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多啊,所以才会这样,还有年轻人不锻炼。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的代谢性骨病变,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以骨骼疼痛、容易骨折为主要特征。
骨质疏松素有“沉默的疾病”之称,是导致疼痛、行动不便、造成骨折并危及生命的潜在因素。据中国疾控中心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2018年年底已达1.6亿人。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人数将增加至2.8亿。据央视新闻报道,2015年中国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260万人次,相当于每12秒就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19.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50岁以后低骨量率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开始增高,主要与年龄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为明显,因此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三高的发病群体也是骨折的高风险人群,而且一旦发生骨折,恢复也比普通人难度更大,因此公众应当同时关注“三高一低”所带来的危害。夏维波教授提醒公众,预防骨质疏松要注意营养、运动和光照三个方面。即保持均衡膳食,摄入足够的钙等微量元素,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运动,并接受20分钟左右户外太阳光照射。
2、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为何愈合不佳求解
骨折是由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位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大部位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能痊愈,但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情况就没那么好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延迟愈合
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时间要比外伤等引发的一般性骨折愈合时间长,因为骨质疏松症者体内钙、磷及蛋白质等多种骨营养成分相对不足,骨折愈合所需的原料相对要少;尤其是老年人,其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血液循环也无年轻人旺盛,所以骨折后愈合的时间及愈合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时间较年轻人更慢,时间也较长。
2.骨质疏松使骨折愈合质量差
骨折修复的过程由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共同参与,以软骨内成骨为主。骨质疏松患者的软骨内成骨较为迟缓,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加之骨痂内胶原纤维疏松,因此导致骨折愈合质量比较差。
3.骨质疏松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是指骨折愈合后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存在成角、旋转、重叠或短缩畸形者。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后,特别是老年人,其异常的骨代谢过程等对骨折愈合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国际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骨折的处理,尤其是老年人,常常忽视其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最终由于骨折愈合不良而发生畸形愈合。
3、骨质疏松性骨折易发部位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护理费用均十分高,其重要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常见。 1、原因,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小梁破坏,皮质骨变薄,骨骼脆性增加,应力低于骨折阈值,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骨折的发生与骨密度降低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明显降低。 2、发生的诱因,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多半在没有较大外力作用下发生,如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咳嗽或乘车震动等日常动作中发生。发作时疼痛突然加重,部分患者(20%)无疼痛,部分病人在没有任何外力情况下发生自发性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大多是由于跌倒而引起的。 3、发病情况,男性骨折的发生率从65岁开始上升,而女性则从45岁开始不断上升。女性骨折占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发生各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估计为30%~40%,男性为10%~15%。骨折发生部位比较固定 4、骨折好发于胸椎、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骨(股骨近端骨折)、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和踝骨。 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由于骨强度下降,轻微创伤甚至日常活动也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部位是脊柱、髋部、腕部。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因此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还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
4、骨质疏松患者很容易发生骨折吗?
骨质疏松症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其最大的危害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因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是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密度下降和骨强度下降,导致的易发骨折的退行性的代谢性疾病。骨骼包括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发生骨质疏松症时,比如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会出现形成骨细胞的活性减低、骨吸收活性增强,可以导致骨的吸收增加、骨脆性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骨内代谢的氧化应激作用增强,可以使骨胶原的产生减弱,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所以在骨质疏松患者受到非暴力损伤时,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5、医生好!我妈今年69岁,半月前因骨质疏松引起腰椎压缩性骨折,现在家卧床休息,这期间是否需要用药物?
楼上几个NB职医过了嘛?上来质问别人为什么不打骨水泥,还说第二天就能下地。那么你知道患者骨质疏松具体的情况么?患者告诉你他有没有意向手术治疗了么?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解决不了打个骨水泥能支撑起来么?
6、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能手术吗?
可以去当地医院做个骨密度检查,如果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那就要用药了,不然钢板钢钉都固定不好。可以在术前术后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它就是针对骨质疏松的,可以延缓骨吸收速度,而且增加骨密度。具体你可以问下医生。望采纳
7、骨质疏松易骨折,预防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骨质疏松是种以骨量低下、骨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与老年人。骨质疏松增加了全身各部位骨折的危险,骨折是最严重的后果。
骨质疏松者一旦跌倒就易骨折,不仅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生命,还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预防跌倒是防治骨质疏松性的重要措施。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
1.从穿着上预防跌倒
穿着适宜,不宜过分臃肿;鞋不宜穿硬塑料或大小不适,以防影响活动;裤子长度以脚不沾土为宜。老年人的裤腿不宜过长,穿上后不能兜到鞋底,否则易使老人跌倒。老人穿鞋不但要大小适宜、穿着合脚,后跟还应有一定高度,1.5~2厘米为宜。买鞋时,尽量考虑到防滑功能,应选择纹理较深的鞋子。
2.从饮食上预防跌倒
饮食要营养合理,加强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研究发现,高危人群每日摄入钙1000mg、维生素D 800IU 可减少跌倒的发生。深绿色蔬菜、豆制品、坚果类、萝卜、黑芝麻、泡菜和海带等都是富钙食品,应常食用。
此外,还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抗氧化成分,如维C、维E、类胡萝卜素、硒、多酚、黄酮等,做到营养平衡。
3.从居家环境上预防跌倒
居家环境应简单、宽敞、安全。尽量减少台阶和门槛,常活动的地方不应堆放杂物,室内家具的高度和位置应合理,保持地面平坦,移走阻碍物。
日常用品的放置以随手取用为宜,不宜过高或过低,常检查住所楼梯、台阶和扶手是否牢固,室内光线应柔和均匀、避免闪烁。地面尽量采用木地板以防滑,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宜选用防滑材料,并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水渍。
8、骨折后会引起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不是几个月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常年钙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而造成的。有骨质疏松的人很容易骨折。也许你很早就有骨质疏松的问题,而是没有意识到,在骨折后,去检查时,医生才会告诉你。总而言之,骨质疏松需长时间的调养。我妈妈就有骨质疏松,她现在已经基本上好了。
以下是美国医生给她提供的治疗过程:
每天一盒酸奶
每天补充维生素D3 (5000IU)
每天补充维生素K
每天在阳光下散布30分钟
每天生吃绿色蔬菜如菠菜,香菜,西蓝花等(只要是绿色的)
医生给她开了处方药 -Alendronate (阿仑膦酸钠), 国内也有这种药 (我妈已经吃了这种药很久,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我妈妈现在已经70岁了,她很健康也很有力气,能抬起50磅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