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结核杆菌引起骨质疏松

结核杆菌引起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2020-09-30 04:03:49

1、结核菌PPT试验结果,无结核菌,是不是就无骨结核?【骨质疏松,腰脊椎侧弯】

以你的年龄应考虑骨质疏松,腰椎病,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检查和考虑?最好北京结核病医院检查一下。

(张连玉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

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特点:

(1)结核杆菌可经多途径感染,如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皮肤侵入机体,最常见为经呼吸道感染引起肺结核。

(2)结核杆菌无内毒素和外毒素,也不产生侵袭性酶,其致病性主要与其细胞壁内含大量脂质有关。其主要的脂质包括:

①磷脂:可刺激单核细胞增生,与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形成有关。

②分枝菌酸:与抗酸染色性有关。

③索状因子:可破坏细胞线粒体膜,与慢性肉芽肿形成有关。

④硫酸脑苷酯:抑制吞噬溶酶体形成,具有抗吞噬作用。

⑤ 蜡质D,可刺激机体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3)结核杆菌主要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属于传染性免疫,即体内有结核杆菌存在时才有特异性免疫。抗结核杆菌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

3、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 一般易原发于肺部 经呼吸道可以传播 在痰液中可以存活很久 即使坦也已经干了 所以一定不能随地吐痰 结核杆菌还可以转移到其它部位 形成病灶 例如到了骨骼 形成骨结核 等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病程早期,其幼虫在患者体内移行时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当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则可引起腹痛等, 肠道功能紊乱。多数患儿无症状感染,少数患儿发生胆道蛔虫病与蛔虫性肠硬阻等并发症。
二、蛔虫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蛔虫病患者是传染源。因每条雌虫每日排卵量很多(20万),故容易散播。
三、蛔虫病是怎样传染的?
当前我国农村仍以人粪为主要肥料,蛔虫感染率与环境卫生以及个人卫生密切有关,蛔虫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在潮湿. 隐蔽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合适的温度(22--23℃)条件下,经两周可发育
为含幼虫的虫卵,再经一周幼虫脱过一次皮后即具有感染性,为感染期虫卵。感染期虫卵主要经手入口,也可随灰尘飞扬而被吸入咽部吞下而感染。农村中使用人粪施肥是蛔虫卵污染土壤的主要因素,蔬菜. 瓜果常是传播媒介,生食没洗净的蔬菜. 腌菜,泡菜容易感染。随地大便造成庭院地面污染,儿童在地上游戏或爬行,吸吮手指,故易感染。
四、蛔虫卵的抵抗力如何?
蛔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甚强,在 5--10℃土壤中可生存 2年,在干燥环境中(22℃)生存2--3周,在粪坑中存活半年至一年,对寒冷及化学药物有很大抵抗力,不易被杀死。如在50%的漂白粉液里经5-10
小时才死亡,在10%福尔马林里还可继续发育。但在70℃热水或直射阳光下很快死亡。
五、什么样人易感染蛔虫病?
人对蛔虫普遍易感,农村感染率可高达50%--80%。儿童较成人为多,尤以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感染率最高,男女无显著差别,本病以散发为多,但有时可集体感染,如生食未经洗涤的甘薯. 胡萝卜等发生爆发性蛔虫性哮喘。
六、蛔虫在人体寄生的生活史是怎样的?
人经口摄入感染期虫卵后,其幼虫在小肠上段孵出,经第一次蜕皮后,侵入肠壁末梢静脉→门静脉→肝→下腔静脉→右心→肺动脉→肺微血管→肺泡→细支气管,蛔虫幼虫在肺泡和细支气管移行时摄取血清和氧,逐渐发育成长,进行第2次及第3次蜕皮,约在感染后8--9天蛔虫幼虫继续沿支气管向上移行至气管与咽部,再随唾液或食物吞入食管,经胃抵达小肠,经第 4次蜕皮后发育为童虫,再经数周发育为成虫。从经口感染至成虫产卵共10--11周有时长达15周。成虫寿命多数报告一年左右,很少有超过15个月;患者体内成虫寄生数,一般为一至十条,我国有一例报告在尸体解剖时检出:978条。
七、蛔虫病发病机理如何?
蛔虫病的病理变化可由蛔虫幼虫,成虫及其虫卵引起:
1. 蛔虫幼虫:在经过肺部时由于其代谢产物或与幼虫本身死亡可产生炎症。蛔虫幼虫损伤肺微血管可引起出血、水肿和细胞浸润,后者以嗜酸性. 中性粒细胞为主。严重感染者肺部病变可融合成斑片状病灶。
支气管粘膜也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渗出与分泌物增多,并引起支气管痉挛。
2. 成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内,以空肠与回肠上段为主, 虫数自几条至数十条,甚至上千条。重度感染患儿,小肠内大量虫体相互缠结成团,可引起部分性肠梗阻,梗阻部位以回肠未端或回盲部为常见。少数严重患者可并发肠坏死、肠套迭,肠扭转等。蛔虫有显著钻孔习性,常引起移位性损害。成虫可钻入胆总管,大多数仅一条前半部钻入胆总管而尾部仍在十二指肠内。侵入胆管蛔虫亦有多达10~20条,由于O--ddi括约肌与胆总管痉挛发生剧烈胆绞痛,由于继发胆道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在胆管内死亡的蛔虫碎片与蛔虫卵均可作为泥沙佯胆结石形成的核心。如果蛔虫全部钻入肝内胆管则引起化脓性胆管炎,并发蛔虫性肝脓肿,偶尔蛔虫钻入胰管可并发出血性胰腺炎,钻入阑尾引起急性阑尾炎,甚至穿孔。蛔虫如迷走至咽喉与支气管,偶可引起阻塞和窒息。
3. 虫卵:雌蛔虫有时由肠穿孔进入腹腔,在腹腔内排出大量虫卵。蛔虫卵可引起肉芽肿病变,多见于胰腺、网膜。肠系膜与腹膜,形成无数1--2mm粟粒大小的灰白色结节,类似结核。虫卵肉芽肿由嗜酸粒细胞.
异物巨细胞与类上皮细胞组成,内多含胚胎的受精卵。
八、蛔虫病的预后怎样?
蛔虫病一般预后良好。但伴有严重并发症者,如化脓性胆管炎伴中毒性休克,肠梗阻伴肠穿孔. 肠扭转、肠套叠或肠坏死以及蛔虫性肝脓肿者,预后不良,应及早手术治疗。
九、怎样预防蛔虫病?
在蛔虫病防治上,必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儿童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菜和未洗净的瓜果及被蝇污染的食物。普查的重点在儿童集体单位(幼儿园. 小学), 进行普查.
普治,以保障儿童健康。加强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做好灭蝇、防蝇工作以防虫卵扩散。实验证明虫卵在45--50℃时半小时内死亡。建筑沉卵发酵粪池或采用堆肥方法——就是利用发酵所产生热及从粪尿中分
解出来的氨的作用,杀死粪中虫卵。
十、蛔虫病有什么样症状?
1.蛔虫幼虫移行症
主要见于短期内吞食了大量蛔虫卵的患者。潜伏期一般7--9日,临床上出现全身与肺部症状。全身症状有低热与乏力,少数病人伴有尊麻疹或皮疹。呼吸道症状为咽部有异物感,阵发性咳嗽,常呈嗜喘样发作;痰少,偶尔痰中带血丝。两侧胸部可听到干罗音。胸部调线检查可见两侧肺门阴影增深,肺纹增多与点状、絮状或片状浸涧阴影。后者一般于1--2周内消失。病程持续7--10天,上述症状逐渐缓解消失。
2.肠蛔虫病
绝大多数病例无任何症状。儿童以腹痛最常见,位于脐周,呈不定时反复发作,不伴有腹肌紧张与压痛。常有食欲减退与恶心,时而腹泻或便秘,常从大便中排出蛔虫或呕吐出蛔虫。儿童偶可引起神经症状,如惊厥. 夜惊. 磨牙. 异食癖等。
十一、怎样诊断蛔虫病?
1. 蛔虫幼虫移行症的诊断:患者常有近期生食蔬菜史。呼吸道症状尤其伴有哮喘,短暂游走性肺部浸润以及血中白细胞总数. 嗜酸粒细胞增多,后者一般为15%--30%,个别病例可达60%以上。在此期,粪便
中找不到虫卵,免疫学试验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目前国内尚未开展与应用。
2. 肠蛔虫病的诊断:腹痛伴近期排虫或吐虫史。粪便检查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容易查到虫卵,饱和盐水漂浮法能提高虫卵检出率。如仅有雄虫(3.4%--5%)或蛔虫尚未发育成熟;粪便检查可以阴性,此外,
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蛔虫阴影也可确定诊断。

4、结核杆菌会导致什么疾病

结核杆菌主要引起各种类型的结核病,如肺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骨结核、肾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太多了,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5、关于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是一种很特殊的细菌,它可以造成肺的毁损,比如结核性的毁损肺,就是一侧肺都完全被毁损了,这往往都是由于没有有效药物控制,任由结核菌感染、发展,造成了整个肺的毁损。另外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的疾病,结核感染以后,病人会有长期的低热、盗汗等等,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6、结核杆菌是什么

结核杆菌(Mycobe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结核病。对人类致病的有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也可引起类似结核样病变,但少见。结核杆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支杆菌科分支杆菌属。该菌生长缓慢,人工培养最快要经2--4周才能在培养基表面看到菌落生长;抗结核治疗后菌活力衰退,培养时需6--8周甚至20周后才出现菌落。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即对苯胺染料、特别是石炭酸复红具有独特亲合力,一经染色,再用酸性酒精冲洗无法使之脱色,故又称之为抗酸杆菌。结核菌分五个类型,即人型、牛型、鸟型、鼠型和冷血动物型。其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感染较少见,鸟型菌感染更少见。与其它常见的细菌比较,结核杆菌的生长代谢缓慢,并且在自然环境不利的情况下,结核杆菌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常见的细菌一般10-30分种就能繁殖一代,而结核杆菌则需要12-24小时才能繁殖—代,由此可见结核杆菌的生长代谢比溃凶的细菌缓慢的多。另外,结核杆菌的细菌结构比较特殊,因此造成它能够在不利的自然环境中存活。结核杆菌在低温环境中(如3℃),可存活6-12月;对常见的、用于消毒的化学物质如0.5%来苏水、5%石灰酸溶液、0.1%过氧乙酸溶液等,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可耐受—个小时以上。但70%的酒精能够比较迅速的杀灭结核杆菌,同时,良好的通风和充分的阳光照能够有效清除房间和附着在日用品上的结核杆菌。 其次,人体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杀灭进入人体内的结核杆菌。一般的细菌一旦进入健康人的血液,人体免疫细胞能够迅速予以识别并将其吞噬但进入健康人血液的一部分结核杆菌,被吞噬后不能被融解,只能受人体的免疫力抑制,不能进一步繁殖而引起发病,这时的结核杆菌是一种“休眠”状态寄生在人体组织的细胞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处于“休眠”的结核杆菌就能够进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相应组织发病。另外,大多数常用的抗菌不能有效杀灭已造成人体感染的结核杆菌,尽管目前已发展能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抗菌素种类很多,并且正在不断增加,但能够对结核杆菌进行有效的杀灭或抑制的抗菌素种类只有十几种。即使对结核杆菌有效的抗菌素,如果仅用一、两种,结核杆菌也很容易对相应药物产生耐药性,给治疗带来麻烦。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

结核杆菌细长略弯曲,端极钝园,大小约1~4×0.4um ,呈单个或分枝状排列,无荚膜、无鞭毛、无芽胞。在陈旧的病灶和培养物中,形态常不典型,可呈颗粒状,串球状,短棒状,长丝形等。结核杆菌一般常用萎~~钠氏(Ziehl-Neelsen)抗酸性染色法染色,结核杆菌染成红色,其他非抗酸性细菌及细胞浆质等呈蓝色。结核杆菌的抗酸性取决于胞壁内所含分枝菌酸残基和胞壁固有层的完整性有关。

(二)培养特性
结核杆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蛋黄、马钤薯、甘油和天门冬素等的固体培养基上才能生长。最适ph 6.5~6.8 ,最适温度为37℃,生长缓慢,接种后培养3~4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菌落为干燥、坚硬、表面呈颗粒状、乳酪色或黄色,形似菜花样。在液体培养内呈粗糙皱纹状菌膜生长,若在液体培养基内加入水溶性脂肪酸,如Tween~80,可降低结核杆菌表面的疏水性,使呈均匀分散生长,此有利于作药物敏感试验等。

(三)抵抗力

结核杆菌对某些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痰中存活6~8个月,若粘附于尘埃上,保持传染性8~10天。在3%HCI或NaOH溶液中能耐受30分钟,因而常以酸硷中和处理严重污染的检材,杀死杂菌和消化粘稠物质,提高检出率。但对湿热、紫外线、酒精的抵抗力弱。在液体中加热62~63℃15分钟,直射日光下2~3小时,75%酒精内数分钟即死亡。
结核杆菌无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其致病作用主要靠菌体成份,特别是胞壁中所含的大量脂质。脂质含量与结核杆菌的毒力呈平行关系,含量愈高毒力愈强。

7、结核杆菌的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肺结核。。。

结核杆菌是外界的一种细菌,不是生成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感染过,只是处于隐性状态,免疫力低下是就很容易致病,出现临床症状。多出现于肺部,也可以出现在其他器官。
易传染,免疫力低下者易得!

8、结核杆菌致癌吗?

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90%以上的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谈笑,使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结核杆菌后便会感染。

9、什么是结核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估计世界人口中1/3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据WHO报道,每年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人死于该病。我国建国前死亡率达200-300人/10万,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卫生状态改善,特别是开展了群防群治,儿童普遍接种卡介苗,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为降低。但应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因艾滋病、吸毒、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酗酒和贫困等原因,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

与结核杆菌引起骨质疏松相关的内容