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素、抗生素类药物为什么要严格使用?
滥用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药,可能会造成感染难以控制的局面。滥用激素版类药物的副作用:1、身权体发胖;2、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3、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征、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等。4、影响小儿发育等。
2、骨质疏松病人在感冒期间,骨质疏松的药和抗生素的药能一起吃吗?
问题分析:
你好,患者女75岁,在感冒期间骨质疏松的药物与抗生素类的药物是可以一起吃的。
意见建议:
建议你感冒期间多饮水,注意休息,骨质疏松要注意不要摔倒等会引起骨折,很难恢复。
3、100分!长期服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有什么药物治疗和预防?
我国道家自古以来一直强调: “精、气、神。”人体必须精满、气足、神才能自在,欲求精满则须使骨髓饱满。古命相学中曾记载: “骨重为贵人”。骨重即骨髓饱满,因骨髓饱满的,身体必然非常健康,而今现代人骨质疏松,连小孩子的骨髓都已在大量流失而引起蛀牙的愈来愈多,这已表示人的生命也开始在走下坡.古人常言: “十滴血一滴精,十滴精一滴髓。”古人亦喜欢用“精髓”两字来引喻某事或物的精华或精义,由此可见,骨髓对人体的重要性。现代化学毒素污染严重,致使人体内的酸毒偏高,现代孩童的体质一代不如一代,除了环境污染,饮食错误外,重要原因就是人体内的毒素无法排除,又加上种种预防针、抗生素等种种西药毒素,使人体内的酸毒偏高而导致细胞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细胞无法生存而引起种种病痛。
人体的造精(包括种种内分泌和唾液)、造血、免疫力、免疫细胞、自然治愈力,以及中和人体内每天所增加的酸毒等,都是依靠骨髓一点一滴的释放出来完成这些任务的,这是骨髓流失的缘故;一般妇女每生下一个孩子后,牙齿都将蛀几颗,臀部也都变大,这都因为骨髓大量被胎儿所摄取,而导致骨髓流失和骨质疏松之故。
为何酸能致万病?或许各位也都知道“酸能蚀骨腐肉”。譬如人体肌肤一沾到硫酸、盐酸时就会马上引起溃烂,把蛀牙放入可乐裏(是一种饮料)不出三五天,这颗蛀牙就会被可乐所蚀化,因为可乐是一种酸性饮料。根据东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测定600名癌患唾液的酸碱性,结果有90%是酸性,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其中的85%,其PH值是在5.8以下的强酸性体液,这种惊人的事实,足以证明酸性体质将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西医鼻祖希派克拉底斯曾经强调:“人体记忆体有促进健康的自然本能。”又说: “人体的体液、血液必须调和才能无病。”当人体的体液、血液有了酸毒时,人体为求迈向调和之道,人体的脑下垂体(即人体的自律神经中枢和内分泌中枢)则将命令甲状旁腺分泌出荷尔蒙,也就是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会刺激骨骼,使骨骼磷酸钙中的钙离子(俗称骨髓)分离与释放出来,由於钙离子系属碱性,故可中和体液或血液中的酸毒,使人体的体液、血液能维持在PH 7.3±0.05的弱碱性体质,人体细胞才能活泼、强壮,当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非常活泼、强壮时,细胞才能各司其职,而且轻松的完成各种任务,如此人体的新陈代谢才能十分正常,人体也才能健康无病,这就是人体的自然调和之道,也就是人体与生俱来的自然治愈本能。可是现代人的饮食、生活习惯与环境都已远离自然,导致人体内的酸毒与日俱增,人体为了维护细胞的正常生存,而使骨骼不断地释放出钙离子来中和人体每天所增加的酸毒,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因此现代人罹患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刺)蛀牙等现象特别多,这也就是骨髓大量流失之故。
4、药用激素食用过多后,身体出现全身骨质疼痛如何解决?请求帮助!
首先。激素类药品切勿在医生指导下随意服用。。百看你是服用的什么类的激素。激素类药物可能引起骨度质疏松。而出现骨痛。这种情况只需要加强补问钙。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与激素。或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对激素药减量至停服。。。但是。因为你服用答激素的方式服用的计量以及服用的时间。并未说明。所以不排除因为长期不规律乱服专激素药。而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MM
维AD片一样的。一般没有单独卖VD的。。。。秋冬天可以多属晒晒太阳
5、有骨质疏松的话,是吃阿仑膦酸钠好,还是选择骨化三醇胶丸好点呢?
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人临床上用来防治和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钙制剂,包括有凯思立、钙尔奇d、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龙昌钙+d口服液,还有劲得钙、巨能钙等钙剂。
2、抑制骨吸收的药,比如倍美力片、利维爱等药物,还有就是双磷酸盐类药物,比如邦德丽等之类的药物。
3、成骨治疗药物,比如特乐定,还有促进矿化的维生素类药物,比如法能、罗盖全之类药药物。
所以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人主要是身体异常的脱钙所导致的,所以治疗一定要综合的治疗,可以同时应用钙制剂以及促进矿化的维生素的药物,和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来延缓疾病的发展和促进钙质的吸收。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原发性的主要是见于老年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治疗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辅助治疗,第二个就是药物。
辅助治疗,就是常说的增加太阳浴,也就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或者下午五六点钟的太阳,进行日光浴,增加钙质的吸收。
第二就是饮食方面,需要补充钙,尽量进食含钙量高的食物,必要的时候补充钙片,补充钙片,每天就是六百到1200毫克的钙就可以。
药物治疗,现在比较有明确效果的就是磷酸盐制剂,常用的就是阿伦磷酸,一天吃一颗或一周吃一克的两种规格,需要早上空腹吃,吃完了之后喝两百毫升的水。此药有特殊的要求,如果有胃病的,可能选择就有限制。
6、长期服用抗生素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需要使用抗生素,而且慢性的一般比较难治,治疗时间一般比较长,使用的量和急性的也不一样,而且还不一定可以治愈。但是总的原则还是越早治疗越好,建议您还是去正规医院看一下。长期使用抗生素不是指具体的时间,而是针对同一病种来比较的,所以您现在用几天的抗生素对慢性支气管炎来说还是治疗量。不过为了您的健康,建议以后还是您要及时就医。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一个方面抗生素本身是一个药物,广泛使用以后可以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这是大家屡见不鲜
的。比如小孩使用了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现了耳聋,以后会成为聋哑儿童,成人使用可能
会有肾脏的问题。还有红霉素里面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小孩使用会影响牙齿
和骨骼的发育问题。每一种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是各式各样,基本上涉及到人体的每一个器
官,每一个系统,只不过每一种药物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二方面抗生素可以产生耐药,其他药物
使用没有这个问题。抗生素使用以后微生物可以针对它产生耐药性,微生物本身也是一个生命,
就像我们人体一样有外面的东西侵入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耐药。是细菌保护自
己的措施。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环境中存在的这些致病微生物都是耐药的,那人体生病感染的
都是耐药菌,很难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最后受到损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据统计:我国约有
5
000
万~
8
000
万残疾人,
1/3
是听力残疾,其中
60%
~
80%
的致聋原因与使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关。
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
75%
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则高达
95%
;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为
79%
,这一数字远高于英国的
22%
和各国平均水平的
30%
。
美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长期跟踪研究,该研究比较了
2
266
名乳腺癌患者和
8
000
名对照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发现,
17
年内合计使用抗生素超过
500
天或者超过
25
次处方使用,那么患乳腺癌的风险将增加
2
倍。
研究者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Roberta
Ness
博士指出:这个风险非常大,远远超出使用雌激素导致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30%
~
40%
的水平。且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早在
1999
年,芬兰的一项
1
000
名女性的跟踪研究已经得到过相似的结果。
在此祝您早日康复。
7、抗生素累药物会导致发胖吗
抗生素的副作用是
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药,引起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只有激素的副作版用才会发胖权
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1、身体发胖;
2、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
3、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征、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等。
4、影响小儿发育等。
8、用抗生素会发胖吗
抗生素的副作用是
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药,引起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只有激素内的容副作用才会发胖
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1、身体发胖;
2、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
3、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征、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等。
4、影响小儿发育等。
9、激素和抗生素对人体有那些危害、
对于较长时间copy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可的松、氯倍他索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或应用不明真相含有激素的所谓秘方制剂治疗,其后果更不堪设想;不但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还可对肾脏本身造成一些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肾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与多囊性肾病等。较长时间给予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与体温调节紊乱,会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严重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因而可引起一系列更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有些并发症可以直接威胁到病人生命。例如银屑病患者滥用以上药物后,一旦停药,不但可使原发病情反跳加重,出现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后果,还可诱发更加严重的红皮症型和脓疱型银屑病。
10、抗生素会导致肥胖?
抗生素的副作用是
抗生素会造成细菌耐药,引起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只有激内素的副作用才会发容胖
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1、身体发胖;
2、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
3、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征、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等。
4、影响小儿发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