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会引起哪些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第一大类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包括内分泌疾病,比如说甲状旁腺功能亢zd进,一型糖尿病或者是生长激素的缺乏等等。
第二大类疾病内是肾脏疾病,比如说各种肾炎,慢性的肾功能衰竭或者是肾小管酸中毒等等,当肾功能不全的时候会引起钙元素的大量流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第三大类的疾病是风湿性疾病,比如说类风湿关节炎等等。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引起骨密度的降低,同时有些疾病又常常需要用激素治疗,加重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第四大类疾病,胃肠道疾病或者是常说容的消化系统疾病。
2、人体的骨质疏松会带来哪些后果?
骨质疏松的发病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疾病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当人们发现自己患上了骨质疏松时,病情往往已经较严重了。所以,骨质疏松又被称作“寂静的杀手”。
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牙齿松动、早落,也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其中患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当属骨折了。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即前臂接近手腕处)骨折为多见,老年期以后以胸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髋骨骨折多见。其中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使每节椎体缩短约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其中髋骨骨折后果最为严重,老年人一旦发生这种骨折便很难痊愈,以至于可能会永远卧病在床,长期卧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骨折长期卧床非常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此而死亡。所以,防治骨折是骨质疏松预防及治疗的最终目的之一。
3、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有哪几类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如长期卧床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或性腺疾病等;肾病、类风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肿瘤病变等;药物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指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0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骨质疏松,无潜在疾病,发病原因不明。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
4、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如何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
骨质疏松多发于老年人,但是现在也有年轻化的趋势,许多年轻人也担心自身的骨骼健康问题。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如何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
骨质疏松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骨质疏松在早期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发现疼痛时是已经比较严重的了,严重时会有并发症骨折的现象。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的蜕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钙引起的,平时缺乏锻炼也会引起骨质疏松。
年龄大的人易患骨质疏松,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减弱,但从尿中排出的钙的量却增多,所以年纪大的人就特别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其他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引起骨质疏松,比如过量饮酒或咖啡,长期吸烟等等。
延缓病情
有骨质疏松的人要经常多晒晒太阳,帮助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同时可以补充一些钙剂和维生素d,饮食上要要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要做到膳食均衡,尽量通过饮食来吸收一些钙。有些骨质疏松的人担心骨折,就不敢轻易活动,其实骨质疏松的人要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骨质疏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量少喝酒,也要避免喝咖啡过量;吸烟对人体是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患有骨质疏松的人,一定要尽早戒烟。患骨质疏松特别严重的人,要尽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服用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
5、据美国的研究数据统计,骨质疏松症的年发病率已经远远高于
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乳腺癌发病率的总和。然而,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往往是在发生了明显的腰痛,甚至髋关节骨折后,才意识到自己发生了骨质疏松。
其实,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人们的想象,骨质疏松,离你并不遥远。
老百姓总认为老年骨折就是骨质疏松,其实不然,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随着骨丢失的加重,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疼痛,常以腰背痛多见;身长变短、驼背;骨折,常见椎体骨折及髋部骨折;呼吸功能下降,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也往往是人们发现骨质疏松的第一原因。一般来说,人体最容易发生骨折的是脊柱,其次是髋部。发生于脊柱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于胸腰椎的椎体,多为老年患者,如拿重物不当、咳嗽或乘坐汽车时的颠簸等就可能引起。骨折后,患者由于疼痛,不得不长期卧床,从而继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等,而这些并发症,个个都是危及生命的。因此,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应尽早治疗,避免长期卧床,避免各种并发症,尽早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可以选择的方案主要有:
卧床休息、药物止痛和手术治疗。药物止痛通常效果不佳,还会产生耐药;而手术治疗在过去是采用多节段脊柱融合内固定的方法,其创伤大,出血多,而且骨质疏松使内固定不可靠,术后并发内固定失败。目前,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有了新的方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一般来说,一个椎体从穿刺到完成,只需要30 分钟的时间。手术切口只有0.5cm 大小,还没有我们的小手指头宽。在国外,这一手术很多是在门诊完成的,做完手术休息一会儿就可自行回家。
虽然对于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进展日新月异,但是,再好的治疗也不及早期的预防。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合理均衡的饮食。如牛奶、豆制品等,不足的部分给以钙剂补充。我国营养学会推荐钙摄入量为成年人元素钙每日800 ~ 1000mg,维生素D 的日摄入量为200 ~ 400IU。
(2)运动。适量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可增加骨峰值和减少及延缓骨量丢失;运动还可以增加机体平衡能力及灵活性,有助于防止跌倒而减少骨折的发生。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和过量咖啡因的摄入可影响维生素D 和钙剂的吸收和利用。
(4)避免应用诱发骨质疏松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长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肝素等。
(5)防止跌倒。跌倒常为发生骨折的直接诱因,对于有跌倒倾向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保护措施。
骨质疏松的早期发现,同样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骨密度可反映当前骨代谢状况, 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手段,对预测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有很重要意义。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全面反映骨胶原的合成与分解、骨矿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跃程度,亦即骨形成与骨吸收情况,并可反映骨转化速率,具有变化早、敏感性高的特点,可预测以后骨转化趋势和骨密度变化。故目前在临床上,常采用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相结合的办法监测骨量的变化。骨密度仪是实现这一检测的重要工具。我们建议以下人群应进行骨密度仪的检测。
65 岁以上女性、70 岁以上男性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65 岁以下绝经后女性或70 岁以下老年男性伴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有脆性骨折史的男、女成年人;各种原因致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X 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应用史的患者。
//为什么骨质疏松逼近白领丽人?
6、骨质疏松指的仅仅是一种病理状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
在确立存在骨质疏松后,应认真查找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必要时应行骨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组织计量学检查。
骨质疏松可单独存在,亦可与骨质软化并存,此时应尤其注意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可能。只有在详尽调查,排除了继发性病因后,才能做出原发性骨质疏松之诊断。
首先,骨质疏松应与骨质软化和纤维囊性骨炎相鉴别。
三种常见代谢性骨病变的鉴别
其次,骨质疏松应着重与多发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骨量减少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X 线表现是周边清晰的局限性脱钙灶,部分患者为弥漫性脱钙,需和骨质疏松鉴别。
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化改变为血钙升高或正常,血磷变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浆出现M 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时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减少,X 线上表现的骨质疏松与多次骨折固定有关,骨皮质薄而毛糙,骨质有囊性变,常伴有蓝色巩膜和耳聋等先天性畸形。
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警惕骨转移性肿瘤之可能,临床上有原发肿瘤表现,患者血钙和尿钙升高,常伴尿路结石,X 线上骨皮质多有侵蚀,甚至可发现转移性缺损灶。
最后,还应对原发性骨质疏松进行分型,特发性青壮年骨质疏松和绝经期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较多见。
特发性青壮年骨质疏松与绝经期骨质疏松的鉴别项目特发性青壮年骨质疏松绝经期骨质疏松
//测量骨质疏松的方法有哪些?
7、哪些疾病属于骨质疏松范围?
病情分析:
1、药物治疗:如果骨质疏松者体内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如老年性骨质疏松者存在着骨钙的丢失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钙单剂、维生素制剂,来补充体内的不足,如口服骨质增生片。
指导意见:
2、激素治疗:严格地讲,激素治疗也属于药物治疗,但有其特殊性。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所用的激素不同于常用的固醇类激素,而是性激素(如雄激素、雌素)。性激素可刺激骨骼的形成,减少骨质分解,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对于女性绝经后产生的骨质疏松,性激素的治疗更为重要和有效。
8、骨质疏松主要有哪些原因?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极为常见的现象,而且可以导致各种严重后果,特别是易发生各部位骨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维生素D不足,导致一系列代谢失调所致。
老年人所以缺乏维生素D,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闲居家中,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减少,引起内源性维生素D经光合作用合成下降。此外,老年人饮食中维生素D随着年龄增长而吸收不良。当长期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时,可以引起骨质疏松、骨软化症。导致各种骨折发生。所以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