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的症状预防

骨质疏松的症状预防

发布时间:2020-10-09 09:28:54

1、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有哪些?

一旦发生骨质疏松,采用目前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将其逆转,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预防一般包括运动、营养、药物几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骨峰值量。自儿童期开始注意合理的营养,特别应补充足够的钙。青春期内应摄入1000毫克/日以上;适当的运动对骨骼发育及骨量增加很有利,多户外活动还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合成;避免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长期饮用浓咖啡等不利于提高峰值骨量。

2.减少骨丢失率。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转换加速、骨吸收增加而使骨丢失。应用骨吸收抑制剂,使骨转换恢复至绝经前状态,即可阻止骨丢失。骨吸收抑制剂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降钙素、双磷酸盐、钙质、维生素D类及依普拉封等。在此重点介绍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雌激素的使用:

(1)雌激素开始使用时间:愈早愈好,绝经后立即应用,甚或在围绝经期开始即应用,预防骨丢失的效果最好(因绝经后10年内骨丢失率最高);但绝经后任何时间开始应用均可抑制骨丢失。一旦停药骨丢失又加速。因此,应用多少年合适?当前还有不同看法,由于髋部骨折多发生在70岁以后,从预防髋部骨折着眼,似乎用至70岁比较合理,有人主张在没有应用雌激素禁忌证的情况下,终生使用。

(2)常用雌激素制剂有:妇复春胶囊、尼尔雌醇、利维爱、盖福润、倍美力、克龄蒙等。第一代:单纯雌激素可用于无子宫的病人。代表药物尼尔雌醇:国产长效口服雌三醇衍生物,每月2次,每次1~2毫克,如有子宫者应每3个月加服安宫黄体酮8~10毫克/天,连用7天,缺点:存在血药浓度不匀的问题。第二代:序贯疗法:代表药物克龄蒙,用于卵巢早衰的病人,既治疗更年期症状,又每月来一次月经,对身体和精神均起到治疗与安慰作用。第三代:小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持续应用,可用于无激素替代治疗禁忌的任何病人。利维爱:荷兰进口药物,兼有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活性。不抑制内源性雌激素的产生。应在正式绝经后开始应用。副作用偶有眩晕、阴道出血、胃肠道不适、体重增加及肝功能变化等。盖福润:国内生产。为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复合制剂,每日2片,晚饭后服用。副作用偶见水肿、乳房胀痛、胃不适。服此药时注意加服孕激素。妇复春:也是由国内生产的雌孕激素复合制剂。并含有钙及维生素A、D、E等。此药雌激素含量在国际国内最低,却达到最佳效果,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广。服用方法:①45岁之前轻度更年期综合征者,隔日一次,每次1粒,中、重度者每日1次,每次1粒。经期停药,血净后继续服。②45岁以后轻度更年期综合征者,每日1次,每次1片,中、重度者每日1次,每次2粒。③50岁以后的妇女出现更年期症状,每日1次,每次2粒。三个月一疗程,症状完全消失再继续服用三个月后改维持量,每日1次,每次1粒。④绝经10年以上或60岁以上的妇女,第一个月每日1次,每次1粒,第二个月每日1次,每次2粒。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0天。症状消失后改为每日1次,每次1粒。⑤症状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量。⑥无症状预防性用药一般在45岁以后。

(3)禁忌证:卵巢、乳腺、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未切除子宫或未绝经者;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子宫肌瘤大于5厘米尚未闭经的患者;急性血栓性疾病。

综上所述,预防措施主要是:自童年起就开始注意营养及钙摄入,长期坚持身体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补充钙、维生素D等。认真做到了这些骨质疏松还是可以预防或减低到最轻程度的。

2、老年人应该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氨糖25岁之后会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时补充,在劳动和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头关节损伤。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复或逆转损坏软骨,润滑软骨,减少积液的。

3、怎么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最早由Pommer在1885年提出。1993年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症研讨会将该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至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骨吸收出现、骨小梁稀疏、变细甚至断裂等一系列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现象;骨的脆性增加,强度下降,降低了对原有载荷的承受能力,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也极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女性多见于绝经后,男性多在55岁后。女性发病较早且数倍于男性。除了年龄因素之外,还与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生活方式与机械活动也对骨密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体力活动对骨骼的影响极大,活动越多,对骨的牵拉力越强,就能促使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有利于新骨形成。长期闲居以及各种原因的废用,由于对骨骼的机械刺激不够,以致骨形成少而骨吸收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与骨病长期固定后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缺乏户外活动,日照不够导致维生素D不足也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因此,进行适当的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负重有氧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选择强度过大,速度过快,较为强烈的运动项目,运动负荷过大,易引起骨折、软组织损伤,亦可引发心血管疾病,故在选择体育项目之前,应做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根据医生的意见或建议,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要遵循循序渐进、有计划、有规律的原则,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的强度一定要因人而异,如果体能较好者,运动量可适当加大。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运动后注意放松运动。

4、骨质疏松早期有何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呢?

骨质疏松的人早期会出现关节疼痛的情况,平时一定要注意多补充钙质,减少活动量。

5、如何判断自己骨质疏松

您好:
老年人容易患有骨质疏松,平时应该要注意补充身体需要的带颜色,并且要适当的活动,可以远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患者会出现牙齿脱落,并且会有出现关节部位疼痛感,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如何知道患有骨质疏松,几个细节告诉你?

身高变矮和驼背
好多老年人平时都不注意,还爱开玩笑说自己"长缩了",认为这是老年人应该出现的现象,因为自己身边的老年人都是这样的。但殊不知造成身高变矮的原因主要是支撑我们身体的脊柱被逐渐压扁了,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驼背。我们经常在社区里看见那些个子矮小、驼背、缓慢拄拐行走的老人,多半是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牙齿脱落
掉牙齿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现象。在没有发生牙周疾病、龋齿等情况下,牙齿的松动、脱落可能就是骨质疏松的表现。有的患者安上假牙也戴不了几年就再次脱落或者松动,也和骨质疏松的问题有关系。
活动能力减弱,怕冷
很多中老年人会感觉四肢酸软无力、疼痛、怕冷、怕风等等,很多女性在更年期前后出现腰背酸软的表现时,会说"哎呀,这是我以前坐月子的时候没有注意好保养而造成的",却不知道其实骨质疏松已经在悄悄地发生了。症状严重一点的患者会觉得非常怕冷。
疼痛
骨质疏松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如何知道患有骨质疏松,几个细节告诉你,老年人应该要做好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老年人更容易患有骨质疏松,科学饮食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多吃钙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并且要适当运动。

6、为什么要重视预防骨质疏松症?

现在世界上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而女性比男性患者多。科研证实,一般男性从32岁,女性从28岁以后,骨钙每年以0.1~0.5%的速度流失,到60岁时,竟会有50%的骨钙流失,此间最易出现骨质疏松症而发生骨折症状。但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中年人过早地出现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初期无症状,甚至长期无症状,经常是几年之后才感到腰背痛,以后会出现身高缩短,驼背,严重时脊椎骨遇到稍重的压力(如咳嗽、提不太重的东西)就容易断裂;还有行走不便、呼吸困难、有时大小便不正常的现象;关节特别脆弱,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摔倒时自动用手支撑而造成骨折,使关节变形。骨质疏松后大腿骨折最为常见,有的终生不能行走,最终可能给病人造成心理影响。

对骨质疏松症要注重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平时注意补钙。那种认为身强体壮,不必补钙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具体要做到:

(1)多晒太阳

晒太阳能使皮肤维他命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的吸收。(2)多做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流供应,增加骨密度。散步、慢跑、打球、跳舞及健身操等运动都可以达到运动目的。(3)饮食调养

主要从日常饮食中摄取钙质。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及豆制品,鱼、鸡、牛肉等蛋白质含钙量丰富及花椰菜、苋菜等。(4)注意药物的影响

如利尿剂、强的松等药物会影响骨质的代谢,平日应少用或不用,更不要滥服补剂。

①防止各种意外伤害,防止造成四肢骨折。

②补肾。肾主骨,治本扶正,修复缺钙。

7、预防骨质疏松的药有哪些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

症状:腰背疼、身长缩短、驼背、易骨折等。

治疗:采用运动、营养、预防摔跤及药物等综合治疗。

病因:多种疾病或绝经后易致骨质疏松。

诊断: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值是目前诊断本病金标准。

饮食: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不宜过多

与骨质疏松的症状预防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