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症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饮食原则
在饮食中添加骨骼所需的营养:首先,我们应选择含钙、蛋白质高的食品,如排骨、蛋、豆类及豆制品、虾皮、奶制品,还有海带、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其次,适当补充维生素D。如果脾胃功能衰弱的人,可以选用中药补脾健胃,保证脾胃功能正常。再次,应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维生素C。改变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主要是减少动物蛋白、盐、糖的摄入量,尽量少用含太多镁、磷的饮料和加工食品,同时,咖啡因、香烟、酗酒也造成钙流失,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尽量避免。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牛奶、奶渣、酸牛奶、蛋黄、蘑菇、酵母、鱼、鱼肝油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西红柿、青椒、草莓、卷心菜、土豆等。含钙的食物有:牛奶、酸奶、奶粉、奶酪、豆腐、豆腐干、腐竹、青菜、油菜、芹菜、荠菜、雪里蕻、西兰花、海带、紫菜、芝麻酱、虾皮等。此外还要注意烹调方法,适量加醋,可以增加钙的溶出和吸收。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原则 ( )。
d
3、如何对骨质疏松进行 营养治疗
骨质疏松症可以多注意的饮食:
1、合理补钙多吃富含钙食物,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每天补钙剂500~1000mg。 2、注意钙磷比值钙磷比值应以1~1.5:1为好。 3、充足微量元素补钙同时,补微量元素锌和铜比单纯补钙效果好。氟对骨骼与牙齿形成有重要作用。氟化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范围是每天吸收10~20mg氟。 4、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活性维生素D3对骨健康作用是双重的,补充足够维生素D,不仅可以提高骨密度,也可提高骨强度。维生素A参与骨有机质胶原和黏多糖的合成,对骨骼钙化有利,饮食不足时,应再额外补充维生素A。
运动治疗:1、适量运动 要想让骨骼变得强壮,抗骨折的能力提高,运动是个好办法。建议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并持之以恒。 2、阳光要多接受阳光照射,这可以增加钙从小肠的吸收。需要提醒的是,晒太阳要尽量使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如果在晒太阳时皮肤出现发红、出汗过多等症状,要立即停止。
饮食和运动的治疗只是骨质疏松的辅助治疗,需要根据骨质疏松的病因做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饮食运动的综合治疗。
摘自: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诊疗北京基地309医院骨内科
4、简述骨质疏松药物的分类及合理补钙的原则
人体的骨骼主要是承担人的体重和保证人的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结构,因此必须要足够的坚强。骨本身是由很多很密的网状组织构成的,包含蛋白质、矿物质(钙)等。如果某些原因导致骨含有的矿物质逐渐减少到一定程度,这样骨头就会变得很软弱,就没有足够力量去承担身体活动产生的力量,骨头也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折断。这个过程是无声无息的,自己是感觉不到的,等到骨质丢失到一定程度发生了骨折的时候往往才被发现。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所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脏病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主要的应该是关注原发性的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其作用主要分为三类。
(1)骨吸收抑制剂。①激素替代疗法。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已有70多年历史,国际上普遍接受该法。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疗法。常见药物有:尼尔雌醇、雌二醇、雌三醇、利维爱(替勃龙)等。②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类似雌激素的化合物,它与雌激素作用非常相似,但可完全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和乳腺的刺激,不引起子宫内膜和乳腺细胞增生,不增加致癌危险。常见药物有雷洛昔芬。③二膦酸盐。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骨吸收抑制剂,二膦酸盐与雌激素作用相似,但后者仅用于女性,而二膦酸盐男女均可使用。该类药物可分为3代:第一代有依替膦酸二钠、氯屈膦酸二钠;第二代有替鲁膦酸钠、帕米膦酸钠;第三代有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依本膦酸钠等。④降钙素。是人体调节骨钙代谢的一种内源性激素,是治疗伴有骨痛、高钙血症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目前能够人工合成的有4种,即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人降钙索和猪降钙素,前两种更为常用。常用药物有:密钙息和益钙宁。
(2)骨形成促进剂。①甲状旁腺素。它是体内钙平衡的主要调节者,对骨骼有合成作用,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减少其程序性死亡,促进骨形成,并显著减少松质骨的丢失及骨小梁厚度的减少。目前已有重组甲状旁腺激素上市。②氟制剂。 氟化物是一种强有力的骨形成刺激剂,有稳定骨盐晶体结构的作用,抑制骨质吸收,促成骨细胞分裂,显著增加中轴骨的骨质量。常见药物有氟化钠、单氟磷酸钙(特乐宝)。
(3)骨矿化药品。①钙剂。足量钙的摄人对正常骨的发育和维持是必要的,钙人量不足可降低骨量峰值和随衰老所致的骨量丢失。目前临床应用的钙剂很多,常见药物有碳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枸橼酸钙、氨基酸鳌合钙、盖天力、龙牡壮骨冲剂、钙尔奇D、凯思立D和乐力胶囊等。②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是促进人体钙吸收的重要元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都存在维生素D的生成和代谢障碍,导致活性维生素D的减少,因此必须加以补充。常见药物有阿法D3、活性维生素D3、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等。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其作用主要分为上述三类,其他如骨生长因子制剂及中药也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需要用骨吸收抑制剂,防止骨量继续降低,而且需同时使用刺激骨形成的药物以增加骨量,可采用联合用药。骨吸收抑制剂只能维持骨量和暂时骨形成增加,骨形成刺激剂才能有效地提高骨量,这是目前世界治疗骨质疏松症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
2. 骨质疏松患者怎样科学合地补钙?
钙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全身99%的钙贮存在骨骼与牙齿中,组成身体最坚硬的部分。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并且促进骨矿化,而骨骼作为贮钙的主要场所又承担着维持血钙浓度稳定的重任。所以,钙与骨骼健康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
严重缺钙可导致动物与人类骨质疏松的模型早已公认为不可质疑的科学事实。大量观察性研究和随机的临床试验的数据表明,补充钙和(或)维生素D能减少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和发生摔倒的危险。目前对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地位基本达到国际共识,即对摄钙不足的人群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有益的,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
钙补充剂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这充分说明其重要性。钙对骨骼健康虽然是有益的,但降低骨折危险的作用是微弱的,因此单纯补钙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唯一和全部措施,而是基础措施之一,同时还应当注重营养、锻炼、接触阳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有明确危险因素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或已经是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除补钙外,需要与其他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及治疗措施联合应用。
总之,钙不仅是维持骨健康的基本元素,也是参与全身多系统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尽管单纯补充钙剂不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全部措施,但的确是重要的基础措施。因此,钙不能不补,也不能滥补。科学合理地选择钙剂和补充钙剂,才能
真正地做到既安全又受益。
3. 目前市场上常用补钙制剂有哪些?
钙是人体终生所需的元素,人体总钙量的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骨骼正常生长和达到峰值骨量的物质基础。缺钙可引发几十种疾病,包括软骨症、抽搐症、肾结石和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
钙制剂是防治钙缺乏症的重要药物。目前市场上的口服补钙制剂种类繁多,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钙制剂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成盐的性质分成三类即无机钙制剂类、有机钙制剂类、天然生物钙制剂类。无机钙如碳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钙如乳酸钙、枸橼酸钙、氨基酸鳌合钙等;天然生物钙如活性钙、盖天力、龙牡壮骨冲剂等。
(2)依据钙制剂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代。第一代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制剂及中药龙骨、牡蛎等,其特点是溶解度较低、吸收较差,吸收率均在30% ~40% ;第二代为活性钙及以活性钙为主要原料的制剂,其特点是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生物利用度低,且有些生物钙的制剂中含有对机体的有害的元素,如镉、铋、铅等,长期服用会产生潜在的重金属中毒的可能;第三代为超微粉化碳酸钙制剂和氨基酸钙制剂,如纳米钙、L—天冬酸钙等,其特点是溶解性好、吸收度好(其吸收率一般为60%~80%,也有达90%以上者)、生物利用度高、对胃肠道刺激小,是目前较理想的补钙制剂。
(3)按其组分分为单纯钙及复合钙两类:单纯钙是以碳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其中的某一钙盐作为主体,再与辅料加工而成;复合钙剂是以2种以上的钙盐与酵母及各种维生素组成的(如维丁钙、巨能钙等)以增加钙的吸收,此类制剂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制剂。
补钙原则上应以饮食补钙为主,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供给量,一般不应
提倡用钙剂来补充营养或代替食物补钙。经常接受日光照射和适量运动,可促进钙的吸收以增强体内骨钙的含量。对特殊群体,参考我国钙的每日供给量标准计算:每日补充钙量=钙推荐供给量-每日膳食钙量。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不同剂型的钙剂,对儿童、孕妇、产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补钙,应同时注意必须予以适量维生素D。
4. 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它是指以骨量降低、骨组织结构退变、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骨质疏松症治疗常用雌激素(激素替代治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雌激素在全身多个部位均可发挥作用,具有多方面的效应,其中的某些副作用是绝经后妇女不需要、或者是有害的。长期单独使用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增加,而联合应用雌激素与孕激素则可以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乳腺癌与激素替代治疗的关系各文献报道不完全一致,多数认为连续使用5年以上时,乳腺癌的发生率升高。
因此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时应注意掌握以下原则:①绝经后妇女如有绝经症状,又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应选用雌激素(子宫已切除)或雌、孕激素(子宫完整者)。②对适应证范围妇女进行利弊评估,只要益处超过风险,就有应用价值。③绝经早期应用激素替代治疗不仅可缓解症状,预防骨丢失,还因避免老龄化的影响,可能对心血管及脑起保护作用。④绝经后连续应用激素替代治疗 5年是安全的,如需应用5年以上,经权衡利弊、在病人知道潜在风险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应用。⑤应用的最低有效剂量、药物种类及使用途径应个体化。⑥评估利弊,一般一年一次,以决定是否需要或可以继续应用。
5.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什么?
二膦酸盐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骨吸收抑制剂,近年来,二膦酸盐类药物已发展成为最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剂。由于它能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吸收,因此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龄和绝经后)、制动引起的骨质疏松、骨肿瘤、成骨不全、骨纤维发育不良、炎性骨病等。还可用于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及肝素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另外,双膦酸盐还是恶性肿瘤及佩吉特骨病引起的高钙血症的一线治疗药物。
二膦酸盐与雌激素作用相似,但后者仅用于女性,而二膦酸盐男女均可用。二膦酸盐能抑制骨的吸收,防止骨质丢失,增加钙的利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能较快增加,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症状。二膦酸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①抑制破骨前体细胞的分化和募集,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②破骨细胞吞噬二膦酸盐,导致破骨细胞凋亡;③附着于骨表面,影响破骨细胞活性;④干扰破骨细胞从基质接受骨吸收信号;⑤通过成骨细胞介导,降低破骨细胞活性。
二膦酸盐类药物迄今已开发出十几个品种,按药效学分为3代,第一代有依替膦酸二钠、氯屈膦酸二钠,除抑制骨吸收外,还有抑制正常矿化过程的不良反应,因此主张间歇性、周期性治疗,同时持续服钙剂。第二代有替鲁膦酸钠、帕米膦酸钠,治疗量不阻滞矿化;第三代有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依本膦酸钠等,不但消除了抑制正常骨矿化作用,而且抗骨吸收疗效增强。
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可能是因为药物中所含氨基对消化道的刺激引起。因此,对食管炎、食管溃疡、糜烂、吞咽困难等患者禁用。不良反应除胃肠道反应外,还有注射局部刺激反应,故不宜静注和肌注,应缓慢静滴。
5、骨质疏松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6、骨质疏松症患者要补充哪些营养素?
维生素。
维生素C胶原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足够的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时所需的一种重要酶的活性是必要的。因此,维生素C不足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而且补充维生素C是非常安全的。虽然维生素C的临界缺乏对骨质疏松症有多大影响并不明确,但为了防备万一,服用一些也是值得的。
维生素D维生素D是使钙在肠道被吸收所必要的物质,因此活化维生素D不足就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特别是老年人,维生素D的饮食来源应该首推乳制品,如牛奶等。我们前面讲过紫外线能刺激某些皮脂制造维生素D,因此阳光也是维生素D的绝好来源。所以每天1—2次,每次10分钟处于阳光下是解决维生素D不足的绝好办法。当然不可在阳光最强的时候曝晒,以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为佳。阳光照射后使自身产生维生素D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过量服用的维生素D也是有害的,会增加骨质再吸收。如果在冬季或是寒冷地带日照不足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来确定你的维生素D甩量,一般每天400国际单位的用量是适宜和安全的。
矿物质。
钙人体中几乎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所以钙的新陈代谢与骨质疏松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有实验证明当人体血液内的钙呈负平衡时,骨骼内的钙以每日25毫克的速度向血液释出,久而久之骨骼明显脱钙,造成骨质疏松,所以避免造成钙负平衡是防止骨质疏松的起码保证。一般认为,提高钙的摄入量,特别是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少年来说,保证钙的摄取量是保证其成长和防止骨质疏松的必要措施,另外在哺乳期增加钙的摄取也可减少骨钙的流失。
妇女在更年期开始,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丢失的速度较同龄男子要快得多,在绝经后的数年内,丢失得更快。因此,骨质疏松是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一症。这是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钙磷代谢障碍,此时血清钙是正常的,而x线片可提示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提示其密度下降。这就提示对更年期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除补钙外,还必须补充雌激素,尽量减少骨质流失。
我国有关部门推荐的成人钙摄入量为每日800毫克,但我国传统膳食结构特点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人们从食物中摄人的钙量往往每天只有400—500毫克。纠正的方法除尽量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外,还需要膳食之外再补充一些钙。补充钙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血钙的浓度,而且要使血液中的钙沉积在骨骼上,填补已形成的孔隙,加强骨骼的支撑功能。这也是我国近些年来一些钙制品在宣传中热烈强调沉积的原因所在。钙在消化道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进行,并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钙制剂在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量不足40%,近年来出现的L—苏糖酸钙吸收率较高,且伴随吸收的苏糖酸根促进骨基质合成,有利于骨矿物质规则地排列成骨盐框架结构,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当你选择钙剂时,一定要征询一下医生的意见,注意其成分。
氟化物氟化物是牙齿和骨骼形成时必需的一种矿物质,氟存在于海产食物、动物胶和饮用水中。有研究表明,摄取均衡的钙的同时,配合摄取一定量的缓慢释放型的氟化物,能刺激患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新骨头的成长。但是氟并没有每天推荐摄取量,据某些研究机构统计安全的摄取量在1.5—4毫克。每天的剂量超过20毫克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到这一矿物质的意义,仅在于使大家知道它的作用后,尽量注意含氟化物食物的适量摄取。
镁与硼镁和硼均是维持正常骨骼健康的非常重要的矿物质,两者都可减少钙的流失,硼还可以升高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这些均可以避免钙流失。但两者在我国尚无推行的现成口服制剂,而且镁吸收过量还容易引起腹泻,且易损害肾功能,所以我们暂且尽量摄取含镁食物即可。镁的良好食物来源,包括香蕉、杏、桃、咖喱粉、麦糠;种子食物如谷物、坚果类和豆荚;还有海产品、干香菇和绿叶蔬菜等。
其他铜、铁、锰、磷和锌含量不足时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但至今尚未证实额外补充的必要性。目前来说为了保证矿物质的来源充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饮食多样化,并遵循本节所提供的饮食建议。抑或一定需要补充以上矿物质,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推荐和指导下进行,均不可自行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