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是缺钙还是蛋白质

骨质疏松是缺钙还是蛋白质

发布时间:2020-10-17 06:04:56

1、缺钙和骨质疏松是一回事儿吗?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除了雌激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以及体液酸化外,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可是,很多人在用过各种补钙产品之后,仍旧不见病症的好转
健之堂专家解释说,在这个时候人体摄入大量的钙,但是没有血浆中胶原的输送和骨组织中胶原的粘合,它是无法作用于人体的,由此不难想到,病症得不到缓解的原因了!

缓解和预防骨质疏松,需补充大量的钙,而最好的补钙方法,应该是经常地、及时地补充结合了钙的胶原蛋白。

2、老年人骨质疏松缺钙需要用点 什么样的补品,

骨质疏松需补钙。人们平时食物——鸡、鸭、鱼、肉、蛋、牛奶、粮食、蔬菜、水果及天然河水都含有钙质。鸡蛋内如果没有钙质,怎么能长出[孵化出]有鸡头、鸡爪子的小鸡,小牛犊从出生后到断奶前的长大过程中的骨骼发育所需要的钙只能来自于牛奶。河虾的皮就含有丰富的钙和磷。豆腐的制做过程:将黄豆泡水数小时后粉碎过滤出豆浆,将豆浆煮沸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经过煅烧的熟石膏粉[化学名称:硫化钙]充分搅拌生成豆腐脑,经缩水成豆腐、豆腐干等,将大米、面粉用火烧成灰,灰的主要成份为碳酸钙,将青菜、芹菜、韭菜、茄子、丝瓜、苹果晒干烧成灰,灰的主要成份同样是碳酸钙。蒸菜不小心把水烧干了,锅底的白色粉末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热水瓶使用时间长了里面会有白色或淡黄色壳状污垢,其污垢的主要成份仍然是碳酸钙。临床骨质疏松是缺钙的征兆,需要及时补钙。但通常人体并不能直接吸收食物及天然水里面的钙质,只能在维生素D和胶原蛋白的作用下才能吸收钙,补钙的正确方法是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胶原蛋白。吃各种肉皮及猪爪子就能补胶原蛋白。补维生素D有两种方式:1.吃鱼肝油丸可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2.晒太阳。人体皮肤在阳光下自行合成维生素D[由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自行合成脑白金[补钙广告与补脑白金广告为两大骗局!],常晒太阳就不会缺钙!常晒太阳就是补了脑白金[脑白金有促进睡眠功能]!常见猫、狗在阳光下用舌头舔身上毛实际上是补维生素D用来补钙,妇产科医生要求孕妇、产妇、婴幼儿常晒太阳[每天不少于10分钟]就是防止缺钙。补钙、防止骨质疏松就这么简单!难道还要上骗子当去买补钙、补脑白金保健品吃吗

3、我想问一下骨质流失就是缺钙吗

有人认为骨质疏松症就是缺钙,骨质疏松了就只要补钙,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版

骨质疏松很多时候是由于体内权维生素D的流失。而骨质疏松的预防,一方面要食用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在合理补钙的同时还要补充维生素D,而单纯补钙补得越多,钙流失得越快,骨质疏松的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

4、缺钙也能引起骨质疏松吗?

钙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Ca。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IIA族,常温下呈银白色晶体。

钙也是生命必须的元素!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分析表明:

人类135种基础疾病中有106种与缺钙有关。(多的有点过分啊!)

像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血管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结石病,各种过敏性疾病,肝脏疾病,肾病综合症,性功能障碍,经前综合症以及一些癌症等!

大家一定要注意补钙啊!

缺钙会怎么样!

1.身体骨骼,关节疼痛

由于平时很少运动,身体的体质免疫力也会相应的下降,钙的吸收也相对的减弱,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身体缺钙,缺钙引起关节,骨骼的疼痛。

2.容易抽筋

缺钙会导致身体易抽筋。这是因为在人体的血液中,钙离子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它能使神经细胞膜稳定,防止膜电位的异常放电活动,又能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参与肌肉收缩,降低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参与细胞内的递质合成。 当血液钙浓度低时,外加运动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加,低浓度钙离子进入细胞,严重干扰了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其兴奋性增高,容易在微弱刺激下发生放电,从而出现抽搐。

3.晚上睡觉惊醒

其实,这是身体缺钙的警钟。因为如果肌肉中的钙浓度不足,肌肉兴奋度会升高,即使你在睡觉,也会感到肌纤维自发收缩,甚至抽筋。

哦!对了,缺钙还会 踢床和磨牙!(小编会磨牙啊!哎!)

4.失眠

钙是脑神经元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充足的钙能有效抑制脑神经兴奋度,防止神经异常兴奋而出现了失眠多梦的症状。大脑神经元中的钙含量每下降1%,精神兴奋度就会上升10%。

所以,缺钙会让人睡不着的!

注意一下哦!

5、视线模糊

钙元素会参与视神经生理活动,还负责维持眼球弹性。如果“眼睛钙”不足,就会感到眼前一片模糊。(厉害啊。这一般人都不知道)

所以,补钙也是保护视力的一部分!

6、皮肤衰老

神奇的钙还可以维持皮肤细胞膜完整性。当体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细胞膜会变得更通透,皮肤和黏膜更易渗入水分,导致皮肤发痒,肌肤弹性也会降低,容易诱发过敏等炎症。充分补钙除了可以改善细胞膜渗透性,钙剂本身还有抗过敏作用。(神奇的钙元素)

如果你还在为你的皮肤问题而烦恼,补补钙也许能让你恢复年轻面容哦!


5、为什么有的人天天喝奶,还是缺钙骨质疏松?

首先,我们从牛奶中获得的通常是钙和优质蛋白质成分,这对于幼儿和青少年尤其重要。并且随着市场上品种的多样化,许多乳制品如早餐,牛奶,水果牛奶,儿童牛奶,核桃牛奶,乳酸菌等。这些所谓的乳制品味道酸甜,比牛奶好得多,在儿童中很受欢迎,因此许多人认为喝更多的牛奶也是有益的。但是这些乳制品不是牛奶,而是含乳饮料,主要由各种添加剂,糖,果汁和少量乳制品组成。蛋白质和钙含量非常低,有些孩子更挑剔,仅仅依靠这种乳制品来补充营养是不够的。补充钙还不够。因此,身体想要长高但是还不够,这些营养还不足以使孩子长大。因此,父母在为儿童选择牛奶时应选择新鲜牛奶和纯牛奶。另外要注意个人体质,是否有乳糖不耐症。牛奶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以及丰富的矿物质,例如钙,磷,铁,锌,铜,锰等,它们可以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并且是天然钙补充剂和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尤其是牛奶中钙磷的比例非常合适,非常适合人体对钙的吸收。钙含量达到每100克牛奶100毫克。可以说,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钙缺乏症的人可以定期喝牛奶,牛奶中还含有大量营养,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无论是从钙的总量还是从钙的吸收和利用来看,牛奶都是不二选择,老年人可以定期喝牛奶。因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逐渐减弱,钙质流失也更快,身体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发生骨折。多喝牛奶可以帮助补充钙,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当然,儿童也可以定期喝牛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钙含量相对较高的牛奶可以提供足够的钙和其他营养物质,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有人要问,每天喝牛奶,为什么人体仍然缺乏钙?实际上,骨骼健康不仅取决于钙摄入量,还取决于钙。补钙多,不能吸收,那也没有好处。另外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会影响钙的吸收,比如吃盐容易缺乏钙,吃太咸的食物会引起钠的摄入过多,尿中的钠和钙有很大关系。研究发现每6克盐将损失约40至60毫克钙。因此,少吃盐就等于多加钙,喝咖啡,浓茶也容易缺乏钙,咖啡,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也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在人体中,血磷增加。为了维持恒定的钙和磷离子总量,钙离子被损失,吸收能力变得非常差,并且钙就会被缓慢的流失掉。

所以,在平时的时间里,我们需要每天坚持补钙,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保障。

6、工厂的饭菜很难吃,基本上不吃肉。总感觉腿脚不是很有力 像是骨头疏松一样是缺钙吗?

也是有可能的,要根据你的年龄也可以补充一点钙质。

7、老年人骨质疏松是缺钙的表现,应该怎样正确补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时的钙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二是钙流失情况,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导致钙的流失。针对国人补钙的实际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警示消费者要科学补钙,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随广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补钙。钙品生产企业常以明星为前驱,吸引消费者。对此应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而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所惑,切记此类商业用语纯属炒作,在营养学领域多数并不存在。 二、不要听信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95%”的吸收率。 三、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四、检测钙的含量,应去正规医院。商店药店里摆放的“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只能测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钙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钙,因此这种测试不准确。而且这类仪器是放射源,其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钙产品,其品质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但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六、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钙超过200毫克时,就会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量。 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促进身体吸收;在服用补钙产品时需注意,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八、儿童补钙应以食补为主,在服用钙品时应特别小心。儿童肠胃功能较弱,不要选择碱性强的钙品,如碳酸钙、活性钙等;不应在服用钙品时同时饮用汽水、碳酸饮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儿童过量服用钙品,会抑制对锌元素的吸收,因此对缺锌儿童进行补钙时应以食补为主。 九、服用添加维生素D的钙品时,谨防积蕴中毒。许多消费者认为,补钙只能选择与维生素D合一产品,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体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时既缺钙又缺维生素D,部分人长期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发维生素D大量摄入而积蕴中毒现象,中毒症状为高钙血症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补钙。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补钙不当,会因钙沉积而引发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取钙或服用钙制剂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不能盲目补钙,避免发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状腺激素、四环素、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补钙时要先向医生咨询清楚,因为补钙剂与这类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资料:http://health.sohu.com/2004/07/09/50/article220925086.shtml 回答者:lizhonggeng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2-19 14:19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时的钙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二是钙流失情况,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导致钙的流失。针对国人补钙的实际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警示消费者要科学补钙,方能永葆健康。 一、不随广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补钙。钙品生产企业常以明星为前驱,吸引消费者。对此应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而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所惑,切记此类商业用语纯属炒作,在营养学领域多数并不存在。 二、不要听信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95%”的吸收率。 三、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四、检测钙的含量,应去正规医院。商店药店里摆放的“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只能测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钙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钙,因此这种测试不准确。而且这类仪器是放射源,其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钙产品,其品质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但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六、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钙超过200毫克时,就会降低吸收率。 七、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量。 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促进身体吸收;在服用补钙产品时需注意,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八、儿童补钙应以食补为主,在服用钙品时应特别小心。儿童肠胃功能较弱,不要选择碱性强的钙品,如碳酸钙、活性钙等;不应在服用钙品时同时饮用汽水、碳酸饮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另外,儿童过量服用钙品,会抑制对锌元素的吸收,因此对缺锌儿童进行补钙时应以食补为主。 九、服用添加维生素D的钙品时,谨防积蕴中毒。许多消费者认为,补钙只能选择与维生素D合一产品,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体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时既缺钙又缺维生素D,部分人长期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发维生素D大量摄入而积蕴中毒现象,中毒症状为高钙血症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补钙。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补钙不当,会因钙沉积而引发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取钙或服用钙制剂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不能盲目补钙,避免发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状腺激素、四环素、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补钙时要先向医生咨询清楚,因为补钙剂与这类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与骨质疏松是缺钙还是蛋白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