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打呼噜可能会导致抑郁、记忆问题、中风、骨质疏松症,甚至心脏病和癌症?
打鼾不是一种疾病,但它可能是有其他更严重问题的症状。来自美国“自然母亲”网站的文章对我们为什么会在睡眠时打鼾做了详细的分析。
当你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时,身体中的肌肉放松,包括口腔里的肌肉。有时它们太放松,以至于部分阻塞呼吸道,造成振动,这就是打鼾。
在某些情况下,打鼾是由一个人独特的口腔解剖结构引起的。例如,低而厚的软腭或异常长的悬雍垂(俗称“小舌”,是口腔后缘正中游离的小圆锥体)。有时,打鼾是由于鼻塞(如慢性充血)、睡眠呼吸暂停,甚至饮酒造成的。
呼吸道越狭窄,气流通过时的力量就越强,在喉咙组织中造成振动;振动幅度越大,打鼾声音就越响。尽管健康人偶尔也会打鼾,但也有些良性或更严重的原因造成打鼾。
睡眠呼吸暂停是打鼾最严重的潜在原因。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在睡觉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停止呼吸。它的特点是打鼾声音特别响亮,当呼吸瞬间停止时,又出现短暂的沉寂。此时,睡眠呼吸暂停的人通常醒来大口喘气。
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说法,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在约一半大声打鼾的成年人中。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呼吸道非常放松,一次关闭长达10秒钟,每小时至少关闭5次。在很多时候,这个问题是被与他们同床共眠的伴侣发现的,通常由睡眠专家进行的专门测试来确诊。
当患者接受测试时,要在脖子和脸上安装感应器来测量他们在睡眠期间停止呼吸的频率。这种测试可以准确地诊断出问题所在,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引起的不仅仅是烦人的打呼噜声,还会引起睡眠紊乱和氧气流量减少,从而导致抑郁、记忆问题、中风、骨质疏松症,甚至心脏病和癌症。
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通常涉及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英文简称为CPAP)机,它要求患者在睡眠时佩戴这种仪器。它是一个面罩,连接一根管子,管子将空气吹入患者的鼻子或嘴,以保持呼吸道在睡眠期间打开。
有时,也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来修复解剖结构上的问题,例如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这种疗法最常用于儿童,他们经常有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虽然这并不总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对于超重人群来说,减肥能缓解这种情况。
2、吃多或者吃少都不行,那大家应该怎么注意?
如果把食源性疾病理解为吃错了,那么吃多了同样会导致疾病,而且致病的种类更多,危害更大。
1.糖吃多了 糖(各种食用糖和谷类)能提供能量,但如果摄入过多,不仅会导致龋齿、肥胖,还会导致血脂过高、动脉血管硬化、肝脏负担加重等。大量的糖在体内代谢,需要消耗维生素B1,导致丙酮酸、乳酸在体内蓄积,还会产生情绪变化,更容易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另外,高糖饮食与乳腺癌、大肠癌等癌症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2.盐吃多了 高盐饮食能够升高血压已为人们所熟知,而高血压又是脑卒中、心脏病死亡的最大独立原因。食盐经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高盐饮食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甚至造成肾脏损伤。另外,摄入盐分过多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肾结石,甚至引起女性的黄褐斑增多。
3.油脂吃多了 油脂包括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油脂摄入过多使体内的能量过剩,引起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油脂堆积于肝脏,还会造成肝细胞坏死,引发肝、硬化。
小贴士
“管住嘴,迈开腿”是防止营养过剩的根本方法,坚持低脂、低糖、低盐的清淡饮食,多吃豆制品及蔬菜水果,运动以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为主,长期坚持,对于疾病的预防甚至康复至关重要。
在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中,还有一类不可忽视,即营养缺乏症,可以将其理解为吃少了。营养缺乏可以发生于任何人群,尤其以儿童、孕妇、老人三类人群多见,危害不可小视。
1.儿童营养缺乏 儿童因为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相对成人较高。如果出现喂养不当、疾病或者偏食,就会出现营养缺乏。
以钙、铁、锌元素的缺乏最为常见,儿童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贫血、盗汗,甚至身高增长受限。其次,各类维生素的缺乏,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同样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
2.孕妇营养缺乏,怀孕期间对营养的需求增加,这是因为胎儿的发育需要更多的营养,以及母体本身重要脏器的能量需求增加所致,再加上妊娠反应导致的胃口不佳,所以孕妇的营养缺乏问题更为突出。
应注意补充钙、铁、锌,以及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应注意,营养补充剂不能替代膳食营养源,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容易导致摄入过量,甚至中毒。
3.老人营养缺乏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器官的功能逐渐退化,牙齿脱落、味蕾数量减少、胃肠功能降低,都会导致老人在营养的摄取、吸收等方面受到影响,导致营养不良。老人营养不良的防治要因人而异,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比如鼓励老人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锻炼,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戒烟戒酒,补充营养品等。
3、50岁开始,哪些疾病进入爆发期,身体机能下降所导致?
50岁,半百的年纪,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对健康来说,也是一个分界线。50岁以后,人体渐渐衰老,身体机能下降,很多疾病容易在50岁之后爆发出来。
一、 心脏病
研究表明,中老年男子患心脏疾病的风险高于女子,一个50岁的男子有50%的几率在患上心脏病。心脏病早期的症状是胸痛、气短、背部、肩颈疼痛。如果你容易出虚汗,时常头晕或恶心,就要警惕是否有心脏的隐患。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适量运动,可以大大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二、 癌症
虽然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年轻人得癌症的消息。但事实上,癌症也是一种老年病,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正是因为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了。
乳腺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及淋巴癌等癌症在老年人群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
50岁以后,建议要定期体检。除了一些常规的癌胚抗原、超声、外科和大便潜血等,可以再加拍一个胸片和胃镜检查,这些检查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主要的癌症。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预后效果。
第三,糖尿病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46-55岁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是11.5%,为40岁之前发病率的近4倍。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除了遗传因素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尿多、经常感到饥饿、吃得多但是体重变轻这些情况,一定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胆结石、肾结石、痛风、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率也会在50岁以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每年体检、及时治疗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