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男性还是女性骨质疏松明显

男性还是女性骨质疏松明显

发布时间:2020-10-06 17:59:39

1、为什么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发病为多因多果,原因复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均寿命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

但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据统计,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疾发病率约为20%,而绝经后妇女约为50%,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一般占全部老年骨质疏松者的70%—80%。那么,为什么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比男性高呢?要想弄清楚原因,我们就得了解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的特殊性。

人体的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都是一个从生长到衰退的过程,骨骼当然也不例外。青少年时期骨骼处于旺盛的生长时期,骨密度逐渐增高,骨头日益变得坚硬而致密;到了成年以后,骨的代谢基本上达到了一种平衡;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开始流失,骨头逐渐变得疏松和脆弱。


成年后的骨量主要取决于其生长过程中骨量达到的最大值,以及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骨量流失的速度与程度。男性青春期长,且生长速度快,所以骨旅长的又高又坚固;而女性青春期相对于男性来说较短,所以就显得脆弱。


男女在两性老化过程中骨丢失也有差异。老年女性骨丢失的速度快了男性,尤其是女性绝经后,由于体内性腺的萎缩,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骨筋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骨筋处于负平衡状态,所以加速了骨质疏松症的进程。由于男性体内性激素的变化远远没有女性的显著,所以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进展速度明显低于老年女性。

2、男性也会得骨质疏松吗?

过去一般认为中老年女性易发骨质疏松,科学证明男性也同样存在骨量减少的问题。骨质疏松的人群患冠心病、癌症来等疾病的几率,比没有骨质疏松的人群要高得多。
据悉,骨量减少的男性以成功人士居多。他们的特点是室内工作,自己开车或由司机开车代步,营养不均衡,脑体劳动自协调差,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并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因此专家建议,要主动运动,增加日照;禁烟酒,科学饮食,减轻体重;中年人每年应检查一次骨密度,一旦发现骨量减少应及早治疗。

3、为什么骨质疏松偏爱女性人群

由于女性青春期发育及骨垢线闭合均早于男性,而且身形和体重也比男性小,加上肌肉比重低,对骨骼的日常刺激相对偏低,所以总体上女性的骨质总量及密度均比男性要小。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太为瘦小的人也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

4、女性和男性相比,哪个更容易骨质疏松?

缺钙、骨质疏松,女性比男性多一些吧。女性更年期比男的早,绝经之前钙质已开始减少,一旦绝经,雌激素下降明显,钙进一步减少,骨质疏松程度加大,要注意补钙,最好食补—-吃豆制品、豆奶、加钙饼干、中老年高钙奶粉等。食补最好,也可适当吃些钙尔奇,但不宜多吃,主要看个人代谢功能、排泄功能,有的人补钙不当在肾脏沉积下来,形成肾结石。
可以做个血钙检查,血钙正常范围是2.2--2.8,这可以来个大概的了解。

5、性别和年龄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根据刘忠厚教授等人对中国健康人群皮质骨和松质骨骨量变化的调查研究表明,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其骨量变化与年龄增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中国人骨量变化的生理规律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六期:一是骨量增长期,从出生~20岁以前,此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持续增加,男性骨量增加的速率大于女性。二是骨量缓慢增长期,在20~30岁,此期骨量仍在缓慢增加,男性与女性骨量的差距逐渐加大。三是骨量峰值相对稳定期,在30~40岁,骨量形成达到高峰,此期持续5~10年。四是骨量丢失前期,这一期男女的年龄范围不同,女性为40~49岁,男性为40~64岁,最早的可发生在35岁左右,女性在绝经前期骨量呈轻微丢失过程。五是骨量快速丢失期,此期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她们的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此期约持续5~10年;男性不存在快速骨量丢失期。六是骨量缓慢丢失期,此期主要见于65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
以上说明年龄因素和性别因素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关系,男女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加。女性自50岁以后患骨质疏松症者逐渐增加,因而特别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称为工型骨质疏松症,常见于50~65岁的女性。此型的特点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而使骨小梁的骨吸收加速。此期妇女的骨折多发生在脊椎骨和前臂远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为Ⅱ型骨质疏松症,骨皮质和骨小梁的骨矿物质丢失是成比例的,骨折多发生于股骨近端和胫骨远端,也可以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和激素分泌的特点,男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一般较女性晚10年左右。

6、为什么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比男性高?

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复杂,生理或病理的许多因素皆可引起骨质疏松。其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地讲与性别没有必然联系。但老年人中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据统计,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老年男性约为20%,绝经后女性约为50%,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占全部骨质疏松者的70%---80%。其原因主要是回由于女性绝经后性腺萎缩,功能下降,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骨骼分解远大于生成速度,骨骼处于负钙平衡状态所致。而男性体内性激素变化远没有女性答明显,故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和进展速度都低于女性。

7、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骨质疏松?

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旦其发病率显 著高于男性。美国人骨质疏松所致髋部骨折中,85%为女性;澳大利亚60 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58%,男性为28% ;我国北京、上海等 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40% ~ 50%, 男性约为20%。



那么,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呢?这是女性从35岁至绝经这一段时间,骨量开始缓慢丢失,每年丢失0。3% ~ 0。6%。进入围绝经期以后,由于雌激素的减少,会引起骨形成减少 和骨吸收增加,使骨量流失增加。绝经后的女性,在第1个5年中,每年丢 失1。

  5% ~ 2。5%的骨量,绝经后10年,每年流失骨量可达5%。60岁以上 的女性约有1/4到半数患有骨质疏松症。女性一生将流失骨总量的50%左 右。男性流失为30%〜40%。因此,女性骨质疏松明显多于男性。当然,除了雌激素的减少,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还有以下 几种原因:1。

 男性的骨架和骨质量比女性大,而旦其横截面积也比女性大 25% ~ 30%,因此,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发生骨折的概率低于女性。2。很多女性为求得“骨感美”,经常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减肥,结果导致 体内脂肪所剩无几。缺乏脂肪,会间接地造成雌激素的缺失,继而引起骨质 疏松。

  3。很多女性有喜欢吃零食的习惯,而偏食,往往不能均衡地摄取营养, 尤其是当摄入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过少时,会直接影响体内钙质的吸 收,使骨密度降低。4。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平时运动要少一些,运动量少,也会增加患骨 质疏松症的概率。因此,对于那些为了皮肤白皙而拒绝日晒、梦想拥有“魔鬼身材”拼命 节食、坐在办公室中极少运动的女性而言,更要注重对骨质疏松的预防。

8、男性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复杂,生理或病理的许多因素皆可引起骨质疏松。其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地讲与性别没有必然联系。但老年人中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据统计,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老年男性约为20%,绝经后女性约为50%,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占全部骨质疏松者的70%---80%。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女性绝经后性腺萎缩,功能下降,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骨骼分解远大于生成速度,骨骼处于负钙平衡状态所致。而男性体内性激素变化远没有女性明显,故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和进展速度都低于女性。

与男性还是女性骨质疏松明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