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对吗
?
2、怎么才能预防老人的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人们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是因为它的发生、发展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没有明显的症状,极易被人们忽视,当已经出现骨折(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为胸椎、腰椎、髋部、腕部)的时候,再进行防治为时已晚。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进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该病的特征是骨强度的损害,骨折的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确定为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
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最严重后果是骨折,因为骨质疏松会大大增加骨折的几率,患者可因剧烈咳嗽或汽车的颠簸而发生骨折,严重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轻轻一碰、一扭都会发生骨折,并可能因骨折而造成压迫神经,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部位最常见的是椎体、髋部和前臂等,其中以髋骨骨折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美国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当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后的1年内,约有1/5的患者死于肺炎、血栓等各种并发症,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仅有1/4能够恢复到骨折前的健康水平。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早期的骨质疏松症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被人们发现。当骨量丢失12%以上时才会出现腰肌酸软、腰背疼痛、跟骨疼痛、长管骨隐痛、乏力畸形等症状,所以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引起注意:
1、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
2、身高减少,出现驼背。由于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所以会出现身高减少,形成驼背。
3、骨折。主要表现为脊柱压缩性骨折、前臂骨折和髋骨骨折等。下面介绍一种自测自评骨质疏松症的简单方法:男性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年龄 40岁以上记1分;缺乏体育锻炼记3分;长期卧床记4分;妇女停经在 2年以内记1分,2~5年记3分,5~10年记4分,10年以上记5分;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者记3分;出现身高变矮者记3分;经常服用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者记5分;生长期钙摄取不足记2分;嗜酒、吸烟记1 分。
各项分数累计达到10分或10分以上,则提示有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目前,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标准是以人体骨密度(BMD)的测定数据为依据的,具体的检测方法有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量X线放射检查 (DEXA)、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及超声定量法(UQS)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测。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1、饮食预防合理膳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钙参与骨的代谢,是形成骨的重要营养元素,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钙的补充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众多研究证实,在儿童期或青春期进行补钙能够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摄取食物中的钙比补充钙剂更有效。含钙量高的食物有牛奶、奶制品、豆类、芝麻等。
(2)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参与骨重建的调节。动物肝脏、奶油、蛋黄、鱼子、海鱼及鱼肝油等含量较多。(3)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钙的吸收,过高过低均不利。大豆蛋白的摄入有利于钙的吸收,特别是大豆中含有异黄酮,有较好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2、运动预防运动锻炼是通过肌肉张力的机械应力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和骨重建,可以维持或增加骨量,而且增加骨的弹性。中年时期运动可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的益处。
老年时期运动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跌倒的风险。(1)运动方式:走路、慢跑、体操、跳舞、骑车、球类运动等。(2)运动强度:以心率+年龄=170次。
(3)运动时间:20~30分钟,每周3~5次。
(4)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益。吸烟、酗酒、喝浓咖啡均可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啤酒比其他酒类对髋关节骨折的影响更为显著。
(1)一级预防:强化全民健康教育,增强防治意识。从青少年起就要合理膳食,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适当运动锻炼;不吸烟,少饮酒,少喝浓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适量地摄入蛋白质。
(2)二级预防:对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开展骨密度检测,对确有明显骨量丢失及骨质疏松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性防治。加强防跌、防碰等措施,积极预防骨折。
(3)三级预防:对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或已骨折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并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改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3、运动疗法可以防治骨质疏松吗?
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补钙、调节饮食和运动疗法是防治骨质疏松的三大原则。临床实践表明,合理的运动训练的确对防治骨质疏松大有益处。
生理学知识显示,运动是钙、磷等矿物质沉积于骨头的基本条件。每天不运动、四肢瘫痪或偏瘫而不能运动的患者,与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者相比较,每年骨盐丢失量增加5%。又如绝经后妇女,每周进行三次有氧锻炼,每次一小时,其骨量丢失显著少于未进行运动锻炼者。运动之所以能防治骨质疏松,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促进性激素分泌。运动训练能增加睾酮及雌激素分泌,而这两种激素均与骨代谢关系密切,可促进骨的蛋白质合成,骨盐沉积加强,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二是增加骨皮质血流量,有助于骨形成。骨内血液循环活跃,可使骨内血液保持中性,防止钙溶解,而且能使骨细胞代谢过程增强,进一步促进骨形成。
4、多吃洋葱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吗?
目前人类尚无能力阻止衰老,因衰老所致的骨骼退化也无法逆转,但是,人类可以采取措施延缓和减轻这个衰老和退化的过程,即便实现了长寿的目标,也不一定患骨质疏松症。从这个意义上讲,骨质疏松症是可以预防的。尽早树立骨骼健康意识,做好以下三级预防,十分重要。
1.一级预防: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
注意多食用富含钙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等。坚持锻炼,多做“日光浴”,不吸烟酗酒,少喝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尽可能在年轻时就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为今后一生储备最充足的骨量。
2.二级预防:中年以后,尤其是妇女绝经后
这时人体骨量丢失速度加快,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进行长期预防性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体力活动、合理的膳食营养、不吸烟、少饮酒,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3.三级预防:步入老年后
坚持适当运动、加强防摔措施,预防骨折。老年人仍应积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已发现骨密度低下或已患有骨质疏松症,可适当配合药物治疗,阻止骨丢失并降低骨折风险。对已发生骨折患者,积极治疗不容迟疑,除对骨折的及时处理外,合理的康复治疗和骨折后预防再次骨折的治疗尤其不可忽视,因为已骨折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因为骨质疏松才使得老年人摔不起。预防跌倒导致的骨折和严重后果,首先要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亚洲食品信息中心认为,要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必须达到3个关键的目标:通过膳食摄入足够的钙;保证机体从膳食或通过阳光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每天规律地进行锻炼。
下面,我们从饮食方面来为大家谈谈具体该怎样做。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造成其对钙吸收能力下降,进入老年期,就步入了骨质疏松“重灾区”。
虽然老年人骨骼会退化,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但是,如果积极来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延缓这一退化过程,从而延缓和减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基本的预防措施包括:
1) 平衡膳食 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要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这些食物中含钙量较高。
2)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摔跤几率和骨折发生率。
3) 晒太阳 多晒太阳可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储存,维生素D有助于钙在肠道的吸收。
4) 额外补充充足钙质 资料显示,5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日钙适宜摄入量为1000mg,而事实上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离推荐的适宜摄入量相去甚远,还需额外补充600mg左右的钙。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最安全,最容易吸收。中国营养学会推荐50岁以上人群每天摄入钙1000mg(但不要超过2000mg)和维生素D 10μg(但不要超过20μg)。
从膳食中补充钙质,要注意:
1.增加膳食中高钙食物的量 值得推荐的金牌高钙食物:
a. 牛奶:牛奶是最好的钙质来源,其中富含乳酸钙,人体比较容易吸收。
b. 豆制品:豆腐和黄豆制品除了含有丰富的钙质外,还含有一种叫做异黄酮的物质,可以降低骨破坏,增加骨形成和骨密度。
c. 带壳食物:虾蟹等动物肉本身也含有一定的钙,如小虾米能嚼壳一起吃,吃进去的钙就更多。
d. 菌藻类食物:紫菜、海带、黑木耳等含有较多的钙质。
除此之外,全鱼干、芝麻酱、杏仁、花生、莲子等也富含钙质。
可以将牛奶作为钙质的主要来源,正常人每天喝500ml的高钙奶,再吃些绿色蔬菜就可以基本满足一天所需的钙质,不喜欢喝牛奶的老人也可以常喝豆浆并搭配豆制品补钙,300g豆腐含钙量也能满足一日所需。做菜时多用虾皮和芝麻等调味,多食用动物骨头,最好骨髓和软骨一起吃都是补钙的好方法。
2.增加膳食中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量
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和骨胶原合成。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有鱼肝油、动物内脏、深海鱼、蛋等。
3.增加膳食中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量
维生素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向骨骼中沉积。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柳橙、芒果、奇异果、番茄、芥蓝、菜心等。
4.少吃盐和腌制食品
盐里所含的钠,其排泄过程伴有钙的流失。尽量将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一下,减少酱油、味精、鸡精等调料用量,少吃或不吃盐渍或腌制肉、酱菜、咸菜和咸味零食。
5.避免高脂食物、抽烟饮酒,以及喝咖啡、浓茶等刺激饮料因为这些食物会促进骨钙流失。
6.避免摄入过多草酸
菠菜、咸菜等含草酸丰富的蔬菜使钙形成难以吸收的草酸钙,烹饪钱最好在80℃以上的热水中焯一下,将草酸清除后再食用。
5、经常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你相信了吗
首先, 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地面的反作用力、不同肌肉、肌腱间相互牵拉产生的拉力、切力以及挤压力均能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刺激,这些机械应力提高了骨的强度及生物力学特性。 有研究报道,长期卧床及航空飞行可以引起人体骨密度的降低。适宜的运动不仅能够产生机械刺激促进骨形成还能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雌激素的水平,进而起到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6、预防骨质疏松,要多做运动,哪几种运动有效果?
防治骨质疏松要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这个也是经过国外和国内实践证明的,有氧运动对我们的骨头很有好处
7、跑步可以防治骨质疏松吗?
答案是肯定的。骨质疏松是一种因为骨质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造成钙盐沉着减少的一种低骨质含量、骨组织结构破坏较多、骨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这里先提醒一下年轻人:30岁以前,可以说是一个人骨质的“存款期”,而30岁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取款期”。有多少“积蓄”,全看你前30年的储蓄。平时的运动锻炼对于钙的保持与吸收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不过,骨质流失虽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流失的速度是我们可以自己调控的,坚持参加运动便是途径之一。跑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力,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也可以改善协调和反应能力。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期,每天应该有1个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时间。而慢跑就是不错的运动选择之一。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次身体运动的运动负荷不必太大,如果太大,则每周运动的间隔也应大些,以保证两次运动锻炼间的间隔,使身体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长期从事科学的跑步运动,可使骨密质增厚,骨的围度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依张力和压力的变化更加清晰而有规律。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保持老年人骨骼的弹性,延缓骨的退行性性变化亦有益处。因此,跑步对于改善和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8、每天户外锻炼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做运动的话,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骨质密度的,如果是在户外进行运动的话,还可以让我们晒太阳,通过吸收阳光来生成火星的维生素D,这样是有利于人体对钙质是吸收。所以说每天做一些户外运动是具有预防骨质疏松的出现。
9、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起什么作用
运动和体育锻炼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中起重要作用,有着药物不可替代的功效。1、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骨骼通过血流量的增加可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从而减慢骨骼的衰老和退行性改变的速度。2、运动时骨骼的受力明显增加。在受力的情况下,成骨细胞及其它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因子代谢活跃,使骨骼的生长及更新加快,骨的密度和强度也明显增加。3、运动时全身新陈代谢加快,食欲增加,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可以弥补钙、磷等物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