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笼养蛋鸡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笼养蛋鸡的基本原理与平养基本上是一致的,仅因为笼养蛋鸡鸡体被固定在一定的鸡位上,本身没有选择环境条件的可能,完全靠人工为其提供各种生存、生产条件。因此,笼养蛋鸡比平养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更高些。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上笼要及时,最好在17~18周龄时就要转入产蛋鸡笼,使鸡在开产前有一段适应新环境的时间。②提供比较完善的营养物质(饲喂全价日粮,另加1%的沙砾),特别注意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满足供应,严防笼养蛋鸡疲劳症、脂肪肝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③鸡舍的通风换气一定要好。鸡的新陈代谢旺盛,且笼养时密度大,舍内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空气中氧气含量等比平养更难控制。因此,合理的通风是笼养蛋鸡管理上的一个关键性环节。④要经常观察鸡群,特别是注意观察有无扎头、别脖、扎翅的鸡;有无啄肛、啄蛋或同笼互啄的鸡;有无跑出笼外的鸡等,一经发现要及时处理。
2、笼养蛋鸡有哪些优缺点?
蛋鸡笼养优点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饲养密度大,节省房舍,节省土地。同样的地面和建筑物内,笼养比平养可以多养3~5倍的蛋鸡(每平方米可养15~25只),而且蛋鸡笼养可以采取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劳动效率高。②饲料利用率高。鸡在笼内活动量小,消耗能量少,采食量也少,饲料报酬比平养高。同时,由于料槽置于笼外,不易造成饲料抛撒浪费。③便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蛋鸡笼养,舍内灰尘少,鸡体不与粪接触,减少了疾病传染的机会。而且,由于鸡的位置相对固定,发病鸡易通过粪便、采食量变化等及早发现,以便及早采取措施。④产蛋率高,蛋壳清洁。笼养鸡舍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容易控制,可给鸡群提供一个高产稳产的生活条件。鸡蛋产出后不易被粪便污染,蛋壳表面比较清洁。⑤蛋鸡笼养便于采取饲养管理措施,如限制饲养、鸡群观察、生产记录和鸡只逮捉等。
蛋鸡笼养也存在一些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①设备投资较多,要有可靠的电力供应。②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也较高,如饲养管理不当,容易过肥或发生营养缺乏症、脂肪肝综合症、笼养蛋鸡疲劳症等。
3、蛋鸡为什么会得疲劳症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笼养蛋鸡特有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成年蛋鸡骨钙流失,从而造成骨质疏松的一种营养代谢病。高产笼养蛋鸡在夏季容易发生此病。
(1)病因
①饲料中钙源不足,饲料配方设计不合理,钙设计水平不到3.2%以上;钙源原料质量存在问题,如石粉、贝壳粉等,尤其是劣质鱼粉、骨粉、肉骨粉、磷酸氢钙等。
②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目前,优良品种蛋鸡的产蛋期,在饲料中钙含量要在0.2%以上,有效磷含量在0.4%左右,后期要达到3.5%;而有效磷的需要量则稍有下降,可以从产蛋高峰的0.42%以上降至0.38%左右。
③饲料中维生素D不足与脂肪缺乏。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不足时会发生钙、磷吸收和利用的障碍。另外,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必须溶解在脂肪中才可在小肠中被吸收利用。当脂肪缺乏时,就会造成维生素D的吸收障碍。
④饲料污染。饲料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锰过高也可能发生继发性缺钙。
⑤运动缺乏。产蛋鸡在笼内没有活动的余地,也不能舒适地蹲伏,长期站立,腿脚必然疲劳。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或产软壳蛋。随病情发展,病鸡表现出站立困难,不能控制两腿,腿软无力,负重时呈弓形,以飞节和尾部支撑身体,甚至发生跛行、骨折、瘫痪常侧卧笼内,并可影响其活动,从而不能充分采食与饮水,产生脱水现象,逐渐消瘦直至死亡。其特征是骨骼脆性增大,易于骨折。骨折常见于腿骨常凹陷、弯曲。肋骨特征向内弯曲,有的可出现骨折。骨壁薄,在骨端处常发现肌肉出血。
4、笼养蛋鸡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笼养蛋鸡的基本原理与平养基本上是一致的,仅因为笼养蛋鸡鸡体被固定在一定的鸡位上,本身没有选择环境条件的可能,完全靠人工为其提供各种生存、生产条件。因此,笼养蛋鸡比平养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更高些。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上笼要及时,最好在17~18周龄时就要转入产蛋鸡笼,使鸡在开产前有一段适应新环境的时间。②提供比较完善的营养物质(饲喂全价日粮,另加1%的沙砾),特别注意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满足供应,严防笼养蛋鸡疲劳症、脂肪肝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③鸡舍的通风换气一定要好。鸡的新陈代谢旺盛,且笼养时密度大,舍内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空气中氧气含量等比平养更难控制。因此,合理的通风是笼养蛋鸡管理上的一个关键性环节。④要经常观察鸡群,特别是注意观察有无扎头、别脖、扎翅的鸡;有无啄肛、啄蛋或同笼互啄的鸡;有无跑出笼外的鸡等,一经发现要及时处理。
5、笼养蛋鸡疲劳症是怎么回事?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笼养蛋鸡特有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成年蛋鸡骨钙流失,从而造成骨质疏松的一种营养代谢病。高产笼养蛋鸡在夏季容易发生此病。
(1)病因
①饲料中钙源不足,饲料配方设计不合理,钙设计水平不到3.2%以上;钙源原料质量存在问题,如石粉、贝壳粉等,尤其是劣质鱼粉、骨粉、肉骨粉、磷酸氢钙等。
②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目前,优良品种蛋鸡的产蛋期,在饲料中钙含量要在0.2%以上,有效磷含量在0.4%左右,后期要达到3.5%;而有效磷的需要量则稍有下降,可以从产蛋高峰的0.42%以上降至0.38%左右。
③饲料中维生素D不足与脂肪缺乏。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不足时会发生钙、磷吸收和利用的障碍。另外,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必须溶解在脂肪中才可在小肠中被吸收利用。当脂肪缺乏时,就会造成维生素D的吸收障碍。
④饲料污染。饲料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锰过高也可能发生继发性缺钙。
⑤运动缺乏。产蛋鸡在笼内没有活动的余地,也不能舒适地蹲伏,长期站立,腿脚必然疲劳。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或产软壳蛋。随病情发展,病鸡表现出站立困难,不能控制两腿,腿软无力,负重时呈弓形,以飞节和尾部支撑身体,甚至发生跛行、骨折、瘫痪常侧卧笼内,并可影响其活动,从而不能充分采食与饮水,产生脱水现象,逐渐消瘦直至死亡。其特征是骨骼脆性增大,易于骨折。骨折常见于腿骨常凹陷、弯曲。肋骨特征向内弯曲,有的可出现骨折。骨壁薄,在骨端处常发现肌肉出血。
6、钙对产蛋期蛋鸡有什么影响
钙对产蛋期蛋鸡的影响
钙是保证蛋鸡高产稳产的重要矿物质元素。蛋鸡在产蛋期需要大量的钙,其中有大约90%的钙用于骨骼和蛋壳。蛋壳主要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无机物中主要是碳酸钙(约占95%),蛋壳品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粮中钙的供应及蛋鸡对钙的吸收利用情况。成年母鸡每天维持需摄入钙0.17g,产一个蛋需钙2.0-2.2g,而产蛋前半期钙的吸收率为55%-60%,产蛋后期减至40%,故每产1个蛋需食入4.0-4.4g钙,但是鸡体内钙只限保留15g左右,按照产蛋需要,母鸡体内(包括骨钙)仅够产3-4个蛋的所需,所以需要大量补钙。若产蛋期蛋鸡摄入钙质不足,鸡群易患软骨症,蛋壳质量和产蛋率随之下降,并出现一定数量的软壳蛋和薄壳蛋,在产蛋进入高峰期尤为突出,原因在于蛋壳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鸡的骨骼状况,产蛋鸡由于蛋壳的形成而动态地进行钙代谢。产蛋率高的母鸡,如果钙的供应不够,4d后就会出现薄蛋壳,继而肋骨可能塌陷,导致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日粮中钙含量的提高并不能进一步提高产蛋率,但可以改善蛋壳重量和蛋壳厚度。然而日粮中钙质含量超过4%时,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一方面会引起尿酸盐在体内蓄积,造成消化不良引起下痢,甚至出现痛风症状;另一方面会使饲料适口性变差,鸡群采食量和产蛋量减少。
7、吃玉米长大的鸡会有骨质疏松的病吗?
光喂玉米成本高,喂上点青饲料,沙粒。 蛋鸡需要吃一些普拉产一类的产蛋药。 鸡和一些以谷类为食的鸟类的食道都进化出一个膨大的囊室,叫做砂囊或者嗉囊,这些鸟类平时会有意吃进一些砂石,存在砂囊中。食物进入后在砂囊肌肉壁的带动下和砂石一起磨动,再加上消化液的湿润,就会变成糊状,再进入胃里,就容易消化了
8、蛋鸡常见营养代谢病有哪些?如何诊断和防治?
蛋鸡常见营养代谢病主要包括痛风,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维生素A、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维生素E缺乏症,硒缺乏症,钙和磷缺乏症等。
1.痛风
(1)病因 ①饲料中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过高,或机体内合成的嘌呤类物经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转化,以及体内的核酸分解增强,使尿酸产生增多。中毒、药物以及肾脏的炎症、变性等而使肾功能障碍的因素,使尿酸排泄减少,造成血尿酸增高,超出了正常的排泄限度,引起尿酸在体内的沉积。②饲料中缺乏充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索D,矿物质含量配合不当,肾脏的机能障碍等也与痛风的发生有关。③水、维生素B缺乏,拥挤、阴冷潮湿、球虫病等都有促进痛风发生的作用。
(2)症状与剖检 症状:因尿酸盐在体内沉积部位的不同分为内脏型痛风和关节炎型痛风,有时二者兼有,较常见的是内脏型痛风。内脏型痛风多呈急性经过,表现全身性营养障碍,病禽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衰弱,精神委顿,羽毛蓬乱,贫血。母鸡产卵减少或停止,有时从肛门排出白色、半液体状稀粪,其中含有多量的尿酸盐。有的鸡冠苍白,脱毛,皮肤骚痒,气喘或神经症状。关节型痛风较少见,病鸡腿、脚趾和翅关节肿大、疼痛,运动迟缓,跛行,不能站立。
病变:内脏型痛风打开腹腔,有一层白色的纤维物(尿酸盐)包围着整个脏器。肾脏肿大,色泽变淡,表面有尿酸盐沉积形成的白色斑点。输尿管扩张、变粗,管腔中充满石灰样的沉淀物。严重的病鸡在心、肝、脾、肺、胸膜和肠系膜表面散在许多石灰样的白色絮状物,有时可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将这些沉淀物刮下镜检,可看到许多针状的尿酸盐结晶。关节型痛风可见关节表面和关节周围组织中有稠厚的白色黏性液体,几乎完全由滑液和尿酸盐结晶组成。骨关节面发生溃疡,关节囊坏死。
(4)防治措施 防治:①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②适当减少饲料中的蛋白质,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质的含量。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和新鲜青绿饲料,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③由于本病的发生与肾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注意避免可能影响肾功能的各种因素的发生。④治疗原则为保肝护肾,促进尿酸盐排除。⑤防止饲料中含钙或镁过高。⑥不要长期或过量服用磺胺类药物,以免造成肾功能损伤。⑦预防和控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败血支原体病及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等传染病在鸡群发生,以免继发或并发痛风。⑧防止育雏温度偏低,舍内拥挤、潮湿,饮水不足等应激因素的发生。
2.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1)病因 ①饲料中添加了过量的豆饼、菜籽饼、猪油、豆油、玉米等蛋白和能量饲料,导致脂肪过度沉积。②胆碱、含硫氨基酸、维生素B、维生索E缺乏,饲料发霉变质等也可成为本病的病因。③运动不足、高温和应激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2)症状与剖检 症状:多发生于笼养蛋鸡,发病鸡群精神状态良好,突然发生产蛋下降,可比正常情况低20%~30%,甚至更低。高产鸡的死亡率增高,病鸡多于夜间、午后突然死亡,死鸡体质良好,体重偏大。母鸡可能超重,站立不稳,甚至瘫痪。冠和髯苍白,覆盖皮屑。
病变:尸体肥胖,腹腔沉积大量脂肪,肌胃、腺胃、肝脏、肠系膜及肠道几乎完全被厚的脂肪层包裹,死鸡腹腔内有大血凝块,肝肿大、苍白、质脆易碎,实质中可见血肿。有的死鸡肝包膜破裂而导致内出血,体腔内充满血样液体或包膜下形成血肿,切面有水样血液流出。部分病例输卵管内还有一个正常、未产出的鸡蛋。
(3)防治措施 预防:坚持育成期限饲,可大大降低发病率。降低饲养密度,对于60日龄以上、体重过大的鸡,推迟上笼时间,直至体重降到同日龄标准体重为止。蛋鸡开产后,光照时间不宜太长。
治疗:调整饲料配方,控制日粮能量的含量,可降低饲料中玉米用量的2%~4%左右。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胆碱、肌醇、甜菜碱、蛋氨酸、维生素E、维生素B12及亚硒酸钠等营养物质。每100千克饲料中可添加氯化胆碱100克、蛋氨酸50克和多维素5克、维生素B12 12毫克、硒0.05~0.1毫克,混匀饲喂。
3.维生素A缺乏症
(1)病因 ①饲料中缺乏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不足。②饲料中维生素A质量低劣。③饲料存放时间过长或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不足,饲料发生了酸败、发酵、氧化,使饲料中的维生素A失效。④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低,维生素A在鸡的体内不能正常运送,即使供给充足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⑤长期多病,肝脏中储存的维生素A消耗很多而补给不足。⑥本身缺乏维生素A的种鸡,其后代也容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病。
(2)症状与剖检 症状:雏鸡的维生素A缺乏症表现为精神倦怠,发育不良,羽毛松乱,嘴、脚黄色变淡,步态不稳。其特征性症状为眼内流出一种水样液体,眼睑肿胀,蓄积有干酪样的渗出物。上下眼皮粘合,用镊子拨开,可见眼皮下蓄积黄豆大的白色干酪样物质,眼球凹陷,角膜浑浊呈云雾状,变软,半失明或失明,最后因衰弱或看不见采食而死亡。
成年鸡由于生殖道上皮受损,起初产蛋量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抗病力减弱,还会出现血斑蛋的发生率增加,公鸡则出现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并出现较多的畸形精子。随着时间的延长,精神不振,鸡冠不红,腿脚不灵,羽毛不鲜,最后出现眼部病变。
病变:可见口腔、咽部及食道黏膜上出现许多灰白色小结节,有时融合成片状并形成假膜,成年鸡的这种病变比雏鸡更为明显,为特征性病变。肾脏肿大,颜色变淡,表面有灰白色网状花纹。输尿管变粗,有时在其他内脏器官的表面也常有尿酸盐沉积,雏鸡的这种病变比成年鸡严重。
(3)防治措施 预防:①根据各品种鸡的饲养标准在饲料中添加足量的维生素A,是防止本病发生最重要的环节,因为用来生产全价配合饲料的常规动物性和植物性原料,基本上不含维生素A。②全价配合饲料储存时间不能太久,以免发生腐败、变质及氧化而破坏饲料中包括维生素A在内的多种营养成分。
治疗:①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鱼肝油5毫升,连用10~15天,成年重病鸡每天经口投服浓缩鱼肝油1丸,幼龄重病鸡每天滴服鱼肝油数滴,连续数日。②每100千克饲料的多种维生素由34克增至50克。③可用优质维生素AD3粉,剂量为2克/千克饲料,或单项维生素A,剂量为5000~10000国际单位/千克饲料进行全群治疗。④对患有眼疾的病鸡,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还必须用2%~3%硼酸溶液进行点眼治疗。
4.维生素B1缺乏症
(1)病因 ①饲料中硫胺素含量不足。②饲料发霉或贮存时间太长,维生素B1分解损失。③鱼粉品质差,硫胺素酶活性太高。④抗球虫药和磺胺类药物对维生素B1的拮抗作用。⑤肠道疾病、寄生虫病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引起以糖代谢障碍为主,以神经系统的病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又称多发性神经炎。
(2)症状与剖检 症状:典型症状为多发性神经炎,病鸡表现为厌食,消瘦,消化障碍,体弱,角弓反张。特征性症状为脚软无力,步态不稳,常跌撞后蹲下或倒地,两脚朝天或侧卧,游泳样摆动或挣扎。有时偏头扭颈,头后仰呈“观星状”,运动失调,肌肉麻痹等。有的因瘫痪不能行动,倒地不起,抽搐死亡。成年鸡一般在饲喂维生素B1缺乏日粮3周后发病,除神经症状外,羽毛蓬乱,体重减轻,体弱,鸡冠发蓝,所产种蛋孵化率降低。或突然跳起,转圈。多次阵发后抽搐死亡。
病变:尸体极度消瘦,皮下水肿,胃肠道有炎症,十二指肠溃疡,心脏轻度萎缩,睾丸和卵巢明显萎缩,肾上腺肥大。
(3)防治措施 预防:①防止饲料发霉,不喂变质、劣质鱼粉。②注意日粮配合,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满足家禽需要,鸡的需要量为每千克饲料1~2毫克。
治疗:小群饲养时可个别强饲或注射硫胺素,每只内服为每千克体重25毫克。肌注量为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发病后应向饲料里加倍添加复合维生素B和3倍于正常量的维生素B1,病鸡每千克体重内服维生素B1 25毫克。肌肉注射为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
5.维生素B2缺乏症
(1)病因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动物体内十多种酶的辅酶,与动物生长和组织修复有密切关系,家禽体内合成核黄素很少。①饲料中缺乏富含维生素B2的成分,如酵母、青绿饲料、豆类和麸皮等。②饲料中添加的维生素B2不足。③高脂肪低蛋白饲料。④饲料霉变。
(2)症状与剖检 症状:以雏鸡多发,发生下痢,生长缓慢,其特征性的症状是病鸡的趾爪向内卷缩,呈“握拳状”,两肢瘫痪,以飞节着地,翅展开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运动困难,被迫以踝部行走,腿部肌肉萎缩或松弛,皮肤干燥,有的发生结膜炎和角膜炎。母鸡则产蛋率和所产蛋孵化率明显下降,蛋白稀薄。种母鸡若缺乏维生素B2,则胚胎死亡增加,孵出雏鸡呈棒状羽毛,水肿。
病变:尸体极度消瘦,羽毛脱落不全、卷曲。消化道空虚,病死雏鸡肠壁薄,肠内充满泡沫内容物。肝脏肿大和脂肪肝。病死成年鸡的坐骨神经和臂神经显著肿大和变软,尤其是坐骨神经的变化最为明显,其直径比正常大4~5倍,为维生素B2缺乏症典型病变。
(3)防治措施 防治:①饲料中添加蚕蛹粉和酵母等富含维生素B2的原料。②早期防治维生素B2用量,每千克饲料中,中小雏鸡为3.6毫克,大雏1.8毫克,产蛋鸡2.2毫克,种鸡3.8毫克。③治疗病禽,雏鸡用量每只0.1~0.2毫克,育成鸡每只5~6毫克,成鸡每只10毫克。
6.维生素D缺乏症
(1)病因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增加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同时具有抑制甲状旁腺,增加肾小管对磷的再吸收,调节鸡体钙、磷代谢。当日粮中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或鸡本身患有胃肠道消耗性疾病时,即可发生佝偻病(数周龄至数月龄鸡)或骨软症(成年鸡)。
(2)症状与剖检 症状:①雏鸡表现为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腿部无力,喙和爪软而弯曲,步态不稳,左右摇摆,常以跗关节蹲伏。在肋骨和肋软骨的连结处显著肿大,并形成圆形的结节(念珠状肿),胸骨侧弯,胸骨正中内陷,使胸腔变小。脊椎在荐部和尾部向下弯曲。长骨质脆易骨折。羽毛松乱,无光泽和有时下痢。②产蛋表现为初期产薄壳蛋或软壳蛋,继而产蛋量明显下降,甚至停产,种蛋孵化率降低。严重时双腿软弱无力,呈现身体坐在腿上的特有“企鹅型”蹲伏姿势,有时瘫痪不能行走,喙、爪和龙骨、胸骨变软弯曲。
病变:雏鸡特征变化是肋骨和脊柱连结处呈链球状,长骨的骨骺部分钙化不良。成年母鸡的病理变化是骨软而易碎,肋骨内侧面呈小球状的突起。
(3)防治措施 预防:①改善饲养管理条件,饲喂维生素D含量充足的饲料。②保持鸡舍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③合理调配日粮,注意日粮中钙、磷比例。④雏鸡和青年鸡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应不少于200国际单位;产蛋鸡的饲料中应不少于200~500国际单位。
治疗:雏鸡缺乏维生素D时,每只可喂服2~3滴鱼肝油,每天3次。佝偻病时可一次性大剂量喂给维生素D 1.5万~2.0万国际单位(仅喂1次),或肌肉注射维生素D3 1万国际单位(仅注一次)。过量维生素D可引起雏鸡中毒,因此一定要控制剂量。
7.维生素E缺乏症
(1)病因 ①长期饲喂缺乏维生素E或硒的饲料。②饲料变质,维生素E被酸败脂肪、碱性物质和光照破坏。由于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以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白肌病和成禽繁殖障碍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2)症状与剖检 症状:雏鸡缺乏维生素E可发生脑软化、渗出性素质和肌营养不良。①脑软化多发生在2~4周龄的雏鸡,病鸡表现为运动失调、脚麻痹、曲颈、横卧、飞舞等神经症状,倒地、转圈、不能站立,衰竭而亡。②渗出性素质,皮下水肿,尤以胸腹部的腹侧皮肤浮肿更为明显。③肌营养不良,主要以胸肌为主。成鸡歪脖子、佝偻爪,母鸡种蛋孵化率明显降低,胚胎早死。公鸡睾丸退化,繁殖力减退。
病变:①脑软化脑膜水肿,小脑充血,有散在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点。②渗出性素质腹侧皮肤和皮下有血迹的水肿。③肌营养不良雏鸡的胸或腿的骨骼肌肉内有白色到黄色的条纹。
(4)防治措施 防治:①在低硒地区,应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常用量为硒0.000001%,对预防本病有明显效果。②渗出性素质或脑软化症时,可口服维生素E300国际单位/只,1~2次可见效;同时补充0.000005%~0.00001%的亚硒酸钠。③大群按每1000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250毫克。④肌营养不良时,除补给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外,最好同时补充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
8.硒缺乏症
(1)病因 由于饲料中硒的添加量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角肌病。
(2)症状与剖检 症状:多发生在1~4月龄的雏鸡和育成鸡,雏鸡病程短,病鸡多在1~2天内死亡。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从而出现渗出性素质,蛋鸡产蛋量下降,孵化率降低。病初往往头部水肿,严重者睁不开眼,随之两腿及腹部水肿,水肿部位呈蓝绿色。头颈弯曲,鸡冠苍白,喙及胫部黄色素消失,精神沉郁。病程加剧,鸡爪并拢,共济失调,卧地不起,食欲废绝,排乳白色稀粪,日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病变:水肿部位呈蓝绿色胶冻样,皮下有黏稠的渗出液。肌肉发白,胸肌可见白色条纹。心包积液,心肌松弛、色淡,有灰白色坏死灶。肝脏肿大、淤血,有坏死点,胆囊肿大。胃黏膜脱落,肌胃色淡,切面有坏死。肾脏肿大。
(3)防治措施 防治:①缺硒地区或用缺硒饲料应补硒。每千克饲料补硒0.1毫克。可在10日龄雏鸡的饲料中加入0.1毫克/千克的亚硒酸钠。②维生素E缺乏时,对硒的需要量增加。③避免饲料因遭受高温、潮湿、长期贮存,或受霉菌污染而造成的维生素E损失。④可用0.001%亚硒酸钠水溶液饮水进行预防。⑤病鸡用50毫克/升亚硒酸钠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1毫升,4小时后即见症状减轻、好转;还可在病鸡群饲料中添加0.1毫克/千克,或饮水中添加1毫克/升亚硒酸钠1~2天,轻症病鸡可以恢复。⑥大群治疗可每天按3~5微克/毫升的亚硒酸钠溶液,自由饮服8小时,连用3天,停药3天,再用3天。注意硒过量会抑制生长,降低孵化率,增加胚胎的畸形率。当饲料中硒的浓度高达4毫克/千克时,则是有毒的。
9.钙和磷缺乏症
(1)病因 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不仅影响家禽骨骼的形成和成年母鸡蛋壳的形成,而且影响家禽的血液凝固,酸碱平衡,神经和肌肉等正常功能。维生素D不足,日粮中蛋白质过高,或脂肪过多,植酸盐过多,以及环境温度过高,运动少,光照不足等管理不当,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①佝偻病可因磷缺乏,但大多数是由于维生素D3的不足引起的。②当饲料中的磷和维生素D3的含量足够时,如果强迫喂给过多的钙,也会促发磷缺乏而引起佝偻病。③钙供应不足时,也会出现缺钙。
笼养母鸡疲劳症,与笼养鸡所处的特定环境有关。①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或维生素C、维生素D,尤其是维生素D的缺乏。②笼养鸡长期缺乏运动,神经兴奋性降低,软骨变硬,肌肉张力减弱以至运动机能减弱,可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2)症状与剖检 症状:佝偻病主要发生于2周龄以后、6周龄以下的雏鸡,骨软化症及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于成鸡,尤其是产蛋鸡。临床表现为骨松软变形,关节粗大,骨易折,瘫痪不起、跛行、运动失调,常呈坐姿。生长发育不良,体重减轻,高钙尚可发生内脏痛风。严重时,出现瘫痪。但磷缺乏时,一般不表现瘫痪症状。蛋鸡产软壳、薄壳蛋,破损率高,产蛋下降。后期病鸡胸骨呈“S”状弯曲。
病变:病鸡骨骼软化,似橡皮样,长骨末端增大,骺的生长盘变宽、畸形或变薄。与脊柱连接处的肋骨呈明显球状隆起,肋骨增厚、弯曲,致使胸廓两侧变扁。喙变软,橡皮样,易弯曲,甲状旁腺常明显增大。
(3)防治措施 防治:①预防为主,保证日粮中钙、磷供应量,并调整好钙、磷比例。②对笼养鸡,要有足够的日光照射。日粮中补充骨粉或鱼粉(1%~2%),效果较好。③钙多磷少时要重点补磷,以磷酸氢钙、过磷酸钙等较为适宜。④若磷多钙少,则主要补充钙,如碳酸钙或贝壳粉。⑤病鸡加喂鱼肝油,或补充维生素D3。严重者可以肌注维生素胶性钙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0.2毫升,连用3天。
9、如何防治笼养蛋鸡疲劳症?
防治主要在饲养管理、饲料配方、微量元素添加等方面,加强管理着手,立足于预防。
(1)饲料中实际钙、磷含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维生素D要充足
钙不低于3.20%,有效磷不低于0.40%。要注意,在产蛋高峰期的钙源补充,可在下午5时每1000只鸡补喂3~5千克大颗粒贝壳粉,同时将微量元素略增加,这对蛋壳强度的增加与防止疲劳症的发生有帮助。维生素D3含量要达3500国际单位/千克。同时,应防止饲料放置时间过长或霉败,以防维生素D3被氧化分解而失效。
(2)制定配方要合理
依据产蛋的不同阶段及实际生产水平进行调整,使用合格原料,禁止使用劣质钙、磷原料,如劣质的石粉、磷酸氢钙、骨粉、肉骨粉等。
(3)为了保证骨骼发育良好,上笼时间不宜过早
应在17~18周龄,在此之前实行平养,自由活动,保证鸡只的充分活动与骨的充分发育。上笼后经2~3周的适应进程,可以正常开产。鸡笼不应因为节省空间而过于狭小。发生疲劳的鸡只要腿脚没有严重畸形,可移至宽松的笼内继续饲养,或集中起来,改为平养,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可在短期内恢复。
(4)饲料中最好添加1%~3%的脂肪
动物油脂均可,大豆磷脂效果也不错,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3的吸收与利用。
(5)防止使用霉变的原料,控制锰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锰的需要量在150毫克/千克。
10、笼养蛋鸡有什么好处?
(1)节省占地,提高饲养密度 鸡在笼内饲养,笼子可根据需要排列成阶梯式或叠层式,鸡舍空间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养10~25只,比散养高10倍。
(2)饲养条件好,产蛋率高 笼养蛋鸡是在室内饲养,可以人为地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环境条件。同时,可根据蛋鸡对营养的需要量,配制优化的高蛋白饲料,使鸡群在整个产蛋期产蛋率高,而且稳定。
(3)便于管理,减轻劳动强度 用笼养鸡实现了集中管理,喂料、喂水、集蛋、清粪都比较方便,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节省饲料和有利于鸡粪利用 笼养鸡食槽固定,与鸡隔离,鸡在吃食时饲料不容易浪费,比圈养或放养鸡可节省饲料10%左右。笼养鸡的粪便干净,便于收集利用,既可以用来作肥料,又可以用来喂猪、养鱼。
(5)便于预防和控制疾病 笼养鸡隔离饲养,可以有效地控制鸡与疫病传染源的接触,鸡笼和鸡舍也便于消毒,并且可通过鸡粪、鸡食欲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鸡病,及早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疫情发展。
(6)转群或全群处理时,抓鸡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