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能X线骨迷度检查是什么
该仪器能以最佳精密度和准确度对骨骼的矿物质状况进行测量、评估、对骨质疏松症提供完整诊断的设备,是检测骨质疏松症最客观、准确的检查仪器,可广泛应用于骨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妇产科等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和防治的骨密度检测,尤其对老年人各种腰腿痛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我院引进的骨密度测定仪为最新一代的产品,可对各种原因、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作出定性定量诊断。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其具有性能先进,全身性,时间短,精确度和准确度高且辐射小等优点,可测量腰椎,股骨近端,全身骨等部位骨密度及脂肪组织含量。
一、骨密度测定仪检查的三大优势:
1.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
2.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
3.对病情的随访及疗效的评估。
二、骨密度测定仪主要用途:
1.根据骨密度、骨强度、骨质量、骨弹性诊断骨质疏松。
2.确定骨折区域预测骨折危险性。
3.椎体骨折风险评估和成分测试。
4.骨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评估。
5.矫形评估。
6.临床科研小动物实验。
7.儿童检测。
8.药物疗效评估。
9.骨质疏松患者跟踪随访。
10、骨质疏松病流行病学调查等。
三、骨密度测定的适应症
成人适应症
1.女性60岁以上男性65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2.女性60岁以上男性65岁以上,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3.有脆性骨折史或者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5.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史。
儿童适应症
10岁以上,缺钙者,软骨病,家族糖尿病史,先天性骨骼神经疼痛,发育迟缓者。
四、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1.45岁前绝经
2.子宫切除或卵巢切除手术
3.月经不规律或月经稀少
4.长期服用类胆固醇药物,长期服用激素
5.摔倒后骨折,受伤后骨折
6.男性性功能降低
7.缺少运动.吸烟.酗酒
8.出现身高变矮,驼背
9.曾有跌倒骨折史
10.低体重偏瘦妇女
五、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1.疼痛
2.身长缩短,驼背
3.骨折
4.呼吸功能下降
六、骨质疏松的危害
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其中腰部.腕部.髋部骨折最为常见,发生椎体骨折后,有相当高的致瘫率,其死亡率较同龄健康妇女增加近九倍,引起髋部骨折患者每年的死亡率为20%,幸存者50%以上的生活不能自理。
2、(1)WHO 规定的白人妇女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以白人青
年成人女性骨密度峰值的人群均值(X)所相应的标准差(SD)为单位,骨量的减少达到或超过2.5SD(T-Score)者,诊断骨质疏松症。必须应用双能X 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腰椎1 ~ 4 以及一侧髋部。T-Score=-1.0 ~ -2.49SD 者,诊断“骨量减少,Osteopenia”。
+1.0 ~ -1.0SD 为正常。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 WHO 诊断标准的“骨密度”,仅仅限于“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的测定值。不能应用单光子、双光子骨密度测定仪,也不能应用定量超声(QUS)或定量CT(QCT)来诊断骨质疏松症。
②应用中国人种女性和男性的骨密度峰值的正常值(X±SD),不应该应用其他人种的正常值。
③目前男性诊断标准,全世界暂时应用白人女性的“2.5SD”的标准,但是男性的“SD”不同于女性的“SD”,不应该混淆。
④“2.5SD”诊断切点是与国际标准接轨,在缺乏明确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该任意在临床诊断中改动。
⑤在“三级甲等医院”骨密度检查室的书面报告中,骨密度不应该仅仅报告为“g/cm2”,一定要计算和写出T-Score 值,临床医生才能据之诊断。否则不符合“三级甲等医院”的条件。
⑥腰椎1 ~ 4 和一侧髋部比较,人们更加重视髋部。不应该忽略以下提示:“DEXA”测定的髋部骨密度减少到“2.5 SD”才是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原因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害仅仅是“髋部骨折”所致卧床期的吸入性肺炎和褥疮的高病死率。
(2)应用WHO 骨密度“2.5SD”的诊断 仅仅是单位体积(cm3)
的骨矿含量(g)的减少,不包括“WHO 骨质疏松定义”中的“微结构损害”和“脆性增加”。
因此,依据WHO 的骨密度“2.5SD”的诊断切点所诊断的,被称为广义的骨质疏松症。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前的WHO 诊断标准,它所对应的病理形态有多种,包括狭义的骨质疏松、骨软化、纤维囊性骨炎等。不应该忽略鉴别骨软化等疾病。
②当前的WHO 诊断标准,它所相应的病因也有多种,包括性激素减少、老年退化变性、维生素D 或钙剂缺乏、多发性骨髓瘤、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对于疑难诊断病例应该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以发现病变的部位、数目、分布,然后进一步选择合理技术方法进行确诊。进行动脉血气检查来筛查代谢性酸中毒,观察是否“BE < -2.3 mmol/L”(国内有人应用-3.0mmol/L 为切点,美欧应用-2.0mmol/L 为切点)。
③不应该忽略脊柱侧位X 线平片的特定意义。大多数DEXA 不能测定侧位腰椎骨密度。尽管30% 的骨量丢失才可见到放射线学骨丢失改变,但是对于侧位腰椎平片已经显示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骨密度仪在测定正位腰椎骨密度时,把椎体前方和后方的韧带钙化和主动脉钙化,都计算为腰椎的骨密度,显示骨密度正常或升高。
所以不应该忽略侧位腰椎平片检查。
④评估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的疗效,不应该仅仅依据“骨密度”
这种“骨量”。应该同时评估“骨微结构” “骨脆性”和“骨折率”。
特定的患者临床研究依靠活检针所取标本研究“骨微结构”,必须遵循特定的医疗法律程序。临床不能进行“骨微结构”和“骨脆性”
检查,因此疗效评估必须同时依靠“骨密度”和“骨折率”的数年观察结果。曾经应用大剂量氟化钠达到“骨密度令人惊异的改善”,但是“骨折率”明显增加也令人惊异。原因是“骨微结构”严重损害。
⑤狭义的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不应该忽略的是,女性既存在绝经后(女性激素缺乏,需要女性激素替代)骨质疏松,同时也存在老年性(退化性病变,需要应用成骨细胞刺激药)骨质疏松症。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则是退化性病变,不能常规应用男性激素替代。
(3)几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推论。女性围绝经期已经比前5 年出现明显骨量减少,尤其绝经后5 ~ 7 年为快速骨丢失期。女性比男性峰值骨量小,骨丢失时间提前且速度快得多。因此不应该忽略,广大绝经后数年的女性,即便不进行DEXA- 骨密度检查,多数人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年代越久,骨质疏松症越严重。中国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8 岁,因此60 岁妇女几乎全部进入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症的范围。甚至围绝经期女性,即便不进行骨密度检查,骨量减少的比例也相当大。男性则不能进行这种简单的推论。
(4)绝经后或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以同时存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肾小管酸中毒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尤其不应该忽略:老年女性的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升高。
(5)不应该夸大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至今尚未确立以下生化指标对临床有多大用途:骨形成指标,包括血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骨吸收指标,包括尿羟脯氨酸、尿吡啶啉交联物、尿Ⅰ型胶原N 末端交联肽。这些测定或许有助于预言骨丢失速率和治疗反应,或许有助于诊断某些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
(6)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如下。
正常: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不低于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1个标准差值。
骨量减少: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为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1 ~ 2.5 个标准差值。
骨质疏松: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低于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2.5 个标准差值。
重度骨质疏松: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低于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2.5个标准差值,并有1 个或多个部位骨折。
//骨质疏松症如何鉴别诊断?
3、女性标准骨量
(1)骨量增长期:从出生至20岁,随年龄增长骨量持续增加。其中7~8岁的男女儿童以及13~14岁的女少年和15~16岁的男少年有两个快速的骨量增长期。该期男性增长速度快于女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和19%,这也是最终男性骨密度峰值高于女性的原因。
(2)骨量缓慢增长期:从20~25岁,骨量仍在缓慢增加,年增长率为0.5—l%。
(3)骨量峰值相对稳定期:女性从25~30岁,骨骼生长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骨密度也处于一生的峰值期,男性从25-35岁骨骼生长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女性骨峰值低于男性,该期约维持5-10年。
(4)骨量丢失前期:女性从30~49岁、男性从35~65岁,骨量呈轻微丢失,女性年丢失率为0.4%~0.6%,男性为0.3%~0.5%。
(5)骨量快速丢失期:主要见于绝经后女性,绝经后l—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年丢失率为 1.5%~2.5%,该期约维持5~10年;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
(6)骨量缓慢丢失期:65岁以后,女性骨量丢失速率降低到绝经前水平,男性亦较以前出现一些轻微的骨量丢失,骨量年丢失率约为0.5%~1%。
4、严重骨质疏松的标准是什么?
严重骨质疏松主要通过以下标准给予评估和诊断:
1、骨密度检测值(T值):如果患者髋部、股骨颈、腰椎等任一部位骨密度T值低于-2.5,则可能引发严重骨质疏松;
2、脆性骨折:既往发生过腕部、髋部、腰椎等脆性骨折,则意味着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临床上只有符合以上两种因素,才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5、如何检查骨密度?是需要抽血吗?
其测量时间短,精确度高,放射剂量低,费用低。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的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可用于脊柱, 髋关节和全身扫描,测量骨钙盐的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骨骼的强度指数( Stiffness Index, SI), 然后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量化诊断标准得出明确的诊断。骨密度仪还可用于骨折风险的评估,治疗效果的随访监测以及肌肉/脂肪的成份测定,代谢性骨病的评估,满足骨科,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放射科,运动医学,核医学科等多学科的临床和科研的需要。在国外,常被健康俱乐部用于指导减肥瘦身和形体重塑。
临床意义有些老人会认为自己岁数大了,患有骨质疏松症是恨正常的,补点钙就行了,用不着做骨密度测量。其实不然,大多数老年人都有骨质疏松症,但每个人患病程度都不一样;您天天补钙,到底有没有补进去了,现在您的骨密度到底是多少了,做一个骨密度测量,这些您就会很清楚了:
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医生利用骨密度测量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2、 骨折风险评估 骨密度(BMD)能够预测骨折风险,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您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您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3、 监测BMD的变化 您做了一次骨密度以后,您就拥有一份骨骼档案。通过结果对比,可以评估您的治疗是否有效,很方便地监测您的骨骼变化。
骨质疏松在早期一般没有症状,故被称谓“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所以定期检查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非常必要。
骨密度报告将自动给出您的骨密度测值,并于正常人的顾量峰值比较得出T值,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正常:T值>-1
骨量减少:-1
6、什么是骨密度T值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由于测量方法的日益改进和先进软件的开发,使该方法可用于不同部位,测量精度显著提高。除可诊断骨质疏松症之外,尚可用于临床药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6)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是扩展资料:
需要检查的人群:
1、儿童:早产/低体重,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儿童;疑似佝偻病(夜惊、多汗、鸡胸、O形腿等);偏、挑食,厌食及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儿童;生长痛、夜间磨牙等及发育期青少年。
2、孕妇: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哺乳期的妇女。
3、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4、其他人群:
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7、骨密度正常值 三个值各代表什么意思
"骨密度的正常值,通常还是指的双能X线骨密度的检查,在骨密度检查的报告当中,可以看到骨密度的实测值以及T值和Z值,大家关心的实际上是骨密度的T值和Z值。
是指测到的骨密度和同性别峰值骨密度比较它的标准差,T值的标准是-2.5,也就是说T值在大于-1的时候,叫骨量正常,在-1到-2.5之间的时候,叫骨量减少,那么小于-2.5的时候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这个T值经常用于绝经后的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的诊断,对于50岁以下的男性和绝经前的女性,经常用Z值来做诊断标准,Z值指的是与同性别的同龄人骨密度进行比较的一个标准差,Z值的值就是-2.0。
也就是说当Z值小于-2.0的时候,就诊断为低骨量,这一般可能是一些代谢性骨病导致的。
(7)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是扩展资料:
骨密度的测量结果与健康年轻人数据两者之间涉及一个标准差(S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基于骨密度水平,如果T分数在“标准”范围内,则骨密度被认为正常,而比正常平均骨密度峰值低2.5个标准差的人称为骨质疏松患者,这些人群最终超过95%的人发生骨折。
正常:骨密度在年轻人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内(+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1~2.5个标准差(-1~-2.5SD)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低于-2.5SD)
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伴有一处或多处骨质疏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