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应该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氨糖25岁之后会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时补充,在劳动和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头关节损伤。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复或逆转损坏软骨,润滑软骨,减少积液的。
2、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与人体缺乏钙和维生素D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等密切相关,补钙和维生素D更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对单纯补钙和维生素D就可以增加骨密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比如人们发现:有的长期卧床的老人,尽管补充了许多钙或维生素D,但他们的骨质疏松症照样发展;宇航员的饮食中并不缺钙,但他们在失重状态下大量丢失钙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则需在返回地球后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有关研究得出结论,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一方面需补充钙质,另一方面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多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使骨骼承重,才能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
负重和运动对防止缺钙的确至关重要。一项研究调查表明:某高校200名平均年龄为68岁的老教授中,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9%,远高于对照组的2.3%,提示脑力劳动者的骨质疏松发病因素中,缺乏运动、神经肌肉锻炼不足等机械性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另一项试验也表明,绝对卧床1周后,尿钙明显增加,2周即可出现全身骨痛症状。对这些卧床休息的病人测定骨矿物质含量,发现平均每周减少0.9%。因为适量地负重和运动不仅直接对骨骼有强健作用,而且运动使肌肉收缩,会不断地对骨的生长和重建产生积极效应,骨细胞对这种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是激活、自我增生并促进骨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目的。
所以,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参加下述一些运动锻炼:如慢跑、骑车、跳绳、登高、俯卧撑、举杠铃、网球、园艺劳动等,每周做5次,每次保证有30分钟的运动时间(分两次完成也行)。即使长年卧床的老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1小时,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使肌肉多收缩活动,对推迟骨质疏松大有好处。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对其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此外,平时多喝牛奶,少吸烟,适量晒晒太阳,饮食做到荤素搭配,对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也是有帮助的。
3、怎样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4、怎样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流行?
营养学家建议:
要增加钙的摄入量。首先应调整膳食结构,做到全面均衡适量营养。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质形成,富钙食品有助钙代谢平衡,利于矿物质沉积。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质,又含有丰富的钙、磷。每人每天摄入1瓶牛奶(大约含有300毫克钙)或奶制品、一只鸡蛋和50~100克豆及豆制品,同时多食海带、虾皮、虾米、海鱼、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品,有利于增加钙的摄入量。但是,仅仅从膳食中获取钙,仍然满足不了人体需要,尤其是孕妇、乳母、绝经期妇女对钙特殊需要的人群,最好再能长期额外补充优质钙剂和维生素D;
要增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刺激骨细胞活动,有利于骨质形成。有人通过平行组实验观察发现,绝经期妇女如果每周锻炼3次,每次1小时,可使全身钙量从781~876克逐渐增加到801~919克,而不锻炼组几乎每个病人的全身钙量均下降。据上海华东医院对500名老年人调查发现,活动量少或仅有少量活动的与活动量大的相比,前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经常户外活动,还要多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帮助肠道吸收食物中更多钙。所以,经常户外体育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发生与流行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措施;
要控制影响骨质形成的食品或药物的摄入。吸烟可促使骨质的丢失,饮酒会减少钙的摄入,增多尿钙排泄。此外,含铝的制酸药、可的松、苯妥英钠、肝素和咖啡因等药品,都会影响骨质形成,应加以控制。
此外,还应积极治疗引起骨质疏松症的许多内分泌疾病,如柯兴氏综合症、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必要的时候,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性激素,可预防骨质过度丢失,控制骨质吸收,延缓骨质疏松发生。
骨质疏松症是老龄化社会的常见病。老年人由于骨量减少,时刻受到骨折的威胁。女性进入50岁之后,由于雌激素停止分泌而闭经,骨量急剧减少,骨质疏松化显得更为突出。
在日本,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数,男性为100万左右,女性则高达730万,两者相加约占总人口的6%以上。此外,在65岁以上老人中,大约30%患有骨质疏松症。由此看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人的骨头,主要由以骨胶原(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基质和以钙、磷为主要成分的骨盐组成,并始终处于形成和破坏之中。在人的发育期和青春期,骨质形成快于骨质破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骨质破坏开始快于骨质形成,导致骨密度(每一单位容积的骨盐量)逐渐下降。由于骨密度下降,只要不慎跌倒在地,甚至扭转身体,都会出现骨折。
骨量的减少,首先出现在脊椎、骨盆、大腿骨根部、手腕等代谢旺盛的松质骨部位,并直接导致脊椎压迫性骨折、大腿骨根部骨折、前胳膊末端骨折等的频发。其中多见于老年人的大腿骨根部骨折,往往致使患者常年卧床不起,造成回归社会困难,成为骨质疏松症最为严重的合并症。
5、中老年人怎么预防骨质疏松好?
预防骨质疏松方式: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主要包括基础的预防、药物的干预跟康复的治疗。
第一基础措施,包括调节生活的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节生活方式就是加强营养、均衡膳食,获得充足的日照,还有规律的运动、戒烟限酒,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饮料和碳酸饮料,尽量避免和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第二骨健康基本的补充剂,钙剂摄入对我们获得理想的分子,减少的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科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成人每天应该摄入钙剂是800毫克,50岁以上应摄入钙剂1000到1200毫克,到了老年每天摄入的食物中能提供大约是400毫克的元素钙,所以我们每天应该补充500到600毫克的元素钙。还有维生素D的摄入能增加肠道钙的吸收,促进这个骨骼的矿化、保持肌力,对改善平衡能力有一定的效果,同时维生素D的不足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了骨吸收。
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还有一部分就是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应该进行合理得治疗,这取决于合理的诊断,应该到医院找专业的大夫进行治疗指导,通过药物的服用跟合理的康复运动能让骨质疏松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