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io骨质疏松

io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2020-10-21 14:11:51

1、我强制性脊柱炎,9年9月确诊10年7月复诊,加剧。想知道谁以前得过经治疗后康复的。

你好!
不知大患者的病情现在属于什么阶段?中期早期还是晚期?
这种疾病不是说服用药物就能控制病情,所以治疗起来有反复是很多患者遇到的问题。但是不能因此停止服用药物。
患者的服用的药物是没有错误的,如果病情处于活动期,可以使用几针益赛普控制一下,然后专用药物,因为西药副作用大,如果当地有较好的中医院可以去看看,服用些中药也是可以的。,
一般情况下,患者还要注意坚持进行锻炼,保持心情,多注意营养补充。

2、电脑族常见的疾病大全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了职业病的受害者,电脑脸、鼠标手、鼠标肘等等名称层出不穷,电脑在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无限便利的时候的确也带来了不少的副作用,那么如何将电脑的弊端控制在最低呢,首先就是要了解电脑使用者的常见病。
肥胖

长期坐在电脑前的人,因缺乏锻炼,会出现重力性脂肪组织分布异常。脂肪堆积在下腹部和腰背部,导致向心性肥胖。

下肢静脉曲张

因缺乏活动,依赖骨骼肌收缩回流的下肢静脉的压力将增高,长时间静脉管腔扩张会引起静脉瓣功能性关闭不全,最终发展成为器质性功能不全,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或者先天性结缔组织松软者,更容易发生静脉曲张,血流淤滞甚至导致静脉血栓。

故长期进行电脑操作者应该多活动下肢。

颈椎

电脑操作使人的头部缺乏活动且久处于同一种姿势,时间过久则出现颈椎代偿性增生。颈椎增生可以压迫神经根,引起肩周炎、上肢活动受限,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颈椎增生还可导致供应大脑枕部的椎动脉受压,引起大脑枕部供血异常,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小编插语:如今,在都市的写字楼里,在电脑前,嚷嚷脖子酸痛的人越来越多,慢性颈椎炎、颈椎错位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在此,搜狐健康提醒广大白领一族要关爱自己的颈椎。>>>>详细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的前倾姿势加上缺乏活动,容易导致电脑操作者发生腰椎增生,并使后纵韧带紧张,失去弹性,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如果压迫了坐骨神经,则可导致根性坐骨神经疼痛,出现腰痛、下肢疼痛及活动障碍等。

眼部疾患

久坐电脑前,由于视物较近,迫使眼睫状肌处于收缩紧张状态,从而使晶体变凸以适应视近物,眼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就会导致近视。视觉的过度疲劳还会引起房水运行受阻,导致青光眼。此外,白内障、角膜溃疡和视网膜剥脱等,也是长期使用电脑者易患的眼病。故在操作电脑时宜经常活动眼球,定期做眼保健操等。

痔疮

腹部压力增加和缺乏活动可使肛周静脉回流不畅,引发直肠静脉丛迂曲,加上大便干燥,很容易引起痔疮。

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电脑者缺乏锻炼,就会使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骨骼关节得不到负荷刺激,会促使破骨细胞功能活动加强而成骨细胞活动减弱,骨骼中钙盐含量下降,骨骼的脆性增加而韧性降低,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骨折

电脑依赖综合征

患者如同药物成瘾,离不开电脑。时间过久会出现性格异常,如孤独、怪僻,对周围同事、国内外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人际关系不正常,甚至导致人格异常。

另外,长期进行计算机操作还可以诱发或者加重下列疾病:泌尿系统结石、精索静脉曲张、关节炎、腹股沟疝、下消化道肿瘤、椎管狭窄等。

3、闭经怎么办

方法: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减少精神刺激。
2、调节饮食,注意蛋白质等营养物的摄人,避免过分节食或减肥。
3、女性应该注意经期及产褥期保健,勿冒雨、涉水、过劳等。
4、出现闭经的情况建议服内用金巢安进行调理,每天2袋,一个月后月经可再次来潮,长期吃还可滋容养卵巢,延缓衰老。

4、含钙高的食物有哪些?

含钙高的食物有:
日常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他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
1、钙的来源以奶及奶制品为最好,奶类不但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是补钙的良好来源。含钙量高、吸收性也好的食物首推乳类。
2、蛋黄和鱼贝类含钙很高,泥鳅、蚌、螺、虾皮含钙也极高,
3、植物性食物以大豆类制品、硬果类食物(如花生仁、核桃仁),
4、海产品如鱼类、虾皮、海带、紫菜,带刺骨制成的鱼松、肉松,
5、蔬菜中的金针菜、萝卜、香菇、木耳、西兰花、芥兰、苋菜 、菠菜等钙含量都比较高。

5、糖皮质激素的为什么会影响身高?原理是什么?求大神帮助

1.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化学、生理、免疫等所引起的炎症。在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在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糖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但必须注意,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炎症后期的反应更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阻碍创口愈合。 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在于糖皮质激素(GCS)与靶细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相结合后影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效应。糖皮质激素的靶细胞广泛分布于肝、肺、脑、骨、胃肠平滑肌、骨骼肌、淋巴组织、成纤维细胞、胸腺等处。各类细胞中受体的密度也各不相同。 G-R由约800个氨基酸构成。其C端与GCS结合;其中央有两个锌指(zincfinger),各结合4个半胱氨酸;其N端的功能区τ1涉及与DNA结合后的转录性基因转移活化以及与其他转录因子的结合,人的G-R的结合功能区中还有τ2,它对受体进入核内有重要作用。 未活化的G-R与一大分子(约30kDa)蛋白质复合物相结合,该复合物含有两个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90,Hsp90),其C端与受体相结合;该复合物可能还结合有其他蛋白,如抑制性蛋白等。一旦GCS与G-R结合,Hsp90被解离,则被活化的GCS-G-R复合物迅速进入核内,进而与靶的基因的启动子(promoter)序列的糖皮质激素反应成分(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GRE)或负性糖皮质激素反应成分(nGRE)相结合,相应地引起转录增加或减少,继而通过mR-NA影响介质蛋白合成。 GCS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基因转录而抑制炎症过程的某些环节,如对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等的影响等。 细胞因子(cytokine)在慢性炎症起到重要作用。它们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白细胞,进而使其从血液渗出到炎性部位,并能使内皮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及区噬细胞活化,还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GCS通过与G-R结合-nGRE的相互作用而抑制了一些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3(IL-3)、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等的转录,而强烈地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也有证据表明GCS可增加mRNA的断裂而使IL-1、IL-3及GM-CSF减少。GCS也可通过抑制IL-2受体的合成,或通过将活化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ctivatorprotein-1,AP-1)等的活化调节逆转,或通过直接与AP-1相互作用,而对抗细胞因子的效应。 炎症介质,如白三烯(LT)、前列腺素(PG)等,前者有较强的白细胞趋化作用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后者可引起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GCS可通过增加脂皮素(lipocortin-1)的合成及释放而抑制脂质介质白三烯(LT)、前列腺素(PG)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生成,因为脂皮素(37kDa)可抑制脂质生成所必需的磷脂酶A2(PLA2)。皮质激素还可以诱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而降解缓激肽(可引起血管舒张和致痛),产生抗炎作用。 GCS可抑制巨噬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ynthase,NOS)而发挥抗炎作用,因为各种细胞因子均可诱导NOS,使NO生成增多而增加炎性部位的血浆渗出,水肿形成及组织损伤,加重炎症症状。 2.免疫抑制作用 对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首先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其次,对敏感动物由于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使血中淋巴细胞迅速减少;糖皮质激素对人也引起暂时性淋巴细胞减少,其原因可能与淋巴细胞移行至血液以外的组织有关,而不是淋巴细胞溶解所致。动物实验指出,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则能抑制由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干扰体液免疫,原因可能与其选择性地作用于T细胞亚群,特别是增强了T.抑制B细胞的作用有关。但在人体迄未证实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剂量时能抑制抗体产生。 3.抗休克 超大剂量的皮质激素类药物已广泛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对其评价虽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其作用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加强心脏收缩;②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③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yocardio-depressant factor,MDF)的形成。④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保护动物耐受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等内毒素致死量数倍至数十倍。 4.其他作用 (1)血液与造血系统 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并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促使中性白细胞数增多,但却降低其游走、吞噬、消化及糖酵解等功能,因而减弱对炎症区的浸润与吞噬活动。对淋巴组织也有明显影响,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增多;而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组织萎缩。 (2)中枢神经系统 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失眠等,偶可诱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对儿童能致惊厥。 (3)消化系统 糖皮质激素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但大剂量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6、有关佝偻病的问题,请指教!!!

【概述】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因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失常所致。活动性病例在冬春季较多见。发病率北方较南方高,工业性城市较农村高。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严重者可发生骨骼畸形。本病属中医“五迟”、“五软”、“鸡胸”等范畴。

【病因病理】
发病原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失宜,又久居室内,少见阳光,先后天不足,脾肾亏损而致病。
本病病理由于脾肾虚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生化之源,肾主骨髓,脾主肌肉,当先天虚亏,后天喂养失宜,不能以母乳喂养,加上日照不足,均可引起气血虚弱,影响脾肾功能,以致骨髓不充,骨质疏松,成骨迟缓,甚至骨骼畸形。
佝偻病患儿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低下,易感受风邪,阻滞肺络而引起肺炎;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而泄泻。

【诊断要点】
1.发病初期有夜啼、多汗、烦躁、食欲减退。因摇头擦枕而出现枕秃。
2.活动期体征可见颅骨软化(乒乓头)、方颅、前囱迟闭、出牙延迟、肋骨串珠、肋外翻、肋隔沟、鸡胸、漏斗胸、手镯、镯绕,“O”形腿、“X”形腿、脊柱后突或侧弯等。
3.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常低于1.29mmol/L;钙磷乘积小于 30,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腕部摄片显示尺桡骨下端增宽,状如杯口,钙化线不齐,呈毛刷状。

【辩证分型】
1.脾虚气弱症状:皮肤苍白;多汗发稀,枕后发秃,肌肉松软,腹部膨大,纳食减少,大便时溏,烦躁不安,夜寐不宁,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
证候分析:脾虚气弱,运化失司,则肤色苍白、纳呆便溏。脾主肌肉,脾虚不能营养肌肉,则松软无力。腹部肌肉变薄,则腹部膨大。气虚表卫不固,则见多汗。发为血之余,气血不足则头发稀黄易脱落。
2.脾虚肝旺症状:面黄少华,发稀枕秃,夜间盗汗,纳呆食少,囟门迟闭,夜啼不宁,易惊多惕,甚至出现无热抽搐,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证候分析:除脾虚气弱相同的症状外,还出现一些肝气偏旺的症状。因肝失阴血儒养,肝木偏旺测夜啼不宁,易惊多惕,甚至动风抽搐。舌淡苔黄,脉细弦,均为脾虚肝旺的表现。
3.脾肾虚亏症状:面?s多汗,四肢无力,智力不健,语言迟发,齿生过缓,立迟行迟,囱门迟闭,头方肋翻,甚至鸡胸,下肢弯曲,舌质淡少苦,脉细软无力。
证候分析:肾主骨髓,脾主肌肉,后期症重由牌及肾,出现一系列肾气虚亏的症状,如智力不健、方颅、鸡胸、齿生过缓、因门迟闭等。脾虚化源无力,表卫不固,故面?s多汗,肢软乏力。
脾虚气弱多见于佝偻病之初期,此时骨骼变化不明显,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若及时治疗,并注意饮食与护养,最易恢复。脾虚肝旺者,尤其有无热抽搐症状时,多为兼有婴儿手足搐溺症,多在1岁以内发病。脾肾虚亏多见于佝偻病较重者,肾主骨,肾气虚亏必然出现一系列骨胳方面变化,往往会遗有骨胳畸形。

【分型治疗】
1.脾虚气弱治则:健脾补气。
主方:人参启脾丸加减。
加减:纳呆食少,加砂仁6克(后下)、鸡内金10克烦躁少眠,加夜交藤10克、合欢皮10克;大便稀溏,加炮姜炭6克、煨葛根10克。
主方分析:人参启脾丸为健脾补气开胃要方。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补气,山药、扁豆益气补脾,陈皮燥湿和中,木香理气开胃,神曲、麦芽消导开胃。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党参IO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合欢皮10克 牡蛎30克(先煎)龙骨30克(先煎)山药10克 神曲10克 甘草6克
2.脾虚肝旺治则:健脾平肝。
主方:益脾镇惊散加减。
加减:体虚多汗,加五味子6克、牡蛎30克(先煎);睡中惊惕,加蝉衣6克、珍珠母30克(先煎);反复抽搐,加全蝎粉1克(吞)、蜈蚣粉1克(吞)。
主方分析:益脾镇惊散为健脾补气,熄风镇痉的要方。方中人参补益元气,白术、茯苓健脾助运,朱砂安神镇惊,钩藤平肝熄风,灯心草清降心火,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太子参15克 白术10克 茯神10克 钩藤10克(后下)蝉衣6克 灯心草2克 扎牡蛎30克(先煎)僵蚕10克 甘草6克
3.脾肾虚亏治则:培补脾肾。
主方:补天大造丸加减。
加减:神疲纳呆,加黄精10克、佛手10克;智力不健,加益智仁10克、石菖蒲10克;汗多者,加牡蛎30克(先煎)、碧桃干10克。
主方分析:补天大造九是培肾补气填精的要方。
方中紫河车补肾填精,黄芪补益元气,人参、白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鹿角、杞子补益肝肾,当归、熟地黄、白芍、龟版滋养阴血,枣仁、远志养血安神。
处方举例:
党参10克 当归10克 生熟地各10克 山药10克 山萸肉10克 补骨脂10克 鹿角10克(先煎)龟版15克(先煎)紫河车粉3克(吞)牡蛎30克(先煎)

【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 每日2~3次,每次3克口服。
适用于脾肾虚亏。
2.玉屏风散 每曰2次,每次3~6克吞服。适用于脾虚气弱易感冒者。
3.龙牡壮骨冲剂 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
适用于脾虚气弱及脾肾虚亏。

【简便方】
1.苍术、五味子各15克,龙骨、牡蛎各50克,共研细粉,每日2次,每次1.5克,温开水冲服。适用于脾虚气弱多汗者。

2.黄芪、菟丝子、苍术、麦芽各10克,牡蛎3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脾虚气弱及脾肾虚亏。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并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增加辅食。每天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饮食注意选用含钙、磷较丰富的食物。
3.患儿不要久坐、久站,防止发生骨骼变形。提倡婴儿穿背带裤,防止肋骨外翻。

7、有谁知道股骨(骨皮质)酒精灭活后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是多少?这种医学方面材料的弹性模量在哪里查啊?

同种异体骨的发展背景、临床应用及效验 1880年Macewen【1】做了人的总称历史上首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1908年,Lexer【2】最早实施了膝关节肿瘤切除后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并在1925年报告了随访结果,肢体保留乐成率达50%。此后,1915年Albee出版了《骨移植外科》,同种异体骨移植才逐渐被全世界的外科医生研究和应用。1942年Inclan发表“库存骨在骨科的应用”,提出骨库的观点,跟着骨库的建立,异体骨移植的研究和应用才逐渐活跃。【89】

自60年代以来,大块异体骨移植疗治骨缺损相继应用于临床,一些病例经过持久随访不雅察,疗效满意。Langlais等【6】持久追踪13例因恶性肿瘤被切除半侧骨盆行大块异体骨移植重建骨盆的病人(分别存活七、8、10和14年),认为用大块异体骨移植和关节成形术重建骨盆是可行的,但要求病人一般情况好,抗癌疗治有效,特别适合原发性肿瘤病人。黄长明等【3】回首性不雅察了应用大段异体骨修复79例骨肿瘤患者瘤段切除后缺损的疗治情况。67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五个月~7年,平均2.8年,结果异体骨愈合62例,不愈合5例。主要并发症:再次发作8例,感染8例,骨不连5例,骨折4例,固定失败4例,关节面吸收塌陷7例。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5例,良23例,中11例,差8例。他们认为牢固的髓固定有利于异体骨愈合。Clatworthy等【5】前瞻性研究了50例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进行膝关节修复的病人,发现有着令人鼓动的中期存活率。姚长海等【7】追踪了自1983年10月~2003年3月120例经同种异体骨疗治的骨肿瘤患者,结果只有2例浮现了较轻的排异反应,其余均一期愈合。【80】

目前的同种异体骨移植已进而向着困难程度大度、精细化的方向发展。KanMin等【8】报道了一例用同种异体胫骨移植修复因巨型原发性神经器官纤维肉瘤而导致骶骨全切的病例,目前患者已能自行走动。Mark等【12】对在1995年1月~1998年12月间接受冰冻同种异体股骨头修复足踝部关节缺损的75名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有92%的患者在术后平均4个月浮现了骨愈合,在术后平均3.5年的时间里没有浮现移植骨的吸收或被自体骨替代,仅9名患者浮现了浅部伤口并发症(感染和裂开),2名浮现了深部感染,从而得出了异体骨移植适合足踝部重建的结论。【80】

而且,多种材料与同种异体骨的复合物研究与应用已成为新的热点,并且预示着同种异体骨移植新的发展方向。只管理论与大量的实验事实均认同,对于骨缺损的有生命的物质重建而言,同种异体骨与异种骨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85】,但是如何同其它材料相互取长补短,是目前科研职员不停尝试的内容。Giavaresi等【11】报道了50%透明质酸与二价铜离子的注入可促进同种异体移植骨的成活。用一大块与血管化的腓骨联合的异体移植骨解剖学重建髋关节的手术已乐成应用于一名字童【17】。王臻等【9】报道了人工关节假体复合大段异体骨移植适合恶性肿瘤肢体挽救术和保肢手术后的两次返修术,具备人工关节和大段异体骨移植双重长处,手术设计应注更有生命的物质力学原理和大段异体骨愈合特点。Anraet【10】认为在近端股骨重建中,人工关节假体与异体骨复合移植较纯真人工关节假体置换功能恢复要好,假体松动要少得多,他们认为此复合移植方式是近端股骨重建的最佳选择方式。周建生等【4】报道了20例儿童大块骨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冷冻异体骨移植进行修复,年龄3~13岁,平均7.9岁。骨缺损长度6.0~12.0cm,供骨取自患儿父母或同孢子女,术后4周应用免疫抑制剂,随访2~5年,平均4三个月。结果术后三个月异体骨与宿主骨全部骨性愈合,4~6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Chang【84】等用自体腓骨瓣与异体骨联合移植的方法修复因骨肉瘤造成的股骨缺损,以期避免常规单凭异体骨移植修复所造成的骨不连、骨折及感染等并发症。应用移植骨-假体复合物的关节成型术也被用来解决骨关节移植物的蜕变问题【20】。【80】

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的机理

1908年Axhausen提出了爬行替代理论并沿用直到现在,认为移植骨块能为新骨形成提供成骨环境和支架作用,使长入新生骨组织沿其表面生长,与此同时移植骨块逐渐降解并被新骨完全替代。移植骨愈致密,它被替代的速率也愈慢。移植骨在宿主部位所起的成骨有生命的物质学效应,主要表现为骨传导作用和骨诱导作用,与宿主局部的血供,细胞增殖反应,周围软组织情况,术后的抗应力掩护措施和术后感染、排斥反应是不是发生有密切瓜葛。在大段骨移植愈合中骨传导较骨诱导具备更重要作用【21】。【80】

骨传导作用

骨传导作用是指来自植床(recepientbed)周边宿主骨表面和骨髓中的定向成骨前体细胞(determined osteogenic precursor cell,DOPC)通过增殖伸延伸入植达到极点及其腔隙的表面,产生成骨细胞形成新骨,这种成骨方式是直接的,称为骨传导(osteoconction)。目前,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属于一种多肽类糖蛋白,骨组织中含量甚微,皮质骨中含量大于松质骨含量)对骨传导的促进作用的研究也在深切的进行中【22,86,87】。【80】

骨诱导作用

骨诱导作用是指来自植床周边宿主软骨组织中的可诱导成骨前体细胞(incible osteogenic precursor cell,IOPC,是没有定向成骨能力的间充质细胞),在诱导因子的作用下可被诱导定向产生骨原细胞,经成骨细胞形成新骨。这种成骨方式是间接的,称为骨诱导(osteoinction)。诱导因子及作用:Urist等通过免疫荧光法预示BMP集中分布在骨细胞陷窝壁上。BMP具备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成为成骨细胞并形成新骨的作用,这种功能在骨骼部位及非骨骼部位都能诱导生骨。大量研究表明,骨基质胶原的存在可使BMP诱导活性显著增加【23】。此外,骨细胞及骨基质中也有多种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GF)等,这些因子经体外骨细胞造就不雅察,均有复制细胞、合成DNA和骨基质及刺激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此中有些起直接刺激,有些起中间介导和调治作用。外源的生长因子目前还没有用于临床,因为担心其是不是会因引起组织的过度增殖而带来不利的后果。实验证明,肌母细胞和骨外非特定功能的软骨组织原始细胞、骨髓的基质细胞经BMP和脱钙诱导后,均能趋化性分化为成骨细胞。Malinin【24】等在狒狒股骨远端异体半关节移植持久随访中不雅察到,异体骨段愈合时骨段周围有大量间充质细胞侵入,伴随新骨形成并有毛细血管长入。Enneking【25】等研究7三个大段库存异体骨移植标本后发现:皮质骨愈合慢,大约需要12个月,是通过宿主骨起源的外部骨痂来桥接宿主骨与移植骨及填充其之间的缝隙;坏死的移植骨修复包括外部修复和内部修复,外部修复1年修复表层的40%,2年修复80%,内部修复过程非常缓慢,5年修复仅只15%~20%,而后的深度修复险些不发生;在骨关节标本中预示关节软骨中没有活的软骨细胞,然而这些无活细胞关节软骨结构可保持2~3年,偶尔可保持5年,厥后关节软骨的退化与软骨下的再血管化与其裂成碎片是一致的,关节面被纤维血管化组织所形成的关节翳覆盖。他们还发现越不定的关节,其关节软骨退化发生的时间越早且快。他们认为大段异体骨移植修复在开始的几年中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而且受到其它有生命的物质活动影响,譬如:骨折的修复,自体骨作为填充物和肿瘤再次发作等。【80】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

骨组织的抗原

骨骼中的矿事物不具备抗原性,胶原和非胶原蛋白仅是弱抗原,异体骨移植的抗原刺激主要来自其细胞膜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MHC)。MHC抗原属脂蛋白类,与遗传暗码有关,受种源基因控制。MHC抗原分两大类:Ⅰ类抗原在人的总称为HLA-A、B、C,广泛分布于有核细胞膜表面;II类抗原在人的总称为HLA-D的DP、DIPDO、DQ、DR,主要存在于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被拿获的T淋巴细胞。新颖异体骨移植的主要抗原刺激来自骨髓,骨髓含有多种细胞成份,它们多有II类抗原的抒发,可能起抗原呈递细胞(APC)的作用。此外成骨细胞亦有II类抗原抒发,在有γ-干扰素存在的情况下II类抗原抒发增强,成骨细胞亦可起到APC的作用。Lance发现正常软骨细胞仅有I类抗原抒发,仅在炎症或γ-干扰素的作用下,软骨细胞抒发II类抗原。异体软骨移植的抗原刺激主要来自基质,而不是细胞。【80】

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排斥机理

Horowitz和Friedaender提出假说,认为异体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分为2期。第1期由移植骨抗原刺激宿主产生特异的细胞毒淋巴细胞和抗体,直接作用于靶细胞;第2期表现为拿获的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拿获破骨细胞,造成移植骨的吸收【26】。这两期的反应在新颖的异体骨移植中都可以见到,而库存异体骨移植主要表现为第2期反应。异体骨移植拿获宿主免疫系统还产生其它许多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M-CS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它们除参与免疫反应的非特异调治外,还能影响成骨与破骨的自身平衡。屠重棋【27】等报道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后宿主全身免疫机能改变不较着,其反应是以局部炎症为主的细胞免疫过程。【80】

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与骨诱导的相互影响

骨基质中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和淋巴因子,它们对维持骨的成骨与破骨自身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此中骨基质中的BMP和TGFβ生长因子除了与骨诱导成骨有关外,也是免疫调治因子。Oreffo等证实骨诱导因子和TGFβ另有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作用;另一方面,Nilsson发现免疫反应亦可抑制BMP的诱导成骨作用【28】。孙磊等【29】的实验表明,异体骨移植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与移植骨的骨诱导活性呈负相干性,免疫反应与骨诱导之间存在着互为负反馈调治的相互作用。【80】

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表现

新颖的异体骨移植可引起类似肝、肾等实质性器官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冷冻的库存异体骨移植则引起慢性排斥反应且较持久。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表现为异体骨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再生血管变性闭塞,造成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下降及广泛的骨吸收,引起骨延迟愈合、不愈合、骨质疏松、骨折等。【80】

临床上减缓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途径

为了克服同种异体骨的免疫原性,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达到目的:①消除同种异体骨的抗原性。Burchardt认为移植骨的抗原性是影响同种异体骨与宿主愈合的重要因素。Heiple的实验表明同种异体骨与宿主愈合的优劣顺序为:冻干骨>冷冻骨>脱钙骨>冷冻 映射骨>新颖骨>脱蛋白骨。因此,可采用深低温冷冻法和冰冻干燥法进一步减弱同种异体骨的抗原性。孙磊、马东洋等在对新颖异体骨、脱钙骨基质(DBM)、自消化抗原去除骨(AAA)、骨基质感光材料(BMG)的免疫学研究中发现新颖异体骨反应最强烈,AAA骨的免疫反应最弱,BMG和DBM虽然免疫反应已较着减弱,但在同种异体的移植和同系的移植之间仍然有显著的差异。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异体骨经过连续的化学剂处理,除掉了骨基质内的脂肪、酸溶性蛋白、大分子糖蛋白和磷蛋白后,降低了异体骨的抗原性。②MHC组织配型。Stevenson等【30】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成骨表面积在相容供体较着大于不相容供体,但人的总称同种异体骨移植组织配型的效验与动物实验的结果是不是不异受到关注。Muscolo等【31】报告整体上HLA配型与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无明确的相干性。而且临床上尚没有对同种异体骨移植进行配型。③免疫抑制剂的施用。Goldberg和Voggenreiter等【32,33】动物实验证明它能抑制T淋巴细胞,干扰细胞免疫,增加诱导成骨,促进移植骨愈合。目前免疫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移植骨术后的抗排斥疗治,然而由于其较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很多大段骨用于肿瘤切除后植骨,免疫抑制剂有可能促进肿瘤的再次发作和廓张,药物的配伍、剂量及疗程等具体应用还存在争议。Markus等【34】认为,他克罗姆、霉酚酸莫飞替,泼尼松龙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对于手移植后的骨愈合是至关重要的。而Vossen等【35】就通过实验证实,环保霉素A/霉酚酸莫飞替/强的松三联疗法对于预防异体骨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是无效的,降低了成骨的质量,并对宿主产生系统毒性,从而得出结论:如许一种免疫抑制疗法对于异体骨移植其实不理想。在吻合血管的大段异体骨移植中,若供受者间无血缘瓜葛,以移植前通过组织配型选择供体为妥,或移植手术后持久应用免疫抑制剂到骨愈合为止,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然而有人特意将胫腓骨异体移植模子小鼠的环保霉素A停用8-16周后不雅察,移植骨仍旧保存并险些存活,这表明对于异体骨移植修复较大缺损而言,持久大剂量的免疫抑制疗治可能没有必要【36】。Peter等【37】也证实,只要有移植骨已存活其实不停生长的明确证据,短时间的全身免疫抑制疗治似乎更为合理和易于接受。另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尽量去除或杀灭在移植骨内的细胞成份,以减弱抗原性,如彻底刮除移植骨的骨髓、骨膜及反复洗涤等处理方法,以进一步减低其免疫原性。【80】

同种异体骨的获取、制备及保存

同种异体骨的获取

获取死亡供体骨组织的操笔者应该首先核实同意捐献遗体指定部位组织的书面材料。假若有两个以上单位从同一供体获取不同的组织或器官,主要获取单位作为负责单位已得到同意捐赠的证明材料,其它单位获取捐赠范围内的组织时应该得到负责获取单位的同意,并由负责获取单位登记备案【38】。为保证异体骨安全施用,捐献者健康情况必须达到如下标准:年龄以20~50岁为宜,无肝炎、结核、慢性感染、性病、肿瘤等病史,其血样经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梅毒检测及血液细菌造就等检查均为阴性【39】。获取死亡供体骨组织距离死亡的时间要求在12h内(室温)或24h(2-10℃之内)。对取材术者和器械、房间、供体体表的消毒均应遵守外科无菌操作原则。如获取的组织禁绝备接受二次灭菌,对无菌操作的要求应更严酷,称为无菌获取,房间洁净度建议达到10万级。如获取的组织准备接受二次灭菌,对无菌操作和获取环境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称为非无菌获取或清洁获取【38】。

同种异体骨的制备

自70年代末,美国肌肉骨骼组织库协会曾颁布一份“肌肉骨骼组织库要领”,目前世界各国险些都按照这一标准选择供体、储存标本,有效地排除了潜在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等。目前,国内外骨库的异体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化学灭菌和辐照灭菌。国际通用的灭菌安全保证水平为SAL10-6,它表示残余菌量的最大概率是每100万件产品中只有1件【38】。

化学灭菌

理想的灭菌溶液必须能杀灭表面和骨间隙中的所有微有生命的物质,但又不影响骨组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且没有残留的毒性事物。乙醇、有机汞化合物、甲醛曾经都被用于异体骨的灭菌,但各有错误谬误。环氧乙烷(EO)是一种烷基化剂,通过使微有生命的物质中的核酸烷基化而灭活酶的活性从而达到灭菌效验。EO的有效浓度为450~1500mg/L、湿润程度30%~60%、温度20~60℃,经过2~5小时的熏蒸可完全杀灭各种细菌、病毒、芽孢。EO对移植骨的有生命的物质学特性有一定的影响,Thoren等【40】研究发现大剂量的EO气体会降低未脱钙移植骨的骨传导作用。Aspenberg等报道EO对脱钙移植骨的骨诱导作用有剂量依赖瓜葛。但Tshamala等【41】的实验发现EO气体消毒对移植骨的骨诱导作用和骨传导作用没有较着影响,仅减慢移植骨的吸收速率。同时,因EO具备毒性,对受体周围组织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异体骨关节移植失败。况且其洞穿骨皮质的能力差,因而施用EO消毒移植骨逐渐减少,目前仅推荐颗粒状骨材料的消毒。

辐照灭菌

辐照灭菌可彻底杀灭骨表面和骨间隙中的所有微有生命的物质,且映射后无毒性事物残留。目前常用的灭菌射线是γ射线。Buckley等【42】经过平均5年的随访发现,用于髋臼重建的异体骨的辐照灭菌是有效的,很可能是由于降低了细菌及病毒疾病的传播风险。且与非辐照组相比,存活率为87.8%。但辐照灭菌也有副作用,有人经实验证实,γ射线的映射会较着减弱皮质骨对疲劳性骨折的抵御能力【43】。然而大量的实践已证明,15~25kGy的辐照剂量不影响骨的力学特性和骨诱导能力,无较着的临床危害作用。因此把15~25kGy作为推荐施用剂量。Hamer等【44】的研究预示γ射线对骨的弹性没有不论什么影响,但在28kGy标准映射下,骨的强度下降64%。厥后又发现通过调治水分子自由基的产生可以改变γ射线对骨胶原纤维a链的破坏,在-78℃冷冻条件下映射能抑制水分子的运动,降低自由基的产生,从而降低骨的脆性和减少骨胶原纤维的破坏。Campbell等【45】研究了γ射线和人的总称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的相干性,发现89kGy才能完全灭活HIV病毒,这个剂量远远跨越目前推荐施用的剂量。因此,临床取材要严酷按照美国肌肉骨骼组织库协会颁布的“肌肉骨骼组织要领”,去除HIV和肝炎病毒等阳性供体,无菌制备,采用15~25kGy剂量进行辐照灭菌,防止疾病传播。【89】Burgess等【46】最近又报道了一种对松质骨行预处理后进行超大剂量(50kGy)γ射线映射灭菌的方法,他们的结果表明,经这种方法处理后的松质骨仍然具备与经常规方法处理后者相当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且经三种不同的哺乳动物细胞试验证实,这种移植骨不具备细胞毒性。由此可见,如何拟定一个既安全又使映射骨符合有生命的物质力学要求的辐照剂量,仍是值当商榷的。

我国国家标准“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GB18280-2000)”对辐照灭菌有具体的规定。骨库应该在经过国家认可的辐照部门进行辐照灭菌,并得到辐照剂量凭证。施用多大辐照剂量可以达到SAL10-6,取决于灭菌前每件产品上活微有生命的物质的总数,称为初始污染菌数或有生命的物质负载。根据有生命的物质负载和有关微有生命的物质的辐照敏感性(D10剂量)确定灭菌剂量。国内外推荐施用的25kGy剂量辐照是以执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前提,如能接续降低有生命的物质负载,施用20kGy剂量辐照也能达到SAL10-6。为了获得辐照灭菌的直不雅凭证,应该在包装袋上贴附辐照变色标签。现行的标准规定,辐照灭菌不推荐施用有生命的物质指示剂或无菌试验,即不必把菌检作为产品放行的依据【38】。

同种异体骨的保存

对异体骨储存方法的研究可追溯到1910年,Bauer发现异体骨能在冷却环境中储存3周,并能在狗身上移植乐成【47,48】。1911年Tuffer在临床上哄骗冷却储存5天的异体骨移植乐成【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Inclan将骨储存在含有枸橼酸的冷血液中,并乐成的将骨组织自体或异体移植于52例患者获得乐成【50,51】。与此同时,美国马里兰国家海军医疗中心的Bush和Wilson独创性的发展了低温异体骨储存技术,他们将异体骨持久储存于-80℃时,异体骨酶的活动才完全被抑制【52】,且其力学强度保持不变【53,54】。

骨库的发展与现状

1950年,执政鲜战争期间,外科医生面对着大量需要修复、重建的颌面部毁伤的伤员,该中心的GeorgeHyatt始于了世界首个骨库,他对现代骨库的贡献在于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来储存血浆的冷冻干燥技术应用在了骨的储存上,首次将供体的用筛子选原则应用于骨库,以防止因移植导致疾病的传播,并且使骨库成为独立的加工,储存并发放异体骨的机构【55】。但令人遗憾的是该骨库于1982年停止了运作。经冷冻干燥的异体骨能室温下保存,其有生命的物质力学活性不变,易于输送和贮存,但冷冻干燥过程使异体骨的力学强度部分减低【56】。

1976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组织库协会。目前欧洲、英联邦等都有组织库协会,专门拟定、更新骨科技术标准,以指导骨组织库的操作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使产品位量和安全性得到保障。由于受到因器官和冷冻保存的新颖骨移植而导致艾滋病传播事件的影响【56】,美国食物药品监视管理局(FDA)于1993年12月14日发布了异体组织产品和组织库的管理条例,规范、监视组织库的运作,并且禁止未经FDA检查核对的组织产品进口到美国。到2001年美国食物药品监视管理局开始对异体骨产品和骨组织库实行注册制度。同年,美国组织库协会发布了7五个质量靠得住的组织库名单。目前,美国有几家规模很大的公司,专门从事骨组织产品的研究、加工和销售,这要得异体骨产品的品种越发富厚、产品来历越发利便、安全性也越发有保障。

还在二十多年前,美国的一份调查结果预示40%的骨科医生将异体骨库骨移植作为一种临床常规疗治手眼,30%的骨科医生准备在异体骨产品来历利便时应用【57】。1990年美国同种骨的年用量为35万件,而到了1999年,就增加到了65万件【83】。荷兰的Leiden骨库于1988年建立,在第一个五年运行期间,该骨库供骨量每年以30%的速率增长【58】。比利时Sait-Luc骨库建于1982年,每年向险些所有的欧洲国家提供异体骨产品,用于近3000例的骨关节重建手术。新加坡骨库于2003年1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截至到2003年6月,已从440位志愿者身上取骨440块,从63具尸体上取骨1055块,已有854例肌肉骨骼移植手术从此骨库取骨。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2.2%【59】。

1950年我国的屠开元、朱通伯曾在上海中美亿元建立我国第一所骨库【60】,用硫柳汞浸泡来保存异体骨,但其后未能持续发展。我国对异体骨关节的研究和应用本来与发财国家有较大差距,但近几年,异体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医院建立了本身的骨库,并在骨移植基础理论研究上有很多突出的成绩,此中包括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北京积水潭医院、八路军总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等,并各具特色。这些骨库和研究室健存本院骨科,与骨移植临床紧密结合,在同种骨移植的手术疗治特别是大段骨移植实践中取患了较高的乐成率。1988年在IAEA的支持下在太原成立山西组织库,早期主要从事辐照效应的研究,并在山西省卫生厅支持下把产品推向市场,2001年骨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视管理局的准产注册。1995年8月召开了我国首届异体骨移植与骨库方面的专题研讨会,1999年国家食物与药品监视管理局正式将异体骨列为第三类植入材料,对异体骨产品实行注册制度,使异体骨的加工、应用纳入了正规的监控之中。【81、82】

8、vbiovci 什么叫有氧运动?21853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

有氧运动
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坚持3到5次。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所以说,您要是体重超标,要想通过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建议您选择有氧运动,像慢跑、骑自行车什么的。这些运动,不仅能够很好的起到消耗体内脂肪的目的,而且还简单易行。不是吗?

库珀可谓美国知名的预防医学大腕,他长期担任美国总统的私人医生,曾是“有氧健身运动”的首创者。他认为每个人生命的长短和质量完全取决于个人对疾病的预防,而不是医生和其他什么人所能左右得了的;与预防相比,任何挽救生命的医疗措施都显得为时已晚。库珀凭自己的实践经验,向人们亮明了自己对健身运动的观点。 1.适度锻炼 有氧运动
。大运动量的健身运动有可能会慢慢损伤你的身体,比如,每周跑步超过15英里就有些过量了。建议每周锻炼4至5次,每次30分钟。库珀认为,只要适量运动,就可以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危险。 2.疾走健身。库珀认为疾走(每英里12分钟)是一项不错的健身方式,它的效果不比慢跑(每英里9分钟)差,而且还免除了跑步对膝关节的损伤。 3.见缝插针。不一定非要在体育馆里锻炼30分钟,零散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每天遛狗10分钟,洗车10分钟,做家务10分钟,一样有效果。 4.交替锻炼。比如今天骑自行车,明天慢跑;或者跑步时速度时快时慢,增强对心脏的锻炼。 5.不以体重论健康。锻炼通常能降低体重,但体重并不能说明什么。勤于健身的胖子比坐着不动的瘦子要健康得多。不要为体重超过标准而忧心忡忡。 6.多管齐下。健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非常必要,但并不是万能。平时还要注意饮食、戒烟去毒(品)、控制饮酒,精神不要过于紧张。 7.从娃娃抓起。父母要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健身的好习惯。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是否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如果没有,就要通过校外锻炼进行弥补。比如,如果学校离家不远,可以鼓励孩子步行或骑车上下学。孩子放学后要让他们远离电视或电脑(至少1个小时),督促他们做一些户外运动。把孩子的快餐食品限制在最低限度。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
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在运动时,由于肌肉收缩而需要大量养分和氧气,心脏的收缩次数便增加,而且每次压送出的血液量也较平常为多,同时,氧气的需求量亦增加,呼吸次数比正常为多,肺部的收张程度也较大。所以当运动持续,肌肉长时间收缩,心肺就必须努力地供应氧气分给肌肉,以及运走肌肉中的废物。而这持续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肺的耐力。当心肺耐力增加了,身体就可从事更长时间或更高强度的运动,而且较不易疲劳。 汽油的燃烧离不开氧气,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发动机的工作称为有氧运动。同样,人类在运动中也要燃烧燃料,人类的“燃料”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人类的这些“燃料”都储存在人体的细胞中,当你运动时,就会消耗这些“燃料”以获得动力。 与发动机燃烧汽油一样,人类在燃烧“燃料”(即氧化)的时候也需要氧气助燃。人们在运动时大口大口地呼吸,使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之中,然后随着动脉血流向全身的组织细胞中,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走步、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等器官,能改善心血管和肺的功能。人在利用氧气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当大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决定了剧烈的、短时间的运动成为了无氧运动。而当你运动的时间足够长时,氧气已经溶入到细胞中,身体内的葡萄糖得到了充分的“燃烧”,从而转化为新的能量,这样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
需要大量呼吸空气,对心、肺是很好的锻炼,可以增强肺活量和心脏功能。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肥者如果在合理安排食物的同时,结合有氧运动,不仅减肥能成功,并且减肥后的体重也会得到巩固。有氧运动对于脑力劳动者也是非常有益的。另外,有氧运动还具备恢复体能的功效。 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以及脂肪肝患者,一定要做有氧运动,患有心律不齐、心脑动脉血管硬化的人,以及年龄大的人,也都应该做有氧运动。如果是为了强壮肌肉、健美体形,预防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以及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的人, 应当做无氧运动

编辑本段有氧运动的八大误区
有氧运动比力量训练在控制体脂方面效果更好
事实: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结合进行是将体脂控制在理想水平的最好方法。许多人出于以下两点理由,错误地以为单独进行有氧锻炼对控制和减少体脂最有效。 ① 有氧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脂肪,而力量训练消耗的是储存在体内的糖。 ②在设定的心率范围之内,45分钟的有氧锻炼要比同样时间的力量训练消耗更多的热量,练练停停的力量训练需要每组之间休息,消耗的热量要少得多。道理是这样的:有氧锻炼能达到消耗热量的目的,但却不能长时间地提高新陈代谢率。力量练习虽不能长时间提高心率,但它却增加了肌肉总量,从而使新陈代谢率得到提高,使人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这就是有氧锻炼与力量练习结合进行才是最佳减肥方法的原因。
有氧运动越多越好
事实:一件好事做过了可能会变成坏事,导致相反结果。有氧运动也是如此。虽然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脂肪消耗办法,但长时间的有氧锻炼消耗的不仅仅是脂肪,而且还包括肌肉[研究发现,两小时中量的有氧锻炼可耗尽体内90%的白氨酸——对肌肉生长非常重要的一种氨基酸。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白氨酸水平可防止因锻炼过度引起的肌肉分解。
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消耗更多脂肪
事实:不正确。减脂的原理在于你每天消耗的热量要多于吸收的热量,较高强度的锻炼比低强度的训练能消耗更多的热量。 运动生理学家发现,运动量达到最大心率的60%时,身体消耗的脂肪比糖(糖元)或蛋白质(肌肉)要多。但如果运动强度再大一些,即最大心率的75%以上时,身体就会直接将脂肪、糖、蛋白质全部作为能量来源。也就是说你练得越苦,消耗的热量也越多。但是,对初练者来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才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有可能适应较大强度的运动量。
先做有氧锻炼,然后力量练习,才能变苗条
事实:为了消耗更多的热量,在有氧活动中就要一定的强度,理想的方式是达到最大心率的70%以上。而力量练习的目的是增加肌肉,在理想的重量下用正确姿势每组重复6~12次为佳。 最明智的办法是在短暂的热身后先进行力量练习,然后做有氧活动。如果你把有氧活动放在前,由于它可降低肌糖元储备并吞噬掉你的力量,那么你的体重可能不但不减轻,反而会增加。反过来,如果你先进行力量练习,你很快就能达到你所需要的状态,做好有氧运动的准备。
多做20分钟的有氧练习,把多吃的甜食消耗掉
事实:如果你为了消耗掉多吃的甜食,偶尔延长有氧锻炼时间不至于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成了习惯,结果只能有害无利。假如你经常以延长锻炼时间作为过量饮食的借口,你实际上已把自己置于过度训练的境地中了,那么你的身体根本没有时间从过度训练的疲劳当中恢复过来。 当机体不能适应训练时,要达到增肌及减脂的目的是很困难的。因为过量训练可导致分解代谢激素的过多分泌,这种激素附着在肌肉上,使肌肉不能合成。所以,经常在一餐中过量食用的人,应在下一次有氧训练中稍稍增加点强度,或者减少下一餐的热量摄入。
进行大量的有氧有助于降低不理想的体脂水平
事实:体脂测验可表示脂肪与其他身体组织(肌肉、骨头等)的比率。减少脂肪的关键之一是拥有更多的肌肉。的确,改善令人沮丧的体型不外乎两种方法,即减掉尽可能多的脂肪,发展尽可能多的肌肉。 选择有氧运动的人当然可以达到减脂目的,但当他们从事过量的有氧练习,将力量练习弃之一旁或进行轻力量练习时,绝对不足以保持肌肉总量,如果肌肉总量减少了,休息状态的新陈代谢率降低,体脂比率将随之上升。要改变脂肪与肌肉比率,应该采用相对重些的力量练习发展并保持肌肉总量。力量练习之后,进行中到高强度的有氧锻炼。
进行有氧锻炼前,吃一顿健康餐,增加点能量
事实:锻炼前的进餐内容要看你饭后多长时间去锻炼。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脂,最好在锻炼前3小时时摄入营养均衡的一餐;如果你想在有氧锻炼前1.5到2小时时进餐,应减少进餐量,如果你在1小时之内就要进行有氧锻炼,不要摄入碳水化合物。原因是这样的:有氧练习10~20分钟后,身体开始消耗脂肪 (主要)。而身体能否有效地将脂肪当作燃科消耗则取决于你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显然,如果你摄入的是高碳水化台物,那么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也会很高,葡萄糖可以延缓身体把脂肪当作燃科消耗的时间。
不但可以消耗脂肪,还有利心脏健康
事实:美国心脏协会指出,每周3~4次、每次至少30分钟,以最大心率的50%~75%锻炼的有氧运动对心脏最有利。它将对心血管系统和心肺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并显著减少相关疾病的危险。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初练者的运动心率以最大心率的50%为宜,几周后,强度逐渐增加到最大心率的75%。总之,训练强度越大。你的体型保持得越好。因为心脏与其他部位一样,也是一块肌肉,它同样需要大强度的练习!

有氧耐力训练的一般方法
有氧耐力训练的一般内容:耐力可分为两种,一是力量耐力,二是速度耐力。它表现为在较短的实战时间内,能保持有一定的力量、速度,且有一定的密度和强度。 1、击打沙袋在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之后,要保持一定速度和力量,连续做5组以上击打。每组为3分钟。 2、变速跑3000米至10000米距离中,快跑50米,慢跑50米。 3、匀速跑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负荷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 4、五公里越野跑。跑步时,要经常变换步幅和节奏(不停地改变步幅,可使不同的肌肉纤维受到锻炼)。 5、跳绳跳绳3分钟,休息1分钟,再进行下一组的练习。每次训练做3组即可。当受训者觉得适应此运动量时,可去掉中间的休息时间,连续跳30分钟。 6、空击3分钟为一组,做3~5组。 7、实战与不同对手进行车轮战练习。

与io骨质疏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