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病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逐渐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发生变化,使得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检症患者通常没有什么自觉症状,只有一部分病人会有腰背痛的感觉。但如果骨质丢失再继续下去,脊柱骨就会塌陷、压缩、变形,骨皮质就无法支持人体重量,发生脊柱骨折或髋部骨折。
由于骨质疏松是一种“无声无息”的疾病,因而不像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那样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骨质疏松症的最终后果将导致腕部、脊柱和髋部的骨折。据统计,五十岁以上的妇女发生腕部骨折的比例比同年龄男性高十倍,而髋部骨折因并发症而死亡的高达百分之十,死亡率在各种疾病中占第十二位。可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是很大的。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可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会急剧增加,并将成为老年医疗保健的重要问题。
目前世界上诊断骨质疏松症最先进的双光子骨密检查仪可以对人全身及主要骨质易疏松部位进行定量断层扫描,从而迅速、准确的确定被检查者有无骨质疏松症,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2、老人常吃豆腐对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好处吗?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
豆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吃到的一种豆制品,豆腐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糖类、优质蛋白质等,其素有“植物肉”之称。中医指出,豆腐味甘性凉,可生津润燥、益气和中,具有解硫磺、烧酒之毒等功效。既然豆腐这么有营养,为什么有人说老人食用豆腐后会有危害?下面小编就详细介绍下。

老人吃豆腐的危害
1、导致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进入人体内的植物蛋白经过代谢后,大部分会变成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但是老年人和一些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下降,要是他们食用过量的豆腐,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其出现肾功能衰退,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2、导致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旦食用过量,就会使这些蛋白质在人体内积蓄,引起消化不良,会使人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的症状。
3、导致碘缺乏病
豆腐中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可以促进人体对碘的排泄。因此,人若长期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体内碘的大量流失,使其罹患碘缺乏病。当然,以上的问题并不是倡导老年朋友要远离豆腐,适当的吃对老年人健康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4、引发痛风
豆腐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类物质。而嘌呤代谢失常是引发痛风的关键原因。因此,痛风患者食用豆腐过量时很容易会引起其痛风发作。
5、引起动脉硬化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会转化为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会损伤人的动脉管壁的内皮细胞,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引起动脉硬化。
3、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与人体缺乏钙和维生素D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等密切相关,补钙和维生素D更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对单纯补钙和维生素D就可以增加骨密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比如人们发现:有的长期卧床的老人,尽管补充了许多钙或维生素D,但他们的骨质疏松症照样发展;宇航员的饮食中并不缺钙,但他们在失重状态下大量丢失钙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则需在返回地球后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有关研究得出结论,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一方面需补充钙质,另一方面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多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使骨骼承重,才能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
负重和运动对防止缺钙的确至关重要。一项研究调查表明:某高校200名平均年龄为68岁的老教授中,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9%,远高于对照组的2.3%,提示脑力劳动者的骨质疏松发病因素中,缺乏运动、神经肌肉锻炼不足等机械性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另一项试验也表明,绝对卧床1周后,尿钙明显增加,2周即可出现全身骨痛症状。对这些卧床休息的病人测定骨矿物质含量,发现平均每周减少0.9%。因为适量地负重和运动不仅直接对骨骼有强健作用,而且运动使肌肉收缩,会不断地对骨的生长和重建产生积极效应,骨细胞对这种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是激活、自我增生并促进骨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目的。
所以,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参加下述一些运动锻炼:如慢跑、骑车、跳绳、登高、俯卧撑、举杠铃、网球、园艺劳动等,每周做5次,每次保证有30分钟的运动时间(分两次完成也行)。即使长年卧床的老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1小时,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使肌肉多收缩活动,对推迟骨质疏松大有好处。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对其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此外,平时多喝牛奶,少吸烟,适量晒晒太阳,饮食做到荤素搭配,对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也是有帮助的。
4、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分别指什么?
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措施分别如下:1、一级预防:在没有发生骨质疏松时,出现骨密度下降时,维持好骨密度,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2、二级预防:出现了骨质疏松,应通过抗骨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及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如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跌倒等,维持好骨密度,预防骨折发生;3、三级预防:已经出现骨折,应积极治疗骨质疏松,否则患者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是未发生骨折的3-5倍,甚至在10年内会还增加死亡风险。
5、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分别指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指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点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变。骨质疏松症可见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以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多见。骨质疏松症以骨骼疼痛和易于骨折为主要特征。
骨质疏松症可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治疗起来见效也比较慢,所以重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其中三级预防是指对那些有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积极的进行抑制骨的吸收、促进骨质形成的药物治疗,比如活性维生素D,还应该加强预防摔倒、预防颠簸等措施。对中老年出现骨折的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进行坚固强力的内固定,术后早期活动,给予进行体育疗法、营养治疗、补钙遏制骨丢失以及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的综合治疗。
6、预防骨质疏松的药有哪些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
症状:腰背疼、身长缩短、驼背、易骨折等。
治疗:采用运动、营养、预防摔跤及药物等综合治疗。
病因:多种疾病或绝经后易致骨质疏松。
诊断: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值是目前诊断本病金标准。
饮食: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不宜过多
7、防治骨质疏松有哪些要素?
不少人一提起骨质疏松,就把原因完全归咎于缺钙,而防治骨质疏松也就只限于补钙了。这种看法不够全面。实际上,饮食中缺钙仅是重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的发生涉及因素很多,包括营养状况、食物成分、内分泌代谢、生活方式乃至于家族遗传史,都有密切关系。因此,防治骨质疏松也需要全面考虑,其中应突出营养、运动与药物三者。
在日常饮食中应提供骨质形成的全部原料:钙、磷、蛋白质、维生素等,缺一不可。当然,最重要的是足量的钙,人体内99%的钙都沉积在骨头中。一般说,每天如能喝上一大杯奶,就能基本满足正常人钙需要量。此外,经常摄取海产品、虾米皮、骨头汤、豆制品、绿叶菜等,都是补钙的简便方法。不过,单纯依赖多吃含钙食品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注意食物中钙磷的比值,如比值不当,会影响钙吸收。营养学家证实,牛奶、酸奶、鱼类中的钙磷比值最为合理。
适度运动,特别是户外活动对防治骨质疏松很有意义。已证实,运动有助于获取最大骨量,是预防骨质减少的重要手段。户外运动还可获取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长期卧床者骨矿物质明显减少,极易诱发骨质疏松。
对于骨质疏松已比较明显的患者,常需药物辅助。是否服用钙制剂仍有争议。因为大多数饮食钙总量并不缺乏,主要是钙的吸收、转运和利用缺陷有关。故具体处理应同时服用维生素D3,才能保证疗效。欧美国家提倡用氟化钠治疗,但该药可能有胃肠反应或骨痛等副作用。对更年期后骨质疏松严重的妇女,除一般治疗外,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激素,效果良好。但最大顾虑是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发生率,应注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