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甲状旁腺素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素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2020-03-28 03:16:07

1、甲状旁腺激素增高,骨痛骨质疏松八年,女三十六岁,颈部彩超右侧有数个肿大淋巴结余正常请问是什么病?

没有关系的要不去医院看看吧!

2、为什么甲状旁腺激素 和降钙素一个是升高血钙,一个是降低血钙,书上却说是协同作用?

请仔细看一下第二部分 "二、钙迁徙"

一、钙的作用 钙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在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1、心动节律的维持:(小白鼠及危重病人的例子)。
2、神经冲动的传递:大脑支配人的行动,支配人的肢体,如果缺钙可造成人体动作的缓慢,以及老年痴呆症、健忘症、儿童多动症等。
3、肌肉的伸缩:缺钙人就没有力量,就不能产生爆发力。
4、加快白细胞的吞噬: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5、参与凝血过程:缺钙容易造成鼻出血,身上青紫等现象。
6、参加细胞内多种功能:人体有60兆亿个细胞,并有序的排列着,钙起着粘合剂的作用。
缺钙是全球性的,亚洲是缺钙的重灾区。全国钙代谢委员会经过几年的调查得出下列一组数据:
目前我国人的缺钙情况:
单位:毫克
年龄 日需求量 成本日摄入量 日缺乏量
0----1 400 200 200
儿童 800 400 400
少年 1000 500 500
成年 800 500 300
老年人 1200 450 750
孕妇 1500 500 1000
有人说:老说缺钙我为什么没有感觉,缺钙能造成心脏,神经等方面的疾病,我身体很好是不是不缺钙。那么钙到底是怎样丢失的呢?

二、钙迁徙 在我们的人体中,钙占我们体重的1.5---2%,大约1200----1500克左右,其中99%存在于我们的骨骼、牙齿、头发等硬组织当中的为结合钙,也称钙库;另外的1%存在于我们人体的血液及软组织当中,为游离钙,也称血钙。
钙在人体中的平衡分布:骨骼里的骨钙占 99% ,血液里的血钙占1%。 由于缺钙的现实,首先造成血钙下降,这时我们人体自稳系统就会启动,在我们的甲状腺后侧有四个腺体叫甲状旁腺,当血钙缺乏时,甲状旁腺会立即分泌出一种甲状旁腺激素,刺破骨膜,激活破骨细胞,溶出骨钙,在我们的钙库中提取钙离子,以补充血钙的不足,这个时候我们是没有感觉的。 这个过程从20岁开始,每年以1%的速度丢失钙,此时你感觉不到; 30岁的时候,人已经丢失10%的钙,这时候会有些腰痛的感觉; 50岁后,人体丢失的钙已达到30%左右,这时的感觉是腰酸背痛腿抽筋,骨头已象冻豆腐一样,造成骨质疏松; 70岁后,钙的丢失达到了50%,骨头已象丝瓜瓤子一样,空隙非常的大,极易造成骨折。岁数越大,骨质疏松就越严重,所以老年性的骨折已成为世界的难题。
另一方面,血钙虽然不断得到骨钙的补充,但是骨骼的钙与血液中钙的浓度是不一样的,时间长了它会不断残存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血管避就会不断加厚,造成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后就会出现高血压、脑血栓;胰藏动脉硬化就会得糖尿病;心藏动脉硬化就会得心肌梗等。动脉硬化有很多种,但现在医学研究证明,这种矿物质的迁徙,尤其是钙化,是造成动脉硬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们现在很多人也在注意少吃肉食多吃素,但是我们国家高血压患者在不断的增长,每十个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还有糖尿病,除了它的遗传基因外,主要与胰藏的动脉硬化有关,因为我们的胰岛素是胰腺细胞分泌出来的,如果胰脏动脉硬化了,必然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阻碍。另外还有血栓, 安贞医院洪兆光大夫曾经讲过,中国人,20岁以上的人,就有冠状动脉粥样血的斑块,这就是心肌梗的前兆。所以说很好地补钙是预防和控制动脉硬化的最好方法。由于血钙的长期缺乏,甲状旁腺分泌出来的甲状旁腺激素会不断的从骨骼中提取钙,已形成了一种惯性,医学上称为“亢进”,这样就使得血钙不断增加,当血钙达到3%的时候,就是高血钙症;而血钙达到6%的时候,就会有生命危险。这时甲状腺就会分泌出一种降钙素,将多余的血钙送回到骨骼当中,进行骨骼再建工程。但这种钙是异钙质,是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骨骼当中,而是堆积到骨逢当中,比如颈椎,胸椎,腰椎,关节等处,这时就形成了骨质增生和骨刺。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看似一对矛盾,其实都是缺钙所引起的一对孪生骨病。
三、钙缺乏症由于缺钙可导致100多种疾病:
1、骨代谢病: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颈椎病、肩周炎、佝偻病、软骨病、股骨头坏死等;
2、内分泌病:甲亢,糖尿病、肾上腺、肥胖症等;
3、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妊娠高血压综合病等;
4、神经系统:神经衰弱、多动症。痴呆、脑血管、脑出血、癫痫病等; 5、消化系统:消化溃疡、肝硬化、胃肠痉挛、痔疮等;
6、呼吸系统:支气管痉挛、肺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7、泌尿系统:水肿、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结石等;
8、生殖系统:不孕症、痛经、绝经期综合症等;
9、感觉器官:近视、白内障、手足裂、听力下降、皮肤病、湿疹、足癣、手癣等;
10、免疫系统:皮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变态反应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等;
11、血液系统:贫血、血友病、凝血不好等;
12、恶性肿瘤……
目前中国市面上钙产品概况分析:
一、离子型:磷酸氢钙 氯化钙
原料来源:珍珠粉、贝壳等
吸收过程:间接吸收,由胃酸溶解与结合蛋白结合才能被人体吸收,并需 VD强化
安 全 性:碱性大,对胃有刺激性,容易造成重金属在人体二次聚集,不利于健康
不 宜 症:不适用胃酸分泌量较少的儿童及老人
二、离子型:乳酸钙、醋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
原料来源:普通有机酸钙盐
吸收过程:间接吸收,由胃酸溶解与结合蛋白结合才能被人体吸收,并需VD强化
安 全 性:含钙量偏低,吸收率利率较低,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不 宜 症:不宜长期服用,不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
三、分子型:氨基酸螯合有机钙(天狮钙系列)
原料来源:鲜牛脊骨
吸收过程:以活性分子形式直接进入人体细胞膜,被人体迅速吸收
安 全 性:不消耗胃酸,对肠胃无刺激,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高效
不 宜 症:无不宜症

3、降钙素与甲状旁腺素对更年期妇女的骨质有何影响

(1)降钙素:降钙素为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分子量为3419。具有降血钙和降血磷的作用。当血钙增高时,降钙素分泌增加。骨和肾都是降钙素的靶组织,降钙素可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上的受体,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骨吸收。降钙素注射后15分钟,即观察到破骨细胞的活动受抑制,数量减少,使骨骼中钙的释出减少,而血液中钙进入骨骼的过程仍继续,从而血钙降低。降钙素可抑制近端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小剂量降钙素抑制小肠钙的吸收,而大剂量降钙素可促进小肠钙的吸收。
有研究显示,各年龄组女性的血降钙素水平较男性为低,绝经后妇女血降钙素水平较绝经前妇女低。因此认为,血降钙素水平降低可能为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
(2)甲状旁腺激素:为甲状旁腺分泌的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分子量为9500,甲状旁腺激素的主要靶器官为肾和骨,它是肾脏1-a-羟化酶活性的促进剂,促使25-羟维生素D转化为1,25-(OH)2O3,它促进远端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近端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并促进骨的

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的报道不一,功能低下、正常、亢进三者均有,前者认为,雌激素缺乏,骨吸收增加,血钙值上升,甲状旁腺功能被抑制,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多数学者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动物实验证实,大鼠去卵巢后,甲状旁腺激素有促进骨形成,预防骨量丢失的作用。

4、骨质疏松症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什么关系

甲亢由于其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高代谢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兴奋性增高,有近半数病人发生骨矿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症,故甲亢性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主要是T3过多以及由其引起的高代谢症,是其引发的一系列改变的结果。

T3的直接作用--直接动员,骨钙的常溶解和质膜效应直接刺激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而高代谢症群促进骨钙、磷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呈氮负平衡,骨吸收与骨形成同时增加,但由于钙质排出增多,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和脱钙;能量消耗过多而使肌肉中的磷酸肌酸减少,引起肌肉软弱无力、眼睑下垂等,有时表现为肌肉萎缩,使行动困难。主要病理改变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尤其是老年患者,多变现为乏力、腰背痛、腿痛、甚至全身痛,极少数患者可发生畸形以致病理性骨折。

5、甲状旁腺素偏高

人体衰老源于体内微量元素逐渐增多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家们对物质的研究不断的有所发现和证实了新的理论,他们发现了太阳慢慢的缩小(10万年缩小约0.1厘米)。最后熄灭的原因,是由于太阳内不断的发生聚变,使大量的能量不断地向空间放出,造成太阳内的氢离子不断减少,重元素越来越多,使太阳最后停止发光。自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使太阳永远发光的办法,他们认为宇宙的一切物体都在发生聚变。我们认为人体也是一个物体,也在慢慢地发生聚变。目前生命科学也进入了分子阶段的研究。众所周知,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人体总量99.95%是氢、碳、氮、氧四种基因元素,含量大于0.01%(100毫克/千克体重)元素有:钙、磷、镁、钠、钾、氯、硫共7种为常量元素,含量小于0.01%的为微量元素,目前确认对人体有价值的共14种:即铁、铜、锌、钴、锰、铬、硒、钒、碘、氟、硅、镍、锡、钼。由此我们把组成人体的分子分为三部分,即:基因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又分为有利人体生命的(现已发现十四种)微量元素和对人体有害无利的(铅、铀、钚等等)微量元素两部分,有利人体的微量元素过量可在体内与其它元素发生聚变结合,可形成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使体内有害的微量元素增多,它的增多标志着人的衰老。微量元素是人体内的重元素。我们在对人体的研究中发现,人的衰老,是由于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不断增多而引起的。我们通过在临床化验检查中发现,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最少,以次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最多,由此我们认为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微量元素也在增多。微量元素的增多,标志着人要衰老的象征,这一理论我们有研究数据,但数量较小,由此微量元素是人体内的衰老剂。这一发现,对揭开生命科学的奥秘起着重大的意义。对研究延长人类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根据这一发现,已研制成了减少体内微量元素的食品。这种食品可通过A物质在体内的增多,使微量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某些中子脱离原子核,还原成常量元素,从而降低体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极为微小的,人们食用的食物、水和吸入的空气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人体的自身聚变也可产生少量的微量元素,这些远远满足了人体的需要量,微量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多、质子少、含电量低(即能量较低),它们具有放射性,可放射X射线和α、β、γ射线,这些射线对人体细胞是有害的。如果把微量元素列入营养素,加入食物中,不经过临床化验检查,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盲目的食用,可引起微量元素过量,他们的过量可使人体细胞受到这些射线的损害,这些射线可影响组成细胞的基因元素:氢、碳、氮、氧和常量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的含电量,使细胞的生物电量和能量降低,从而降低了细胞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免疫力低下和引起某些疾病及影响基因元素的质量,和影响常量元素的含量。如锌过量,会使体内的胆固醇代谢紊乱,产生高胆固醇血症,继而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铁过量可引起皮肤发黑等。碘过量可引起近视、精神障碍、高碘性甲状腺肿大。锰过量,可引起面具样表情、流涎、肌张力减退等。钴过量可发生红细胞增多症、血糖升高等等。因此微量元素决不能当营养素来食用,以免引起过量出现不良后果。微量元素只能做为药物来使用,使用时必须经过临床化验检查。如缺乏时,才能使用,待正常后,不能再用。如果把微量元素加入食品中,对未成年人是一种衰老剂和毒品,对成年人来说是在服毒。是对人的一种慢性毒杀。
碘是人体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碘过量可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两者可相互影响,目前,据某些精神杂志上统计,中国人有精神障碍的人很多,100人中就有一个,即1%的人有精神障碍症状,我们认为这些人和经常食用加碘盐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碘在体内过量,可引起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增加,并抑制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PTH)减少,甲状旁腺素是调节体内钙、磷平衡的,在正常情况下,钙偏高于磷,甲状旁腺素减少和降钙素增多,可使血钙降低,可引起易激动、乏力、失眠、兴奋、多语、精神紧张等精神障碍症状,我们对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了化验检查,发现他们血钙都偏低,血磷偏高的趋势。由于碘过量,使血钙降低,可使眼睛的睫状肌发生痉挛和萎缩而引起近视,严重者可引起碘甲亢症。目前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率达87%以上,这和食盐中加碘是有一定关系的。锌可以和钙争夺细胞膜上的蛋白体,因锌比钙的质量重,容易和细胞膜上的蛋白体结合,结合后不易分离,使钙流失更加严重。食盐是我们天天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目前,我们普及盐中加碘,我们认为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广泛没有目标的预防克汀病和单纯性甲状腺肿这种罕见病(地方病),对大多数正常人是有毒害的。另外,还有铁、锌、锰、硒、铜等微量元素在市场的食品中含有,目前已发现市场上卖的奶粉、某些饮料和保健品都含有微量元素,食物中本来就含有天然的微量元素,我们认为不必要在食品中再加微量元素,如怀疑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应到医院去检查,如缺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补充。我们建议应该停止在食盐中加碘、加锌和食品中加微量元素,避免盲目的摄取过量的微量元素,出现不良后果,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疾病发生,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关于缺碘可引起儿童脑损伤(克汀病)和单纯性甲状腺肿大,这些人一般存在于缺碘地区,这些病人在缺碘地区也是数量极少的,我们可以在这些地区改变他们的土质。这些地区不要使用磷肥,因为磷肥内含有大量的钙,钙可以影响植物细胞对碘的吸收,使植物含碘量降低。在这些缺碘地区多用一些含氮的化肥,以降低土质内钙的含量,从而提高植物中的含碘量,这样就消灭了缺碘地区的缺碘问题,从根本上给予了防治缺碘病的发生。
另外,我们对克汀病和单纯甲状腺肿,它们的发病机制,我们认为:人体内(孕妇和婴儿)钙离子升高——可影响体内碘的吸收和利用——造成T3、T4生成减少——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使生长素活性降低——减少了体细胞和脑细胞对钙离子的利用,钙离子利用减少,可引起神经递质传递受阻,如乙酰胆碱受阻等,使人出现痴呆等,对体细胞可引起生长发育减慢,出现低矮,引起克汀病,所以碘缺乏可造成克汀病和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是由于钙升高的结果。由此,孕妇和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如不缺钙,不要乱给予补钙,总之,人体内缺什么,补什么,不要乱用常量元素和补微量元素。如不缺微量元素,乱补微量元素,是一种慢性毒杀。
注:关于盐中加碘2005年5月24日把本稿已寄国家卫生部,卫生部回信告知,从2005年9月1日起在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等高碘地区停止供应加碘盐。我市已接到国家通知,不加碘盐已在我市上市

6、骨质疏松病人缺钙,经血液检查甲状旁腺激素徧高,可以吃骨化三醇吗?

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如饮食钙量不足者,可服用钙片补充。目前常用的钙片剂型很多,用药应遵医嘱,病情较重的不能单用钙剂,应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维生素D有利于钙质吸收,也可选用活化维生素D,对老年人有更佳的效果。

7、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有哪些?

1、增龄、老化:老年人更易患本病;
2、性激素水平降低:女性绝经后或中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性腺功能减退,均可导致骨量丢失、骨量发育不良;
3、疾病因素:不同器官、系统疾病均可影响骨健康,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胃炎、慢性肝脏疾病、糖尿病、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影响骨健康。

8、骨质疏松

与甲状旁腺素骨质疏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