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起什么作用
运动和体育锻炼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中起重要作用,有着药物不可替代的功效。1、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骨骼通过血流量的增加可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从而减慢骨骼的衰老和退行性改变的速度。2、运动时骨骼的受力明显增加。在受力的情况下,成骨细胞及其它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因子代谢活跃,使骨骼的生长及更新加快,骨的密度和强度也明显增加。3、运动时全身新陈代谢加快,食欲增加,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可以弥补钙、磷等物质的不足。
2、怎样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3、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与人体缺乏钙和维生素D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等密切相关,补钙和维生素D更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对单纯补钙和维生素D就可以增加骨密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比如人们发现:有的长期卧床的老人,尽管补充了许多钙或维生素D,但他们的骨质疏松症照样发展;宇航员的饮食中并不缺钙,但他们在失重状态下大量丢失钙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则需在返回地球后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有关研究得出结论,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一方面需补充钙质,另一方面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多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使骨骼承重,才能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
负重和运动对防止缺钙的确至关重要。一项研究调查表明:某高校200名平均年龄为68岁的老教授中,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9%,远高于对照组的2.3%,提示脑力劳动者的骨质疏松发病因素中,缺乏运动、神经肌肉锻炼不足等机械性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另一项试验也表明,绝对卧床1周后,尿钙明显增加,2周即可出现全身骨痛症状。对这些卧床休息的病人测定骨矿物质含量,发现平均每周减少0.9%。因为适量地负重和运动不仅直接对骨骼有强健作用,而且运动使肌肉收缩,会不断地对骨的生长和重建产生积极效应,骨细胞对这种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是激活、自我增生并促进骨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目的。
所以,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参加下述一些运动锻炼:如慢跑、骑车、跳绳、登高、俯卧撑、举杠铃、网球、园艺劳动等,每周做5次,每次保证有30分钟的运动时间(分两次完成也行)。即使长年卧床的老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1小时,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使肌肉多收缩活动,对推迟骨质疏松大有好处。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对其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此外,平时多喝牛奶,少吸烟,适量晒晒太阳,饮食做到荤素搭配,对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也是有帮助的。
4、预防骨质疏松,要多做运动,哪几种运动有效果?
防治骨质疏松要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这个也是经过国外和国内实践证明的,有氧运动对我们的骨头很有好处
5、多吃洋葱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吗?
目前人类尚无能力阻止衰老,因衰老所致的骨骼退化也无法逆转,但是,人类可以采取措施延缓和减轻这个衰老和退化的过程,即便实现了长寿的目标,也不一定患骨质疏松症。从这个意义上讲,骨质疏松症是可以预防的。尽早树立骨骼健康意识,做好以下三级预防,十分重要。
1.一级预防: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
注意多食用富含钙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等。坚持锻炼,多做“日光浴”,不吸烟酗酒,少喝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尽可能在年轻时就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为今后一生储备最充足的骨量。
2.二级预防:中年以后,尤其是妇女绝经后
这时人体骨量丢失速度加快,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进行长期预防性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体力活动、合理的膳食营养、不吸烟、少饮酒,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3.三级预防:步入老年后
坚持适当运动、加强防摔措施,预防骨折。老年人仍应积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已发现骨密度低下或已患有骨质疏松症,可适当配合药物治疗,阻止骨丢失并降低骨折风险。对已发生骨折患者,积极治疗不容迟疑,除对骨折的及时处理外,合理的康复治疗和骨折后预防再次骨折的治疗尤其不可忽视,因为已骨折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因为骨质疏松才使得老年人摔不起。预防跌倒导致的骨折和严重后果,首先要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亚洲食品信息中心认为,要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必须达到3个关键的目标:通过膳食摄入足够的钙;保证机体从膳食或通过阳光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每天规律地进行锻炼。
下面,我们从饮食方面来为大家谈谈具体该怎样做。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造成其对钙吸收能力下降,进入老年期,就步入了骨质疏松“重灾区”。
虽然老年人骨骼会退化,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但是,如果积极来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延缓这一退化过程,从而延缓和减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基本的预防措施包括:
1) 平衡膳食 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要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这些食物中含钙量较高。
2)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摔跤几率和骨折发生率。
3) 晒太阳 多晒太阳可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储存,维生素D有助于钙在肠道的吸收。
4) 额外补充充足钙质 资料显示,5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日钙适宜摄入量为1000mg,而事实上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离推荐的适宜摄入量相去甚远,还需额外补充600mg左右的钙。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最安全,最容易吸收。中国营养学会推荐50岁以上人群每天摄入钙1000mg(但不要超过2000mg)和维生素D 10μg(但不要超过20μg)。
从膳食中补充钙质,要注意:
1.增加膳食中高钙食物的量 值得推荐的金牌高钙食物:
a. 牛奶:牛奶是最好的钙质来源,其中富含乳酸钙,人体比较容易吸收。
b. 豆制品:豆腐和黄豆制品除了含有丰富的钙质外,还含有一种叫做异黄酮的物质,可以降低骨破坏,增加骨形成和骨密度。
c. 带壳食物:虾蟹等动物肉本身也含有一定的钙,如小虾米能嚼壳一起吃,吃进去的钙就更多。
d. 菌藻类食物:紫菜、海带、黑木耳等含有较多的钙质。
除此之外,全鱼干、芝麻酱、杏仁、花生、莲子等也富含钙质。
可以将牛奶作为钙质的主要来源,正常人每天喝500ml的高钙奶,再吃些绿色蔬菜就可以基本满足一天所需的钙质,不喜欢喝牛奶的老人也可以常喝豆浆并搭配豆制品补钙,300g豆腐含钙量也能满足一日所需。做菜时多用虾皮和芝麻等调味,多食用动物骨头,最好骨髓和软骨一起吃都是补钙的好方法。
2.增加膳食中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量
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和骨胶原合成。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有鱼肝油、动物内脏、深海鱼、蛋等。
3.增加膳食中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量
维生素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向骨骼中沉积。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柳橙、芒果、奇异果、番茄、芥蓝、菜心等。
4.少吃盐和腌制食品
盐里所含的钠,其排泄过程伴有钙的流失。尽量将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一下,减少酱油、味精、鸡精等调料用量,少吃或不吃盐渍或腌制肉、酱菜、咸菜和咸味零食。
5.避免高脂食物、抽烟饮酒,以及喝咖啡、浓茶等刺激饮料因为这些食物会促进骨钙流失。
6.避免摄入过多草酸
菠菜、咸菜等含草酸丰富的蔬菜使钙形成难以吸收的草酸钙,烹饪钱最好在80℃以上的热水中焯一下,将草酸清除后再食用。
6、每天户外锻炼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做运动的话,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骨质密度的,如果是在户外进行运动的话,还可以让我们晒太阳,通过吸收阳光来生成火星的维生素D,这样是有利于人体对钙质是吸收。所以说每天做一些户外运动是具有预防骨质疏松的出现。
7、经常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你相信了吗
首先, 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地面的反作用力、不同肌肉、肌腱间相互牵拉产生的拉力、切力以及挤压力均能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刺激,这些机械应力提高了骨的强度及生物力学特性。 有研究报道,长期卧床及航空飞行可以引起人体骨密度的降低。适宜的运动不仅能够产生机械刺激促进骨形成还能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雌激素的水平,进而起到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