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无机盐食物是哪些
楼主说的是无机物,不是维生素,但是谢谢你让我们丰富了这么多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1.说起钙,很多人就会想到白色的钙片或是碳酸钙粉末,就连富含钙质的食物,常被人们提起的也不外乎白色的牛奶和豆腐。可实际上,在含钙量较高的食物中,除了虾皮,其他大多数看起来都很黑。
每100克食物中钙的含量大于300毫克的食物有海带、紫菜、发菜、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有的钙含量甚至高达上千毫克,而牛奶的钙含量仅处在中等水平,每100克含钙1 00毫克左右。解放军305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志津说,这些黑色食物的含钙量的确很高,但因口感、口味都比牛奶逊色一些,有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不太爱吃。而且补钙不能单看钙的含量,最重要的是人体的吸收问题,在这一点上,牛奶的优势非常明显。
每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不单一,牛奶在补充钙质的同时,还可提供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而海带含有丰富的碘,黑 木耳现在也已经成为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物之一。但是每一种食物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有不少人会对牛奶产生乳糖不耐受,海产品的含盐量则普遍较高,过食不利于人体健康。王志津主任认为,不论什么食物,均衡膳食最为重要。当然,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食物,既补了钙,又满足了身体的其他需求,比如青少年可以坚持每天喝牛奶,中老年妇女多吃豆制品,老年人多食黑木耳等。
有些人为了促进钙的吸收额外补充维生素D,王主任说没有必要。因为人体自身含有的维生素D是足够的,但要经过日晒才能转化为利于钙合成的活化维生素D,沐浴一天阳光所合成的活化维生素D,足以满足身体数日的需求。所以只要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进行户外运动,既保证了日晒,又有了体育锻炼,而且运动本身也能够增加钙元素的活动,加速其代谢,促进吸收.
---------------------
2.人体80%的磷在骨骼与牙齿中。磷对人的生理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对遗传信息的传递、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生长发育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磷在食物中存在也很广泛。磷的丰富来源有可可粉、棉籽粉、鱼粉、花生粉、西葫芦子、南瓜籽、米糠、大豆粉、向日葵、麦麸。良好来源有牛肉、干酪、鱼、海产品、羊肉、肝、果仁、花生酱、猪肉、禽肉和全谷粉。一般来源有面包、谷物、干果、蛋、冰淇淋、牛奶、大多数的蔬菜和白面粉。微量来源有脂肪、油、果汁、饮料、新鲜水果和糖。
磷在体内的吸收与排泄和钙大致一样。膳食中的谷类与蔬菜中的磷为植酸形式的磷,人肠缺少乳糖酶,所以植酸利用率低。故正常成人约能吸收膳食中磷的43%~46%,尤以大米作为主粮的情况下。以米及奶制品或以米及小鱼为主食时,其吸收率可高些,约为47%~64%。牛奶喂养的婴儿肠中磷净收率为65%~75%。人乳喂养者则超过85%;低磷膳食的吸收率最大可达到90%。若长期食用大量谷类食品,对植物磷形成适应性,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植酸磷的吸收率。面食发酵有利于磷的吸收。食物中磷存在的形式与磷的需要量关系并不密切。食物中的磷是以无机磷和有机磷两种形式存在的,有机磷包括磷蛋白、磷糖和磷脂。不同种类的食物,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就牛奶而言,70%为无机磷。动物组织则以有机磷为主。摄人的磷,不论是以有机磷的形式还是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均能在胃肠道吸收。有机磷化合物大部分在胃肠道水解后被吸收。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无机磷,机体本身也能将其合成为有机磷。从膳食摄人的磷酸盐有70%在小肠内吸收,中段吸收最多。磷的吸收需要钠和钙离子的同时存在及有足够的代谢能。
磷的吸收也需要维生素D。当维生素D缺乏时,血清中无机磷酸盐下降。
不同种类的食物,其磷含量也不相同食物中肉、鱼、蛋、牛乳、乳酪和硬壳果等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含磷较多。稻米可供给大约12%的磷。除了骨质外,肉类、禽类和鱼类的含磷量比钙高15~20倍。只有牛奶、天然干酪、深绿色阔叶蔬菜和骨质的钙含量高于磷含量。牛奶中钙和磷含量都高于人奶,而且其钙磷比值有很大不同。牛奶中钙磷的比值为1.3:1,而人奶则为2.3:1。非奶品及奶制品的普通食物,其钙磷比值在0.3~0.9之间。因此,牛奶及奶制品在食物中的比例能影响整个饮食的钙、磷比值。钙、磷比值过低会影响钙的吸收,过高会影响磷的吸收。一般情况下,并不存在饮食磷的缺乏问题,因为磷存在于所有的天然食物中。
如果钙、铁、铝、镁等吸收过多,会干扰磷的吸收。谷物中的磷多以植酸形式存在,它与钙结合成不溶解、不能被吸收的盐。
2、医用磷酸盐`……我骨质疏松、大夫让我注射磷酸盐、但我听说副作用很大、是这样吗?
是的,对肾脏有影响,严重者会造成急性肾衰竭
3、双磷酸盐类抗骨松药是什么药 请仔细讲解,谢谢!
你好,二磷酸盐由于其优秀的骨组织亲和力及显著的骨吸收抑制能力目前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方面,包括骨质疏松症、转移性骨肿瘤、Paget病、成骨不全、高钙血症等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1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制动、骨重建功能减退、钙及维生素D缺乏等原因,成骨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进而导致骨折风险度增加。根据其骨代谢状况和诱发因素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2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
3 Paget病的治疗
Paget病又称为畸形性骨炎(osteitis deformans),是骨骼代谢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局灶性病变。其病变特点是病灶处所有骨重建过程(吸收、形成和矿化)增加,由于过高的破骨细胞活性及破骨细胞数量增加引起高速的骨溶解,并导致成骨细胞增多和骨形成过多,形成的新骨常常是交织状而非板状,结构脆弱,骨盐及胶原的转换率增加,骨髓纤维化和血管过多使骨局限性膨大。由于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失衡导致骨面积的增大和骨变形加重。所有的二磷酸盐制剂均对Paget病有效。4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的治疗
5 异位骨化
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异常(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又称为骨化性肌炎,它是以对称性先天骨畸形与进行性的结缔组织骨化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它通常被认为是由于BMP基因突变所导致。研究发现使用依替磷酸盐可以明显减少已存在的骨化灶,并且可以有效预防新的骨化灶的产生。另外两组研究显示使用依替磷酸盐治疗小儿创伤性脑损伤后的异位骨化可以明显降低其发生率。6 肝、肾移植术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