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症的一般护理措施

骨质疏松症的一般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0-10-03 18:06:24

1、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1、确保微循环畅通,使血液能充分滋养骨质;

2、定期清除自由基,防止其对骨质的侵袭;

3、适时补钙,防止骨钙的过多流失。

2、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

一、骨质疏松症的误区——绝非简单的“缺钙”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特点是骨量减少,易于骨折

老年人全身脏器功能减退,特别是肾功能衰退明显,致使体内活性维生素D缺乏,继而引起人体对钙的利用率下降,骨量减少,并且肌肉平衡能力下降更易跌跤,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发生率也大大上升。此外,女性从更年期开始,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雌激素骤然减少,也会加速骨量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症状。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寂静的流行病

骨质疏松,骨量丢失本身,在多数时候并没有症状,因此医学上称其为“寂静的流行病”。老年人只有当骨量丢失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发生腰背疼痛、身高缩短、甚至骨折时,才会对骨质疏松引起重视。

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已经引起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高达20%,致残率更是高达惊人的50%。

三、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饮食+运动+药物

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为了维持骨骼健康,延缓骨量流失,人体需要每日从饮食中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老年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00-1000毫克,含钙高的食物包括各种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米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禽类、蛋类、动物肝脏等。

除了合理的饮食,维持每日适量的运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适量的户外运动,并保证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预防骨质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骨质疏松的治疗及预防药物中,活性维生素D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药物既能增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促进新骨形成,又能减少骨量丢失。

四、特别医嘱:

中老年人肾功能逐年减退,自身合成的活性维生素D随之大幅度减少,因此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也明显下降。人体补钙的关键在于对钙的吸收利用,所以无论男女中老年人,都应该补充活性维生素D。

活性维生素D通过多方面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减缓骨质疏松症的自然进程,并可以减少跌倒几率,降低骨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中老年人的骨骼健康撑起一把全面呵护的安全伞。

3、骨质疏松症怎样防范?

骨质疏松症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它悄无声息地到来,却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人们腰酸背痛,肌肉容易抽筋,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是,容易引起患者在轻微外伤后,导致骨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呢?医学上给骨质疏松症下的定义是,单位体积骨组织的量低于正常,骨小梁的数量减少,间隙加大。其基本特征是骨组织的体积减小,而非骨的组成成分的变化,也就是骨小梁的数量减少,骨矿物质与有机物的比例仍正常。

患骨质疏松症时,同样是原来的骨,但其质量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骨内的主要矿物质钙盐大量流失,其内部变得相当松软,强度明显下降,很容易发生骨折。

对于避免骨质疏松症,树立现代预防观,这是头等重要的,因为一方面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综合征,治疗办法不多,难以短期治愈,加之本病又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发生的,不易及时发现;而早期预防却是可行的,因此有人称早期预防工作为“一本万利”之举。

①饮食。保证钙的摄入量是各项预防措施中的中心环节,最为重要,还有磷及维生素D的摄入。成人每日需钙1000毫克;妊娠与哺乳女士、绝经期、老年人及糖尿病、肾病、胃肠病患者等还应增加500毫克。

②在进食调配中,要力求营养均衡,饮食多样,粗细搭配,尤以多进食含钙多的食品,如牛奶、鱼虾、豆类、鸡蛋及绿色蔬菜。

③在饮食制作中尽量减少钙及维生素D的损失和有利于钙的吸收,如加工鱼、肉时加一点醋,不仅调味,而且可增加钙的溶解,促进钙的吸收。

④运动可增强人体骨矿物质含量,活动又可刺激骨形成,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方式并非固定,有氧运动中的步行、慢跑、游泳、滑冰、骑自行车、练太极拳等均可。对于上述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的特殊人群,尤应强调采用与体力适合的运动项目,不可“随弯就弯”地任其卧床而不活动,这对瘫痪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⑤除忌烟、酒外,还要少喝咖啡,因咖啡同吸烟一样可促进本症的发生。

⑥充足的日光浴也是预防本病的必要条件之一,尤其北方的冬季更应保持充足的日照,妊娠哺乳期的女士更应长期坚持。

⑦已确定为骨质疏松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及时治疗。

4、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之护理要点

一、 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使骨骼脆弱、并容易折断的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在病人发生骨折时才会发现。

二、 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脊椎、髋部、手腕。

三、 我国65 岁以上的妇女发生脊椎压迫性骨折率约有 19.8%;男性则为 12.5%。大约 1/3 的台湾妇女在一生中会发生一次脊椎、髋部或手腕之骨折;男性约为 1/5。

四、 危险因子:

(一)无法改变的因子:老年、女性、遗传、白种人、亚洲人、体型瘦小者、女性贺尔蒙。

(二)可改变的因子:吸烟、喝酒、体重、体能活动(卧床或长期使用轮椅)、饮食中钙质和维他命 D 的缺乏。

五、 哪些药物会加速骨质流失:

(一)类固醇(黑药丸有此成分)

(二)治疗癫痫的药物(癫能停、癫通等)

(三)甲状腺药物

(四)某些利尿剂

(五)某些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

六、 诊断骨质疏松的依据:骨质密度 T 值(健保规定首次做骨密度检查需自费 600 元。若检查结果未达骨质疏松,则以后仍要自费;若达骨松标准,健保局每人一生最多给付 3 次。)

七、 照护原则:饮食、运动、药物及跌倒预防

(一) 钙质:每天建议摄取量 1000-1200 毫克

1. 含钙丰富的食品:杏仁、青菜、绿花椰菜、加钙豆浆、罐装带骨沙丁鱼、鲑鱼、牛奶、奶酪、冰淇淋、布丁、蚝、芝麻、大豆、豆腐、豆干等。

2. 一份乳制品(一杯牛奶或优格、或 50g 奶酪)约含钙 300mg。

3. 避免使用含有牡蛎壳、骨粉等成分的补充剂,因可能混杂其他重金属成分。

4. 挺立:每颗含 600mg 钙 + 200 单位维他命 D。

5. 银宝善存:每颗含 200mg 钙 + 400 单位维他命 D。

6. 碳酸钙片:每颗含 500mg 钙,于饭中嚼碎服用最易吸收。

(二) 维他命 D:每天需补充 800-1000 国际单位

1. 维他命 D 可以帮助钙质的吸收,并预防跌倒、预防骨折、对肌肉力量有帮助。

2. 使用维他命补充剂。

(三) 药物:双磷酸盐类(如福善美、骨力强、骨维壮)、抗体类(如保骼丽)、荷尔蒙(钙稳)、副甲状腺素(骨稳)等。

(四) 规律负重式及肌力运动(如行走)的好处:增加骨质密度、减轻疼痛、增进平衡感及肌肉力量、减少跌倒和骨折的机会。

(五) 预防跌倒与骨折:以改善视力、平衡感、肌肉强度、行动能力及居家环境安全为主。

(六) 若有使用镇静安眠药剂或会造成低血压、低血糖、头晕、下肢无力等副作用的药物需特别注意。

(七) 有需要时,使用拐杖、助行器及髋部保护垫等辅具。

(八) 减少危险因子:类固醇、过量的甲状腺素、烟、酒、过轻的体重等。

(九) 只要有发生骨折,就应该要检测骨质密度及治疗骨质疏松。

(十) 长期使用类固醇者都应该要服用钙片及维他命 D 补充剂,并更积极的避免其他会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所有妇女或男性都应都应增加饮食中钙质及维他命 D 摄取、保持适当体重、避免烟酒、规律运动、避免跌倒。

资料来源于养老信息网《老年骨质疏松症之护理指导》

5、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基本饮食原则你应遵循基本饮食原则,尽量做到素食疗法。

碱性饮食你还应遵循的另一条饮食原则,就是碱性灰质饮食,当然在你进行素食疗法的同时就已部分做到了碱性食物的原则,但你还是要尽量遵循这一原则。

高钙食物高钙食物是你日常生活中的重点选择,你也许苦于不了解哪些食品钙源丰富。那么这里首先可以告诉你的是,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鱼(特别是海鱼)、动物骨、芝麻酱、豆类及其制品、蛋类及某些蔬菜等,都是含钙丰富的食物。其中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奶中的乳酸又能促进钙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钙源。至于更详细的内容你可以参考“第二部分”中营养素的保健作用及食物来源的内容,根据你本人的情况进行饮食搭配。

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补品日益增多,尤其加钙补品,你可以在经过鉴别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但我们认为,如果你想依此解决钙的缺失,对于已经形成骨质疏松者,那是不可靠的。最近有研究指出,由骨粉、牡蛎贝壳或白云石所制成的某些营养补品,其铅含量可能超过安全量标准。所以建议你还是应该尽量在调整你的膳食结构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加用国家正规企业生产的钙剂为好。

降低咖啡因的摄取量如果你喜欢喝咖啡,请你将其控制在每天一杯以内。同时每天至少喝一杯牛奶,这样似乎能保护骨骼不受咖啡因的破坏。

戒酒酒精会阻碍钙质的吸收,所以你最好不要再饮酒。

与骨质疏松症的一般护理措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