证实,再加上无吸收功能障碍,患者能活动,血清中的钙、磷正常,碱性磷酸酶正常时,可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即老年骨质疏松。但如果碱性磷酸酶升高,低血磷,血中甲状腺素增多,血清蛋白电泳异常,高尿钙,或皮质素水平升高时则可排除此症。
治疗措施有如下几点。
(1)如果骨质疏松是由于继发性原因所致,治疗原发性疾病可使病变进展得到控制。骨质疏松的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缺乏有效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手段。因此,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案,以期既能阻止骨质丢失,又能增加新骨合成,从而达到逆转骨质疏松过程的目的。
(2)纠正不适当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最主要的是补充钙质,一般每日需要元素钙1000mg。如碳酸钙3g 含元素钙1200mg,相当于乳酸钙9.3g,葡萄糖酸钙13.3g。
(3)维生素D 和钙剂联合应用能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使骨吸收率降低。如维生素D 用较大剂量,则应每月复查血清钙一次,以免发生高血钙。降钙素、氟化钠也可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但副作用较多,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多开展室外活动,如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舞、练剑、打门球等,以防止因静止不动而出现的钙质丢失。
(5)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动,抑制骨质吸收,使负钙平衡转为正钙平衡,一般用己烯雌酚。
4、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症状。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内分泌因素
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则为睾酮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特别多见,卵巢早衰则使骨质疏松提前出现,提示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重要因素。
2,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
3,营养因素
低钙饮食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矿化受损,也易发生骨质疏松。
4,废用因素
老年人活动减少,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使老年人较易摔跤,伴有骨量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老年人脑卒中等疾病后长期卧床不起,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5,药物及疾病
抗惊厥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以及卡马西平,引起治疗相关的维生素D缺乏,以及肠道钙的吸收障碍,糖皮质激素能直接抑制骨形成,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又增加肾脏对钙的排泄。
6,其他因素
酗酒对骨有直接毒性作用,吸烟能增加肝脏对雌激素的代谢以及对骨的直接作用。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还可能由以下多种疾病引起:如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泌乳素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