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是否属于新农合大病
单纯的骨质疏松是常见病,
根本和大病不沾边,
特别是老年人,
几乎都有,
严重程度高地而已,
再说这病的根源在缺乏锻炼。
2、骨质疏松的五大危害是什么?
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
1、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高。我国现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骨质疏松发生率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56%,在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约为60%~70%。
2、骨质疏松症可以导致患者疼痛,身材变矮,骨折。严重骨痛可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中的影响。
3、骨质疏松的病人骨折发生率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咳嗽可发生肋骨骨折。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者高达12%。轻者可使活动受限,重者须长期卧床,给社会和家人造成很大负担。
4、骨质疏松可以造成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10%~20%。
预防骨质疏松的五种方法:
查骨骼
女性一旦到了更年期,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骨骼健康状况,请医生评估骨折风险。已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应遵医嘱积极坚持治疗。
改劣习
吸烟、酗酒对骨骼的伤害非常严重。要保护骨骼健康,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另外,临床发现,体重偏低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对于女性而言,最好别过度追求苗条。
勤锻炼
每周应锻炼3~4次,每次30~40分钟。锻炼项目可以多样化,抗阻训练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比如,举哑铃、仰卧起坐、武术和瑜伽等。
补维D
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饮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另外,补充维生素D也十分关键,每天晒太阳15分钟,日常饮食可多吃奶制品、鱼类、鱼肝油、坚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剂。
知风险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风险因素包括45岁前绝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骨关节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病史、发生过骨折或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等。
生活中大家应该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重视疾病的危害,在出现了类似的疾病以后,应该及早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治愈疾病。
3、中国人寿保险重大疾病险,都有哪些疾病不在范围之内
在重自疾险领域,会直接拒保的疾病有:
1、冠心病、
2、心肌梗死、
3、心衰、
4、心肌病、
5、慢性阻塞性肺病、
6、慢性肾炎、
7、地中海贫血、
8、脑中风、
9、脑血栓、
10、肺气肿、
11、急进型肾小球肾炎、
12、肾病综合征、
13、乙肝大三阳、
14、丙肝、
15、精神病、
16、抑郁症、
17、I型糖尿病、
18、先天性心脏病
4、骨质疏松症患者要补充哪些营养素?
维生素。
维生素C胶原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足够的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时所需的一种重要酶的活性是必要的。因此,维生素C不足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而且补充维生素C是非常安全的。虽然维生素C的临界缺乏对骨质疏松症有多大影响并不明确,但为了防备万一,服用一些也是值得的。
维生素D维生素D是使钙在肠道被吸收所必要的物质,因此活化维生素D不足就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特别是老年人,维生素D的饮食来源应该首推乳制品,如牛奶等。我们前面讲过紫外线能刺激某些皮脂制造维生素D,因此阳光也是维生素D的绝好来源。所以每天1—2次,每次10分钟处于阳光下是解决维生素D不足的绝好办法。当然不可在阳光最强的时候曝晒,以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为佳。阳光照射后使自身产生维生素D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过量服用的维生素D也是有害的,会增加骨质再吸收。如果在冬季或是寒冷地带日照不足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来确定你的维生素D甩量,一般每天400国际单位的用量是适宜和安全的。
矿物质。
钙人体中几乎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所以钙的新陈代谢与骨质疏松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有实验证明当人体血液内的钙呈负平衡时,骨骼内的钙以每日25毫克的速度向血液释出,久而久之骨骼明显脱钙,造成骨质疏松,所以避免造成钙负平衡是防止骨质疏松的起码保证。一般认为,提高钙的摄入量,特别是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少年来说,保证钙的摄取量是保证其成长和防止骨质疏松的必要措施,另外在哺乳期增加钙的摄取也可减少骨钙的流失。
妇女在更年期开始,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丢失的速度较同龄男子要快得多,在绝经后的数年内,丢失得更快。因此,骨质疏松是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一症。这是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钙磷代谢障碍,此时血清钙是正常的,而x线片可提示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提示其密度下降。这就提示对更年期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除补钙外,还必须补充雌激素,尽量减少骨质流失。
我国有关部门推荐的成人钙摄入量为每日800毫克,但我国传统膳食结构特点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人们从食物中摄人的钙量往往每天只有400—500毫克。纠正的方法除尽量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外,还需要膳食之外再补充一些钙。补充钙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血钙的浓度,而且要使血液中的钙沉积在骨骼上,填补已形成的孔隙,加强骨骼的支撑功能。这也是我国近些年来一些钙制品在宣传中热烈强调沉积的原因所在。钙在消化道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进行,并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钙制剂在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量不足40%,近年来出现的L—苏糖酸钙吸收率较高,且伴随吸收的苏糖酸根促进骨基质合成,有利于骨矿物质规则地排列成骨盐框架结构,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当你选择钙剂时,一定要征询一下医生的意见,注意其成分。
氟化物氟化物是牙齿和骨骼形成时必需的一种矿物质,氟存在于海产食物、动物胶和饮用水中。有研究表明,摄取均衡的钙的同时,配合摄取一定量的缓慢释放型的氟化物,能刺激患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新骨头的成长。但是氟并没有每天推荐摄取量,据某些研究机构统计安全的摄取量在1.5—4毫克。每天的剂量超过20毫克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到这一矿物质的意义,仅在于使大家知道它的作用后,尽量注意含氟化物食物的适量摄取。
镁与硼镁和硼均是维持正常骨骼健康的非常重要的矿物质,两者都可减少钙的流失,硼还可以升高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这些均可以避免钙流失。但两者在我国尚无推行的现成口服制剂,而且镁吸收过量还容易引起腹泻,且易损害肾功能,所以我们暂且尽量摄取含镁食物即可。镁的良好食物来源,包括香蕉、杏、桃、咖喱粉、麦糠;种子食物如谷物、坚果类和豆荚;还有海产品、干香菇和绿叶蔬菜等。
其他铜、铁、锰、磷和锌含量不足时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但至今尚未证实额外补充的必要性。目前来说为了保证矿物质的来源充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饮食多样化,并遵循本节所提供的饮食建议。抑或一定需要补充以上矿物质,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推荐和指导下进行,均不可自行乱用。
5、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有哪几类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如长期卧床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或性腺疾病等;肾病、类风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肿瘤病变等;药物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指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0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骨质疏松,无潜在疾病,发病原因不明。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
6、骨质疏松还有分类吗?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7、新华2015健康无忧60种重大疾病包含哪些?
这个不知道,市场上有一个重大疾病基因解码不知是不是您说的。由佳学基因提供,可检测36项肿瘤和150项重大疾病。列表见下面。
项目名称
重大疾病风险评估套餐
长QT综合征
短QT综合征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颤
心律失常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性猝死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肥厚型心肌病
风湿性心脏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
原发性高血压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肥胖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桥本氏甲状腺炎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非毒性甲状腺肿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骨质疏松症
痛风
维生素D缺乏病
淀粉样变性
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胰腺炎
胆结石
胆囊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慢性腹泻
肠易激综合症
克罗恩病
麦胶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黑斑息肉综合征
偏头痛
丛集性头痛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ACI
额颞叶痴呆
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
癫痫
特发性震颤
发作性共济失调
重症肌无力
迟发性运动障碍
周期性瘫痪
视神经脊髓炎
肌萎缩侧索硬化
多发性硬化
腓肠肌萎缩症
不敏感疼痛
不宁腿综合征
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厌食
焦虑症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
失眠
抑郁症
躁狂症
躁郁症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气肿
特发性肺纤维化
结节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囊性纤维化
中耳炎
神经性耳聋
耳硬化症
老年性耳聋
梅尼埃病
慢性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
龋病
牙周炎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
老年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
干燥综合征
巨细胞动脉炎
高IgE综合症
反应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白塞氏病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
银屑病
硬皮病
寻常型天疱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过敏性紫癜
银屑病性关节炎
变形性骨炎
IgA肾病
前列腺增生
多囊肾病
肾结石
1型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
遗传性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
尿黑酸症
家族性良性血尿
Denys-Drash 综合征
范科尼综合征
雀斑
着色性干皮病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侧凸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关节炎
非创伤性骨头坏死
慢性背痛
指甲髌骨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