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不是一个临床诊断,只是一个影像学现象,临床上有100多种病会出现骨质增生,骨质增生只有一起周围的炎症才会出现疼痛,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不代表增生就会消失。
2、判断骨质疏松是看血钙高低还看骨密度的高低?
当然看骨密度了,因为直接反映你的骨质问题。而血钙测出来的只是一个表象。
3、中老年血钙高,是钙补多了吗?
一些中老年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钙水平明显增高,便认为自己体内不缺钙,就不再补钙了。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 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钙大部分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形式储存于骨骼中,血液中的钙还不到全身总量的1%。
正常情况下,血钙会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血钙浓度比较稳定,正常值为2.25~2.75mmol/L(9~11mg/dl)。
当血钙低于1.75mmol/L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升高,可发生手足搐搦。
当血钙大于2.75mmol/L时,即高钙血症,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乏力、表情淡漠、键反射减弱,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障碍、木僵和昏迷。另外高钙血症时,心肌兴奋性、传导性降低,高钙血症还会对肾脏产生损害。
当血钙大于4.5mmol/L可发生高钙血症危象,患者易死于心脏骤停、坏死性胰腺炎和肾衰等。
所以,一旦血钙高于正常水平,也要提高警惕。对于中老年朋友而言,如果血钙过高不代表体内钙过多,恰恰相反,它说明体内缺钙,可能伴有骨质疏松。因为血液增多的钙是从骨骼中释放流入的,可以看做是体内一种被迫的自我调节。
钙离子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1、钙离子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微量元素,是骨骼和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
2、作为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重要信使,参与了各种细胞代谢和激素代谢的作用。
3、维持细胞膜电位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好多降压药靠的就是这个作用。
4、维持正常神经的传导功能,维持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4、参与凝血功能、脂质代谢、毒素排除等过程。
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个问题,对于老年人而言,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多数不是因为钙补充多了,而是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
甲状旁腺亢进为什么会引起血钙增加?甲状旁腺的功能是调节血钙和血磷的平衡,当血钙不足时,能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促使骨钙向血液中释放钙,当甲状旁腺的功能亢进时骨钙过多向血液释放,会形成高血钙。
甲状旁腺激素(简称PTH),调节机体内钙、磷的代谢。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则PTH分泌不足,使血钙渐渐下降,而血磷渐渐上升,导致低血钙性抽搐,甚至死亡,补给PTH和钙盐可使症状暂时缓解。
当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TH分泌过多时,则使骨钙进入血液,并加强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同时激活维生素D3成为活性D3,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使血钙过高,并抑制肾脏对磷酸盐的重吸收,促进尿中磷的排出,使血磷过低,从而导致钙盐在一些组织中的异常沉积,使组织发生病理性钙化,并可能形成肾结石。又由于骨钙减少,易引起骨折。
治疗方法对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要积极手术治疗,因为这种类型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危害一般具有长期性和进行性特点,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当血钙严重升高时,甚至可以导致昏迷和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
事实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最常见死亡原因就是难以控制的高钙血症。对于这种类型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虽然药物治疗可起到暂时缓解,但其效果会逐步减弱,甚至无效。而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治的办法。
以上是因为疾病导致的高血钙,但是生活中,还有一部老年朋友疯狂的迷恋钙片,总觉得自己缺钙,人为的摄入过多的钙片。
我们知道了钙离子作用很强大,也知道补钙的重要性,但是如果钙补多了,会怎么样呢?钙补充多了,也就是摄入量较多,正常人体会将多余的钙离子排泄出去,但是血钙平衡还是会被打破,导致血中钙离子增加。有人说,对于老年人而言,假如没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离子增加不是好事么?可以参与成骨作用,增强骨骼。但是朋友们不要忽略了钙离子增多的弊端,补多了会出现高钙血症,血管壁通透性、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凝血功能,脂质代谢等都会出现问题。
与体内钙离子浓度自我调节稍有不同,外界摄入过多的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后果:
1、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降低,使脑功能普遍降低,引起老年性痴呆,并有可能过早衰老。
2、引起肌肉兴奋性降低,出现食欲不振、嗜睡、情感淡漠、手足麻木、周身疲惫乏力、骨痛等症状。
3、影响心脏传导功能,可能出现心律紊乱等问题。
4、血钙量常年处在高水平时,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问题。
5、如果长期摄入钙过量,高尿钙可致肾钙盐沉着而发生肾结石,严重可发展为尿毒症。
1、服用钙制剂,请先诊断是否缺钙,必要时检查甲状旁腺功能和骨密度,并由医生评判每天给予钙剂补充。
2、自行购买时,要认真核对所购买的钙制剂的钙含量,不同品牌的补钙制剂的钙含量可相差十几倍。
3、维生素D是钙被骨髓吸收的载体,老年人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4、老年人补钙时,要减少盐的摄入,因为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吸收就越差。
5、女性更年期前后,由于雌激素的变化,身体更容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要特别注意防范。对于这个时期的女性,可以按照上述4点自行选择补钙。
此博士哥哥药学出身,却也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营养师,人帅不帅不知道,但内容一定很帅!
4、哪个病会引起血钙高,会导致骨质疏松和尿毒症?
一旦血钙高于正常水平,要提高警惕。对于中老年朋友而言,如果血钙过高不代表体内钙过多,恰恰相反,它说明体内缺钙,可能伴有骨质疏松。
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个问题,对于老年人而言,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多数不是因为钙补充多了,而是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
甲状旁腺亢进为什么会引起血钙增加?甲状旁腺的功能是调节血钙和血磷的平衡,当血钙不足时,能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促使骨钙向血液中释放钙,当甲状旁腺的功能亢进时骨钙过多向血液释放,会形成高血钙。
甲状旁腺激素(简称PTH),调节机体内钙、磷的代谢。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则PTH分泌不足,使血钙渐渐下降,而血磷渐渐上升,导致低血钙性抽搐,甚至死亡,补给PTH和钙盐可使症状暂时缓解。
当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TH分泌过多时,则使骨钙进入血液,并加强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同时激活维生素D3成为活性D3,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使血钙过高,并抑制肾脏对磷酸盐的重吸收,促进尿中磷的排出,使血磷过低,从而导致钙盐在一些组织中的异常沉积,使组织发生病理性钙化,并可能形成肾结石。又由于骨钙减少,易引起骨折。
治疗方法对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要积极手术治疗,因为这种类型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危害一般具有长期性和进行性特点,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当血钙严重升高时,甚至可以导致昏迷和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
事实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最常见死亡原因就是难以控制的高钙血症。对于这种类型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虽然药物治疗可起到暂时缓解,但其效果会逐步减弱,甚至无效。而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治的办法。
以上是因为疾病导致的高血钙,但是生活中,还有一部老年朋友疯狂的迷恋钙片,总觉得自己缺钙,人为的摄入过多的钙片。我们知道了钙离子作用很强大,也知道补钙的重要性,但是如果钙补多了,会怎么样呢?钙补充多了,也就是摄入量较多,正常人体会将多余的钙离子排泄出去,但是血钙平衡还是会被打破,导致血中钙离子增加。有人说,对于老年人而言,假如没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离子增加不是好事么?可以参与成骨作用,增强骨骼。但是朋友们不要忽略了钙离子增多的弊端,补多了会出现高钙血症,血管壁通透性、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凝血功能,脂质代谢等都会出现问题。
【不药不药】简介此博士哥哥药学出身,却也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营养师,人帅不帅不知道,但内容一定很帅!
5、血钙正常,就不会缺钙了吗?
若人体消化吸收不好,或者每日饮食钙不足,就会导致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多,促进破骨细胞活跃,使骨骼中结合的钙转变为游离钙而释放入血液中来维护血钙的平衡。所以查血钙来判断机体是否缺钙是不科学的。
由于甲状旁腺不断接受缺钙的刺激,持续过量的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进而导致甲状旁腺机能逐渐进入亢进状态,这样就会引起血钙增高的情况,血钙过高又会引起诸如心脏节律等方面的问题,这时血钙的自稳系统又会发挥其调整保护作用——我们颈部的另一个腺体:甲状腺开始分泌降钙素,把血液中升高的钙搬迁到其他组织中去,从而维持血钙浓度的稳定,这个过程叫做钙“迁徙”过程。这个“迁徙”过程虽然使血钙浓度降下来,但是却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1、“迁徙”到骨骼上:引起骨质增生,长骨刺。
2、“迁徙”到泌尿道、胆道中:形成各种结石。
3、 “迁徙”到动脉壁上: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
4、“迁徙”到神经细胞中:引起神经细胞的老化,是引发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
5、“迁徙”到其他组织器官:这时细胞外液与细胞内钙浓度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机体软组织的硬化。这种结果使机体多个器官功能退化减弱,是人类过早地出现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钙异常“迁徙”前提是什么?
当然是缺钙。
什么样的人缺钙呢?
注意力不易集中的人;
乏力多汗的人;
指甲增厚变脆的人;
便秘、腹泄的人;
失眠易疲劳的人;
食欲不振或食欲亢进的人;
心慌气短的人;
头发无光分叉的人;
遇冷遇热易发生腿抽筋的人;
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的人;
腰酸、背痛、腿抽筋的人;
指甲上出现小白点儿的人;
经常浑身疼的人。
6、血钙髙是怎么回事
血清钙升高:高血钙症比较少见,引起血钙增加的原因有溶骨作用增强,小肠吸收作用增加以及肾对钙的吸收增加等。可见于下述情况。
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素,多见于甲状旁腺腺瘤,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等情况。
2)甲状旁腺素异位分泌:某些恶性肿瘤可以分泌甲状旁腺素,如肾癌、支气管癌等,但此种情况如未发现原发癌瘤,则很难诊断。
3)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引起血钙升高最常见的原因。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肺癌等伴有骨转移时有大量骨质破坏,而肾和肠又不能及时清除过多的钙,遂引起高血钙。
4)维生素D中毒,多因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预防佝偻病,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而引起,但此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5)其他:此外高血钙还可见于类肉瘤病、肾上腺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酸中毒、脱水等情况。
有一些中 老年人 ,在做身体检查时发现血钙水平明显增高,便认为自己体内钙过剩而无需补钙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年人钙过高不代表体内钙过多,恰恰相反,它说明体内缺钙。血液增多的钙是从骨骼中释放流入的,可以看做是体内一种被迫的自我调节。 摄人体内的钙约99.5%都作为骨盐的成分,存在于骨骼和牙齿。血液中的钙只占极少部分(每100毫克血液含钙9—11毫克),不过其生理功能却十分重要,其中之一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一旦血钙低于生理水平,神经肌肉兴奋性便立即升高,引起肌肉自发性收缩, 医学 上称之为“抽搦”(俗称“抽风”)。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体内有一套完善的调节机制,保证血钙保持在生理水平。具体说,一旦钙摄入不足或其它原因使血钙降低时,体内的甲状旁腺便立即分泌和释放甲状旁腺激素,后者迅速动员骨骼中的钙外流入血,于是血钙升高,从而避免肢体发生抽风。 由此可见,如果体内不缺钙,血钙水平不降低,也就不必动员骨骼的钙流人血液,血钙水平也就不会高于正常范围。所以说,老年人如发现血钙过高并不是好现象,本质是缺钙,应在 医生 指导下及时补钙,以免经常动员骨骼的钙外流,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 骨质疏松 或骨软化。
7、血钙高的中老年人要补钙吗
血钙高的中老年人需要补钙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血钙的含义 。人体除了骨骼和牙齿含有丰富的钙之外,全身软组织和血液中均含有钙,大约占总钙量的1%,这部分钙浓度相对稳定,它与骨钙保持着动态平衡并肩负着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虽然血钙浓度要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以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但不同年龄和昼夜之间均有浓度变化。青少年(包括儿童)和中老年人的血钙浓度高于壮年人。20岁以前(骨峰值形成前),人体处于钙摄入大于钙排出的正钙平衡,51岁以后,人体进入了钙丢失大于钙摄入的负钙平衡。老年人由于活动能力下降、少运动、膳食摄入营养相对减少,肠钙的吸收功能自然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现钙缺乏的情况,倘若胃、肾、肠再有毛病,或者有慢性腹泻、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受某些药物等影响,钙缺乏就更为严重。缺钙使血钙浓度降低,低血钙刺激人体自稳功能的结果是促进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以下称PTH),PTH作用于骨骼,促使骨骼脱钙而游离到血液中。虽然PTH的分泌受血钙浓度的调控,如果处于长期的钙缺乏状态,使甲状旁腺长期受低血钙的刺激而分泌过多的PTH,这种代偿性的机能亢进,促使骨骼超量脱钙,势必引起骨质疏松,同时使血钙浓度持续走高,且高于正常的壮年人。有的老年人既有骨质疏松(骨密度低)又有骨质增生(降钙素的代偿作用),均为缺钙所致。但是,不少老年人,甚至某些医务工作者并不清楚中老年性血钙浓度升高的生理机理,不去努力增加钙质的摄入量和肠钙的吸收量,来扭转负钙平衡,降低血清中PTH的含量,从而阻止钙外流和骨钙的病理性迁徙,反而错误地认为,血钙偏高者忌食含钙高的食物,更不能外补钙剂,岂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对于老年人由于钙缺乏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和衰老的进程是雪上加霜。实际上,中老年人由于血钙自稳系统的变化,虽然骨钙不断丢失,摄入钙量不足,血钙浓度的变化并不明显,有的反而轻度升高。人过50岁以后,血清钙含量明显增高,71岁以后,血钙浓度逐渐达到人生的最高水平,但体内总钙量仍在逐年减少。笔者曾在20世纪90年代监测过(大约3个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高干病房老年人血清中锌、铜、铁、钙、镁、铬、镍、锰、锗的含量,其中血钙浓度几乎均不低于正常成年人。有的中老年人因受缺钙之苦,已经很重视补钙,但又怕血钙太高,会出现高血钙综合征或钙中毒,实际上高钙血症的发生率是极为少见的,仅为十万分之一或更少。在服用钙剂和钙吸收促进剂时,应按医嘱适时检测血钙浓度,一般血钙浓度在90~110ug/mL(微克/毫升) ,如果较长时间超过120ug/mL,则应加测骨密度,并请教医生。另外,有些中老年人虽然很重视钙营养的摄入,又额外添加了钙补剂,却仍然缺钙,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摄入钙量不足。老年人必须要摄入超出一般成年人的钙量,才能保证肠钙绝对量地增加,只有膳食钙(包括钙补剂)摄入量增加了,肠钙的吸收量才能相应地增加。钙剂的摄入,一定要按照钙元素的绝对量来计算。如果计划每日补充钙500mg那么就市面热销的乐力钙(每瓶1克×30粒),就需要日服2粒,因为每粒只含250mg元素钙,而且真正能被吸收的还不足70%。这和广告宣传的一天只服一粒是不相符合的!所以中老年人补钙的特点是剂量要大,一般人群每日500~1000mg,长期服用也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当然不排除有遗传代谢缺陷的人,补充钙剂后可能会出现高尿钙或促使肾结石形成,这都是极个别的例子。其次是老年人个体情况的差异,如疾病、饮食习惯等原因使吸收利用率不同。第三是钙剂的选用和服用方法不同引起的吸收差异。老年人补钙的特点虽然是剂量要大,但不能顿服,要分服。最好按每日需要量,分成三次服用。两餐之间服用或餐后1~2小时服用,可排除与钙拮抗的因素(例如铁元素的摄入)。第四是一些其他因素,如过多的蛋白摄入,过多地饮用咖啡等饮料(特别是晚餐),都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夜间虽无肠钙的吸收,但尿钙的排泄仍在继续。这种夜间尿钙排出的钙丢失,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动用骨钙来补充的,所以应尽量减少夜尿钙的排出。总之,中老年人应采取多种适合自己特点的补钙方法和保骨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肠钙吸收利用率,扭转负钙平衡,以达到降低血钙或维持血钙正常值、增加骨钙、延缓衰老的目的。
8、血钙正常为何还骨质疏松?
许多儿童家长搞不明白,孩子有缺钙的症状,如烦躁、睡眠不宁、出汗、鸡胸、肋骨外翻,为什么化验血钙往往正常,而进行骨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检查时却发现有骨质疏松和缺钙呢?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钙大部分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形式储存于骨骼中。通俗地讲,骨骼中的钙是“储存钙”,血液中的钙为“流通钙”。人体往往为了保证血钙在正常水平,经常进行着“宏观调控”,不惜动用骨钙,以丢骨(钙)保血(钙)。实际情况是:当人体血钙刚刚下降时,孩子会出现短暂的低钙血症的症状,如烦躁、睡眠不宁、出汗、肌肉疼痛等,这时机体就开始调控,激活破骨细胞,使骨钙进入血液,血钙得以补充,就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这时如果能及时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储存钙”就会得到补充;如果不注意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人体经常丢骨(钙)保血(钙),就会发生骨质疏松。儿童骨质疏松时,常常表现为骨骼畸形,如囟门闭合延迟、鸡胸驼背、肋骨外翻、“O”型或“X”型腿。所以说儿童血钙正常,不一定没有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