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骨质疏松但是又有胆结石怎么补钙
我妈妈也是类似的情况,我自己收集了一些资料。
我主要采取食疗和保养的方法。
每周要堡骨头汤,嗮太阳。具体见下
日常生活中,如果钙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生理性钙透支,造成血钙水平
下降。当血钙水平下降到一定阈值时,就会促使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具有破骨作用,即将骨骼中的钙反抽调出来,藉以维持血钙水
平。由于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儿童佝偻病、手足抽搐症以及
高血压、肾结石、结肠癌、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缺钙的原因:
1、日晒不够,导致身体内部维生素D含量减少,无法促进钙的吸收。
2、饮食结构不合理。健康的饮食应该是肉类与纤维类食物食用比例1:2—1:2.5,过多食用肉类或者纤维类都将导致钙的流失。
3、胶原蛋白摄入过少。
4、钙摄入过少。
5、烟酒过量、长期饮用浓茶、咖啡等。
倘若食物中的钙、磷、维生素D长期供给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或小肠吸收不良,骨钙的沉积就会减弱甚至停滞;而钙质却会悄悄地从骨骼中流失到软组织及血液中。人体从35岁左右开始每天就会丢失30~50毫克的钙质,到了50岁骨总量竟减轻到0.7公斤左右。人到中老年会个头变矮,就与脊柱脱钙变短有关,如果长期缺钙,一到老年,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及牙齿脱落就会接踵而至,骨折也易时常发生。
由于骨钙的流失,软组织及血液中的钙含量增加,就会使人容易疲劳、周身乏力、腰酸背痛。另外,细胞钙浓度增加,会引起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促使动脉管壁粥样脂质沉着,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老年痴呆等病都与长期缺钙有着密切关系。
钙怎么补:中国营养学会规定的钙日供推荐标准量为:儿童800~1200mg,少年1000~1200mg,成人与老年人800mg,孕妇1500mg。而卫生部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钙摄入量仅为标准量的50%左右,尤其是中小学生及50岁以上的中老年,普遍钙摄入量不足。
钙的吸收必须要一个元素参与,就是维生素D,那么维生素D从哪来呢,很多人以为是从膳食里来,其实维生素D最主要的来源是接受日光、紫外光的照射,然后皮下的一种胆固醇,经过各种代谢以后转变成活性的维生素D,那么这种活性的维生素D促进我们肠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率。而有些情况之下,比如说冬天人们户外的活动比较少,特别是北方地区,还有些情况呢,是根本就不喜欢户外活动,或者是经常隔着玻璃来照射阳光。那么,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它阳光特别是紫外光接收的量比较少。这样子呢,皮下的胆固醇就不容易转变成维生素D3,或者转变的量达不到他的需要量。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发现,在很多的骨质疏松的人里头,有相当的人是因为不喜欢户外运动或者受天气条件各方面的影响,户外运动比较少,使他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水平比较低。这样直接导致钙的吸收率下降。
补钙的方法:
1、饮食平衡。肉食与素食比率为1:2-1:2.5方为正常,过多食用肉类或者纤维类均会导致吸收不平衡,钙质流失。
2、加强户外运动,增加日晒。
3、禁止食用菠菜
4、食用牛奶等高钙饮料,避免喝浓茶、咖啡。
5、每周煲龙骨汤(猪脊椎骨),煲汤时将龙骨与其他配料一起下锅,汤水选择冷水,煲汤时候必须放适量醋,方便钙质溶解。(紫菜汤、山药、西蓝花同样也要多食用)(中医有句话:"肾主隋",多食山药可在体内可以生成粘多蛋白,达到固钙的作用)
6、加强胶原蛋白摄取。多食用猪蹄等富含胶原蛋白的肉类。
7、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放盐,每天多喝水。
8、不能食用腌制类、熏肉、风干肉等食品。
补钙的食物
乳类: 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
豆类: 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
鱼虾蟹类与海产品: 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肉类与禽蛋: 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猪肉松等。
蔬菜类: 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果类: 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橘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莲子等。
、饮食平衡。肉食与素食比率为1:2-1:2.5方为正常,过多食用肉类或者纤维类均会导致吸收不平衡,钙质流失。
2、加强户外运动,增加日晒。
3、禁止食用菠菜
4、食用牛奶等高钙饮料,避免喝浓茶、咖啡。
5、每周煲龙骨汤(猪脊椎骨),煲汤时将龙骨与其他配料一起下锅,汤水选择冷水,煲汤时候必须放适量醋,方便钙质溶解。(紫菜汤、山药、西蓝花同样也要多食用)(中医有句话:"肾主隋",多食山药可在体内可以生成粘多蛋白,达到固钙的作用)
6、加强胶原蛋白摄取。多食用猪蹄等富含胶原蛋白的肉类。
7、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放盐,每天多喝水。
8、不能食用腌制类、熏肉、风干肉等食品。
这个你要多看下,每周让他喝骨头汤,要放醋,一定要嗮太阳,山药则可以减缓钙质流失。
2、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人体骨骼中缺少下列元素中的() A.Ca B.Zn C.Fe D.
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所以正确.
B、锌影响人的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以错误.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所以错误.
故选A.
3、老年人骨质疏松能不能吃花生
老年人骨质疏松在饮食上宜清淡,保持营养均衡,营养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应每天饮用奶类,每天吃大豆及其豆制品,经常吃适量的动物性食物,比如鱼、精瘦肉、蛋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宜少盐饮食,忌烟酒,少喝碳酸饮料和咖啡等。花生含有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可以适当食用。
4、老年人骨质疏松在饮食在应注意什么
(1)老年人生理特点
①身体变化。表现在皱纹增多、发须变白、脂褐斑、老年疣、步态不稳、动作迟缓、变矮变胖等。②身体成分变化。代谢组织的总量随年龄而减少,老年期有代谢功能的组织占总体组织的比例(30%)仅为青春期(60%)的一半;总细胞量下降、肌肉萎缩、水分减少、骨密度降低、脂肪增加。③代谢降低。合成代谢下降,分解代谢增强,基础代谢下降;糖耐量降低,血脂增高。④器官功能衰退,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生殖、关节、运动、神经各系统功能衰退。
(2)老年人膳食原则
老年人除了要严格执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原则外,还要按照以下《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的原则执行:①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②积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
(3)膳食具体措施
①多吃粗粮、大豆、蔬菜、水果,特别注意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因为粗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E和矿物质。后三类食物中含有多种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锌、硒、铜、锰、多酚类、多糖类、异黄酮等,这些食物对延缓衰老有利。②坚持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适量吃鱼、禽、瘦肉和海产品,因为这些食物可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牛奶是优质钙源,海产品富含碘,对调节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③少吃或不吃荤油、肥肉、油炸食品、甜点心、内脏、鱼卵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含能量、胆固醇、饱和脂肪酸高,可促进衰老,造成机体损害。④注意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并适合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餐次和能量在各餐中的比例可因人而异,能量摄入不要太多,每餐吃到七成饱、体重适宜即可。⑤中老年人尤其是在应激状态时,比如熬夜、遭受精神刺激、生病等,要特别注意均衡饮食。
(4)中老年人常见营养问题
①微量营养素缺乏。钙缺乏,中老年人很容易引起钙缺乏,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牙齿疏松和失牙等问题;铁缺乏,中老年人维生素C、铁摄入不足和利用不好,其贫血发生率较成人明显增高;高钠低钾,老年人味觉降低,摄入钠盐较多,易出现水钠储溜,容易引起高血压。②能量失衡。表现为体重增加或减少过多,即肥胖或消瘦。③营养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下降,中老年人出现的营养性疾病也增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
5、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骨折风险加大,应该如何预防?
应该定时安排体检,不做重体力活,不提重物,弯腰要慢,尽量少弯腰,注意补钙,运动方面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
6、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吃什么食物好
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海带,虾皮,豆制品,小白菜,油菜,芹菜等。如果你目前的情况已经骨质疏松单纯靠食补是无法抵抗骨质疏松的。最好是补充专门的老年人补钙产品。
我们日常老人常年补钙为什么还是缺钙,骨质疏松,易骨折,主要原因有三点:
1、只补钙,不吸收,无法固钙。补救方法:同时补充骨胶原,想要强健骨骼,需要骨胶原固钙。
2、所补充的钙,大多是碳酸钙,或者液体钙,吸收率都很低,根本无法满足每天所需。不但如此还导致胃涨,胃痛,便秘,结石等情况。补救方法:选择吸收率高的食物钙。推荐选择以Aquamin红藻钙为原料的补钙产品,易吸收,不伤胃。
3、单一补钙,骨质疏松流失的骨质不仅仅是钙,还有构成骨骼的所有营养素,例如VD,VK,镁,铁,锌,磷,钾等。补救方法:选择综合补钙产品,全优补钙配方。推荐一款比较好的老年人综合补钙产品:法澜秀食物钙。
7、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补品好?
1、海米
海米之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富含有蛋白质,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是非常丰富的。专家告诉我们,海米和其他的海产品之中所含有的钙质是非常丰富的,经常吃能够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2、菜油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菜油之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蔬菜之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其中所含有的钙元素以及铁元素更是非常的丰富。日常如果能够多吃一些菜油,那么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强健骨骼以及清血降压的作用。
3、黑芝麻
黑芝麻是一种非常好的补钙食物,其中所含有的钙元素是白芝麻之中的数倍,多吃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除了服用黑芝麻之外,芝麻酱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4、老黄豆
黄豆属于一种高蛋白食物,但是你知道吗,其实他也是一种高钙质的食物,另外还含有大量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以及铁元素。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的豆制品也是非常好的补钙食物,例如豆腐等等。
5、动物骨头
平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多吃动物骨头,平常多喝骨头汤能补充丰富的钙质。海带及虾皮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帮助补充更多的钙质,对于身体的恢复是很好的,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多吃一些这类的食物。还有就是奶制品一直是人们用来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症的食物。
6、三文鱼
三文鱼和一些常见的多脂鱼含有很多有益于骨骼健康的物质,还有协助钙吸收的维他命D。在生活中坚果和种籽从很多方面都对骨骼健康有益的,核桃和亚麻仁,花生和杏仁都含有丰富的钾,可以阻止钙质从尿液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疾病的出现和加重,对此患者是需要注意多吃。
8、老年人骨质疏松可不可以吃苦瓜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以吃枣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以吃枣,枣富含多种维他命、铁质。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容易消化的食品,宜低脂、高钙、高维他命、蛋白质丰富、高膳食纤维如韭菜、番薯土豆、芹菜,多吃含黑木耳、鱼、新鲜水果蔬菜、鱼、鸡蛋、粗粮。忌煎炸刺激性、腌制食品。忌烟酒。稍加注意。
9、怎么才能预防老人的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人们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是因为它的发生、发展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没有明显的症状,极易被人们忽视,当已经出现骨折(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为胸椎、腰椎、髋部、腕部)的时候,再进行防治为时已晚。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进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该病的特征是骨强度的损害,骨折的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确定为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
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最严重后果是骨折,因为骨质疏松会大大增加骨折的几率,患者可因剧烈咳嗽或汽车的颠簸而发生骨折,严重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轻轻一碰、一扭都会发生骨折,并可能因骨折而造成压迫神经,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部位最常见的是椎体、髋部和前臂等,其中以髋骨骨折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美国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当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后的1年内,约有1/5的患者死于肺炎、血栓等各种并发症,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仅有1/4能够恢复到骨折前的健康水平。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早期的骨质疏松症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被人们发现。当骨量丢失12%以上时才会出现腰肌酸软、腰背疼痛、跟骨疼痛、长管骨隐痛、乏力畸形等症状,所以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引起注意:
1、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
2、身高减少,出现驼背。由于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所以会出现身高减少,形成驼背。
3、骨折。主要表现为脊柱压缩性骨折、前臂骨折和髋骨骨折等。下面介绍一种自测自评骨质疏松症的简单方法:男性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年龄 40岁以上记1分;缺乏体育锻炼记3分;长期卧床记4分;妇女停经在 2年以内记1分,2~5年记3分,5~10年记4分,10年以上记5分;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者记3分;出现身高变矮者记3分;经常服用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者记5分;生长期钙摄取不足记2分;嗜酒、吸烟记1 分。
各项分数累计达到10分或10分以上,则提示有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目前,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标准是以人体骨密度(BMD)的测定数据为依据的,具体的检测方法有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量X线放射检查 (DEXA)、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及超声定量法(UQS)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测。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1、饮食预防合理膳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钙参与骨的代谢,是形成骨的重要营养元素,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钙的补充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众多研究证实,在儿童期或青春期进行补钙能够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摄取食物中的钙比补充钙剂更有效。含钙量高的食物有牛奶、奶制品、豆类、芝麻等。
(2)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参与骨重建的调节。动物肝脏、奶油、蛋黄、鱼子、海鱼及鱼肝油等含量较多。(3)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钙的吸收,过高过低均不利。大豆蛋白的摄入有利于钙的吸收,特别是大豆中含有异黄酮,有较好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2、运动预防运动锻炼是通过肌肉张力的机械应力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和骨重建,可以维持或增加骨量,而且增加骨的弹性。中年时期运动可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的益处。
老年时期运动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跌倒的风险。(1)运动方式:走路、慢跑、体操、跳舞、骑车、球类运动等。(2)运动强度:以心率+年龄=170次。
(3)运动时间:20~30分钟,每周3~5次。
(4)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益。吸烟、酗酒、喝浓咖啡均可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啤酒比其他酒类对髋关节骨折的影响更为显著。
(1)一级预防:强化全民健康教育,增强防治意识。从青少年起就要合理膳食,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适当运动锻炼;不吸烟,少饮酒,少喝浓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适量地摄入蛋白质。
(2)二级预防:对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开展骨密度检测,对确有明显骨量丢失及骨质疏松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性防治。加强防跌、防碰等措施,积极预防骨折。
(3)三级预防:对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或已骨折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并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改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