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是什么 还有一些关节酸痛的问题
7月30日 15:1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 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2、素食主义 骨质疏松的问题
预防骨质疏松要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少饮或不饮酒。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预防骨质疏松。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 ,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 ,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3、我该怎么解决我的骨质疏松的问题
补钙,多吃钙片或含钙高的食物,可以每天多喝点牛奶,要长期坚持
4、治疗骨质疏松常用的问题有哪些?
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①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关键是合理安排饮食结构这也是最主要的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老年人要多食入一些含钙、磷、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弥补体内与骨代谢有关的物质的不足。饮食治疗贵在长期、合理地调节饮食并持之以恒,短时间内暴饮暴食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②药物治疗: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者体内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如老年性骨质疏松者存在着骨钙的丢失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钙剂、维生素制剂,来补充体内的不足。
③激素治疗:严格地讲,激素治疗也属于药物治疗,但有其特殊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所用的激素不同于常用的固醇类激素,而是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性激素可刺激骨恪形成,减少骨质分解,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对于女性绝经后产生的骨质疏松,性激素的治疗更为重要和有效。
④体育治疗:体育治疗简称体疗,是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改善骨恪血液循环状况,增加外力对骨路的剌激,从而缓解骨质疏松。
⑤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简称理疗,是将电、光、声等现代化理疗仪器作用于人体及骨路之上,促进骨路的合成。主要包括超声波、超短波、磁疗、热疗等。
⑥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种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的症状轻重与人的心理状态关系密切。心胸广阔、心情愉快、性格豁达者症状往往较轻,治疗效果也好;心胸狭窄、性格怪癖、心情压抑者症状常表现得较重,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心理状态的调整日益受到重视。
5、80%骨折由骨质疏松引起,为何老年人对于骨质疏松这个问题都不重视?
骨质疏松对于大家来说肯定都不陌生,尤其是老年人。我们发现好多老年人都存在腿疼、不能行走太长时间等问题,还有一些老年人发现自己自己越长越矮了,这些都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的。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对于骨质疏松这个问题不能说不重视,只是有点重视度不够。
尤其是一些在年龄上来说刚进入老年阶段的老人,在他们心理及自我认知上来说,还是没有觉察到自己已经进入老年,还是以中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生活习惯上还是跟原来一样。对于自我保养来说,重视度还没有提升到一个高度。他们可能认为自己身体没什么问题,能跑步能爬山,虽然也有点累,但是休息一下还能继续。所以对于补钙、预防骨质疏松可能还处于今天想起了就吃个钙片,或者吃点含钙多的食物,明天可能忘记了就算了。所以等到真正发现自己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身体内钙流失已经这么严重。
还有一些老年人他们自认为自己对骨质疏松这个问题很重视,平时在饮食上都已经很注意多吃含钙高的食物,比如喝奶、吃豆制品等。平时也注意补充钙片。所以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在补钙了,所以身体可能没有那么严重的骨质疏松了。在这些老年人的认知中,他们了解自己已经进入到需要补钙的阶段,也了解自己身体存在着骨质疏松的情况,所以一直也在注意补钙。只不过他们可能忘记考虑自己身体对于钙的吸收能有多少,自己骨质疏松又是在什么情况。
当然,也存在有些老人对自己骨质疏松这个问题很重视,但是却对于如何补钙、如何提高自己骨骼含钙量缺乏方法。
6、体检查出骨质疏松,想询问一下,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有好的疗效?
骨质疏松的话可以多运动,没事晒晒太阳,如果有抽筋了,可以适当的补些钙片。
7、骨质疏松症的补钙应注意哪些问题
骨质疏松症的补钙应注意以下问题:
注意一:钙剂选择要合理
选择钙剂时,应结合人群特点及所合并的疾病。比如:
1. 缺乏胃酸者基本不吸收无机钙,老年人常胃酸分泌减少,因此建议大于 65 岁、胃酸缺乏者服用有机酸钙如枸橼酸钙,普通人群的补钙当选含钙量高的无机钙如碳酸钙;
2.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合并高磷血症,不能选用含磷的钙剂(磷酸氢钙),宜选用碳酸钙、枸橼酸钙、醋酸钙,既可补钙,也可作高磷血症的磷结合剂,以降低血磷浓度;
3. 柠檬酸钙增加肠道铝吸收,服铝剂者禁用;
4. 葡萄糖酸钙不适用糖尿病患者;
5. 醋酸钙易致血压升高,不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和心功能不全者。
注意二:用量用法有讲究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 800 mg 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对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 1000 mg。目前的膳食营养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 400 mg,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 500-600 mg(如碳酸钙每片含元素钙 600 mg)。
确定剂量前,还应测定患者血钙、尿钙水平,结合患者饮食中钙的摄入量综合考虑,以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如病例),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国成人每日摄入钙的最大允许量为 2000 mg。
注意三:「黄金搭档」不可缺
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降低骨折风险有益。维生素 D 缺乏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在补钙的同时,维生素 D 作为「黄金搭档」不可或缺,也是基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