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的运动护理

骨质疏松的运动护理

发布时间:2020-10-04 22:06:21

1、骨质疏松的患者适合进行什么运动?

骨质疏松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运动项目的选择要慎重,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状况的不同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负重有氧运动对骨骼发展很重要,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最好运动方式。一般选择散步、慢跑、踏车、登台阶、太极拳等运动,动作的速度和幅度相对较缓慢,既又能刺激骨骼,增加或维持骨量,防止骨量过多丢失,又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一些强度或负荷较大、屏气用力,以及对抗性或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均不适合于骨质疏松患者。这些运动容易发生运动性损伤,甚至骨折。如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动作,不适合骨质疏松患者。这些动作都需要弯曲脊柱,使脊柱承受很大的张力,很容易引发严重的背痛,甚至脊柱骨折。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应因人而异,应该针对个体运动能力的差异、骨密度及是否有骨折来制定运动疗法方案。每次运动训练时应有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10~15分),运动持续时间一般20~30分。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进行低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第1周,要进行低、中等强度运动20~30分,运动2~4周后出现正常的运动反应且无并发症时,运动时间可以从20分逐渐增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也可进行间歇运动。运动频度通常为每周3次。

此外,每天坚持1小时日晒,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晒太阳应在上午6~9时,这时的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是一天中晒太阳的第一个黄金时段。而上午9~10时、下午4~7时,这两个时间段阳光中的紫外线A光束增多,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如果老人缺钙或者骨质疏松,应该在这两个时间段好好晒晒太阳。

2、老人得了骨质疏松症可以做哪些运动

从人体的氨糖量来讲,氨糖25岁之后会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时补充,在劳动和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头关节损伤。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复或逆转损坏软骨,润滑软骨,减少积液的。

3、骨质疏松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1、锻炼方法
(1)散步:
强度:每次2~3圈(每圈400 m),80—90步/min 。
技术要求百:抬头、挺胸、直腰、四肢摆动自如,两臂刚力向前摆动 ,注意力主要放在呼吸系统、胸廓及肩带的活动上。
(2)跑步:
强度:每次2~3圈(运动强度参考“心率=l70一年龄岁数度”)。
技术要求:上体稍前倾,头部自然。躯干收腹拔背,两臂自然协调摆动,两腿用力蹬摆,注意力主要放在腿的蹬地及腰椎受力的感受上。
(3)健身操:
颈椎运动方法:与项争力、颈项争力、前伸探海、回头望问月等;
上肢运动方法:左右开弓、双手举鼎、弯肱拨刀、俯卧撑等;
腰背运动方法:按腰转腰、插掌攀足、拧腰转体、仰卧两头起、伸背架桥等;
腿部运动方法: 膝、转膝、摆踢、举腿、换步、半登跳等。
强度:运动的时间每次为l5—20 min
技术要求答:动作方向准确,幅度到位,所版活动的肌肉明确,注意力放在被锻炼的部位。
(4)太极拳:
24式简化太极拳和太极推手训练,到后期主要为太极推手训练。
强度:每次训练时权间为l5~20 min。
技术要求:主要控制重心的运动性平衡,动作以腰为轴、腰为主宰,训练时以意念引导气血运行周身。重点放在腰部,尤其为太极推手训练要重视腰椎的感受。

4、如何指导骨质疏松患者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患者要避免弯腰和运动过度,以防脊柱和腰部受损。最该避免的运动是跳高、快跑等高强度运动。另外,不要向前弯腰、扭腰、仰卧起坐等,否则会增加脊柱的压力。
知道了骨质疏松患者如何正确运动,其他一些需要常弯腰、扭腰的运动,如打高尔夫球,也不要练习,以免造成损伤。

5、骨质疏松的运动疗法有哪些?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易防难治。不少患者只强调补钙,而忽略运动锻炼的重要性。当然,运动防治骨质疏松需讲究科学,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选择适当运动方式和项目。中老年人不再适宜单纯采用负重过大和爆发力过强的运动,宜选择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原地跳跃等方式。据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和方式,对于增加骨密度具有部位特异性。例如体操训练有助于预防腰椎骨质疏松,坚持训练还有助于康复。一般说,如果单纯从预防角度着想,只要采用健身慢跑或坚持步行即可;如果已有轻度骨质疏松,则建议采用骑固定自行车、慢跑、原地跳跃为主;如果已有明显骨质疏松,手脚已不甚灵活,则可在室内绕圈行走,提高平衡功能,即使卧床也可在床上做些轻柔动作。

2.注意把握运动量。理论上说,运动量或运动强度越大,对骨的刺激强度也越大,越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与提高,但中老年人只能循序渐进,切忌激烈运动。最好采取运动强度不大而运动时间稍长一些的方式。锻炼频率强度应以次日不觉疲劳为标准,每周坚持3~5次为合适。个别因骨折或某种原因需长时间卧床者,也要设法在床上坚持进行被动运动,最大限度减少骨量流失。

3.生活起居注意安全。骨质疏松的要害是易引发骨折,故应百倍提高警惕,生活起居不可掉以轻心。一般不宜睡太硬的床,枕头不宜过高;尽量避免弯腰或抬举重物;以地面拾物时先下蹲,同时保持腰背挺直;不要单脚站立穿裤;居室地面和浴室要注意防滑;平时行动要慢,走路时注意力集中,避免跌倒。总之,不可忽视生活细节安全,骨折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

6、骨质疏松适合什么运动 几项运动可锻炼身体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机体功能减弱,骨密度和顾质量会有所下降,脆性增加,骨骼一旦经受些许的刺激就可能随时发生骨折,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常常会闪到腰、腿崴到的原因,这都归咎于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发生了此病,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很不方便进行。
患有了骨质疏松症,人的骨头质量下降,容易遭受外界刺激而被破坏,这种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些疾病如肾脏、血液等疾病都会促使骨质疏松的形成,青年人也有一定几率罹患此病,只不过病因尚未明确。那么,骨质疏松患者适合哪些运动呢?
1、太极
太极可以算是我国国粹了,是一种可以调养生息、缓慢而优雅的运动,一般作为养生之道的首选运动,可以活跃身心,具有健骨的功能,尤其可以减缓绝境后女性骨质流失的速度,每周进行五次太极拳,且每次进行一小时左右,骨质丢失速度能减少三分之一。
2、瑜伽
瑜伽这项运动也是缓慢的,只不过力度较大,比太极拳更柔刚一点,能够使练习瑜伽的女性脊柱骨密度有一定的增加,骨骼的各项密度都可能会增加,尤其是那些骨折的好发部位,瑜伽的站姿以及下犬式等都对骨骼的保健有一定作用。
3、慢跑
慢跑可以是晨跑,也可以是夜跑,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好处,骨质疏松患者每天进行四十分钟左右的跑步,罹患顾着的风险能够降低很多,这项有氧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速度,随时随地进行,可以促进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这三项运动是我比较推荐给大家进行的,骨质疏松患者一般都是中老年人,进行这种中等刺激的运动是再合适不过了,男性平常打打太极拳,女性跳跳广场舞、练瑜伽,平日里没事进行一次慢跑,对骨骼都会有一定的锻炼,可以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的进一步恶化。

7、请问骨质疏松如何锻炼?

对于骨质疏松的人群是可以适度运动的,但一定要控制好运动量和强度。因为骨质疏松病人容易发生骨折,一经骨折能愈合也比较缓慢。但骨质疏松的病人也是需要锻炼的,因为锻炼可以使肌肉更发达,可以保护骨骼,还能为骨代谢提供更好的支持。

8、预防骨质疏松,要多做运动,哪几种运动有效果?

防治骨质疏松要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这个也是经过国外和国内实践证明的,有氧运动对我们的骨头很有好处

9、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之护理要点

一、 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使骨骼脆弱、并容易折断的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在病人发生骨折时才会发现。

二、 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脊椎、髋部、手腕。

三、 我国65 岁以上的妇女发生脊椎压迫性骨折率约有 19.8%;男性则为 12.5%。大约 1/3 的台湾妇女在一生中会发生一次脊椎、髋部或手腕之骨折;男性约为 1/5。

四、 危险因子:

(一)无法改变的因子:老年、女性、遗传、白种人、亚洲人、体型瘦小者、女性贺尔蒙。

(二)可改变的因子:吸烟、喝酒、体重、体能活动(卧床或长期使用轮椅)、饮食中钙质和维他命 D 的缺乏。

五、 哪些药物会加速骨质流失:

(一)类固醇(黑药丸有此成分)

(二)治疗癫痫的药物(癫能停、癫通等)

(三)甲状腺药物

(四)某些利尿剂

(五)某些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

六、 诊断骨质疏松的依据:骨质密度 T 值(健保规定首次做骨密度检查需自费 600 元。若检查结果未达骨质疏松,则以后仍要自费;若达骨松标准,健保局每人一生最多给付 3 次。)

七、 照护原则:饮食、运动、药物及跌倒预防

(一) 钙质:每天建议摄取量 1000-1200 毫克

1. 含钙丰富的食品:杏仁、青菜、绿花椰菜、加钙豆浆、罐装带骨沙丁鱼、鲑鱼、牛奶、奶酪、冰淇淋、布丁、蚝、芝麻、大豆、豆腐、豆干等。

2. 一份乳制品(一杯牛奶或优格、或 50g 奶酪)约含钙 300mg。

3. 避免使用含有牡蛎壳、骨粉等成分的补充剂,因可能混杂其他重金属成分。

4. 挺立:每颗含 600mg 钙 + 200 单位维他命 D。

5. 银宝善存:每颗含 200mg 钙 + 400 单位维他命 D。

6. 碳酸钙片:每颗含 500mg 钙,于饭中嚼碎服用最易吸收。

(二) 维他命 D:每天需补充 800-1000 国际单位

1. 维他命 D 可以帮助钙质的吸收,并预防跌倒、预防骨折、对肌肉力量有帮助。

2. 使用维他命补充剂。

(三) 药物:双磷酸盐类(如福善美、骨力强、骨维壮)、抗体类(如保骼丽)、荷尔蒙(钙稳)、副甲状腺素(骨稳)等。

(四) 规律负重式及肌力运动(如行走)的好处:增加骨质密度、减轻疼痛、增进平衡感及肌肉力量、减少跌倒和骨折的机会。

(五) 预防跌倒与骨折:以改善视力、平衡感、肌肉强度、行动能力及居家环境安全为主。

(六) 若有使用镇静安眠药剂或会造成低血压、低血糖、头晕、下肢无力等副作用的药物需特别注意。

(七) 有需要时,使用拐杖、助行器及髋部保护垫等辅具。

(八) 减少危险因子:类固醇、过量的甲状腺素、烟、酒、过轻的体重等。

(九) 只要有发生骨折,就应该要检测骨质密度及治疗骨质疏松。

(十) 长期使用类固醇者都应该要服用钙片及维他命 D 补充剂,并更积极的避免其他会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所有妇女或男性都应都应增加饮食中钙质及维他命 D 摄取、保持适当体重、避免烟酒、规律运动、避免跌倒。

资料来源于养老信息网《老年骨质疏松症之护理指导》

与骨质疏松的运动护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