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妇补钙是不是挺重要的,听说孕期缺钙会骨质疏松,婆婆要给我熬大骨汤喝
孕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机体对钙的需求量相对增加,孕妇容易缺钙而出现小腿抽筋的情况,所以孕期要适当补钙。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食补来达到补钙的目的,食品当中芝麻酱、虾皮、坚果、牛奶等含钙量比较高,可以适当多一些食用。如果出现腿抽筋的情况,提示缺钙比较明显,就需要配合药物补钙了。怀孕四个月后一般建议常规补钙,同时适当晒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
孕期补钙的产品也很多,像高钙软胶囊、维生素D钙软胶囊都可以。每日一粒补,即可满足日常所需。钙也要适当,不要过度,补钙多了容易导致胎儿颅骨变硬,这样不利于顺产。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2、孕35周+胎宝宝股骨长67mm,是否是因为孕妈妈缺钙造成的?
在孕35周的时候,胎儿身长约45厘米左右,体重大约2800克。双顶径在8.2~9.6之间,股骨长6.4~7.5厘米之间。所以孕35+股骨长67毫米虽说偏短,也是正常的。可能是医生暗示你孩子是个男孩吧,因为普遍女孩大长腿显得比较美。也可能只是医生随口一说,你不要过于担心,除非胎儿下肢与躯干相比较特别小,有短肢畸形,先天侏儒畸形外,以后宝宝个子高低还是与后天的营养和锻炼有很大关系。从你说的情况来看,胎儿的股骨长短与孕妇缺钙没有太大的关系。
股骨长一直是胎儿中后期发育的重要指标,不过由于其是B超检测,往往会有些误差,一般两周之内误差范围都是正常的。产检医生往往综合各个指标给予产妇指导。譬如股骨短小,有可能是孕妇营养不良,孕期疾病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遗传因素。所以不要一听到股骨短就认为是疾病因素,缺乏钙导致,也可能是遗传因素,妈妈和宝宝的下肢比较短,遗传给了孩子。另外对于胎儿来说,这个时候大小都差不多,重要就是后天的因素。因此这个时候孕妈妈已经检查过胎儿情况,医生并没有过多关注,只是说胎宝宝小短腿,这说明胎宝宝身体发育是正常的,并不需要额外关注,如果需要额外补钙,医生会提醒你的。
如果孕妇缺钙,最常见的就是小腿抽筋。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由于小腿抽筋的疼痛往往疼醒,夜不能寐,在睡眠质量不好孕后期更是雪上加霜。这时候需要慢慢缓解,轻轻按摩来缓解。当然孕妇抽筋不一定就是缺钙,抽筋是因为血液中钙质增多导致的身体反应。孕妇缺钙有时候也会导致牙齿疏松,这时候往往会被误认为是牙齿疾病,其实是由于缺钙的原因。还有缺钙可以导致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这是因为因为为了弥补血液中钙质不足,从身体的骨骼中抽取一定的钙元素造成的,往往会被误认为是怀孕期间的正常反应。还有由于缺钙可能会引起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等等。最严重的缺钙就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发育畸形或者先天性的佝偻病等。
怀孕期间钙质的补充至关重要,孕妇自身骨骼,牙齿乃至造血功能都离不开钙质,还有胎儿骨骼生长都需要钙质。每个时期对钙的需求也不一样,孕中期大约1000毫克,孕晚期大约1500毫克。补充钙质,首选的自然就是食补,食物中牛奶,乳制品等含量高,而且容易吸收。而蔬菜,海带类的虽然含钙比较多,但不易吸收,如菠菜,所以在补钙的食物来源上应该有所选择。有人认为骨头汤补钙比较好,这其实并不准确。虽然骨头汤可以适量补钙,但骨头汤补钙的作用太小了,相对于孕妇每天需要的钙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孕晚期,每天大约还需要补充800~1000毫克的钙质。单纯从食物中获取钙质,显然满足不了孕妇和胎儿的发育需要,这时候就需要吃钙片,以补充钙质。
适量的根据需求补充的钙质的是必要和有益的,当然孕妇也不能盲目的补钙,钙也不是越多越好。过量的吃高钙片,补充维生素D等对胎儿和孕妇是有害无益的。钙元素太多了,可能会造成高血钙症,胎儿出生后,囟门闭合太早,颚骨变宽而突出,主动脉窄缩,既不不美观,也不利于成长发育,甚至会影响到智力的发展。因此孕妇在孕后期每天补充800毫克左右的钙片就可以了。
3、我老婆怀孕四个月了,但不知为什么会骨质疏松是为什么啊
怀孕四个月需要母体补钙怀孕后需要钙量增加,也易引起骨质疏松,平时可以喝些纯奶,均衡营养饮食,易多样化,注意休息,定期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