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上认为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中医古籍中虽无骨质疏松这一病名,但在与之相应的疾病的有关描述及分析中,已经涉及本病的生理、病理,为后世医家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素问宣明五气论》说:“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骨生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医经精义》进一步指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痛”。这些都强调肾与骨的关系密切,骨的病变反映了肾的盛衰。《素问痿论》明确指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者,水脏也。金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主要与肾脏的盛衰有关。从另一个角度看,经络伤病,气血运行阻滞,也会影响脏腑的功能。《杂病源流犀烛》谈到:“损伤之患,必由外侵内,而经络脏腑并与俱伤”。《难经》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金代医学家张洁古认为督脉“为阳脉之督纲”,督脉损伤则阳脉经气阻遏,亦可导致肾阳不足,进而影响到骨骼。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应从肾入手,对于脊髓损伤这一类继发性骨质疏松,还应考虑疏通经脉以利气血通达,使脏腑气血充盈。
2、骨质疏松可以吃什么中成药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3、中医治疗骨质疏松 腰椎
此病中医辨证多为肾虚血瘀,中医治疗以强腰肾为本、活血通络为标,以标本兼治。当然在治疗时还得根据临床舌脉等具体情况予以立法,下面给你一个补肾活血的药方你可以试试:
杜仲30g川牛膝30g续断30g桑寄生30g狗脊30g熟地15g白芍20g当归尾15g仙灵脾15g菟丝子15g姜黄15g乳香12g没药12g地龙15g穿山甲12g皂角刺8g乌梢蛇20g土鳖6g威灵仙15g豨签草15g鸡血藤30g甘草10g
腰部发热加黄柏15g地骨皮15g
不要怕药多,穿山甲有点贵,一副药大概要70多元左右,可熬水服,也可泡酒喝或搽,搽要用酒轻揉至腰部发热,几样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注:湿热者忌服 (舌苔黄厚腻、口干苦等)。
4、骨质疏松主要有哪些中药?
?
5、骨质疏松主要有哪些中药?
此乃骨痹 症重 当细审之方可下药切不可乱吃药。建议找中医专家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