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症等原因

骨质疏松症等原因

发布时间:2020-10-02 01:47:17

1、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哪些?

1.荷尔蒙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没有子宫,则不需要黄体素

2.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3.降钙素(calcitonin)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五年以上的骨质疏松症妇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脸潮红起疹子恶心与头昏

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就会加快,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4.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5.骨肽制剂,是目前临床新出现的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品,对骨质疏松有特效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症,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妇女发生的危险率为58%它与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由此造成骨痛骨折,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妇女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而药物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长期服用西药容易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

一项中老年人保健针灸的科研成果发现,艾灸可以提高健康老年人血清中雌激素的含量受此启发,研究人员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成果,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是“肾虚”,再加上后天失调等原因而发生骨质疏松,治疗以补肾为主,结合健脾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和有关生化检测指标观察临床效果,并设药物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经治疗,病人骨痛等症首先得到了缓解或消失,生化指标明显改善,6个月后骨密度检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2至第4腰椎及股骨上端骨密度明显增加

2、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就是骨骼内的孔隙变大变多,也就是说骨小梁量减少,患者的骨皮质会逐步的变薄,即骨骼密度变小,质量减少。

3、骨质疏松症主要是身体缺乏哪种矿物质?

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有多种,不单纯是缺乏某些矿物质,例如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GnRH-a或透析液等)都能引起骨质疏松。但一般来说,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是常见原因。

4、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氨糖25岁之后会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时补充,在劳动和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头关节损伤。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复或逆转损坏软骨,润滑软骨,减少积液的。

5、骨质疏松症患者要补充哪些营养素?

维生素。

维生素C胶原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足够的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时所需的一种重要酶的活性是必要的。因此,维生素C不足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而且补充维生素C是非常安全的。虽然维生素C的临界缺乏对骨质疏松症有多大影响并不明确,但为了防备万一,服用一些也是值得的。

维生素D维生素D是使钙在肠道被吸收所必要的物质,因此活化维生素D不足就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特别是老年人,维生素D的饮食来源应该首推乳制品,如牛奶等。我们前面讲过紫外线能刺激某些皮脂制造维生素D,因此阳光也是维生素D的绝好来源。所以每天1—2次,每次10分钟处于阳光下是解决维生素D不足的绝好办法。当然不可在阳光最强的时候曝晒,以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3点以后为佳。阳光照射后使自身产生维生素D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过量服用的维生素D也是有害的,会增加骨质再吸收。如果在冬季或是寒冷地带日照不足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来确定你的维生素D甩量,一般每天400国际单位的用量是适宜和安全的。

矿物质。

钙人体中几乎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所以钙的新陈代谢与骨质疏松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有实验证明当人体血液内的钙呈负平衡时,骨骼内的钙以每日25毫克的速度向血液释出,久而久之骨骼明显脱钙,造成骨质疏松,所以避免造成钙负平衡是防止骨质疏松的起码保证。一般认为,提高钙的摄入量,特别是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少年来说,保证钙的摄取量是保证其成长和防止骨质疏松的必要措施,另外在哺乳期增加钙的摄取也可减少骨钙的流失。

妇女在更年期开始,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丢失的速度较同龄男子要快得多,在绝经后的数年内,丢失得更快。因此,骨质疏松是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一症。这是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钙磷代谢障碍,此时血清钙是正常的,而x线片可提示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提示其密度下降。这就提示对更年期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除补钙外,还必须补充雌激素,尽量减少骨质流失。

我国有关部门推荐的成人钙摄入量为每日800毫克,但我国传统膳食结构特点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人们从食物中摄人的钙量往往每天只有400—500毫克。纠正的方法除尽量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外,还需要膳食之外再补充一些钙。补充钙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血钙的浓度,而且要使血液中的钙沉积在骨骼上,填补已形成的孔隙,加强骨骼的支撑功能。这也是我国近些年来一些钙制品在宣传中热烈强调沉积的原因所在。钙在消化道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进行,并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钙制剂在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量不足40%,近年来出现的L—苏糖酸钙吸收率较高,且伴随吸收的苏糖酸根促进骨基质合成,有利于骨矿物质规则地排列成骨盐框架结构,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当你选择钙剂时,一定要征询一下医生的意见,注意其成分。

氟化物氟化物是牙齿和骨骼形成时必需的一种矿物质,氟存在于海产食物、动物胶和饮用水中。有研究表明,摄取均衡的钙的同时,配合摄取一定量的缓慢释放型的氟化物,能刺激患有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新骨头的成长。但是氟并没有每天推荐摄取量,据某些研究机构统计安全的摄取量在1.5—4毫克。每天的剂量超过20毫克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到这一矿物质的意义,仅在于使大家知道它的作用后,尽量注意含氟化物食物的适量摄取。

镁与硼镁和硼均是维持正常骨骼健康的非常重要的矿物质,两者都可减少钙的流失,硼还可以升高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这些均可以避免钙流失。但两者在我国尚无推行的现成口服制剂,而且镁吸收过量还容易引起腹泻,且易损害肾功能,所以我们暂且尽量摄取含镁食物即可。镁的良好食物来源,包括香蕉、杏、桃、咖喱粉、麦糠;种子食物如谷物、坚果类和豆荚;还有海产品、干香菇和绿叶蔬菜等。

其他铜、铁、锰、磷和锌含量不足时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但至今尚未证实额外补充的必要性。目前来说为了保证矿物质的来源充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饮食多样化,并遵循本节所提供的饮食建议。抑或一定需要补充以上矿物质,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推荐和指导下进行,均不可自行乱用。

6、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1.内分泌因素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则为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特别多见,卵巢早衰则使骨质疏松提前出现,提示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重要因素绝经后5年内会有一个突然显著的骨量丢失加速阶段,每年骨量丢失2%~5%是常见的,约20%~30%的绝经早期妇女骨量丢失>3%/年,称为快速骨量丢失者,而70%~80%妇女骨量丢失

7、骨质疏松症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进行性全身骨钙量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从而易于骨折的一种疾病。

骨质疏松症发病隐袭而缓慢,如无骨折等并发症时多无症状,部分病人周身骨痛,以腰背部为主,呈持续性,活动时痛甚从而导致活动受限,日久则有下肢等处肌肉萎缩。骨折以脊椎常见,并可导致驼背、身长缩短。

8、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有哪几类

骨质疏松分为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病因各异。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其一为I型,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远快于骨形成,造成骨量不断丢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这种类型的患者脊椎与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二为Ⅱ型,即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是性激素减少和肾功能生理性减退,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受影响。这类患者除椎体骨折和前臂骨折外,还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后天性因素诱发,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如长期卧床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或性腺疾病等;肾病、类风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肿瘤病变等;药物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肝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指男性发病年龄小于50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骨质疏松,无潜在疾病,发病原因不明。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 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

9、名词解释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变,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是其最大特点。

1)目前世界公认的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是双能X线吸收法(DXA)的测定值。

2)骨质疏松症的常见表现为骨骼疼痛、容易骨折。

3)绝经后的女士或是年纪较大的男士比较容易患上此病,但是这一病症可发育任何年龄,且部分性别。

4)骨质疏松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疼痛、脊柱变形以及骨折,活动受限,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还容易肺部感染以及引发褥疮等严重危害。而且,会给病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9)骨质疏松症等原因扩展资料

预防骨质疏松症:

1)从青少年期就加强运动、保证足够的钙质摄入,同时防止和积极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与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种性腺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生长发育性疾病;

2)避免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可以尽量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减少今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3)成人期补充钙剂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单独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仅作为基本的辅助药物。成年后的预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4)尽量延缓骨量丢失的速率和程度,对绝经后妇女来说,公认的措施是及早补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剂。

5)预防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骨折发生率。

与骨质疏松症等原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