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度上说,碳是组成生物骨架的主要物质,那钙呢?为什么有骨质疏松的人不补碳而是补钙?
生物骨架不是说人的骨骼,而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内部的主要成分,碳原子连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骨架一样支撑起整个分子的结构。
2、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
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本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
//骨质疏松的分类有哪些?
3、M常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X的值是______,M元素属于______(填“金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8+8+2=20;M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少于4,为金属元素.
(2)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为原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为原子;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D、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M元素的原子与C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M常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则M元素为钙元素,B的元素符号为“F”,钙元素显+2价,氟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CaF2.
故答案为:(1)20;金属;(2)D;C;(3)CaF2.
4、老人骨质疏松服用阿伦磷酸钠还需要服用钙吗,如需要,服用什么结构钙?
老年人怎样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密度和骨质量的下降,骨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尤其以老年人多见。因此老人需要及时补钙:1、补充钙剂,可口服钙片;2、口服促进钙吸收药物,如骨化三醇、钙尔奇等;3、每日坚持喝牛奶晒太阳,适当活动,促进骨骼健。
一说到骨质疏松,大家脑海里最先想到的就是补钙,补钙最常见的就是嚼钙片。骨质疏松,真的嚼嚼钙片就万事大吉了吗?答案当然明显不是。
首先,只嚼钙片是不行的。
钙仅仅是构建骨骼的原料之一,补钙的同时必须注意同时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动员骨中的钙和磷作为生成新骨的原料。日常食物每天提供约100IU维生素D,某些脂肪含量高的鱼类、鱼油、肝及某些水生哺乳动物的脂肪中,维生素D含量较高。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合成,因此经常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
再者,嚼什么钙片也是有区别的。
常见钙剂有碳酸钙、碳酸氢钙、醋酸钙、柠檬酸钙、氨基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其中碳酸钙的钙含量最多,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还是优先推荐碳酸钙。
最后,嚼多少钙片,什么时候嚼钙片也是有要求的。
钙剂分次服比一次性服的吸收量多;与饭同服或饭后即服,胃酸多利于吸收,适合于低胃酸者;而咬碎了服,钙片体表面积增加,有利于吸收;睡前服,可减少夜间骨钙的丢失。
一点注意:
必须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不能盲目补钙,要适量并根据各项检查而适当地补充钙,对能正常进食的人多吃点含钙多些食物或者已经够了,不一定非嚼钙片。
两点注意:
想要预防骨质疏松,在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充足阳光、锻炼身体、预防跌倒、戒烟等之后,可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但是如果已经有骨质疏松了,还应进行药物干预,单纯嚼钙片是不够的
5、骨具有哪些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基础
正常的骨骼具有以下基础结构:
(1)骨皮质:是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骨质坚硬、致密,抗压力及抗扭曲能力强。长管状骨的骨皮质较厚,扁骨及不规则骨的骨皮质较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皮质会明显变薄。
(2)骨松质:由许多交织成网状或片状的骨小梁构成,主要位于长管状骨的两端和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内部。骨小梁数量多少及致密程度,与骨骼承受的压力及骨骼代谢状况有直接关系。当骨骼处于脱钙过程时,骨小梁稀疏,可出现骨质疏松现象;当骨骼长期不承受压力(如长期卧床、肢体骨折后长期石膏固定等)时,其骨小梁的数量会显著减少。
(3)骨髓腔:管状骨骨皮质内的空腔为骨髓腔,骨髓腔内有骨髓。患骨质疏松症时,由于骨皮质变薄,所以骨髓腔相对扩大。
(4)骨骺:骨骺位于骨骼的两端,表面被关节软骨所覆盖。幼年时,骺软骨通过细胞的分裂、增殖及骨化,使骨骼不断生长;成人后,骨骺骨化,与骨骼连成一个整体。有许多骨关节疾病,除了出现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以外,骨骺也有改变。
(5)骨膜:骨膜是覆盖在骨骼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纤维膜,有丰富的滋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是骨骼血液循环的重要结构,并直接参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骨膜具有成骨作用,当骨骼出现骨折,骨膜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外骨痂。许多骨质增生现象与骨膜成骨有关系。
其中与支持和保护作用相关的结构主要还是骨皮质(保护)和骨松质(支持)。
6、(1)WHO 规定的白人妇女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以白人青
年成人女性骨密度峰值的人群均值(X)所相应的标准差(SD)为单位,骨量的减少达到或超过2.5SD(T-Score)者,诊断骨质疏松症。必须应用双能X 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腰椎1 ~ 4 以及一侧髋部。T-Score=-1.0 ~ -2.49SD 者,诊断“骨量减少,Osteopenia”。
+1.0 ~ -1.0SD 为正常。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 WHO 诊断标准的“骨密度”,仅仅限于“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的测定值。不能应用单光子、双光子骨密度测定仪,也不能应用定量超声(QUS)或定量CT(QCT)来诊断骨质疏松症。
②应用中国人种女性和男性的骨密度峰值的正常值(X±SD),不应该应用其他人种的正常值。
③目前男性诊断标准,全世界暂时应用白人女性的“2.5SD”的标准,但是男性的“SD”不同于女性的“SD”,不应该混淆。
④“2.5SD”诊断切点是与国际标准接轨,在缺乏明确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该任意在临床诊断中改动。
⑤在“三级甲等医院”骨密度检查室的书面报告中,骨密度不应该仅仅报告为“g/cm2”,一定要计算和写出T-Score 值,临床医生才能据之诊断。否则不符合“三级甲等医院”的条件。
⑥腰椎1 ~ 4 和一侧髋部比较,人们更加重视髋部。不应该忽略以下提示:“DEXA”测定的髋部骨密度减少到“2.5 SD”才是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原因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害仅仅是“髋部骨折”所致卧床期的吸入性肺炎和褥疮的高病死率。
(2)应用WHO 骨密度“2.5SD”的诊断 仅仅是单位体积(cm3)
的骨矿含量(g)的减少,不包括“WHO 骨质疏松定义”中的“微结构损害”和“脆性增加”。
因此,依据WHO 的骨密度“2.5SD”的诊断切点所诊断的,被称为广义的骨质疏松症。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前的WHO 诊断标准,它所对应的病理形态有多种,包括狭义的骨质疏松、骨软化、纤维囊性骨炎等。不应该忽略鉴别骨软化等疾病。
②当前的WHO 诊断标准,它所相应的病因也有多种,包括性激素减少、老年退化变性、维生素D 或钙剂缺乏、多发性骨髓瘤、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对于疑难诊断病例应该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以发现病变的部位、数目、分布,然后进一步选择合理技术方法进行确诊。进行动脉血气检查来筛查代谢性酸中毒,观察是否“BE < -2.3 mmol/L”(国内有人应用-3.0mmol/L 为切点,美欧应用-2.0mmol/L 为切点)。
③不应该忽略脊柱侧位X 线平片的特定意义。大多数DEXA 不能测定侧位腰椎骨密度。尽管30% 的骨量丢失才可见到放射线学骨丢失改变,但是对于侧位腰椎平片已经显示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骨密度仪在测定正位腰椎骨密度时,把椎体前方和后方的韧带钙化和主动脉钙化,都计算为腰椎的骨密度,显示骨密度正常或升高。
所以不应该忽略侧位腰椎平片检查。
④评估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的疗效,不应该仅仅依据“骨密度”
这种“骨量”。应该同时评估“骨微结构” “骨脆性”和“骨折率”。
特定的患者临床研究依靠活检针所取标本研究“骨微结构”,必须遵循特定的医疗法律程序。临床不能进行“骨微结构”和“骨脆性”
检查,因此疗效评估必须同时依靠“骨密度”和“骨折率”的数年观察结果。曾经应用大剂量氟化钠达到“骨密度令人惊异的改善”,但是“骨折率”明显增加也令人惊异。原因是“骨微结构”严重损害。
⑤狭义的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不应该忽略的是,女性既存在绝经后(女性激素缺乏,需要女性激素替代)骨质疏松,同时也存在老年性(退化性病变,需要应用成骨细胞刺激药)骨质疏松症。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则是退化性病变,不能常规应用男性激素替代。
(3)几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推论。女性围绝经期已经比前5 年出现明显骨量减少,尤其绝经后5 ~ 7 年为快速骨丢失期。女性比男性峰值骨量小,骨丢失时间提前且速度快得多。因此不应该忽略,广大绝经后数年的女性,即便不进行DEXA- 骨密度检查,多数人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年代越久,骨质疏松症越严重。中国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8 岁,因此60 岁妇女几乎全部进入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症的范围。甚至围绝经期女性,即便不进行骨密度检查,骨量减少的比例也相当大。男性则不能进行这种简单的推论。
(4)绝经后或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以同时存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肾小管酸中毒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尤其不应该忽略:老年女性的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升高。
(5)不应该夸大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至今尚未确立以下生化指标对临床有多大用途:骨形成指标,包括血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骨吸收指标,包括尿羟脯氨酸、尿吡啶啉交联物、尿Ⅰ型胶原N 末端交联肽。这些测定或许有助于预言骨丢失速率和治疗反应,或许有助于诊断某些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
(6)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如下。
正常: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不低于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1个标准差值。
骨量减少: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为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1 ~ 2.5 个标准差值。
骨质疏松: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低于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2.5 个标准差值。
重度骨质疏松:骨密度或骨矿含量低于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2.5个标准差值,并有1 个或多个部位骨折。
//骨质疏松症如何鉴别诊断?
7、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因骨量低下,骨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
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
原话正确。
8、M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该原子中,X的值是___
(1)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的值是2+8+8+2=20;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M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20;金属;
(2)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为离子;由粒子的示意图可知:ABD为原子;C为离子;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由粒子的示意图比较可知: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 B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C; B;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M元素形成离子的符号为:Ca2+;故答案为:Ca2+;
(4)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氯元素与M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Cl2或CaCl2;
故答案为:MCl2或Ca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