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是哪个指标超标

骨质疏松是哪个指标超标

发布时间:2020-10-15 20:35:23

1、骨密度正常值 三个值各代表什么意思

"骨密度的正常值,通常还是指的双能X线骨密度的检查,在骨密度检查的报告当中,可以看到骨密度的实测值以及T值和Z值,大家关心的实际上是骨密度的T值和Z值。

是指测到的骨密度和同性别峰值骨密度比较它的标准差,T值的标准是-2.5,也就是说T值在大于-1的时候,叫骨量正常,在-1到-2.5之间的时候,叫骨量减少,那么小于-2.5的时候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这个T值经常用于绝经后的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的诊断,对于50岁以下的男性和绝经前的女性,经常用Z值来做诊断标准,Z值指的是与同性别的同龄人骨密度进行比较的一个标准差,Z值的值就是-2.0。

也就是说当Z值小于-2.0的时候,就诊断为低骨量,这一般可能是一些代谢性骨病导致的。

(1)骨质疏松是哪个指标超标扩展资料:

骨密度的测量结果与健康年轻人数据两者之间涉及一个标准差(S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基于骨密度水平,如果T分数在“标准”范围内,则骨密度被认为正常,而比正常平均骨密度峰值低2.5个标准差的人称为骨质疏松患者,这些人群最终超过95%的人发生骨折

正常:骨密度在年轻人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内(+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1~2.5个标准差(-1~-2.5SD)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低于-2.5SD) 

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伴有一处或多处骨质疏松性骨折。

2、严重骨质疏松的标准是什么?

严重骨质疏松主要通过以下标准给予评估和诊断:
1、骨密度检测值(T值):如果患者髋部、股骨颈、腰椎等任一部位骨密度T值低于-2.5,则可能引发严重骨质疏松;
2、脆性骨折:既往发生过腕部、髋部、腰椎等脆性骨折,则意味着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临床上只有符合以上两种因素,才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3、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分级

骨质疏松严重程度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进行分级。骨密度测定T值>-1时,数值正常;T值在-1—-2.5之间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T值<-2.5合并脆性骨折为重度骨质疏松。

4、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2011年版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诊断标准如下:

1.发生脆性骨折

2.基于骨密度的诊断:骨密度(BMD):T-Score≤-2.5SD者为骨质疏松

5、骨质疏松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在骨的高转换状态(例如Ⅰ型骨质疏松症)下,这些指标可以升高,也可用于监测治疗的早期反应。但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意义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些生化测量指标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alkalinephosphatase,反应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应骨吸收)、骨钙素(Osteocalcin,反应骨形成)、Ⅰ型原胶原肽(TypeIprocollagenpeptidase,反应骨形成)、尿吡啶啉(Urinarypyridinoline)和脱氧吡啶啉(Urinarydeoxypyridinoline,反应骨吸收)、Ⅰ型胶原的N-C-末端交联肽(cross-linkedN-andC-telopeptideoftypeIcollagen,反应骨吸收)。
4.晨尿钙/肌酐比值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1.对于有局部症状的患者应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即使无脊柱症状的患者也应摄取该部位的侧位片,以免遗漏椎体骨折。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因椎间盘膨出所致的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2.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Bonemineral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美国最新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制定的治疗指南规定,以下人群需进行骨密度的检测: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这类人群仍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如有骨质疏松症存在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通过与健康成年的BMD比较,WHO建议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规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降低2.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测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定量计算机体层扫描(,QCT)测量BMD最为准确,单位为g/cm3,该方法不受骨大小的影响,可用于成人和儿童。但QCT只能测定脊柱的BMD,骨赘会干扰测定值,而且费用较高,同时所受射线亦不可低估。
双能X-线吸收法(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XA)接受射线较少、相对便宜,而且可重复性较QCT高,可用于成人及儿童。DXA可以测定脊柱以及髋骨的BMD,可视为测定BMD的标准方法,然而DXA存在校正值的差别。建议使用同一台机器上对患者进行随访连续测定BMD。影响DXA测定的因素有脊柱骨折、骨赘以及主动脉等脊柱外的钙化。外周DXA可以测定腕关节的BMD。
跟骨的定量超声(quantitativeultrasound,US)可用于普通筛查,该方法费用低、便携且无电离辐射,但该方法不如QCT和DXA准确,因此不用来监测治疗效果。
射线测量(radiogrametry),通常用于测定手的骨皮质情况,尤其是第二掌骨。该法可用于儿童的BMD测定,费用最为低廉。但该法不如DXA精确,而且对于BMD变化的敏感性不大。

6、骨密度正常值是多少呢?T值低于-2.5是属于骨质疏松

骨密度正常值常用于预测骨折风险以及检测骨质疏松程度。
骨密度正常值包括T值、Z值2个指标。T值表示与正常同性别青年人骨峰值的差别,也就是跟30~40岁的同性人群的骨密度来进行比,制定如下标准:T值(常用)正常值:-1SD~+1SD;骨量减少:-2.5SD~-1SD;骨质疏松:≤-2.5SD。

7、在地球的九大指标中我国哪些指标超标了?

【1、腰围:<85cm】

腰围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世卫组织指出,男性腰围>102厘米、女性腰围>88厘米,出现代谢性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不同人种的高危腰围界值各不同,中国人为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腰围测量方法:

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将带尺经脐上0.5至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测腰围。

生活健康的九个标准,你达标了吗
【2、血压:<140/90mmHg】

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就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140/90是高血压的“底线”。正常人的血压值要保持在140/90以下,一旦触碰到,你就是高血压患者,要开始吃药了。而已经是高血压的人,140/90也是降压治疗后要达到的标准线。

【3、血糖:<70~100mg/dL】

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120mg/dL,即被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或者糖化血红蛋白小于5.7%。糖化血红蛋白被视为评估血糖的“金标准”。它能稳定、可靠地反映检测前3至4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用过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大于5.7%,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应每年复查一次。若初次筛查正常,每隔3年再查一次。

【4、甘油三酯:<150mg/dL】

甘油三酯是在血液中检测出的脂质,被认为是血脂肪,它是高血脂的“预警信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会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特别是女性。

以健康的人来说,甘油三酯应该控制在150mg/dL之下,因此,当发现数据高于150mg/dL时,可以先从控制食物摄取的量及种类、减肥和运动开始做起,若是仍无法降低时,就要和医师讨论是否要使用药物治疗。

【5、总胆固醇:<200mg/dL】

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在200 mg/dL以下。

有专家提醒,20岁后应该检查胆固醇。一旦检查结果异常,最好多锻炼,坚持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及低反式脂肪饮食,每年查一次胆固醇。必要时,还应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6、坏胆固醇:<160mg/dL】

有人把“坏胆固醇”比喻成饺子馅里的油汤,它的累积使动脉变成了皮薄多油的“饺子”,很容易破裂。而它正是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及中风危险的罪魁祸首。

理想的坏胆固醇指数是因人而异的:

以没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健康人来说,坏胆固醇只要小于160mg/dL就可以;

多于2种以上的心血管风险,坏胆固醇至少要控制在130mg/dL以下;

而有更高心血管风险如糖尿病患者,坏胆固醇则不能超过100mg/dL;

若属于非常高风险如曾罹患心肌梗塞或外围血管阻塞患者,坏胆固醇一定要小于70mg/dL,甚至更低。

【7、BMI:18.5-24.9】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英国科学家曾对90万名成年人进行了高达57次调查,结果显示,那些BMI指数超出40的人,比指数处于22.5—25的“健康人群”,往往短寿十年左右。

对中国成年人来说,BMI指数低于18.5属于偏瘦,会增加月经紊乱、生育问题、贫血及骨质流失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等危险。健康体重的BMI指数为18.5-24.9,BMI在25-28之间属于体重超标,超过28即为肥胖症。

【8、心率:每分钟75次】

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成人安静心率超过100次/分钟者,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钟者,为心动过缓

不过,75次只是一个平均值,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而变化,比如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2~20次/分钟,女性心率比男性稍快;运动员的心率较慢,可低于每分钟60次等。

【9、运动:每周150分钟】

保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也行。要达到目标也很简单,每次午餐或者晚餐后散步半小时即可,也可有与其他有氧运动结合进行。

如果觉得这些数字难以把握,并且每天进行测量也很麻烦,那么中医的健康标准,或许会更为直观:

1、双目有神古人将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属五脏,整个眼窝是精气的表现,其中肾表现在瞳孔,肝表现在黑眼球,心表现在眼睛的血络上,肺表现在白眼球,脾约束整个眼睑。

由此可见,眼睛的状况跟五脏六腑的精气息息相关。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之感,说明精充、气足、神旺,脏腑功能良好。

2、脸色红润

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古人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因此面色是气血盛衰的“晴雨表”。脏腑功能良好,气血充足则脸色红润,气血亏虚则面容没有光泽。

3、声音洪亮

肺主气,肺气足,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弱无力,故声音的高低取决于肺气充足与否。

4、呼吸匀畅

《难经》指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可见呼吸与人的心、肺、肝、肾关系极为密切。只有呼吸不急不缓、从容不迫,才能证明脏腑功能的良好。

5、牙齿坚固

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齿是骨的一部分,与骨同源,所以牙齿也依赖肾中精气来充养。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齐全;精髓不足,则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6、头发润泽

中医认为“肾者,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不仅依赖于肾中精气之充养,还有赖于血液的濡养。健康的人,精血充盈,头发润泽;反之,精血亏虚时,头发易变白而脱落。

7、腰腿灵便

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乏力。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则四肢屈伸不利。灵活的腰腿和从容的步伐是肾精充足,肝血旺盛的表现。建议大家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半小时,使肌肉、骨骼和四肢灵活自如。

8、体形适宜

即保持体形匀称,不胖不瘦。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女性减105)(公斤)。胖人多气虚,多痰湿;瘦人多阴虚,多火旺。过瘦或过胖都是病态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风等病。

9、记忆力好

“脑为元神之府”,“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的记忆全部依赖于大脑的功能,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表现为记忆力强、理解力好。

10、情绪稳定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反映着机体的精神状态。 七情能正常表达则身体健康,七情过度表达则直接伤及五脏:过怒伤肝,过喜伤心,思虑过度伤脾,过度悲忧伤肺,惊恐过度伤肾。

从中医角度和西医角度,我们都讲到了健康。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自身的健康;再次强调健康是多方面的。健康包括了身体状况,精神状态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等等很多方面。为了自身健康,我们一定要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

8、骨质疏松容易盯上这6类人,你中招了吗?

一说到骨质疏松,许多人觉得骨质疏松离自己还很遥远,殊不知生活中许多症状都是骨质疏松的早期表现。

怎样的人群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又有怎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能预防这一病症呢?这些骨质疏松的表现你有吗?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平时很难发现,很多人在骨折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患有骨质疏松。下面是骨质疏松的一些表现,大家可以对照自检:

1、驼背变矮

驼背是老年骨质疏松的典型表现。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常发现腰部难以直起,背部越来越驼,身高也逐渐缩水,而这些表象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使骨头抗压能力减弱,严重时还会引发脊柱椎骨压缩性骨折,继而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

2、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引发的疼痛分为肌肉疼痛和骨痛两类。做完家务或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后,骨质疏松患者就会感到腰背疼痛难忍,即使夜间入睡后症状也无法缓解,对睡眠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3、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于一般骨折,它指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或者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严重者可能打个喷嚏都会发生肋骨骨折。这些骨折常常出现在脊柱、手腕处。老人一旦骨折,往往生活不能自理,危害极大。

4、牙齿松动

牙齿是人体体表和骨头最相似的部分,都由大量钙质组成。因此,骨质疏松的症状也会体现在牙齿上,例如出现牙齿松动、脱落或容易断裂等症状。

哪些人群容易患骨质疏松?

1、绝经后女性

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原因在于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下降,使得大量钙质从骨骼流失,骨骼原有的紧密结构逐渐被破坏,骨折风险不断上升。

2、吸烟人群

吸烟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降低骨密度,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吸烟人群的骨量丢失率大约是正常人的1.5~2倍。对女性而言,烟草含有抗雌激素的成分,会导致女性过早绝经,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3、重度饮酒人群

酒精会导致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的流失。日饮酒量超过250毫升的人群罹患骨质疏松的几率更大。建议饮酒人群尽早戒酒,或努力降低饮酒量。

4、骨架较小人群

研究发现骨架较小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的年龄要明显早于骨架大的人群。原因在于骨架小意味着骨骼容量小,而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症状也会比骨架大的人更明显。

5、过度减肥人群

过度减肥会影响人体正常的营养供给,不仅会影响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降低雌激素水平,导致女性月经紊乱,从而危害骨骼健康。

6、高盐饮食人群

盐的摄入量过高时,会导致钠离子与钙离子相竞争,造成钠的排出量提高,骨骼钙含量大幅流失。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适当晒太阳

每天晒20分钟太阳,让肌肤与紫外线直接接触,能够帮助身体生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晒太阳的时间建议控制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切忌在烈日下曝晒。

2、做些小运动

适当运动能增强骨质强度和密度,例如动作轻柔的太极拳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升骨骼生化指标,并促进钙的吸收。散步、踮脚等轻量级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3、戒烟戒酒

烟和酒都不利于维生素D的摄取,还会降低钙的吸收,影响骨骼生长,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4、定期体检

定期去正规医院体检,进行骨密度检测,有助于及时了解自己的骨骼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

5、多吃含钙食物

除了钙片外,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来增加钙的摄入。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平时可以多多食用。

6、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蕴含丰富的钾元素、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对维持骨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钾元素可以降低骨的脱钙作用,并减少尿钙排出,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7、食谱推荐

虾皮豆腐汤

食材:虾皮,豆腐,料酒,姜

步骤:

1. 虾皮洗净泡发,豆腐切小块

2. 热油锅,加姜末爆香,加入虾皮翻炒

3. 加水和料酒,沸腾后加入豆腐,煮熟即可

桑葚牛骨汤

食材:桑葚,牛骨,姜

步骤:

1. 牛骨洗净焯水,桑葚洗净

2. 桑葚与白糖拌匀,隔水蒸5分钟

3. 锅中热水,放入牛骨和姜片,煮至牛骨发白

4. 放入已蒸制的桑葚,再煮20分钟

5. 加盐调味即可

9、什么是骨密度T值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由于测量方法的日益改进和先进软件的开发,使该方法可用于不同部位,测量精度显著提高。除可诊断骨质疏松症之外,尚可用于临床药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9)骨质疏松是哪个指标超标扩展资料:

需要检查的人群: 

1、儿童:早产/低体重,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儿童;疑似佝偻病(夜惊、多汗、鸡胸、O形腿等);偏、挑食,厌食及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儿童;生长痛、夜间磨牙等及发育期青少年。 

2、孕妇: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哺乳期的妇女。  

3、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4、其他人群:

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与骨质疏松是哪个指标超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