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的不同
骨质软化指单位体积内类骨质钙化不足。骨的有机成分,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多,骨骼失去硬度变软、变形,尤以负重部位为著。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本质上来说骨质疏松是骨骼出现了漏洞,像筛子一样,骨质软化就是比正常骨骼要软,硬度不够
2、骨质疏松会导致肌肉一直减少吗?
0
3、为什么会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怎么样造成的?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最早由Pommer在1885年提出。1993年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症研讨会将该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骨吸收出现、骨小梁稀疏、变细甚至断裂等一系列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现象;骨的脆性增加,强度下降,降低了对原有载荷的承受能力,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也极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女性多见于绝经后,男性多在55岁后。女性发病较早且数倍于男性。除了年龄因素之外,还与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生活方式与机械活动也对骨密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体力活动对骨骼的影响极大,活动越多,对骨的牵拉力越强,就能促使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有利于新骨形成。长期闲居以及各种原因的废用,由于对骨骼的机械刺激不够,以致骨形成少而骨吸收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与骨病长期固定后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缺乏户外活动,日照不够导致维生素D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因此,进行适当的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负重有氧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选择强度过大,速度过快,较为强烈的运动项目,运动负荷过大,易引起骨折、软组织损伤,亦可引发心血管疾病,故在选择体育项目之前,应做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根据医生的意见或建议,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要遵循循序渐进、有计划、有规律的原则,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的强度一定要因人而异,如果体能较好者,运动量可适当加大。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运动后注意放松运动。
4、什么是骨质疏松?
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的危害主要还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疼痛,骨质疏松的危害,从骨质疏松引起的症状就可以知道。骨质疏松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第二引起脊柱的畸形。骨质疏松的危害除了疼痛以外,还可以引起脊柱的畸形。患者会发生比如身高变矮驼背等症状,脊柱的畸形还会引起功能的障碍。
第三,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最危险的危害其实就是发生骨折,一些很轻的力量,或者是不小心碰撞,都可能会引起局部出现骨折的情况。这个就是骨质疏松带来的最大的危害,以上就是骨质疏松的坏处。
5、骨软化病和骨质疏松症是一回事吗
、症状、问题...
问医生
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症的区别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了解的具体点
2012.3.2泡**** | 骨科
立即下载专业医生为您回答,下载拇指医生APP
优质回答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骼内单位体积的骨量减少而使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或症候群。因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 ,骨细胞减少 ,骨的结构疏松 ,使骨组织的正常负载功能减弱 ,骨容易变形断裂 ,骨折的危险程度就明显地增加了。骨是由无机矿物质──钙和磷所构成的结晶沉着于由胶原蛋白所组成的骨基质上形成的。骨基质与骨矿物质含量之比呈相对稳定状态。当骨基质无改变 ,而只是骨矿物质钙减少、钙化障碍时称为骨软化。
骨软化症一般是指成年期发病者 ;儿童期发病者则为佝偻病或小儿软骨病 ,表现为方颅畸形、串珠肋、鸡胸、X形或O形腿。所以骨软化症与佝偻病的发病机理是一回事 ,所不同的只是年龄差异。 由此可见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基质、骨矿物质都减少 ,而且是等比减少 ,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所致 ,也就是骨成分或骨量的丢失 ;而骨软化症只是骨矿物质减少。
6、骨质疏松必须治疗吗?
在康复医生指导下的运动训练有利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治疗的介入可提高骨强度、预防跌倒、矫正骨质疏松所致的畸形,及时的康复介入可促进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品质。
65岁的张女士两月前逛超市时不慎跌倒致右腕骨折,于骨科行内固定术。因术后两月右腕部仍有疼痛,屈伸活动障碍,右手握拳困难而来康复医学科就诊,经过问诊了解到张女士2年内还曾发生过腰椎骨折、右上臂肱骨骨折。经过骨密度等相关检查,找到了张女士多次骨折的原因:骨质疏松!
我们知道骨质疏松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身长缩短和驼背,易发生脆性骨折。这其中常见骨折部位为脊柱、桡骨远端、股骨。
根据发病原因,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有老年性和绝经后骨质疏松;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常由甲状旁腺亢进综合征、慢性肾病等疾病或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因素所诱发;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例如妊娠期骨质疏松,同时可伴有家族遗传史。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或患者就诊需去哪个科室?
目前骨质疏松是一个多学科诊治疾病,涉及科室包括: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内分泌代谢科、骨科、康复医学科、临床营养科、肾脏内科等。很多骨质疏松的患者并不了解为什么需要涉及那么多科室,尤其康复医学科常被忽视。由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而非药物治疗涉及到教育、营养、康复等方面。
康复医学科能为骨质疏松患者做点什么呢?
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可提高骨强度、预防跌倒、矫正骨质疏松所致的畸形,而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后,及时的康复介入可促进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疗法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运动能够增加骨组织血流,促进成骨细胞活动。通过改善局部循环,减少钙离子流失。运动和负重还能使钙易于沉着。此外,运动可调节性激素的分泌,改善骨代谢。但是,骨质疏松的患者最好还是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运动。
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疗法包括哪些内容呢?
研究表明,力量训练、有氧训练、牵伸训练、平衡协调及灵活性运动均是康复运动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力量训练:或称抗阻训练,通过增强目标肌肉的收缩活动,增加对骨局部的应力。力量训练中需明确靶肌肉群,设计针对性训练方法,遵循超量负荷原理,循序渐进增加训练负荷,可通过克服沙袋、橡皮筋阻力或者利用自身体重等实现训练目的。腰背部、髋部、腕部是骨质疏松骨折的好发部位,故这些部位的大肌群肌力训练常为目标所在。
牵伸训练:是指将软组织被动地拉长。通过关节被动活动及软组织牵伸对局部骨组织产生应力。在力量训练前后,也可针对性开展牵伸,比如腰背肌的牵伸运动等。
有氧运动: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锻炼。常见有氧训练包括快走、健身跑、骑车、有氧操、跳舞等,这类运动可有效训练大肌群,低-中等强度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的有氧训练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调节激素分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平衡协调及灵活性运动:是老年人防跌倒训练的重要举措之一,可进一步减少因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风险。平衡协调训练的方案包括平衡仪、平衡板以及一些球类活动(拍球、抛球或颠球)等。
医疗体操:可综合应用力量训练、有氧训练、牵伸、平衡训练等运动方法。训练中可采取徒手操或器械操,个体训练或群体训练等不同模式,增进训练的趣味性。
尽管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益处颇多,但运动疗法也需遵循个性化原则。有效的运动处方需要有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并具有特殊的注意事项。
一方面我们需根据疾病的特点设计运动项目,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掌控好运动量,运动量的控制具有很多方法,最常见的是根据自我感觉,一般认为,达到有些疲劳但休息后能改善的程度最佳。此外,运动过程中,需调整好呼吸,避免疼痛,注意运动保护,谨防运动损伤。
7、骨量减少是什么意思
人的骨骼总体呈现“正常——减少——疏松”的态势,在青少年时期将迎来人生中的“骨量峰值”,如果该阶段骨组织储备量充分,可有效避免女性绝经后及老年时骨量的大量丢失,继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得知骨量是否减少要通过“骨密度”检测,骨密度,即“骨骼矿物质(主要是钙)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主要指标,以每平方厘米克(g/c㎡)表示。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判断是否骨质减少看的是T值。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 则表示骨量减少、骨质流失;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
8、骨质疏松都是因为缺钙吗?
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这是大多数人的认知,其实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缺钙只是原因之一。专家向那些还在展示大背包、细高跟的美女们发出警告,这些时尚行头或许让你光彩照人,但你可曾想过,这些看似时尚的行为恰恰是骨骼健康的大敌!脖子僵硬、腰酸背痛都已经在向你发出抗议了,骨骼骨质也在不断流失!有关骨质疏松的重难点问题,你又了解多少? 一、骨质疏松症——绝非简单的“缺钙”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特点是骨量减少,易于骨折。 老年人全身脏器功能减退,特别是肾功能衰退明显,致使体内活性维生素D缺乏,继而引起人体对钙的利用率下降,骨量减少,并且肌肉平衡能力下降更易跌跤,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发生率也大大上升。此外,女性进入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体内雌激素骤减,也会加速骨量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症状。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隐匿起病 骨质疏松,骨量丢失本身,在多数时候并没有症状,因此医学上称其为“寂静的流行病”。老年人只有当骨量丢失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发生腰背疼痛、身高缩短、甚至骨折时,才会对骨质疏松引起重视。 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已经引起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高达20%,致残率更是高达惊人的50%。 三、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饮食+运动+药物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首先,合理饮食,为了维持骨骼健康,每日人体需要从饮食中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老年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00-1000毫克,含钙高的食物包括各种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米、深绿色的蔬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类、蛋类、动物肝脏等。饮食摄入不足者应当补充钙剂。其中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应常规补充钙剂。 除了合理的饮食,维持每日适量的运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适量的户外运动,并保证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预防骨质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适当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肉系统强度,对骨骼健康最为有益的运动是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爬楼梯、网球、跳舞、太极等,均可强化骨骼系统,增强平衡能力,减少骨折发生机率。 重视居家安全,避免跌倒老年人或者是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重视。改善环境,避免跌倒等意外的发生。 就医提示 您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身材变矮、弯腰驼背,这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 2、腰背酸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的腰背酸痛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 3、体型偏瘦、营养状态差,厌食偏食或胃肠道疾病所导致的营养不良。 4、嗜烟嗜酒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5、年龄因素 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中占很大比重,在女性绝经前后,也就是45-50岁开始就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而男性一般在63-77岁之间开始出现雄性激素分泌减少造成骨质疏松症,也应进行骨密度检查。 6、长期用药、其他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易患骨质疏松症,而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多发性内分泌病、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支气管哮喘病、肺心病、强直性脊柱炎、骨肿瘤引起的骨破坏等多种疾病都容易继发骨质疏松症。 以上内容是对“”的简单介绍,因此我们都知道了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有多种,缺钙只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致病因素。
9、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就是骨骼内的孔隙变大变多,也就是说骨小梁量减少,患者的骨皮质会逐步的变薄,即骨骼密度变小,质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