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减少是什么意思
骨质减少就是骨质疏松症的意思。
这是一种钙质由骨骼往血液净移动的矿物质流失现象,骨质量减少,骨骼内孔隙增大,呈现中空疏松现象,其速率取决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的消长。
2、骨质含量减少怎么办
单纯补钙是不正确的,你除了加强肌肉锻炼,比如做操等活动,注意补充蛋白质,如饮食正常,每天早晚一杯牛奶,完全可以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的钙量,如果含量较低,接近骨质疏松,加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3、骨质减少形成的原因
骨质减少就是骨质疏松。主要原因是缺钙。事实上,骨质疏松症还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D 等多种营养以及内分泌、年龄和性别、运动等因素有关。需要补钙治疗,可以服用碳酸钙或钙尔奇D,然后配合活性维生素D(如阿法骨化醇胶丸)以促进钙质的吸收。注意适量晒晒太阳,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喝喝大骨汤!
4、骨密度减少是什么原因
人的骨骼总体呈现“正常--减少--疏松”的态势,在青少年时期将迎来人生中的“骨量峰值”,如果该阶段骨组织储备量充分,可有效避免女性绝经后及老年时骨量的大量丢失,继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得知骨量是否减少要通过“骨密度”检测,骨密度,即“骨骼矿物质(主要是钙)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主要指标,以每平方厘米克(g/c㎡)表示。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判断是否骨质减少看的是T值。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 则表示骨量减少、骨质流失;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
5、骨质疏松,及早预防是关键,哪些方法能够减少体内钙物质的流失?
人一上了年纪,身体最先出现问题的可能就是骨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的机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皮肤衰老,腿脚不便,而人体的钙质流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老年人补钙变得尤为关键。不过,对于补钙,很多老年人对于补钙都有一定的误区,而只单纯懂得吃钙片进行补钙,其实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得先知道老年人缺钙的原因,再对症下药。方能做到更好的补钙。
老人缺钙主因是老人器官机能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老人由于血管逐渐硬化,胃部供血不足,胃粘膜内的腺细胞开始减少或退化,导致胃液及胃酸分泌减少,这就使食物中的钙不容易解离成钙离子的形式被吸收,容易缺钙。其次是维生素D吸收和合成减少。老人胆囊及胆管壁变厚,胆汁减少而粘稠,使脂肪消化和吸收减少。同时老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力也逐渐降低,到了80岁时只有20岁时的一半,这些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骨胶原蛋白流失。骨胶原蛋白不仅能够润滑骨关节,而且还能促进钙质在骨骼上的附着,减少钙流失。但是骨胶原也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大而逐渐流失,所以加速了钙的流失。所以。老年人想要补钙,除了吃钙片,还要从补充骨胶原蛋白和减少流失这方面着手。很多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意识十分缺乏,其实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其实,老年补钙,是亡羊补牢。中年人应该在骨峰值开始下降的时候就注意加强运动、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维护充足的骨量。
6、40岁的女人骨质减少怎么办
40岁骨密度达到顶峰,40岁以后开始下降。骨密度与关系很大。女性4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减少,骨密度也随之衰减。60-69岁女性60%以上骨质疏松,70岁以上女性90%骨质疏松。建议:
饮食:多吃含钙高的食物,豆类或奶类。
运动:坚持运动,负重促进钙沉积,增加骨密度。
保健:大豆提取物维D钙,含有大豆异黄酮(植物)具有补充的作用。减缓钙流失。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您。</ol>
7、骨质减少怎么办
你好,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本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此外,按发生部位亦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性骨质疏松。建议您及时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8、骨质减少怎么办
你好,骨密度减少是骨质疏松的表现,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目前认为与内分泌因素有关建议:关键在于预防,注意保持正常的饮食,适当进行一些运动锻炼,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维生素D与钙剂,另外有时还需要补充一些性激素才能改善,肝肾功能有障碍的情况下需要补充阿法骨化醇。所以骨质疏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只有综合性的治疗才能改善骨质疏松。
9、骨量减少是什么意思
人的骨骼总体呈现“正常——减少——疏松”的态势,在青少年时期将迎来人生中的“骨量峰值”,如果该阶段骨组织储备量充分,可有效避免女性绝经后及老年时骨量的大量丢失,继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得知骨量是否减少要通过“骨密度”检测,骨密度,即“骨骼矿物质(主要是钙)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主要指标,以每平方厘米克(g/c㎡)表示。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判断是否骨质减少看的是T值。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值<-1 则表示骨量减少、骨质流失;T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
10、怎么治疗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