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稀疏与骨质疏松的区别
骨质稀疏是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的量的减少。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
2、70岁的女性超声骨质,骨质疏松了怎么补钙比较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少。所以现在就会出现各种保健品的广告,有助眠的,有治疗白内障的,也有治疗骨质疏松的。骨质疏松不仅仅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反而更多的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七十岁的女性有骨质疏松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年纪大了,本身就容易出现老年性的骨质疏松,所以就要多注意补钙。
与男性相比,女性患骨质疏松的概率更大,主要是因为女性年纪大了之后,绝经期到了,雌激素水平就会下降,因此在这一阶段更容易出现绝经期的骨质疏松,如果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期骨质疏松同时存在,那么老年人的身体就会非常容易出现骨折的现象。虽然在医学上看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起来才好,这也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的一种表现。
患有骨质疏松的人,都会非常容易疲劳,劳累过后疲劳感也会加重,经常出现腰背部疼痛的现象,严重的骨质疏松会引起脊柱变形,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等,甚至还会引起腹部脏器功能的衰退,所以骨质疏松是万万不可大意的。骨质疏松在前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就非常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提早去医院做检查。
骨质疏松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身边有确诊患者,可以在饮食上多食用富含钙和矿物质的食物,例如虾皮、海带、奶制品、豆制品等。由于老年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比较差,饮食中的钙可能到达人体后也很难达到理想的作用,所以医学上更建议患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药物,维生素D能够帮助钙在骨骼上沉积,促进人体更好的吸收钙,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3、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调理比较好?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
什么原因引起骨质疏松症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
1.生化检查: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骨形成指标。
(2)骨吸收指标:1)尿羟脯氨酸。2)尿羟赖氨酸糖甙。3)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4)尿中胶原吡啶交联(PYr)或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
(3)血、尿骨矿成分的检测:1)血清总钙。2)血清无机磷。3)血清镁。4)尿钙、磷、镁的测定。
2.X线检查:,X线仍不失为一种较易普及的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3.骨矿密度测量:
(1)单光子吸收测定法(SPA)。
(2)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
(3)定量CT(QCT)。
(4)超声波(USA)。
如何治疗
(一)药物治疗:
原发性I型骨质疏松症属高代谢型,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亢进引起骨量丢失,因此应选用骨吸收抑制剂如雌激素、降钙素、钙制剂。原发性II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增龄老化所致调节激素失衡使骨形成低下,应用骨形成促进剂,如活性维生素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钙制剂、氟化剂和维生素K2等。
1.雌激素: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1)雌二醇1-2mg/d。(2)乙烯雌酚0.25mg/每晚。(3)复方雌激素0.625mg/d。(4)尼尔雌醇2mg/半月。(5)利维爱。
2.降钙素:(1)降钙素。(2)益钙宁。(3)密钙息。
3.Vir D:(1)罗钙全。(2)阿法骨化醇。
4.钙制剂:(1)无机钙:1)氯化钙。2)碳酸钙。3)碳酸钙。(2)有机钙:1)葡萄糖酸钙。2)乳酸钙。3)门冬氨酸钙。(3)活性钙。(4)钙尔奇D。
5.双磷酸盐:(1)氯甲双磷酸二钠。(2)羟乙基二磷酸钠。
6.异丙氧黄酮。
8.中医药。
4、预防骨质疏松的保健品哪个牌子比较好些?
开始的时候我是听朋友推荐的,家里父母经常腿疼,去医院说是骨质疏松,年龄大的通病吧,我就给他们买了御芝林牌优韧集胶囊,他们吃着挺舒服的,最起码腿脚不疼了,现在每个月都要爬几次山,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帮忙采纳下吧
5、骨质疏松吃什么比较好?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
1、抑制骨吸收的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
2、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当有骨质疏松时,一定要合理膳食,补充营养,多吃一些含有钙、磷的食物,比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少吃糖和食盐。动物蛋白不宜吃得过多,还要加强锻炼、晒太阳、不吸烟不喝酒。
6、严重骨质疏松症用哪个药比较好?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一般分2种,一种是骨吸收抑制剂,一种是促骨形成剂。福善美是一款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口服类药物,一盒一片70mg,每周服用一次,服药周期2-3年,通过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密固达也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注射类的药物,一年注射一次很方便,但是注射后药物副作用较大。珍固是一款促骨形成药物,注射类药物,每日注射一次,皮下注射很方便,药物副作用小,通过促进新骨形成,提升骨密度来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